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

晚上,朱佩向範寧說起了她和阿多閒聊之事,“我差不多可以確認,小夫子是在追求阿多,阿多對他也頗有好感,但阿多的心思很難猜透,我估計她自己都不太明白,我覺得夫君說得對,他們之間的關係還需要時間沉澱一下,不能太過於倉促,但又不能過於冷淡,那會使他們錯過一段姻緣。”

朱佩的態度還是很中肯,既沒有偏向族弟朱齊,也沒有忽視丈夫的意見。

範寧想了想道:“那就再等兩年,先給他們訂親,兩年後再詢問兩人的意見,當然,准許他們交往,以書信方式,或許相約去遊玩都可以。”

訂親不等於定婚,這實際上是婚禮中的階段不同,訂親還是初始階段,雙方家庭交換了記載生辰八字的婚書,表示同意議婚,訂親就到此爲止,雙方如果覺得不合適,還可以退回婚書,訂親其實就是一種達成結親意向,但沒有強制性。

而定婚就不同,定婚已經到了男方送了財禮和定禮,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那婚事就不能悔了,範寧主要覺得妹妹纔剛滿十七歲,心態和生理都還不夠成熟,需要再給妹妹兩年時間考慮。

如果兩年後,妹妹依舊下定決心要嫁朱齊,那範寧也就不會阻止。

另一方面,這也是給朱齊的一個考驗,他如果真喜歡自己妹妹,那麼兩年的時間對他來說,應該是可以等待的,如果這段時間,朱齊又移情別的女子,或者他考中進士,被更高的豪門招爲女婿,範寧也要給他機會,免得他將來後悔,怪自己妹妹耽誤他的前程。

丈夫提出訂親而不是定婚,朱佩也表示同意,兩年時間不長不短,正好,而且他們可以通信交流,增加彼此的瞭解,交流情感,朱佩也覺得這是比較合理合適的方案。

朱佩又笑道:“夫君,還有件事呢,三阿公問問你,有沒有時間指點一下朱齊的學業,距離科舉還有兩個月,如果好好努力一把,還是有希望的。”

範寧有點尷尬,他是答應過朱元豐,指點一下朱齊的學業,他最初考慮按照科舉試題指點一下朱齊。

但歷史已經被改變,原本在嘉佑八年四月纔去世的趙禎提前四個月去世了,而嘉佑八年的科舉題就是趙禎出的,現在趙禎去世,科舉題肯定也要變了,是高滔滔出,還是曹太后出,尚不得而知,但肯定和歷史的科舉題不一樣了,讓他怎麼押題?

範寧想了想便笑道:“這樣吧!讓倩姐幫個忙,讓朱齊和陸敏都拜在她父親門下,請我的二岳父來指點他們,你覺得如何?”

朱佩白了丈夫一眼,什麼叫二岳父,聽着彆扭,她點點頭道:“這樣倒也不錯,三阿公肯定也高興,不過還是你去給歐陽前輩說一說,至少這是對他尊重。”

“好吧!明天下午我去一趟。”

..........

正月初六舉行新年大朝,所有九品以上的在京官員都必須參加,這也是新皇登基,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第一次正式朝會。

‘咚!咚!’低沉的朝鐘敲響,大慶殿廣場上的數千名官員移步向大殿內走去。

宋朝的朝會規矩沒有明清時那樣森嚴,官員不必排隊,只要保持安靜,儘快入殿找到自己位子便可,另外大殿內分爲職官區和虛官區兩部分,虛官區平時都沒有人,只有慶典大朝時官員們纔會出現。

在職官區按照部門站列,官員位子是固定的,但在虛官區只有品階,沒有官職,大家只要按照品階站立便可。

除了職官區和虛官區外,另外最前面還有一個特殊的區域,那就是三品區,所有從三品以上的官員都集中在這個區域,約有數十人之多,包括皇族、三公、相國、尚書、大學士、節度使、上將軍等等,這裡集中了大宋地位最高的權貴和朝官。

範寧是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左散騎常侍,自然也在這個隊伍中。

隨着上朝樂聲響起,少年天子趙頊在十八名侍衛和八名宮女的簇擁下,從側面進入大殿,端坐在丹陛上的龍椅上,而在他身後兩邊,各有兩個空間,被珠簾遮擋,兩宮太后已經入位就坐。

但大家關心的是,兩宮太后權力怎麼劃分,誰爲朝政主導,這纔是未來數年朝局關鍵。

經過一個新年,這個格局差不多已經出來了,大臣們當然不知道這中間發生過程,不過有一個細節可以讓大臣們明白最終權力分配結果,那就是兩宮太后的上朝座位,按照右上左下的習慣,坐在天子右首邊的太后應該是主政,左邊太后是參政。

所以當兩位太后入座後,所有大臣的目光都向右首太后望去,範寧也不例外,不過有珠簾遮擋,而且兩宮太后的穿着都一樣,很難分辨誰是誰,範寧目光透過珠簾的一剎那,忽然發現珠簾背後的目光也在望着自己,那熟悉的目光頓時讓他明白了,高滔滔贏得了主動,成爲主政太后。

當然,曹太后是長輩,按照尊卑規矩也應該是由她來主政,那麼現在的結果只有一個可能,曹皇后不願過多參政,主動讓出了主政權,她只是作爲一種義務來參政。

高滔滔在歷史上被譽爲女中堯舜,對北宋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的權力慾望比較重,她很可能會在趙頊弱冠之年後才放權,甚至還會在暗中干涉朝政,歷史上,她就曾在暗中反對王安石的改革。

新年大朝的儀式多於實質,今天又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大朝,主要議題就是決定年號,出乎範寧的意料,新的年號依舊採用歷史上宋英宗的年號,治平。

不過也可以理解,嘉佑八年後本來就要換新的年號,治平應該是仁宗趙禎準備好的年號,所以新帝趙頊採用這個年號也很正常。

在新年大朝後,由兩宮太后頒佈了一系列的懿旨,治平元年的省試將推遲一個月,在四月初舉行。

其次,海外經略使狄青改任太子太保,左散騎常侍範寧出任海外經略使,同時根據範寧的提名,知政堂任命東宮左庶子李大壽出任泉州市舶司提舉,東宮右庶子蘇亮改任禮部郎中,知泉州事。

這個任命引起了朝野廣泛議論,在新帝登基的關鍵時刻,範寧卻離開朝廷權力中心,遠赴海外,這有點自我放逐意義,雖然他的兩個心腹皆在泉州任要職,等於掌握了泉州的軍政財三大權,但比起範寧離開權力中心的損失,這點收穫實在算不上什麼。

但也有官員認爲,範寧就是因爲資歷不足才失去了進知政堂的機會,他出任海外經略使,就是爲了補足資歷不足的短板。

有心腹問及韓琦,範寧這樣做的真正意圖是什麼,韓琦只說了兩個字:伏蟄。

但在歐陽修府中,範寧卻給出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歐陽修心情很好,他長子歐陽華出任長洲知縣已經成爲定局,一個很大的心病算是治好了,坎坷多年的長子終於走上了仕途的康莊大道。

出於對範寧的感激,他欣然收下了朱齊和陸敏兩個門生,幫助他們提高文章水平,爲四月初的省試做好衝刺準備。

“我今天上午聽韓相公說,賢婿出任海外經略使是一種蟄伏策略,我有點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範寧微微笑道:“韓相公的解釋只是他的理解,未必是我的想法,我給兩位太后和天子做了解釋,鯤州的設立爲大宋帶來極大的財政改善,事實上,鯤州只是開始,我希望能給大宋尋找到更多的財富,簡而言之也是兩個字:開源。”

歐陽修點點頭,“當然你就給我說過,你主張變法的核心是把餅做大,在分配新餅之時,更加傾斜於普通老百姓,這樣不動權貴的既得利益,還給了他們獲得更多利益的希望,所以你的變法能贏得最廣泛的支持。”

“正是如此,像曹家、高家、朱家等等家族,甚至包括張堯佐的家族,都在海外擴張中獲得金礦、銀礦等大量財富,所以他們極力支持海外擴張,用海外獲得的利益來降低國內變法的代價,這就是我這次出任海外經略使根本目的。”

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
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