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

範寧見一雙雙期待的目光望着自己,便笑道:“我前幾天蒙天子召見,也提到過和遼軍以及西夏軍的作戰問題,我覺得我們的優勢是戰船和水軍,爲什麼不發揮自己的優勢,從海路進攻遼國?或者從黃河進攻西夏?”

衆人這兩句話讓衆人面面相覷,這個建議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都無法想象水軍作戰會是什麼情形。

這時,楊文廣遲疑着問道:“這種方案有成功的先例嗎?”

“當然有成功先例!”

範寧對衆人道:“當年隋軍大舉征討高句麗,陸路三次大敗,但唯獨來護兒率領的水軍取得了勝利,當然,我不是說全靠水軍作戰,主要還是以陸地戰爲主,但水軍是一支奇兵,它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從而扭轉戰局。”

狄青搖了搖頭,“這裡面涉及很多複雜因素,比如水陸雙方怎麼配合,雙方靠什麼傳遞消息等等,敵軍騎兵一夜可奔數百里,戰機稍縱即逝,水軍就算能突破敵軍封鎖,也一樣也很難抓住戰機,真的很難。”

狄青對範寧歉然笑了笑又道:“水軍還是不太實用,我認爲還是應該務實,從騎兵和gōngnǔ上來提高,騎兵問題或許一時難扭轉,但gōngnǔ應該可以改變,樞密院和軍器監早已經提出高額懸賞,如果誰能解決gōngnǔ射程和穿透力的大問題,將重賞一萬貫。”

狄青一席話令範寧笑而不語,其實他的出發點並不是和敵軍作戰,而是摧毀敵軍後方的城池和居民點,針對契丹和党項人口稀少的薄弱點,針對平民和城池進行殺戮摧毀,這是比較殘酷的釜底抽薪之策,估計不會被朝廷採納,所以範寧此時也不想過多解釋。

範寧又笑道:“請問狄樞密使,朝廷有沒有懸賞解決戰馬問題?”

“目前還沒有,只有火器和gōngnǔ有懸賞,難道範督學有辦法?”

“我倒是給天子提了一些建議,不知能不能採納,不過天子似乎很感興趣,此事不能多說,以後有機會我們再細談!”

範寧起身向衆人告辭,這時大家也要回房去了,範寧走了十幾步,卻聽見後面有人叫他,他一回頭,只見狄青匆匆追上來,範寧停住腳步笑道:“樞密使還有事情嗎?”

“你剛纔言猶未盡,難道你真有辦法解決戰馬問題?”

狄青聽出範寧的話中之意,似乎範寧有辦法解決大宋戰馬不足問題,他相信天子一定是因爲這個原因才賜給範寧免召金牌,他心中充滿了激動,覺得自己一時一刻都等不下去,急於知道答案。

範寧微微一笑,“大宋已經和西夏簽訂了盟約,戰爭應該結束了,樞密使還這麼關心戰馬?”

狄青嘆口氣,忿忿道:“別再提那盟約,真的很恥辱,表面上是西夏臣服於我們,然後我們給他們歲幣,但我知道,李元昊在西夏的說法卻絕不是臣服,而是我們求和,願意用歲幣換取停戰,朝廷同意談判停戰也是不得已,如果我們能有十萬騎兵,相信西夏也好,遼國也好,我們就絕不會再給什麼歲幣,至少我狄青絕不會答應!”

範寧同情地看了一眼狄青,歷史上的狄青自從進了朝廷後便處處被文官們排擠,出任樞密使僅僅數年後便被dànhé免職,最後鬱鬱而終,死時還不到五十歲。

說到底還是因爲大宋和西夏簽署了停戰盟約,沒有邊境戰爭之憂,狄青也失去了他的價值,自然飛鳥盡,良弓藏,如果自己的養馬基地建議能夠實現,那會不會改變歷史,也改變這個歷史名將的命運呢?

想到這裡,範寧便坦然道:“我們大宋境內確實很難找到養馬之地,但海外卻有,在日本國北面,有兩座沃野數千裡的無réndà島,上面都有一望無際的草原,如果我們拿下,大宋就有了養馬的基地,我對天子說,二十年後,大宋也將有百萬匹戰馬!”

狄青激動異常,一把抓住範寧的胳膊,“方案可行嗎?”

“應該可行,大宋海運發達,有大型運馬之船,往來中途還有不少島嶼可以作爲中轉,使戰馬可以休養,免除長途跋涉的勞累。”

狄青捏緊雙拳道:“如果是這樣,我願向天子請纓,率軍前往海外開闢大宋養馬基地。”

“這件事至少還要準備兩年,要先派人去探查,我估計樞密使很快就會出徵南方,等征戰回來再向天子申請,或許天子會批准。”

狄青愣了一下,“你是說源州蠻人儂智高反叛之事?”

範寧微微一笑,“聽說儂智高zàofǎn聲勢浩大,攻陷了邕州,威脅到了廣州,現在嶺南很混亂,朝廷屢戰不利,我覺得樞密使與其困坐朝廷爲官,還不如率軍南下平叛,樞密使的價值應該體現在戰場上,而不是在朝堂上,狄大帥覺得呢?”

狄青心中的熱血被點燃了,他慨然道:“你說得對,戰場纔是我的歸屬,久坐朝廷,我整個人都快要腐爛了,明天我就向天子請纓,率軍去嶺南平叛。”

這時,範寧又好奇地問道:“朝廷真爲gōngnǔ懸賞一萬貫錢嗎?”

“正是!莫非範督學有興趣?”

範寧微微笑道:“財帛動人心啊!”

.........

狄青還要和一些官員見面,他向範寧告辭匆匆走了,範寧也向前堂走去,估計堂祖父范仲淹他們就在前堂休息,剛走到一座小橋邊,便迎面見曹詩匆匆跑來。

“師兄到哪裡去了?我到處找你。”曹詩有些埋怨道。

範寧一怔,試探着問道:“你可是找到原因了?”

“我去查了一下,十七號請柬原來是給宋庠,但宋庠現在不在京城,所以便取消了,至於爲什麼給你,原因我還沒有打聽到,不過我祖父想見你,估計就和你想知道的原因有關係,你快跟我走!”

範寧心中奇怪,自己和曹琮素不相識,曹琮是大族曹家的家主,皇后的叔父,而自己不過是童子科第一名而已,如果因爲這個名次看重自己,那他爲何不把請柬給狀元馮京?

如果僅僅是因爲一面免召金牌而看重自己,曹家也未免底氣不足,範寧相信和免召金牌無關,那又會是什麼?

帶着一肚子的疑惑,範寧跟着曹詩來到內宅,走進一座安靜的小院,從房間裡走出一人,正是曹詩的父親曹牷,他對範寧招招手笑道:“範少郎來了,快請進!”

“打擾了!”

範寧微微欠身,便跟隨曹牷走進房間,這裡應該是一間靜室,除了幾個坐墩外,其他什麼都沒有,牆上刷得雪白,連一幅畫都沒有。

房間裡坐着三人,範寧只認識左邊之人,在大門口見過,是曹皇后之弟曹傅,不過他換一身衣服,不再穿軍服,而穿一件白色儒袍。

中間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應該就是七十歲的壽星曹琮,看起來身體很硬朗,面色紅潤,臉上帶着笑意。

曹牷上前給老人介紹,“父親,這位就是範寧範少郎!”

“應該叫範督學或者範官人,可不能小看人家。”曹琮聲音洪亮,語速很慢,但態度卻很誠懇。

範寧連忙躬身跪下行大禮,“晚輩給老壽星磕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曹琮笑眯眯擺手道:“好孩子,不必行大禮,快請坐下!”

範寧這纔在一隻軟墩上坐下,他注意到坐在自己對面的另外一人,眉眼長得和曹傅有幾分相似,但皮膚卻很黑,穿着一件道袍,年約三十五六歲,卻很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

“難道他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八仙之一曹國舅?”

這時,對面穿着道袍的男子睜開眼,目光銳利地注視着範寧問道:“你怎麼會知道蝦夷地?”

範寧暗吃一驚,這個男子去過毛人島嗎?

曹琮連忙擺手,“老三,不得無禮!”

曹琮又給範寧介紹道:“這是我另外一個侄子,叫做曹佾,雖然官任諸軍節度使,但他卻從小淡泊名利,崇尚道法,二十年來都在外面遊歷,尋找神山仙島,甚至出海數年,前幾天,宮裡傳出消息,說範督學勸建天子在海外養馬,提到蝦夷地,我這個侄兒非常感興趣,一心想見見範督學!”

這番話讓範寧頓時明白了三件事,第一,曹家絕對沒有放棄宮中的利益,自己和天子趙禎說的一番話只有兩個宦官能聽到,這兩人中就有一人是曹家的耳目。

第二,這個曹佾肯定去過日本,去過北海道,也就是蝦夷地;

第三,並非是曹佾對這個蝦夷地感興趣,而是曹家對此地感興趣,這裡面甚至涉及了曹家的重大利益,這纔是曹家把十七號請柬給自己的真正原因。

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
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