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

次日一早,曹佾帶着三十艘船離開了吳城港口,前往南島。

南島發展比北島稍慢一點,人口有五千餘戶,是北島的一半,縣城也有兩座,一座叫曹縣,一座叫高縣。

他們也照搬了北島的管理制度,實行縣官長老制,曹、高兩家在長老會各佔一個永久名額,各自擁有一票否決權。

南北兩島之間往來很密切,每天會有一班航船,往來於吳城和曹縣之間,範寧本打算去南島看一看,但現在他沒有時間,他昨天剛到,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教育制度建立是範寧要做的第一件事。

他不想培養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而是要培養一批在各行各業都起到領軍作用的能工巧匠,簡單地說,他要建立一種職業技術教育制度。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要給北島的管理層洗腦。

將曹佾送走,範寧來到了縣學,縣學位於吳城的東北角,今年才正式設立,目前有學生一百二十八人,幾乎在十歲到十六歲之間。

北島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便把學堂一拆爲二,一部分併入蒙學,一部分併入縣學,也就是在蒙學讀書到十歲,然後升爲縣學。

吳城縣有兩萬五千餘人,但縣學的學生才一百餘人,還是太少了。

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很多家庭還沒有準備好讓孩子入學,另一方面北島遠在海外,幾乎和科舉制度無緣,百姓們也沒有熱情送孩子去讀書,學一堆四書五經出來,沒有一點意義。

百姓們心中都有一杆秤,他們會權衡利弊,會很現實,不會浪費時間,讀完蒙學,能讀書寫字就足夠了,孔孟之道學得再多也沒有用。

縣學佔地不小,足有二十畝,四棟很大的學舍,另有兩座宿舍樓正在修建,可容納千餘人同時在這裡讀書。

但現在只用了很少的一部分,範寧走到窗前,只見阿杜站在講臺上,正在給學生們教授太平洋島的土著語言,土著語言沒有文字,所以學生們都在用漢語給土著語注音,並在旁邊寫上漢語意思。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學生們都統一這樣做,估計是阿杜教給大家的辦法。

阿杜要教兩門語言,一個是太平洋土著語,還有一個便是南洋語言,其中南洋語言會讓學生們感興趣,明禮教他們商業,會說語言,賺錢就輕鬆了。

看得出阿杜也很投入,這是範寧答應他的,在吳城縣學教兩年語言,準他全家入籍呂宋府。

這時,範寧見後排有不少學生在打哈欠,昏昏欲睡,便輕輕咳嗽一聲,走進教室笑道:“稍微打算一下,不要緊吧!”

阿杜連忙讓到一邊,請範寧上臺,朱齊不在,也沒有人給學生們介紹,一百多名學生都茫然地望着範寧。

範寧微微笑道:“在座有沒有從京城來的學生?”

有幾個學生舉起手,範寧笑道:“估計京城的學生知道我的名字,我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叫範寧,目前任大宋參知政事、太師,爵封吳郡王........”

“小范相公!”

範寧還沒有說完,大部分學生都驚呼起來,不光是京城學生知道他,天下人誰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小范相公,不知道誰先鼓掌,教室裡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範寧擺擺手笑道:“看樣子大家都知道我,我是昨天抵達吳城縣,在這裡巡視一個月,然後返回大宋,我也不用諱言,北島確實是由我買下的,但它並不是完全屬於我,它也屬於所有的北島居民,你們和你們的父母都是這座島的主人,這不是什麼漂亮話,你們每戶人家在北島都有五頃土地,將來你們自立門戶,你們自己也會獲得五頃土地,將來北島會成爲大宋的一個屬國,你們就會成爲這個島國的第一代國民。”

教室裡很安靜,每個學生都聽得很專注,範寧又繼續道:“大家或許不理解,我們學習周圍海島的土著語言做什麼?這裡要告訴大家,我過來時,我的軍隊在北面努阿美島參戰,幫助一個部落消滅了另外三個部落,我要了一塊平原,南北和東西各二十里,可以建一座城,緊靠着一處極爲優良的天然海港,那裡將來會成爲南北島和南大陸的重要中轉補給點,過幾年,你們中就會有人去那裡參與管理,自然免不了和土著人打交道,不會他們的語言,怎麼交流?”

“有的學生會說,應該是他們學漢語纔對,爲什麼要我們學他們的語言?這話很對,但你不會他們的語言,你怎麼教他們漢語?”

“我們現在或許暫時不會和這些土著人打交道,但遲早我們要面對,我曾經想過,索性把他們全部屠殺殆盡,但想想也不現實,他們會逃入原始森林,會逃進大海,會逃去中大陸,剿滅他們還辦不到,而那時,他們就會成爲北島的敵人,不斷襲擊我們的孩子,襲擊我們商船,令我們防不勝防,既然剿滅屠殺這條路行不通,那就走另一條路,去馴良他們,教化他們,教他們種地,改善他們生活,教他們的孩子讀書,讓他們信仰佛教,漸漸讓他們漢化,我們也有了勞力來源,要實現這個目標,那語言交流是必須的,今天我讓各位學習他們的語言,才能更方便地讓他們學習我們的語言,這將是我們北島將來幾百年的長治久安之策。”

範寧說完這番話,門口卻傳來一片鼓掌聲,範寧這才發現門外站着一大羣人。

朱齊走進來對學生們道:“範相公說得很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北方海島土著始終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我們成立民兵也是爲了防範他們,爲了我們自己和子孫的安全,我們必須要積極去面對,去解決這個問題,學習他們語言就是第一步,大家鼓掌,感謝範相公的教誨!”

教室裡頓時掌聲如雷,範寧笑着向學生們揮揮手,轉身出去了。

教室外面的一羣人正是長老會九人,還有連夜從宋城、越城趕回來的陸敏和張濟兩名縣令。

衆人和範寧見了禮,便來到縣學議事大堂坐下,範寧笑道:“我昨天剛來,很多事情都沒有調查,也不好發表意見,但感覺很好,北島生機勃勃,發展迅猛,現在北島我們只開發了一個小角,還有更加的廣袤的土地等着我們去開發,在未來的十幾年裡,我們至少還要建十座縣城,建幾百個小鎮和村落,我們這一代恐怕是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北島,下一代估計也看不到,至少一兩百年後纔會漸漸形成,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辛苦的還是我們的子孫,我們今天奮鬥,就是爲了讓子孫過得更好一點。”

九名長老都是年長之人,最年輕的是代表範家的範鐵牛和代表朱家的朱孝韞,朱孝韞便是朱齊的父親,朱元豐三兒子。

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點,北島除了縣官和長老會外,北島另外還有一個隱形的權力機構,那就是商會。

商會代表資本,目前被範朱兩家控制,明仁、明禮、朱霖是商會的三大掌舵人,範朱兩家在大宋的土地、工坊、錢鋪、商鋪、商行都會逐漸併入商會,商會實際上控制着北島的經濟命脈。

基本上北島的各種工坊都是由商會投資興建。

大堂裡很安靜,範鐵牛本來就是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朱孝韞已經從兒子口中摸了底,今天範寧是有的放矢,這個時候他也不接口。

至於朱齊和陸敏、張濟三人都是官員,上司說話的時候,沒有他們插嘴的餘地。

而其他七個長老都久歷世事,他們都很清楚誇讚的背後必然會有批評。

所以衆人保持沉默,等待範寧繼續說下去。

範寧見衆人沉默,便點點頭繼續道:“今天想和大家談談辦學問題,坦率地說,我很不滿意,學生人數太少是一方面,關鍵是辦學的方向完全錯了。”

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
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