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

就在範寧抵達北島不久,宋朝便接到了耶律乙辛的秘密情報,遼國皇室五名親王趁耶律洪基率大軍前往東京道之時,在上京發動了宮廷政變,立楚王之孫耶律吳哥爲新帝,耶律洪基率十萬軍隊倉惶趕回上京,目前東京道守軍僅五萬人。

與此同時,情報司也接到了東京道的探子快報,耶律洪基率大軍倉惶北撤。

天子趙頊意識到這是攻打東京遼陽府千載難逢的機會,立刻下旨,令徵北使韓絳提前結束備戰,發動進攻遼陽府之戰。

此時,大宋已在平州一線集結五十萬大軍以及戰船兩千艘,以宰相韓絳爲主帥,韓絳立刻令上將軍曹詩爲先鋒,率十萬大軍向錦州進發,另外令水軍都統制苗順利率一千艘戰船沿着遼河北上,配合曹詩的十萬大軍,務必一戰奪取遼陽府。

這天下午,曹詩率領的十萬大軍過了錦州,他們輕兵疾行,只帶了十天的乾糧,而他們的各種輜重補給則靠水路戰船送來。

錦州目前有八千宋軍駐守,主將叫做劉臻,是一名統制,當曹詩大軍北上後,劉臻頓時長長鬆了口氣,至少他現在不用擔心遼軍大舉進攻錦州了。

不僅主將劉臻鬆懈,整個城內的守軍也隨之鬆懈了,這幾個月宋軍繃緊了弦,一時一刻不敢放鬆,士兵們都着實疲憊不堪。

而這時,大軍過境,使得錦州從最前線一下子變成了後方,士兵們也紛紛開了小差,將領們也不再催促,讓士兵們休息。

入夜,劉臻找了兩名妓女陪他喝酒作樂,手下十幾名將領也聚在一起飲酒。

士兵們也早早睡了,城頭上只有一千餘人在當值防衛,當值將領叫做李頌,出身廂軍,在以禁軍爲主的錦州守軍中頗被排擠,所以今晚別人都在休息喝酒,卻安排他來當值守衛。

李頌也知道自己不受歡迎,他心中十分鬱悶,不過他對主將劉臻這麼放縱也頗爲不滿,雖然主力已經過境,可以稍微鬆懈一下,但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軍令規定得很清楚,戰時不得飲酒,這是嚴重違反軍規。

只是他人微言輕,貿然開口恐怕會反遭不測,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就當什麼都沒有看見。

就在宋軍認爲主力過境,錦州變成了後方之時,一支一萬五千餘人的遼軍卻悄悄靠近了錦州。

這支遼軍並非來自遼東,而是來自西面的中京大定府。

這也難怪,雖然大定府冠以中京之名,但它長久以後一直以雞肋方式存在,經濟重要性遠不如東京遼陽府,戰略重要性也不如南京燕山府,外聯重要性也不如西京大同府,更不用說和真正的都城上京相比了。

只是遼國需要一箇中京,大定府才得以冠名。

大定府不光是宋軍瞧不起它,遼國本身也對它不重視,駐軍不到兩萬,還不是精銳之軍,只是契丹後備軍,相當於大宋的民兵。

正因爲如此,守錦州的宋軍從來都沒有把大定府放在心上,雖然錦州的重要性就是扼守東京道和中京道的交匯處,但宋軍還是把目光投向遼東,從不浪費一點心思和精力放在大定府身上。

一萬五千人的遼軍靠近的是錦州北城門,埋伏在距離城池三百步之外,今天天氣不好,烏雲密佈,遮蔽了星光月色,五十步外就看不見人影。

一支千餘人的遼軍奇兵已悄悄靠近了錦州北城,他們穿着宋軍的盔甲,只是每個人左臂綁着一根白帶。

當初宋軍剛剛佔領錦州城時,錦州城內還有一千遼軍伏兵,準備和城外的遼軍裡應外合,當初一千遼軍已經在北城們處做了手腳,挖了一條密道,只是沒有來得及用上。

後來的宋軍也沒有發現這條密道,錦州北城門是甕城,一般甕城都有密道從城頭下到甕城內,這條密道是修建在城牆裡面,可以從北城頭直接下到甕城內。

遼軍就在這條進入甕城的密道上做了手腳,向北面的城外拓開了五尺,別小看這五尺,使得密道和城外只隔了一塊城磚,而且城磚已經鬆動。

這條向外開拓的密道已經被很好的掩蓋住了,宋軍沒有發現,而且宋軍也並沒有使用甕城。

千名遼軍士兵貼着城牆疾奔,錦州沒有護城河,宋軍在外面挖了一條壕溝,但對於帶着長木板的遼軍而言,這條壕溝毫無意義。

一千遼軍疾奔到北城門旁,兩名極爲強壯的士兵用鐵撬棍一塊磚一塊磚的試驗,他們很快便找到了鬆動的牆磚,用撬棍慢慢地將牆磚抽出,抽掉五塊城磚,眼前出現了一個黑漆漆的大洞,這是一條狹窄的通道,長寬皆爲三尺,裡面五尺處便是一道僞裝的薄牆,取掉這堵薄牆,後面便是城頭通往甕城的狹窄甬道。

兩名士兵爬了進去,一塊磚一塊磚地向外傳遞,極爲小心謹慎,唯恐薄牆坍塌,驚動了城頭上的士兵。

不多時,一條漆黑的通道出現在遼軍面前,這條通道直通城頭,高約八尺,但寬只有兩尺,十分狹窄。

兩名強悍的遼軍士兵率先進入甬道,後面的士兵一個跟着一個,甬道在城頭的開口處位於城樓左面,上面蓋了一塊沉重的木板,木板上有鐵環,拉開木板,便可以沿着臺階下去了。

木板開啓了一條縫,城頭上很安靜,大部分值夜士兵都靠在城牆上睡覺,木板慢慢被掀開,兩名強壯的遼軍士兵一躍而出,後面遼軍士兵紛紛涌出,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直撲熟睡中的宋軍士兵,另一路則毫不猶豫地向開啓城門的絞盤奔去。

.........

當值主將李頌此時正好在南城,因爲有可能宋軍主力會在夜裡從南面過來,所以南城門上必須保證守軍隨時開啓城門。

忽然,北城面城頭傳來了喊殺聲,李頌一驚,回頭向北城門望去,只見北城頭上出現了火光。

他頓時大吃一驚,這種火光大都是通知城外伏兵的信號,他立刻帶着馬頭大喊道:“跟我走!”

他帶着三百名士兵沿着城頭向北城頭奔去。

距離北城頭還有兩百步時,他勒住了繮繩,只見北城門大開,黑壓壓的軍隊正從外面洶涌殺入,甕城門也開了,無數敵軍正衝向城門。

這時,一羣士兵從北城頭倉惶逃來,李頌又驚又急,一揮槍攔住了這羣士兵,厲聲喝問道:“北城出了什麼事?”

一名士兵帶着哭腔道:“遼軍從甕城甬道內殺出來,足有上千人,弟兄們抵擋不住,城門失守了。”

李頌頓時心急如焚,他立刻派士兵去通知軍營和主將劉臻,他自己則調轉馬頭奔向南城,這時候去北城已經沒有意義了,南城旁邊就是倉庫,裡面有五百枚鐵火雷,他深知鐵火雷的重要性,他必須保住這些鐵火雷不能落入遼軍手中。

這時,一萬五千遼軍已經殺出錦州城內,錦州城內到處火光熊熊,主將劉臻醉酒未醒,軍營內的七千士兵倉惶應戰,絕大部分都沒有披掛盔甲,很多人還光着腳,只有一把刀,被遼軍士兵殺得節節敗退,傷亡極其慘重,宋軍士兵們很快支持不住,徹底潰敗了,開始爭先恐後向南門奔逃。

李頌剛打開倉庫大門,便接到士兵稟報,“將軍,軍營主力潰敗了,正向南門處逃來。”

“劉統制呢?”李頌急問道。

統制軍衙已燃起大火,統制生死不知。

李頌頓時意識到大勢已去,鐵火雷運不走了,他當機立斷下令道:“在火器庫裡堆放草料,點火!”

士兵們將幾百擔乾草堆進了火器庫,扔入數十支火把,火器庫裡頓時燃起了熊熊烈火,李頌則帶着三百士兵向西門奔去,西門一向是冷門,向南有山脈阻擋,無法南撤,卻有一條小路可以向北方撤退。

黑夜中,錦州城內忽然爆發出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整個城池在動搖,大地在顫抖。

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
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