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

賈昌朝的府邸位於太平興國寺附近,以他兩朝元老的身份,算得是大宋權貴,他的六個兒子都在朝中爲官,還有他的門生故吏,瓜蔓鋪得很廣,可以說他的勢力遍佈朝野。

賈昌朝是在慶曆時期爲相,當右相呂夷簡全力打擊范仲淹時,他也暗中助力,把范仲淹一黨徹底擊潰。

不過天子趙禎出於平衡,也將他的相位同步摘掉,改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隱忍了十幾年,就在賈昌朝年過花甲之時,他的機會又來了,王堯臣病重,辭去了副相之位,天子趙禎有意讓他出任參知政事,重新復相。

這個機會賈昌朝怎麼可能放過,他也知道天子沒有最後決定,爲了拿下這個相位,他又開始重新施展自己的手段,指使門生薛宗孺,把矛頭對準了歐陽修。

之所以把矛盾對準歐陽修,是因爲歐陽修得罪的人太多,得罪的人越多,自己的機會就越大,幹掉歐陽修,他不僅可以得到文人集團的支持,還能得到錢家的支持,還有張堯佐的支持,張堯佐當然也會支持他,但力度不夠。

只是今天他得到一個令他失望的消息,左諫議大夫的任命下來了,不是他的得意門生劉沁,而是剛從鯤州回來卸職的範寧,着實讓他接受不了,要知道他活動這個位子已經很久了,在監察職位上有了自己的人,無疑會使他手中有了一把刀。

賈昌朝在書房內負手來回踱步,旁邊站着他的幼子賈炎和女婿李雲。

“父親,其實孩兒覺得,文生兄沒有拿到這個職務是好事,文生兄離諫議大夫遠一步,父親就距離參知政事更進一步。”

還別說,兒子說得還真有道理,好事不逢雙,雙喜臨門的事情畢竟在太少,禍不單行纔是常態,又想拿左諫議大夫,又想拜參知政事,官家可不是做善事的主。

倒不是說賈昌朝不如自己的兒子,而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在左諫議大夫這個職務上運作了很久,陷得比較深,簡單的說,就是有點着相了。

賈昌朝的心結一旦被解開,他的思路立刻豁然開朗,他滿意地向兒子點點頭,目光又轉向了一直沉默的女婿李雲。

ωwш✿ttκΛ n✿¢ 〇 李雲是他最欣賞的一個女婿,性格像自己,手段也足夠狠辣,目前出任知審官院,極有實權。

“賢婿應該和這個範寧很熟吧!”

李雲點點頭,“小婿當年在吳縣爲縣令時,和這個範寧打過很深的交道。”

李雲笑了笑,“他那個神童大賽第一還是我點的,當年的小神童一下子變成左諫議大夫,想想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那你應該感到慚愧纔對!”

賈昌朝對女婿也毫不客氣地批評,“他現在已經是從四品,你還是從五品!”

“小婿知錯!”

李雲口上知錯,但未必慚愧,他一直就很關注家鄉那個小朋友,範寧的飛黃騰達就是一句話,‘入了天子的眼’,從古至今不就這麼回事嗎?宰相希望自己被天子青睞,大臣希望自己被宰相青睞,下面的士子們則希望自己被大臣青睞,假如有一天,士子忽然被天子青睞了,他若還不飛黃騰達,那真的就天理不容了。

範寧就是這種傳說中的好運者,李雲除了羨慕外,還真沒有什麼嫉妒之心,畢竟他自己也只比範寧低一級,他當士子時,被宰相青睞了。

賈昌朝看了他一眼,又問道:“我想知道這個範寧是個什麼樣的人?”

“回稟岳父,這個範寧是個狠人。”

“狠人?”賈昌朝微微一怔,“你爲什麼會這樣說?”

李雲心中略略有些得意,畢竟有些範寧的隱秘只有他才知道,他沒有隱瞞岳父,便將當年徐家被範寧用一塊莫須有的玉珮狠狠坑了一次之事,詳詳細細告訴了賈昌朝。

賈昌朝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這手段狠啊!不亞於自己,可對方當時只是一個八九歲的孩童,居然會這麼厲害,他簡直有點不敢相信,他懷疑看了一眼女婿。

李雲立刻明白岳父的意思,他連忙道:“小婿沒有半點誇大,這件事給小婿留下的印象太深,小婿至今記憶猶新。”

賈昌朝點點頭,他相信了女婿的話,既然範寧是個厲害人物,那他就得把輕視之心收起來,他又負手在書房內走了片刻,回頭對李雲道:“你去給我好好查查這個範寧的老底,找一找他的把柄。”

李雲是審官院的兩個頭目之一,找一個官員的把柄當然不難,但李雲心裡很明白,其實哪個官員都有把柄,關鍵是上位會不會放在心上,若上位者視而不見,你找到的把柄就算堆得和山一樣高也沒有用。

不過這話他不敢給岳父說,這些道理岳父會不懂?他既然要找範寧的把柄,自己老老實實去找就是了。

“小婿這就去查!”

“你現在就去!”

李雲明白岳父的意思,他和兒子還有話談,倒不是自己作爲女婿要疏遠一層,而是下面要談的話和自己沒有關係,李雲很清楚自己在岳父心中的地位,在某些時候真比他兒子還重要。

李雲知趣地告辭了。

賈昌朝含笑望着女婿離去,他這纔回頭淡淡問賈炎道:“歐陽修的事情現在到哪一步了?”

..........

範寧一早便來到吏部,卸職在這裡,任職也在這裡,這是每個官員升遷或者調任必走的程序。

不過巧的是,範寧在吏部大門處居然遇到一個老熟人。

“李縣令!”

範寧忍不住喊了一聲,前面人回頭,果然是當年的縣令李雲。

“啊!範寧。”

李雲也露出一絲驚喜,快步走上前,雖然他昨天就在着手調查範寧的把柄,但他現在的驚喜卻是發自內心,畢竟他鄉遇舊識是人類一件美好的事情。

範寧有點不好意思笑道:“一直習慣了叫李縣令,多有冒犯,現在應該叫你李郎中才對。”

李雲是從五品官階,但正式職務卻是六品的吏部郎中,知審官院事是他差遣官,從五品官階任六品官好像委屈了一點,但吏部是例外,吏部本身就要高其他五部半級。

李雲現在只是調查範寧,還沒有到和範寧爲敵的程度,所以這會兒他的笑容很真誠,至少範寧感到很真誠。

“叫我李縣令有什麼關係呢?難道我剛纔應該叫你範知院?”

這倒也是,稱呼在某種程度代表一種交情,他和範寧的交情就是從縣令和平民的關係開始的。

當然,當年的交情只是一個起點,現在他們不能再回到原來的起點了,就像小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三十歲以後就算再遺憾,也不能再去補這一課一樣,客氣歸客氣話,範寧還真不能再叫李云爲李縣令,李雲也不能再直呼其名,兩人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稱呼。

“範知院今天這是來正式上任吧!”

“要過了你們吏部這一關纔算是正式上任啊!”

李雲擺擺手,“對五品以上官員確實如此,但對於範知院這樣的高官,吏部不過是來走走形式罷了。”

兩人走進吏部大門,中間是一條中軸線,將吏部一分爲二,左邊是吏部四司,右邊是審官院,範寧要向左走,李雲則要向右拐,兩人該分手了。

“第一次在朝中爲主官,以後還請李郎中多多關照。”

“範知院太客氣了,有空來我家裡坐,我們再好好聊一聊。”

“一定!一定!”

兩人拱拱手,很客氣地告別,範寧是不是真客氣暫且不知,但李雲的客氣中肯定摻雜了虛僞的成分。

沒辦法,昨晚才調查人家的把柄,第二天就要和人家淚眼汪汪執手敘舊,神仙也辦不到,當然,鎮元大仙例外,前一天還要把猴頭下油鍋,第二天就要和人家燒黃紙拜兄弟了。

範寧走進吏部,接待他的依舊是吏部侍郎曾公亮。

其實曾公亮幫他辦理入職手續不重要,重要的是,曾公亮要陪他去諫院正式上任。

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
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