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

很快三人又回到了考試院,這時,考試結束的鐘聲剛剛敲響,大批考生從考試院涌了出來。

考生們大多神情輕鬆,臉洋溢着笑容,看來普遍都感到今天考得不錯,正如趙修的評述,今天的議論題較容易手。

“範寧!”

遠處有人大喊,範寧一眼看見了蘇亮和段瑜,又看見了李大壽,他在向這邊招手。

三人連忙走前,董坤和藺弘也在,這時陸有爲也奔了過來。

“大家今天都考得不錯吧!”範寧笑問道。

“還不錯,至少檢查了幾遍,沒有發現錯字。”

“今天題目不難,容易手,好像都考得不錯。”

這時,蘇亮建議道:“範寧,我們找地方吃飯吧!午都沒吃飽,要餓死了。”

範寧欣然笑道:“我們去吳山酒樓,我請大家!”

吳山酒樓距離考試院不遠,一般而言,過了午後,酒樓都歇業了,變成了茶館的天下。

但科舉這幾天卻是例外,科舉期間是平江府各家酒樓生意興隆的時刻,從早到晚都有酒菜供應。

一行人來到吳山酒樓,已經有不少剛考完試的士子坐在酒樓內。

衆人在二樓靠窗處拼了三張桌子,九人圍坐一圈。

一名酒保前問道:“各位小官人可是參加科舉的考生?”

“正是!可是考生有優待?”

酒保笑道:“府衙有規定,考試期間不準向考生賣酒,小店會送一份好菜給各位。”

範寧擺擺手道:“酒不喝了,你們店的水八仙各來兩份,糖醋鱸魚、清蒸桂魚,藏書炙羊肉,燜蹄髈,清燉小雞,清蒸大螃蟹,再來一些時蔬,差不多了。”

“螃蟹要多少隻?”

“每人兩隻,要母蟹!”

酒保有點爲難,“一般都是公母蟹各一半,小官人全要母蟹,小店不好辦!”

“可以,公母各一半。”

“多謝小官人理解,不知小官人要什麼飲子?小店有荔枝膏水、楊梅渴水、甘蔗水、姜蜜水、綠豆水、甘豆湯。”

範寧問衆人,“大家想喝點什麼?”

“喝甘蔗水吧!”

董坤笑道:“這裡的甘蔗水不錯,很甘甜。”

“我也要甘蔗水!”蘇亮也笑道。

“我也是!”

範寧見衆人意見統一了,便對夥計笑道:“那來九杯甘蔗水,要大杯的。”

“好咧!各位稍坐,馬來。”

酒保下去了,只聽他在樓梯大喊:“二樓九大杯甘蔗水!”

範寧笑着問身邊陸有爲,“怎麼無精打采的?”

陸有爲搖搖頭,“今天議論我有點寫偏題,題目是《春秋無義戰》,我卻在長平之戰花費太多筆墨,寫成了《戰國無義戰》,這次我肯定栽了。”

“你是圍繞着戰爭來寫?”範寧又問道。

“是啊!”

陸有爲哀嘆一聲,“我主要是圍繞着吳越爭霸和長平之戰來寫,寫了差不多三千字,光長平之戰寫了一千字,後來我覺得太囉嗦,想把長平之戰刪去,可如果刪掉,整篇章的框架亂了,關鍵是時間也來不及......”

說到最後,陸有爲難過得哭了起來,嗚咽着抹淚,“第一門考砸,這次我真沒有希望了!”

衆人都同情地望着他,長平之戰居然寫了一千字,算審卷官再寬容,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這篇章。

大家都知道明仁和明禮肯定先淘汰,沒想到第三個被淘汰的人居然是陸有爲。

坐在另一邊的明仁伸手攬住陸有爲的肩膀安慰道:“想開一點,等發榜的時候,陪你哭的人有兩千七百多個。”

這話雖然過分,卻是事實,兩千七百八十餘名考試,最後只錄取五十五人,可不是兩千七百多人要跟着痛哭。

範寧也笑着安慰陸有爲,“你是第一次參加科舉,考不很正常,人家都是考了多少次,不斷積累經驗,才終於考,你想想看,一屆咱們縣學學生只有兩個人考舉人,其他全部落榜,也沒有看見誰痛哭流涕,心態要放平和一點。”

李大壽也誠懇地勸他,“阿陸,我沒有想過自己能考舉人,關鍵是我想知道解試到底考什麼,是什麼樣的氛圍,演練百場,不如實戰一場,有了這次經歷,下一次科舉我有信心了。”

衆人紛紛勸說陸有爲,陸有爲這纔不再哭泣。

這時,兩名酒保端着大盤之快步走來,他們的甘蔗水榨好了,兩大盤紅黃色的大螃蟹端了來。

衆人紛紛倒薑汁醋,撿起一隻大螃蟹擰腿剝殼,滿滿的蟹黃和蟹膏令人垂涎欲滴。

這時,從樓梯口來一羣士子,足有七八人之多。

只聽有人笑道:“大家今天儘管放開肚子吃,我請客!”

“老範今天大方了!”

範寧停住了嚼蟹,擡頭向樓梯口望去,他一眼便看見了四叔範銅鐘,只見他滿面春風,看樣子他今天也自我感覺良好。

“喲!你們也在這裡。”

範銅鐘眼睛毒辣,一眼便看見範寧,他走前得意洋洋道:“阿寧,你今天考得不錯吧!”

範寧笑了笑,“我考得一般,應該沒有四叔考得好!”

“那是!你科舉經驗還不夠,再積累幾次,應該差不多了。”

這時,範銅鐘目光一轉,又看見明仁和明禮兄弟,他頓時笑了起來,“真巧,你們也在這裡!”

明仁和明禮沒有範寧的底氣,連忙起身陪笑道:“四叔,好久不見了。”

“你們兩個過來,我正好有件事情要找你們幫幫忙。”

範銅鐘不容分說,把兄弟二人拉到樓下。

範寧搖了搖頭,這兄弟二人像兩隻撞在蛛的小飛蟲,被四叔這隻蜘蛛抓住了,後果可以想象。

片刻,範銅鐘眉開眼笑走樓,向範寧揮了揮手,“阿寧,你慢慢吃,我們去樓雅室,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

一羣府學生笑哄哄地了三樓,這時,明仁和明禮才慢慢吞吞走樓來,兩人像霜打的葉子一樣,整個精氣神都蔫掉了。

兩人一屁股坐在位子,皆陰沉着臉,一言不發。

“明仁、明禮,怎麼了?”衆人還從未看見一向樂觀的兩人居然也有如此沮喪的時刻。

範寧笑問道:“這次被他敲詐了多少?”

明仁嘆了口氣,“我剛取的五兩銀子被他借走了,明禮也是!”

“既然只是借走,那肯定要還的,畢竟他是你們四叔啊!”藺弘有點不太理解兩人的沮喪。

明禮也嘆息一聲,“算了!算了!家醜不可外揚,這次算我們倒黴。”

他這句話說完,衆人都笑了起來,看來範家兄弟這位四叔也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

.........

次日,科舉繼續舉行.

今天的考試是重之重,考對策,對策題在整個科舉佔分最大,約佔了近一半的分。

所以,有句話叫做得對策者得科舉,這句話不光是指解試,省試甚至殿試也是一樣,殿試只考一道對策題,臨時出題,完全是考士子的真才實學。

不過,如果別的科目失分太多,算對策題答得再好也沒有意義。

範寧兩個多月之前已經告訴了所有同伴,這次對策題會考勸農,範寧也不知道他的夥伴們準備得如何?

別人不清楚,但範寧知道蘇亮和李大壽是認認真真聽從自己的建議,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深入田間地頭,瞭解農民的疾苦。

天還沒有亮,考試院前點滿了燈籠,燈火通明,將考試大門處照如白晝。

今天沒有再驗身份,隊伍進度快了很多,搜完身便可以進入考試院。

“範寧!”

蘇亮從後面快步追了範寧,小聲笑道:“說實話,我很期待啊!”

昨天晚,趙學政給他的議論評分爲甲等,令蘇亮大受鼓舞,加他深入鄉村調查了一個多月,對大宋的農業,對農民的疾苦了解得十分透徹。

使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範寧微微笑道:“我送你兩個字,冷靜!把握好這兩個字,相信你今天一定能拿高分。”

蘇亮點點頭,“我記住了,範寧,也祝你今天發揮出高水平!”

........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範寧坐在考房內耐心地等待着開考的鐘聲,桌的硯臺裡已經磨好滿滿的墨汁,筆也擱在硯臺。

卷子已寫好了名字和卷號。

晨曦穿透了烏雲,褪去濃厚的夜色,給大地染一層朦朦朧朧的灰明,灰明又透出一縷青色。

範寧很喜歡清晨的感覺,他深深呼吸一口氣清冽的空氣,空氣深深的涼意使的頭腦變得格外清爽。

‘咚——咚——’

開考的鐘聲終於敲響,考官手的鈴聲也隨即響起。

幾乎所有的考生的摒住呼吸,等待着題目在自己的眼前出現。

終於來了,士兵舉着木板走來,範寧看清楚了木板的題目。

《興農九策》

範寧心絃驀地一鬆,輕輕吐了一口氣。

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
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