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

一路上,總是會遇到一隊隊萬石海船南下,這個時候海面上轉爲北風,除了槳船,靠信風出海的船隻已經無法再北上,要到明年開春後,泉州和福州的物資纔會繼續北上。

槳船最大的問題就是耗用大量人力,像範寧這艘三千石的海船需要二十四槳,每槳需要三人同時踩踏,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宋朝的槳船不是歐洲中古時代數百人劃的長槳船,宋朝的槳船又叫車船,船隻兩邊裝着小風車一樣槳片,水手就像踩踏水車一樣,抱着一根木杆在船底踩踏,船隻就靠槳片的轉動前行。

二十四槳就是左右各十二個車輪,掉頭時,左邊槳手不踩,右邊槳手猛踩,船隻就掉頭了。

光範寧這艘三千石的槳船就需要七十二名槳手踩踏,不僅人力成本高,淡水、糧食消耗都相當大,像範寧去澳洲的三萬石巨船,就有四百名槳手在下面踩踏,船隻一半的儲存空間都用來裝糧食和淡水。

遠洋航行的動力問題必須解決,否則每艘船裝幾百名水手肯定不現實,範寧想起了他年初在明仁工坊裡看到了一個紡車零件,就是連動杆,一根杆子帶動另一根杆子運動,這是各種機械運動必須用到的基礎零件,原來宋朝就出現了。

南洋地區最大的兩座富鐵礦都在呂宋,一座在呂宋島東面,現在已經在開採了,還有一座在棉蘭老島的最北面,都是易於開採的露天鐵礦。

如果生鐵產量足夠,他們可以造鐵殼船了。

在南洋尋找新土地的途中,範寧腦海裡一直在縈繞着一樣東西,那就是蒸汽。

蒸汽能否取代人力,成爲海船的新動力,這對於遠洋運輸至關重要。

這天中午,船隻抵達了揚州。

揚州的朱家碼頭上異常熱鬧,一支由數百艘船隻槽船組成的進京船隊正在忙碌地裝運物資,物資主要是霜糖、綿和棉布,棉布是從大食進口,是用棉花紡織出來的布料。

之前朝廷曾安排相州官府種植過高昌國的棉花,但效果不好,主要是產量低,還要剝籽,鬆棉,耗費時間和精力太多,並不太適合小作坊,對細麻的替代性不明顯,加上朝廷心思不在這上面,後來就沒有推廣開,現在只有相州和開封府還有少量種植。

但如果發明了彈棉椎弓,多錠腳踏紡紗車等等棉紡機器,那種棉一定會推廣起來。

木綿琉球府和呂宋府運來,足有百萬擔之多,霜糖就是白糖,也有數百萬斤,水稻和香料等物品一直便在源源不斷運入京城,加上大量白銀和黃金運來,大宋愈加富庶。

範寧沒有去找朱孝霖,船隻直接沿着運河北上,幾天後他坐船抵達應天府時,範寧讓船隻靠岸休息一天,他要去探望一下妹妹範靜。

範靜年初嫁給了朱齊,朱齊考中進士後,在應天府國子監出任助教,兩口子便住在應天府,聽說小妹已懷了身孕,近一年未見,範寧着實有點想念小妹。

朱龍曾經去過他們住處,便帶着範寧進了城,應天府和從前一樣熱鬧,各種小攤小販多如牛毛。

“賣甜玉米、南瓜糕!”

一名小女孩的叫賣聲引起範寧的注意,他叫住了前面的朱龍,自己走到小女孩面前笑問道:“玉米多少錢一支?”

小娘子胳膊上挎着一隻竹籃,脆生生對範寧道:“這是揚州種的玉米,那邊水質好,光照足,玉米很甜,十文錢一支。”

“那本地玉米呢?”範寧又問道。

“本地玉米不值錢,五文一支。”

範寧想到前年玉米剛上市時竟然賣到十貫錢一支,這才短短兩三年就跌到幾文錢一支了,可見推廣之迅猛,說到底它就是一種產量很高的廉價雜糧,保證大宋底層百姓生三個孩子都養得起。

“南瓜糕呢?”

“南瓜是我家自己種的,很好吃,三文錢一塊。”

範寧對四名手下笑道:“一人拿一支玉米,兩塊南瓜糕。”

小娘子很高興,掀開一層布,下面是南瓜糕,切成方塊,她取出十塊,放在小竹片上遞給朱龍,又從籃子最下面取出五個玉米,遞給朱虎。

“官人,一共八十文錢。”

範寧摸出一個銀角子遞給她,“不用找了!”

“謝謝官人!”

五人分食了南瓜,又開始啃玉米,南瓜和玉米都不錯,從小女孩的生意不太好就看得出,這兩樣糧食已經普及了,所以賣得便宜大家也沒有興趣。

範寧妹妹的家在應天府國子監旁邊,是一座五畝的宅子,是朱家的資產,範寧當然也給妹妹陪嫁豐厚,一萬兩黃金加三千畝土地,珠寶首飾兩箱,各種綾羅綢緞數十箱,從吳縣坐船出嫁到吳江,一度引起轟動。

但婚後兩人的生活卻十分低調,加上兩個都是書呆子型,休息日一起逛書鋪就成了小夫妻最大的樂趣。

範靜的宅子雖然不大,但很溫馨,有三個使女,兩個廚娘和一個老管家,因爲懷孕的緣故,範靜的婆婆也和他們住在一起,方便照顧媳婦。

兄長的到來讓範靜異常開心,她拉着範寧的手問道:“哥哥是進京路過應天府嗎?”

範寧見妹妹的肚子已經顯懷,至少有六七個月了,便笑道點點頭,“我確實是進京有事,坐一會兒就走,家裡沒有產婆嗎?”

“有!專門請了一個有經驗的產婆,家就在附近,每天都會來陪我兩個時辰。”

“你夫君還沒回來?”

“阿齊要晚點回來,他最近比較忙。”

“那就算了,下次再見他吧!阿多,過些日子娘也要過來。”

“那就太好了,有娘在身邊,我就可以多睡一會兒,每天早上起牀真的很痛苦,但又不得不起來。”

兄妹二人閒聊了幾句,這時,朱龍在院門口道:“使君,有件重要之事。”

範寧起身走出房間,迎上去問道:“什麼事情?”

朱龍把手中的一份《信報》遞給範寧,“這是昨天的《信報》,剛剛送到應天府,使君看看第一個消息。”

範寧連忙接過《信報》,一瞬間,他頓時如雷擊一下,驚呆了,《信報》上頭版頭條就一行字:‘高太后於昨夜駕崩!’

.........

夜已經很深了,船隻在河道中緩慢而行,範寧躺在甲板上呆呆地望着夜空。

他在泉州聽說高滔滔病重,他心中就有一種不妙的感覺,所以才急急趕回京城,只是做夢也沒想到,這麼快高滔滔就去世了。

範寧心中十分傷感,高滔滔畢竟是他的情人,如果說自己對她沒有一點感情,也不完全正確,感情是有的,只是他知道,他和高滔滔之間不會有任何結果。

但不管怎麼說,他希望高滔滔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只是………歷史上這麼有名的女人,就是因爲自己的到來而早早去世了。

令範寧心中無限嘆惋和悲傷。

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
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