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

就在這時,一艘五千石的巨船從西面轟隆隆疾駛而來,這是宋朝專門用來撞擊的大船,船體極爲結實,船頭裝了一個三角形的生鐵撞頭,可以輕易將一艘千石戰船撞爲兩段。

更重要是,這是一艘蒸汽機船,後面裝了一個巨大的明輪,不需要水手划船,本身就具體強大的前行動力。

船隻忽然拉響了汽笛,‘嗚——’巨大的汽笛聲將岸邊上遼軍士兵嚇得紛紛後退,耶律洪基急得大吼,“阻止它!”

但沒有人能阻止這艘大船的狂進,站在浮橋上的士兵紛紛向兩邊逃竄,只聽‘轟!’一聲巨響,船隻將木箱和木樁撞得粉碎,撞開一個長達十餘丈的缺口。

數十名士兵紛紛落水,但這艘大船過去不到一里,又開始掉頭,從東面再次向浮橋撞來,靠近江心洲一段的浮橋被撞成三截,近百名士兵落水。

在第三次撞擊後,遼軍耗費一天一夜時間搭建的浮橋就只剩下靠近北岸的最初一段,其他長達一里的浮橋都消失了。

耶律洪基臉色鐵青,他咬牙道:“朕就不信拿宋軍戰船沒有辦法?”

他厲聲道:“全民動員,給朕攔河築壩!”

這是最後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手段,築一座石壩中間留一個幾丈寬的口子,讓河水不堵,最後只要在缺口上搭幾塊橋板,對岸的遼軍就能過來了,甚至拒馬河也從此不再是遼軍的阻礙。

只是築壩需要時間,至少要數十萬人忙碌一個月才能完成。

但在遼國天子眼中,天下百姓皆爲螻蟻,他這個時候絕不會愛惜民力。

耶律洪基隨即下旨,在南京道徵集三十萬民夫,動用畜力五十萬頭,在二十里外的渾凌山採石前往拒馬河攔河築壩。

..........

易縣的攻城戰已進入到第九天,宋軍始終封鎖尋找到水源的消息,以至於耶律昆平等到第八天時才終於忍無可忍,下令大軍強攻城池。

處理契丹軍外,漢軍、渤海軍、奚軍都上了陣,耶律昆平又派出一千名刀斧手在後面督戰。

戰鼓聲隆隆,三萬大軍攻勢如潮,宋軍再次祭出了巨木陣,數千根巨木鋪天蓋地砸向遼兵,遼兵傷亡慘重,但又不得不繼續狂奔,在傷亡數千人後,數萬遼軍士兵終於攻到城下,城頭箭如雨下,攻城士兵不斷中箭倒地,但攻城軍的基數太大,數千人的傷亡影響不到軍隊進攻,一架架攻城梯搭上了城頭,不計其數的遼軍如螞蟻般向城頭攀去。

‘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

五千遼軍騎兵向城池疾奔而去,他們在疾奔中張弓搭箭,密集的箭矢向城頭射去,這些騎兵也不斷踩中鐵蒺藜或者陷馬坑摔倒,但沒有影響到遼軍強大的攻勢。

投擲巨木的士兵不斷中箭,使巨木陣被壓制住了,攻城士兵頭頂一鬆,他們立刻加快攻勢,開始有士兵攀到城頭,和城頭的宋軍士兵激戰在一起。

楊文廣見城下黑壓壓的士兵密集如潮,連土地的顏色都看不到了,他知道時機已成熟,立刻令道:“準備鐵火雷!”

宋軍推來了五十架小型投石機,迅速固定在城頭,十名士兵推動絞盤,鐵製的投兜下方有鐵鉤,一根繩索勾住了它,繩索的另一端則扣在地上的鐵鉤內,這時,只要剪斷繩索,投石機就會投射出去。

兩名士兵將五六十斤重的鐵火雷放進投兜內,一名士兵擰掉帽子,用火摺子點燃了火繩,火繩迅速燃燒,到紅色刻度線時,火長大喊一聲,“放”

拉繩被剪斷,投石機猛地將鐵火雷拋射出去,射程大概在百步左右,根據經驗,如果嚴格遵循發射規則,鐵火雷要麼在頭頂上爆炸,要麼落地即爆。

五十架投石機幾乎是同時發射,五十顆黑漆漆的鐵球向城外拋去,耶律昆平一眼看見了鐵球,他驚得閉上了眼睛,用手塞住耳朵,他最擔心的武器終於又來了。

“轟!”“轟!”“轟!”

城外響起了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城頭上除了和敵軍激戰的士兵外,其餘士兵紛紛捂住耳朵蹲在地上,大地在顫抖,城牆在晃動,敵軍的慘叫聲被淹沒了。

衝擊波向四面八方蕩去,一時間硝煙瀰漫,黑煙籠罩了大地,一百多架攻城梯悉數被衝擊波震倒,攻城梯上的數千遼軍紛紛墜地,很多士兵都受了重傷。

楊文廣卻沒有猶豫,再次下令道:“再射!”

他們這次帶來一千顆鐵火雷,一次才用掉五十顆,足夠他們使用。

很快,第二輪鐵火雷被拋射下城,五十顆鐵火雷滾進了密集的人羣中再次爆炸了,肢體橫飛,碎肉四濺,數千遼軍被炸死或者震死,即使沒有死,鐵火雷爆炸後迸射出的數千淬毒鐵釘射進身體內,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使之輕則喪失戰鬥力,重則喪命。

緊接着第三輪鐵火雷射來,爆炸聲震聾了耳朵,城下再無站立之人,黑煙徹底籠罩了戰場。

三輪鐵火雷爆炸使遼軍傷亡一萬餘人,加上之前的巨木陣和兵箭殺傷,三萬遼軍傷亡過半,徹底將遼軍士兵嚇得魂飛魄散,爬起身便不顧一切地向回奔逃。

耶律昆平長長嘆了口氣,宋軍看樣子水源並沒有斷絕,又擁有鐵火雷這個大殺器,就算軍隊傷亡殆盡也攻不下易縣,自己怎麼向天子交代?

“實在攻不下易縣,看來我只有向天子請罪了!”耶律昆平黯然對衆人道。

一名大將勸他道:“將軍,今天其實已經快要攻上城頭,不如嘗試一下三面攻城,將軍隊分散,鐵火雷的殺傷力就沒有那麼強大了。”

另一員大將也道:“才攻城兩場,軍隊還有三萬餘人,這樣恐怕很難向天子交代,卑職也建議繼續攻城。”

耶律昆平的心腹大將蕭九重低聲道:“卑職仔細觀察了宋軍鐵火雷,發現第一次殺傷力最大,第二次減弱,第三次傷亡人數最小,爲什麼會有這個結果,主要原因在於第三次爆炸時,大部分士兵都趴在地上,這是不是說明,只要能及時臥倒,就能有效抵禦鐵火雷的進攻。”

在大將們的勸說下,耶律昆平有點動心了,看來自己的攻城部署是有點問題。

“好吧!明天再繼續攻城,嘗試三面攻城!”

當天晚上,大營徹夜通明,工匠們在連夜趕製攻城梯,當天快亮時,五百架攻城梯已經準備就緒。

次日天光大亮,遼軍大營內再次戰鼓聲大作,除了三千士兵和傷兵看守大營外,其餘近三萬大軍全部押上,除了北城外,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向易縣發動了全面全面進攻。

‘咚!咚!咚!’戰鼓聲震天敲響。

耶律昆平揮劍大喊:“攻下易縣,第一個攻上城頭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殺啊!”

三萬士兵吶喊着向三面城牆衝去,如波濤洶涌,攻勢如潮,城頭上一萬三千宋軍嚴陣以待,數萬根滾木已準備就緒,一場更加殘酷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
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