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

隨着大批軍資運抵應州,和遼軍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五千輛大車到來,使宋軍有了充足的臨時運輸工具,大軍開始向大同府進發。

出動的十六萬宋軍包括八萬騎兵和八萬步兵,可就算是步兵,也有戰馬代步,在隊伍中間是一萬輛大車,滿載着糧草北行。

北上大同府當然不會立刻就發動戰爭,宋軍需要尋找一座大本營,囤積物資糧草。

如果有現成的城池當然好,如果沒有城池,那就只能自己構造一座大營了。

щшш▪ тTk дn▪ ¢O

宋軍當然不會現在才臨時做決定,他們的斥候早就摸清了情況,大同城南面只有一座懷仁縣,不過這座縣城距離大同城太遠,距離超過兩百里,不符合宋軍的要求。

宋軍要的城池是距離大同城約三五十里左右,明顯沒有現成的城池,那他們只能在空地上築造板牆式大營。

地址已經選定,距離大同城約四十里左右,緊靠一條小河,地勢稍高,但水源充足。

兩天後,大軍抵達了目的地,十萬大軍開始紮下帳篷,數萬士兵夯土伐木,開始構築營牆。

作戰大營不可能像應州大營那樣奢侈,佔地上萬畝。

作戰大營首先要控制面積,佔地最好不要超過三千畝,這樣便於巡防,否則大營過於龐大,總會出現防禦漏洞。

其次營帳也不能太多,應州是二十名士兵住一頂大帳,但戰場這裡只能五十人住一頂大帳。

一萬輛大車卸下糧草物資後,又在兩萬騎兵的護衛下南下繼續運輸物資,這時,宋軍的大營已經迅速搭建起來。

一座佔地數千畝的大營出現在一望無垠的曠野裡,遠處數十里外便是大同城。

遼軍探子早就發現了宋軍的動靜,立刻報告了遼軍主帥耶律萬山。

耶律萬山率領衆將趕來城頭上向遠處眺望。

大家心裡都很沉重,宋軍的到來,意味着延續了近一年的對峙結束了,宋軍要開始攻打大同城。

耶律萬山心中着實很矛盾,他收到天子耶律洪基的命令,令他死守大同城,但他心如明鏡,宋軍有威力強大的鐵火雷,他根本守不住大同城,結局一定就和幽州城相同。

他該怎麼辦?是出戰還是不出?耶律萬山心中糾結萬分。

“大家都說說,我們是守城還是出戰?”耶律萬山忍不住問衆人道。

衆人驚訝地看着他,大將蕭瀾玉躬身道:“大帥,幽州城比大同城更加堅固高大,一樣被宋軍輕易攻破了,我們肯定守不住大同城,只能和宋軍決一死戰。”

都卜羅也道:“我們部落的軍隊從來不會打巷戰,只會騎馬作戰,如果要守城,那讓我們來助戰還有什麼意義?”

寧布和阿伊克也紛紛表示贊同,他們不接受守城,要麼出城和宋軍一戰,要麼就讓他們回去,打巷戰,他們只能是死路一條。

衆將七嘴八舌,但意思都差不多,不願困死城內,寧願和宋軍一戰,耶律萬山的副將耶律罕建議道:“其實可以先決戰,如果不行再撤退回來守城,我想天子的意思是讓我們堅守大同府,並非是指點我們怎麼打仗,我們可能誤解了他的意思。”

在衆人的勸說下,耶律萬山也下定了決心,“當然要發揮我們自己所長,守城並不是我們的優勢,那就依各位之言,和宋軍決戰!”

衆人心中暗暗鄙視,什麼叫‘依各位之言’,若敗了,好推卸責任嗎?

耶律萬山當即寫了一份戰書,讓手下送去宋軍大營。

宋軍大營已經構築完成,數十座哨塔分佈在大營四周,圍繞大營一圈還挖了深深的壕溝,第二批火油兵甲等物資也送到大營。

此時,範寧正帶着數十名將領參觀精鋼弩炮,衆人對強大的弩炮讚歎不已,尤其一次能發射三十六支鐵箭,射程達兩百步,穿透力異常強大,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範寧倒發現精鋼弩炮前面的擋板倒很有意思,平時是平躺在地上,隨時可以支架起來,前面佈滿了兩尺長的木刺。

杜俅見範寧對擋板很有興趣,便解釋道:“這是擋馬板,在危急時刻可以拖住騎兵衝擊,保護精鋼弩炮撤退。”

“豎起來我看看!”

杜俅連忙招呼一聲,數十名工匠上前,兩人擡起木板,下面用支架頂住,木板上的尖刺自然就豎起來,木板高達七尺,非常實用也非常便利。

衆將都是識貨之人,紛紛鼓掌叫好,騎兵強大就在於衝擊的第一波,如果第一波被強行擋住,對騎兵的衝擊將影響極大。

範寧又問道:“那地上怎麼固定住?”

杜俅取過四根一尺長的鐵釘笑道:“相公請看,這四根長鐵釘就是用來將它們固定在地上,非常牢固。”

範寧點點頭,這個創意很好,只可惜受資源限制,不能採用鐵板,否則更是騎兵的噩耗了,從這一點來說,不能不是一種遺憾了。

這時,一名士兵跑進來,單膝跪下道:“啓稟樞密使,遼軍派人來下戰書。”

“人在哪裡?”

“在中軍帳外等候!”

範寧離開倉庫區營地,返回了中軍大帳。

在大帳門口,範寧遇到了楊文廣和種諤,遼軍使者被帶下去了。

楊文廣上前將戰書遞給範寧道:“遼軍要求和我們在原野裡決戰,時間地點由我們定。”

範寧看了看戰書,問道:“其中會不會有詐?”

種諤在一旁笑道:“如果是口頭約定,或許會有詐,但這種書面戰書,一般不會有詐,契丹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講規矩,不像西夏人。”

範寧沉吟一下道:“三天後決戰如何?”

“可以,應該準備充分了。”

“種老將軍呢?”範寧又問種諤。

“卑職也同意三天後上午決戰。”

“那地點就選在龍野原,正好在雙方大營中間,”

範寧隨機回大帳,批了戰書,命人送給遼軍使者。

他隨即請楊文廣和種諤商量決戰之策,範寧對大軍團決戰經驗不多,但種諤和楊文廣卻經驗豐富,他們能策劃出一個極爲穩妥的方案。

.........

三天後清晨,範寧留一萬軍隊守軍營,他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出了軍營,向二十里外的龍野原開去,

龍野原地勢平坦,大半都是黃土地,只稀稀疏疏生長一些野草。

宋軍斥候早就探查過這裡,把這裡視爲雙方決戰的最理想之地。

宋軍抵達了龍野原,範寧遠遠看見了一條黑線,他手一擺,下令道:“就地擺下戰場!”

宋軍分爲前中後及兩翼五軍,其中前軍四萬人,除了一萬弩手外,其餘三萬全部是長槍步兵。

三百六十架精鋼弩炮也屬於弩軍。

兩翼各有兩萬五千騎兵,他們任務是從兩側保護中軍和前軍。

然後是五萬中軍,五萬中軍由騎兵三萬和步兵兩萬組成,他們的任務是穩住大陣,同時支援各軍。

後軍是一萬人,後軍的作用是防止敵軍出奇兵從後面襲擊,保護大陣的後背。

範寧親自坐鎮中軍,楊文廣負責前軍,種諤負責兩翼,後軍由都統制張燕統領。

宋軍迅速擺下了陣型,數百名士兵將擋馬板鐵釘敲入土中,擋板暫時平躺着,三百六十架精鋼弩炮部署在弩軍中間。

範寧冷冷地望着遠方遼軍,遼軍正緩緩向宋軍走來,遼軍一半以上都是騎兵,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他們主動攻擊,才能發揮出騎兵的優勢,從情報司收集的各種情報來分析,三萬熟女真就是耶律洪基強徵而來的‘墊腳石’,他們要爲契丹軍和兩翼騎兵進攻創造條件。

範寧望着遼軍得兩翼,暗暗思忖道:‘就不知草原部落願爲內應是真還是假?’

大戰即將爆發,戰場上殺機凜冽,一陣狂風吹過,漫天飛沙走石。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