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

顧長武躬身道:“啓稟祖父,今天下午,範寧正式在官衙內宣佈,將衙後官宅重新佈局,改造成八個院子,給府衙內沒有住房的低層官員居住,他自己在外面租住柳家大宅。”

顧景十分震驚,居然把主官的官宅分給底層官員居住,這簡直聞所未聞啊!

顧景畢竟是商人,看不透這件事的後果,他小心翼翼問父親道:“父親,這會不會也是違規之舉?”

顧青的眼睛眯成一條縫,長長嘆息道:“想不到範寧年紀輕輕,手段居然如此老辣,楊渡根本不是此人的對手啊!”

他又對長孫道:“長武,說說你的看法。”

顧長武沉吟一下道:“孫兒也考慮過,首先這件事必然會轟動朝野,肯定褒貶不一,一方面他會贏得關心下屬的好名聲,另一方面也會有人說他沽名釣譽,明明有其他官宅,卻非要把主官住的衙後官宅分出去,而且各州地方官心中也會不爽,說實話,孫兒有點看不透他的目的何在?說他爲了羞辱楊渡,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

顧青微微笑道:“你考慮了朝廷官員的想法,也考慮地方官員的不滿,卻把天子的感受忽略了。”

顧長武頓時醒悟,“祖父的意思是說,範寧是做給天子看!”

顧青點點頭,“底層官員的住房問題一直困擾朝廷,尤其京城房價居高不下,底層官員的負擔很重,朝廷建了官宅,也只是部分高官纔有機會享用,對於底層官員而言,官宅想都不用想,知政堂關心這件事,天子更加憂心。

而範寧主動放棄官宅,把極具象徵意義的衙後官宅改造成宿舍,讓給底層官員居住,這種高風亮節必然會得到天子極力讚賞,再結合他之前把楊渡霸佔官宅的事情捅到天子案頭,兩件事前後呼應,一個嫉惡如仇、清廉自律的官員形象便在天子面前躍然而出,透過這件事,我發現這個範寧的手段不是一般的高明啊!”

顧長武這才明白了範寧讓出官宅的真正用意,他心中的天平開始向範寧一邊傾斜了。

這時,顧青又道:“其實範寧不光在官宅上做了文章,他爲了拉攏我們顧家,也是煞費苦心。”

顧長武一怔,“祖父這話是什麼意思?”

顧青笑道:“這就是晚上我把你找回來的原因,今天下午,我的老上司曹琮派他孫子給我送來一封親筆信,希望顧家能支持範寧。”

“祖父,難道是範寧找到了曹家?”

顧青點了點頭,“曹家和範寧都是鉅鹿郡王的堅定支持者,範寧和曹家關係密切,他估計打聽到了我和曹家的關係,便託了曹家的人情。”

“祖父是希望孫兒站隊,支持範寧?”

顧青輕輕嘆息道:“曹家的人情可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曹琮親自寫信給我,對我們顧家未來在軍方發展將會有極大益處,這個機會如果我們不抓住,將來必會後悔!”

旁邊顧景小心翼翼道:“父親,要不給和範寧再提提條件,比如以後的糧食份額,重獲酒牌之類......”

不等顧景說完,顧青堅決搖頭道:“我們不能提任何條件,必須毫無條件支持範寧,這一點決不能含糊!”

顧長武起身施禮,“孫兒明白了,明天我就去拜見範寧!”

顧青又叮囑他道:“長武,你必須態度鮮明,不能有一點含糊,你必須清楚地告訴他,你將不折不扣執行他的命令,既然我們顧家支持他,就要把支持放到最大,這樣,將來的收穫的利益也纔會最大。”

.........

就在顧青叮囑孫子的同一時刻,在宋城縣東城附近的一家小酒館內,公孫玄策正和知縣侯文相對而坐,公孫玄策給侯文斟滿一杯酒道:“連續兩年給下下差評,這是要做到多麼民怨沸騰纔會有這種評價,範知府絕不會允許這種惡意評價出現,請縣君放心,一旦扳倒楊渡,範知府一定會向朝廷申訴,要求吏部重新審定過去兩年縣君的考覈。”

範寧給出的承諾讓侯文眼睛一亮,他知道範寧的岳父就是主管百官考覈的吏部左侍郎朱孝雲,只要範寧肯替自己申訴,那應該能改變自己過去兩年的考評,這一刻侯文又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他也知道自己必須給予範寧實質性的幫助,有付出纔會有得到,他沉吟一下問道:“範知府需要我做什麼?”

公孫玄策向兩邊看看,壓低聲音道:“去年秋天楊渡的舅子霸佔酒鋪,當街打死了酒鋪主人,這件事我們需要證據。”

侯文點點頭,“證據有,仵作當時驗過屍,證明是被溺死,這份證明我還保留着,另外,所有人證的口供原件我也保留起來,並沒有被燒掉,當時參與砸鋪子的無賴名單我也有,人證物證齊全,只要那幾名無賴認罪,楊渡的妻弟作爲主兇,他就逃不過這一劫。”

公孫玄策大喜,又囑咐道:“這件事暫時不急,我們耐心等待機會,應該很快就有消息了。”

........ ωwш ▲тTk an ▲¢ ○

京城,韓琦相公府內,韓琦看完了範寧寫給他的信件,沉思片刻,又問送信的張博,“範知府上任除了楊渡與他對抗外,還有誰桀驁不順?”

“啓稟相公,還有就是司錄參軍周衡,判官劉赤和右軍巡使李德昌,這三人構成了楊渡大權獨攬的基石。”

“那左軍巡使呢?”

“左軍巡使顧長武已經向範知府效忠,他祖父顧青當年是曹琮的部將,通過這層關係,打通了左軍巡使的路子,另外,宋城知縣侯文也會全力配合範知府的收權行動。”

韓琦負手走了幾步,回頭對張博道:“我可以幫他這一次,但我的要求是他收權必須合理合法,不得被別人抓住把柄。”

“卑職一定轉告範知府!”

“去吧!明天知政堂的牒文就會下達,剩下的事情,就靠他自己了。”

張博行一禮,告辭而去。

韓琦又沉思片刻,他隨機吩咐道:“備車,去曾樞密使的府邸!”

知政堂一共五票,韓琦自己和富弼的兩票可以保證,而賈昌朝和田況的兩票一定會反對自己的提議,那麼曾公亮的第五票就至關重要了,韓琦必須要拿到曾公亮這一票。

範寧此去應天府就職關係重大,眼看天子的身體每況愈下,最後的皇嗣鬥爭也愈加激烈,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南京是張堯佐和賈昌朝的老巢,要防止張堯佐最後狗急跳牆,在南京另立新帝,就必須將應天府的控制權抓到手中。

........

在左右軍巡使的分工中,左軍訓使的一千軍隊負責駐紮應天府各縣,掌管各縣城門,而右軍巡使則駐紮宋城縣,負責維護宋城縣的治安,隨着左軍巡使顧長武向範寧效忠,應天府的兩千地方鄉兵已經有一半聽令於範寧。

“啓稟府君,李德昌脾氣暴躁,兇狠殘忍,爲人薄情寡恩,早已失盡人心,就因爲他是張堯佐的家將,所以他仗着張堯佐的權勢在應天府作威作福,還是公開是應天府最大娼館怡春院的東主,卑職可以輕易找到他的十大罪狀,每一條罪狀都足以將他罷官免職,下獄問罪。”

官房內,顧長武對範寧侃侃而談,範寧聽得很專注,他又問道:“聽說李德昌有兩個得力部下,一個叫李順,是他的外侄,另一個叫姚錦,李順別管他,我關心這個姚錦,顧巡使有辦法說服他嗎?”

顧長武點點頭,“姚錦就是本地人,他妻子和我娘子是同村,還有點親戚關係,我們關係很好,此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懼內,他有兩個女兒,但我知道他還有一個私生子,他妻子不知道,只要把他的私生子控制在手中,他絕對乖乖的聽話。”

範寧想了想道:“一方面把他的私生子控制住,另外一方面告訴他,只要他全力配合我們,事後我保舉他爲軍巡使。”

顧長武讚道:“一手軟一手硬,府君好手段!”

範寧淡淡一笑,“現在我們就耐心等候京城的消息!”

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
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