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

天剛擦黑,宋凌再一次來到客棧見範寧,中午只是一次禮節性的見面,範寧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詢問和表態,但當他摸清宋凌的底細後,他便準備從宋凌這裡打開缺口了。

“卑職參見府君!”宋凌再次深施一禮。

範寧擺擺手,“宋司士請坐!”

宋凌坐下,範寧又讓使女上茶,他沒有寒暄,直接開門見山問道:“趙知年是怎麼被楊渡奪權?”

宋凌精神一振,範府君終於和自己談到實質問題了。

他微微欠身道:“啓稟府君,趙知年被奪權主要和張堯佐的不支持有關,據他說是張堯佐答應把應天府的控制權交給賈昌朝,所以楊渡上任後把他的心腹一個個踢走,他毫無辦法,最重要的司錄、判官和左右軍巡使都成了楊渡的人,從此所有府衙公文都是楊渡簽字後就執行,根本就送到趙知年手中,趙知年也曾回京城告狀,他被張堯佐臭罵一頓,便又灰溜溜回來了,從此貪杯好酒,不管政務。”

“那他的官宅又怎麼被楊渡奪走?”範寧繼續問道。

宋凌搖搖頭,“趙知年性格比較軟弱,是一個典型的書生型官員,而楊渡則用卑劣的手法,天天晚上安排市井無賴向府宅內投擲人畜糞便,據說有一團糞便砸中趙知年父親的面門,他父親當場暈倒,趙知年苦不堪擾,三天後就搬走了,然後楊渡強佔府宅,趙知年告狀無門,也得忍了。”

“這個楊渡倒是一個狠角色!”

宋凌冷哼道:“他不僅狠,而且貪,他上任後,將酒、茶、鹽、米、礬等商家統統剝奪了經營資格,改由他自己和賈昌朝親戚以及手下心腹來經營,他這樣幹,不知多少人恨他入骨,包括府衙中很多人的財路都被他斷了。”

範寧沉思片刻又問道:“左右軍巡使是什麼人?”

應天府有駐軍近十萬人,分爲三大種類,一是禁軍,人數最多,大約有七萬人左右,直接受天子控制。

其次是地方廂軍,約兩萬餘人,由京東路帥司掌控,聽令於樞密院。

第三支軍隊便是鄉兵,由府衙自己招募,由朝廷補助一部分軍費,府衙自己籌措一部分軍費,鄉兵人數有兩千人,左右軍巡使各統率一千人,向知應天府事彙報,他們負責城門、地方治安以及剿匪,目前左右軍巡使都是楊渡的人,軍權自然也被楊渡搶走。

範寧要想控制應天府,這兩千人的控制指揮權是第一重要。

宋凌連忙道:“左右軍巡使一個叫顧長武,一個叫李德昌,顧長武是地頭蛇,一直在應天府任職,曾經效忠趙知年,後來又轉而效忠楊渡,李德昌聽說是張堯佐的家將,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現在居然混到一個從七品武官。”

範寧又道:“繼續說說這兩人!”

“顧長武是宋城縣豪族顧景的兒子,顧景的父親曾在京城做過步軍都指揮使,退仕後回宋城縣,打下了厚實的家底,顧景主要做油茶生意,他父親不願子孫代代爲商人,便走了京城的關係,給孫子捐了個武職,又花錢運作,顧長武三年前出任左軍巡使。”

範寧心中若有所思,又繼續問道:“李昌德又具體是什麼人?”

宋凌聽到這個名字,掩飾不住臉上的鄙視道:“此人用‘粗鄙不堪’四個字形容就足夠了,好酒好色,頭腦十分簡單,甚至連字都不識,而且脾氣十分暴躁,曾動手打過趙知年,他在城內開了一家很大妓館,他整天就泡在妓館中,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wωω▲ тт kān▲ ¢ O

範寧沉思良久問道:“我想摸一摸顧長武祖父的底細,有沒有什麼辦法?”

...........

次日一早,範寧在四名護衛的陪同下來到了應天府府衙,應天府下轄宋城、寧陵、柘城、谷熟、虞城、下邑、楚丘等七縣,其中宋城縣爲正赤縣,和汴梁縣同級,其他六縣爲正畿縣。

府衙佔地約二十餘畝,有大大小小官吏兩百餘人,主官爲應天府尹,由京城皇族遙領,只是名義上的主官,真正的主官卻是知應天府事,次官爲通判,再次有司錄參軍、左右軍巡使、判官、推官以及六曹司士、守闕主事、判官、文學、助教等等官職,下面還有大量的從事、吏員等等。

由於範寧今天上任事先通知了主事張齊,因此當範寧到來時,通判楊渡親自率領兩百餘名官員在官衙大門前等候,官吏們黑壓壓站成一片,陣勢頗大,楊渡也是告訴範寧,別看昨天有三人去主動拜見你,但那只是極少數,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聽從我的安排。

衆人站了好一會兒,左等範寧不來,右等也不來,右軍巡使李德昌頓時暴躁起來,“那廝是在消遣我們嗎?”

楊渡目光凌厲地回頭瞪了李德昌一眼,李德昌不敢吭聲了,這時,主事張齊狂奔而來,“府君來了!”

楊渡的眼睛頓時眯了起來,“這個範寧好大的架子!”

只見四名帶刀大漢騎馬護衛着一輛馬車而來,馬車在府衙前停下,一名大漢跳下馬,上前打開車門,正式上任的範寧從馬車裡出來,只見他頭戴雙翅官帽,穿着四品硃紅官服,腰束大帶,腳穿白綾襪黑皮履,身材高大,顯得氣勢威嚴,他腰掛御史金牌,尤其醒目。

楊渡的目光直直盯着範寧腰間金牌,心中有點緊張起來,這是他始料不及的,範寧居然擁有御史中丞的金牌,他雖然沒有出任御史中丞正職,卻擁有御史中丞之權,可以彈劾五品以上高官。

官員們也低聲議論起來,範寧的御史金牌一樣刺痛了他們目光,很多人都意識到,楊渡雖然強勢,卻不一定能頂得住監察大權,不少官員心中暗暗後悔,自己昨天浪費了一個站隊的好機會。

“噤聲!”

楊渡回頭呵斥一聲,他快步走上前,向範寧躬身施禮,“下官應天府通判楊渡參見範知府,歡迎範知府來應天府上任!”

範寧微微笑道:“久聞楊通判大才,將應天府治理得井井有條,今日一見,楊通判果然是年富力強,前途無量啊!”

範寧雖然比楊渡小十五歲,但他用的卻是老氣橫秋的語氣,就像是長輩在讚許晚輩,但也沒有辦法,他是從四品官階,楊渡只是從五品官階,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兩人差了兩級。

楊渡心中大怒,臉皮脹紅,但現在是公開場合,衆目睽睽之下,他不想被範寧抓住以下犯上的口實,只得強行忍住心中怒火,淡淡道:“範知府過獎,我給範知府介紹幾名同僚。”

他將衆人招手上來,一一介紹,“這位是司錄參軍周衡,這位是判官劉赤,這兩位是左右軍訓使李德昌和顧長武.......”

說到左右軍巡使,範寧特地打量他們二人,只見李德昌身材粗壯,臉生橫肉,相貌兇狠,一雙三角狼眼中帶着傲慢的冷笑,不愧是張堯佐的家將,和他主人一樣自大狂妄。

而顧長武身材瘦高,顯得十分乾練,臉型略長,鼻樑高挺,一雙細長的眼睛裡顯得十分冷靜,嘴角掛着淡淡的笑容,和範寧見禮也不卑不亢,始終保持着一種距離。

俗話說,貌由心生,從兩人的相貌便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性,李德昌就不用說了,典型的鷹犬嘴臉,而顧長武相貌卻不俗,有一種地方豪強的氣質,但看得出他很謹慎,不願輕易站隊,範寧尤其注意到一個細節,他上前見禮時,站的位置,在楊渡和自己之間竟然保持着等距。

這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官員,範寧心中暗暗思忖,他本人是不會站隊的,只能從他祖父身上做文章。

範寧和衆人見了禮,便在官員們簇擁下走進了應天府衙。

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
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