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楚國建立【全書完】

範寧返回北島已經兩個月了,這兩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天子使者抵達楚國,正式冊封了楚王國,範寧作爲大宋楚王加冕楚王國國王,並由天子賜國王金印。

其次是他家庭發生了一些矛盾,他母親張三娘不肯接受阿莎貝爾未來嫁入範家,成爲兒子的小妾。

張三娘一怒之下搬到女兒家,不再理睬兒子,最終是朱佩勸和了婆婆張三娘。

朱佩雖然也覺得彆扭,倒不是年齡,丈夫才三十五歲,娶十幾歲的小妾很正常,主要是種族不同,居然是她從未見過的西方白種女子。

但朱佩知道丈夫的野心,他要利用這門婚事插手進西方,並不僅僅是爲了菸草和茶葉,還要改變西方的政治。

用丈夫的話說,未來五百後必然是東方和西方兩個文明的較量,那麼如何壓制西方的強大,使拜占庭的文明不再傳入西方,使西方不再發生文藝復興,則是他要做的事情。

這些朱佩不懂,但她很瞭解丈夫的深謀遠慮,而娶這位白種少女爲妾,是他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正是朱佩懂這個道理,所以她首先接受了阿莎貝爾,並親自教她茶藝和中文,教她音樂,把她改造成合格的範家媳婦。

朱佩同時勸和了婆婆張三娘,而在這個時候,範寧的祖母楊氏病故,楚國舉國哀悼,包括阿莎貝爾也跟着披麻戴孝,爲祖母守靈,張三娘看到了這些,她心中的刺才終被拔掉,在她看來,只要這個西方媳婦懂得孝行,那其他都不重要了。

範寧卻顧不上家裡的這些煩心事,他忙得不可開交,在給祖母過完頭七後,他便啓程去巡視新移民的安置,去了整整一個月纔回來。

緊接着範開始着手建立北島的各種官署以及監督機構,長老會是最先成立的機構,制定各種規則,同時也行使部分權力,但隨着縣衙、府衙、楚王府三級軍政官衙體系的逐漸建立,長老會的行政權力也就隨之消失。

但長老會本身是個好東西,它是各縣百姓投票選舉出來,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民意,它行使立法權,同時行使監督權,對軍政機構進行監督。

目前爲止,範寧是大權在握,掌握着軍政和投資大權,而最高政務官也只是楚王府長史,但這並不是楚國的終極形式。

範寧決定在自己晚期,將設置楚王相,而楚王相是由楚國百姓一人一票推選而出,楚王相掌握政務和外交大權,長老會掌握軍權和財政審批權。

而楚王將逐漸成爲一個王國的象徵,不再享有實權,只擁有財富,只有這樣,他的子孫才能在楚國世世代代統制下去。

這天上午,範寧抵達了南大陸,範寧同時身兼南大陸總督,主要是制訂南大陸的發展大方向,平時瑣碎政務他並不干涉,同時掌握南大陸的五千駐軍。

南大陸已有人口四十餘萬,以及十萬日本籍礦工,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沿海和東南部沿海,目前分爲兩府十縣,中東部沿海叫定南府,設了四個縣,東南部沿海叫做終南府,設六個縣,目前礦山主要在中部縱深,而農業和畜牧業則集中東南沿海。

終南府就是今天悉尼一帶,南大陸的東南部分是整個南大陸氣候最好,雨量最充沛,而且土地最廣闊最肥沃之地,近三十萬人口生活在這裡,但依舊有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沒有開發出來。

現在正好是三月,是南大陸的秋天,是小麥的收穫季節,範寧來這裡,主要是以都督的身份參加五穀神祭祀,然後開鐮收割。

範寧的船隻緩緩在終南縣靠岸,知府和縣令以及駐軍主要將領都在碼頭上迎候。

終南府的知府是呂惠卿,他已經在這裡做了三年知府,明年再做一年就任期屆滿了,但能不能調回去還是個問題,他在終南府做得很出色,相國富弼有意讓他再做一任。

縣令範寧也認識,正是蔡京,他是今年才主動申請調來,目前任終南縣縣令。

駐軍將領有是一名統領,叫做馬未鴻,統領一千人,雖然東南沿海人口占大多數,但駐軍卻大部分在定南府,是因爲那裡礦山集中,十萬日本籍勞工都在那裡,需要有軍隊看守。

“卑職參見楚王殿下!”呂惠卿上前躬身行一禮。

“呂知府的身體好點了嗎?”範寧關切地問道。

範寧在兩個月前來過一次,那時呂惠卿剛剛得知自己還需再幹一屆,竟急得病倒了,倒是範寧勸他,多幹一屆,他的資歷會更深,未必是壞事,呂惠卿才慢慢想通。

“回稟殿下,卑職身體已經完全康復。”

“那就好,儘早把母親和妻兒接來,我可以安排一下,讓他們坐最好的船隻,這樣旅途也會舒適一點。”

“感謝殿下關心,卑職已經寫信回家,讓他們收拾行裝,下個月估計會出發。”

“我會給海外經略府寫一封信,讓他們安排船隻。”

範寧還是很關心下屬的生活,儘量給他們提供最好條件,比如由他拍板,南大陸所有職官都有官宅,就算是官府吏員,也提供宿舍,而且標準都超過朝廷規定的一到三倍,比如朝廷規定縣官住三畝宅,南大陸則是十畝官宅,呂惠卿的知府,官宅則是二十畝,各種亭臺樓閣,應有盡有。

至於俸祿是朝廷規定的,不能改變,但各種地方補貼卻是俸祿的五倍,而且各種福利齊全,肉、米、炭、綿、冰四時不斷,出行還配有馬車馬匹,如果不嫌棄這裡太遠,那這裡的各種待遇是沒得說了。

範寧又和蔡京以及馬未鴻見了禮,這才乘坐馬車向都督府而去。

………..

範寧在南大陸只呆了五天,便急急趕回了楚國,之所以這麼焦急,是因爲楚國有一個重大的儀式需要他來主持。

此時,楚城北部的江南大平原上已是人山人海。

楚城就是運來的吳城縣,楚王國建立後就改名爲楚城,但民間都叫它楚都。

幾乎全城數十萬百姓都出來了,在東南一片曠野裡,修築了一段十里長的鐵軌,一列火車已經靜靜停泊在臨時站臺上,列車披紅掛綠,鐵軌兩邊人山人海,兩千多名士兵拼命維持秩序,讓人們退到距離鐵軌五十步的紅線外。

範真兒、範靈兒和伊莎貝爾三人在站臺上奔跑,尋找一個最好的位子,如果按照年齡的話,範真兒最大,十五歲,範靈兒和伊莎貝爾都是十二歲,儘管她們輩分不同,範真兒和範靈兒都叫她伊莎貝爾,沒有排斥她,在母親的教導下,她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另外還有個十歲的黑女孩露絲,她也留在楚王國,她常常上街玩耍,每次都引來很多人矚目,不過時間久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畢竟努阿美島上的小土人比她還黑。

但伊莎貝爾跟隨範氏姐妹上了兩次街,都引起了轟動,那金黃色如瀑布般的秀髮,那白如冰雪的肌膚,那湛藍如藍寶石的雙眼,實在是美得驚人,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她是來自西方的公主,將嫁給楚王殿下。

這時,範寧親自給火車剪綵,宣佈火車可以開動。

“嗚——”

汽笛拉響,車輪轟隆轟隆轉動了,慢慢加快速度,沿着鐵軌行使,後面拉着五節車廂,火車速度並不快,每小時也就是二三十公里。

人們跟着火車奔跑,歡呼着、跳躍着,站臺上漸漸人少了。

範寧剛剛登上馬車,只見人影一閃,伊莎貝爾也登上馬車,坐在他身旁,向他甜甜一笑,抱住他的胳膊,將頭枕在他肩上。

範寧拍拍她的手,吩咐道:“出發!”

馬車啓動,越來越快,沿着官道向火車追去。

。。。。。。。

後記:

楚王五年,範寧娶伊莎貝爾爲妾。

楚王七年,楚國商會船隊發現好望角,船隊繞好望角前往歐洲,開闢了新航線。

楚王八年,在班塞的穿針引線下,楚國國王範寧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海因裡希四世邀請,攜伊莎貝爾訪問歐洲,於當年八月抵達呂德斯海姆。

楚王十四年,範明仁率船隊發現了南美洲,三年後,第二次航行發現了北美洲,宋朝掀起了開發海外的大熱潮。

。。。。。。。

三百五十年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動了伊斯坦布爾戰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伊斯坦布爾城下遭到了東方火雷的痛擊,陣亡超過十萬人,損失極其慘重,伊斯坦布爾戰役失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放棄了對東羅帝國的進攻。

在這次戰役前,數百名傳教士帶着無數的典籍從海路逃出拜占庭,他們抵達被東方楚國購買了已達三百年的克里特島,在那裡,他們被接上駛向東方的海船,前往遙遠的東方,意大利王國與這批典籍擦肩而過。

文藝復興沒有發生,歐洲的歷史在這裡轉彎。

【全書完】

各位書友,各位看官,學霸結束,我們收起小板凳轉戰《猛卒》吧!上午一更已更,下午五點還有一更,等上架後,爭取一天三更。

懇請各位給新書投票,老高沉寂已久,需要奮發。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
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