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石癡

範寧是去找周員外。

周員外在蔣灣村屬於世外高人般的存在,他祖是蔣灣村人,後來搬到長洲縣,漸漸經商發財,家財萬貫,是平江府有名的鉅富人家。

周員外是周家第三代,據說他過進士,當過知府,因得罪權宦而被罷免。

五年前周員外回到蔣灣村,重新修繕擴建了祖宅,然後再也不露面了。

他和村裡唯一的交集是那座小學塾。

而範寧知道他,是因爲范仲淹那幾天住在他家裡,兩人是摯友。

實際,範寧對幫助四叔找事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只是可憐自己祖母,那麼大年紀了還要給一家人做飯洗衣。

如果四叔有了差事,那麼家裡有餘錢請個幫傭了。

......

蔣灣村和所有江南小村落一樣,最大的特點是河流多。

除了注入胥江的白龍河外,另外還有兩條不知名的小溪。

河流多也意味着小橋多,村數得過來有十三座小橋。

去周員外家至少要穿過四座小橋。

範寧走了一條捷徑,他懶得過橋,直接從幾塊大石跳過小溪。

這時,範寧忽然發現橋坐在一人,從後背看,分明是四叔。

他不是要去縣裡,怎麼還坐在這裡?似乎四叔在等什麼人。

範寧剛要揮手招喊,卻見四叔站了起來,一臉興奮地望着遠處。

只見一個穿着綠裙的年輕女子,手臂挎着一隻籃子,正娉娉婷婷從一條小巷裡出來.

她臉塗得雪白,嘴胭脂通紅,顯得格外妖治,一雙桃花眼似笑非笑望着範銅鐘。

範寧嚇了一跳,這裡不是村裡有名楊寡婦嗎?

範寧忽然想起了自己從京城回來那天,四叔反常的舉動。

“有好戲!”

他心頓時興趣十足,連忙蹲了下來,一簇半人高的蘆葦正好遮住了他。

範銅鐘轉過身,不緊不慢地向橋下走去,楊寡婦跟着他身後幾丈處,兩人似乎都在各走各的路,互不搭界。

走下橋沒幾步,只聽‘嘩啦!’一聲,一隻錢袋從範銅鐘身落地,裡面滿滿的銅錢重重撞擊在石板路。

連幾十步外的範寧都聽得清清楚楚,可範銅鐘像什麼都沒有聽到一般,加快速度走遠了。

走在後面的楊寡婦見左右無人,迅速拾起錢袋,放進籃子裡,施施然朝另一條路走去。

這時,範寧有點同情胖四嬸了,他心暗罵已經意氣風發走遠的四叔,這個敗家子,崽賣爺田不心疼。

不行!必須得給他找件事做,家裡有這樣的漏勺手,祖母休想有好日子過。

........

範寧來到周員外家門前,這是一座佔地約二十畝的大宅,圍牆至少高一丈,一條溪流穿宅而過,四周有幾十棵百年老樹,鬱鬱蔥蔥的包圍着大宅。

既顯得雅緻,也有幾分古樸。

黑漆大門緊閉着,範寧走臺階,用力拍了拍門環,半晌,大門吱嘎一聲開了,露出一張富態的臉龐。

這是一名年男子,頭戴襆頭,身穿青色短衣,應該是府的管家或者下人,他打量一下範寧,冷冰冰問道:“你有什麼事?”

“我是本村範寧,特來拜訪貴府主人,煩請宅老通報一聲。”

宅老是對管家的尊稱,年男子注視範寧片刻,終於點點頭,“你稍等片刻!”

他將門關,快步走府去了,不多時,腳步聲響起,大門又開了。

管家臉有了一絲溫和的笑意,“範少郎請進吧!”

範寧跟隨管家一直來到庭,庭鋪着石板,兩邊種着梅李等矮樹,但央是一座圓形花壇。

花壇竟矗立着五六塊太湖石,正間是一座瘦長的青灰色太湖石,足足高達兩丈,超過了屋頂,玲瓏剔透、儼如仙山靈石,令人歎爲觀止。

範寧仰頭望着高高的太湖石,不由驚歎一聲,這很像後世留園那座冠雲峰啊!

但他立刻知道不是同一塊,留園冠雲峰是白色,而這塊是青色,更加靈秀飄逸,超凡脫俗。

“這塊太湖石叫做翠雲峰,二十年前出自西山。”身後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

範寧回頭,只見身後走廊負手站着一個年男子,面容削瘦蒼白,頭戴長腳襆頭,身穿青色長衫,外套一件皮襖,他臉露出一絲笑容注視着自己。

範寧連忙躬身行禮,“晚輩範寧,參見周員外!”

年男子叫做周麟,明道二年考進士,曾出任戶部員外郎、江陵知府,五年前他得罪了去江陵府遊玩的國丈張堯佐,不久江陵府發生民亂,張堯佐指使御史彈劾,周麟被革去官職,貶爲庶民。

周麟索性回到家鄉,隱居在蔣灣村內,深居簡出,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

周麟和范仲淹是同鄉,也得到他的提攜,范仲淹每次回鄉,都會來他府住幾天,賞玩他收藏的太湖石。

他看起來年輕,實際已經五十多歲了,進士較晚,而且他身體也不太好。

周麟點點頭,“外面寒冷,我們去屋裡坐!”

範寧跟隨他來到外書房,書房內點着火盆,溫暖如春,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庭內的太湖石。

書房內佈置非常雅緻,正面牆掛着一幅書法,書一行字,‘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石,愛之如兒孫。’

範寧知道這是形容唐朝相國牛僧孺酷愛太湖石,看來這個周員外也是一個愛石如命之人。

旁邊是一座白玉屏風,將房間一隔爲二,裡面是書桌,牆掛着一幅堂祖父范仲淹的書法,寫着‘石癡’兩個字。

屏風外面是待客之處,幾張軟椅圍着一隻火盆。

這時,範寧被牆邊幾排盆景假山吸引住了,居然是微型太湖石,足有三四十座,千姿百態,俏麗精緻,最大兩尺,最小隻有幾寸。

“這些都是我收藏的精品,等天氣稍微暖和點,我帶你去後院石房裡看看,那裡有幾百塊太湖石,只是現在那裡寒氣太重,我身體抵禦不住。”

Wωω⊕ tt kan⊕ Сo

“請問員外,這些太湖石很貴重吧!”範寧指了指微型太湖石。

周麟微微一笑,“隋唐時期,佳的太湖石是賞玩珍品了,當然價值不菲,不過也要看緣分,像外面那座翠雲峰,堪稱無價之寶,但我只花兩千貫錢買下。”

“如這座值多少錢?”範寧指着一座雙洞太湖石問道。

他之所以關心,是因爲他牀下也有幾塊微型太湖石。

太湖周邊很多人家都或多或少有幾塊太湖石,品相好較值錢,若品相差那一不值。

範鐵舟在太湖打漁,也常常會撈到一些小的太湖石,他留下幾塊較好看的太湖石,帶回來送給兒子。

範呆呆把幾塊太湖石當做寶貝珍藏在寶盒,範寧卻不識貨,當作破石頭隨手扔到牀下,現在想起來,範寧着實有點慚愧.

周麟捋須笑道:“這塊叫做雙洞破曉,是我在木堵鎮的石館買來,當時花了三十兩銀子。”

“那如果面有七個洞呢?”

“那叫七星望月,我見過,可惜不是天然的,是有人加工後,扔到湖二十年形成。”

“如果是天然的呢?”

“天然的話貴重了!”

周麟眼睛一亮,笑問道:“莫非範少郎家也有太湖石?”

範寧點點頭,“我爹爹是太湖漁夫,撈到過幾塊小太湖石送我,堆在我牀下。”

周鱗官場失落,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收集太湖石,自號石癡,這幾年着實收集了不少品太湖石。

在太湖一帶說起周員外,沒有幾個人知道,但說起石癡,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周鱗聽說範寧家有太湖石,連忙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興奮道:“快帶我去看看!”

“外面寒冷,還是晚輩去取來吧!”

周麟呵呵一笑,“不必那麼麻煩,我也想出去走走,如果少郎不歡迎我門,那另作別論了。”

“哪裡能不歡迎周員外,那一起去吧!”

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
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