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

次日一早,範寧去吏部報到,考中科舉後,進士們都有一個月的探親假,可以先回家探親,然後再來吏部報到。

也可以先報到後再回家,但正如包拯所言,州縣實缺職務不多,如果報到太晚,而且本身又沒有什麼背景,很可能就去當幕職官了。

所以絕大多數進士都是先報到再回家。

不過童子科進士就沒有那麼多考慮,反正他們還不能當官,必須要再繼續讀書,三年後纔有一次考覈機會,所以除了範寧之外,童子科進士基本上都回家了。

範寧乘坐的牛車來到了宣德門,他掏出十文車錢遞給車伕,“謝謝大叔了!”

車伕卻死活不要,“我剛纔就覺得官人眼熟,現在才認出來,原來是神童狀元,坐我的牛車已經三生有幸了,怎麼能收錢!”

車伕再三推辭,範寧無奈,只得感謝了車伕,快步向宣德門走去。

來到宣德門前,範寧取出了進士文牒,對守門軍士道:“在下今科進士,特去吏部報到!”

守門軍士不敢怠慢,連忙放他進了皇城。

不多時,範寧來到吏部,迎面在吏部門前遇到了馮京,範寧連忙上前行禮問道:“馮兄,官階定了嗎?”

馮京回禮苦笑道:“官階還可以,正八品給事郎,但官職略低一點,出任將作監丞,聽說還有差遣,好像是判荊南軍府事。”

範寧連忙抱拳笑道:“恭喜兄長喜封京官!”

宋朝的官職是歷朝歷代最複雜的一個朝代,簡單地說,就是官和職分開,到具體上任時,又是另外一個職位。

就拿馮京這個官職來說,他的官階是正八品給事郎,一般前三名進士及第都是這個官階,這是他們的起點,享受這個級別的工資待遇。

具體職事官是將作監丞,這卻是從八品的職位,就像一個處級幹部擔任某某科長一樣,屬於降職低就,但對新科進士們卻很正常,因爲他們沒有工作經驗,當然要從基層幹起。

可也別高興太早,將作監丞已經有人擔任了,只是給你這個官職,但還輪不到你行使職權。

就像當了科長後,卻輪不到你坐辦公室,還要掛職下放,去基層鍛鍊。

在宋朝就叫差遣官,把馮京掛在將作監丞官職上,然後去荊南軍府任職,這種以京官身份去地方任職,前面都要加判、知、同、提舉、提點等字樣。

雖然是掛職作監丞,但已經非常不錯了,只有進士科前五名才能掛京官職務下放。

而進士科第六名以後都只能先登記官階,從八品到九品不止,然後等候吏部選人。

選人是一個專用詞,就相當於唐朝的候補官員,但宋朝的候補也有官職,一般是出任幕職和州縣官。

宋朝開國時封了大量的節度使、刺史、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等等,這些官職都是虛職,沒有具體職位,掛個名,領一份工資。

比如張三的祖先是開國功臣,他生下來便被封爲雄霸節度使,聽着似乎很厲害,管着雄州和霸州,但張三從未見過雄州和霸州是什麼樣子,活了三十幾歲也沒出京城過一步,整天拎個鳥籠子在京城裡閒逛。

但節度使也是從二品高官啊!既然是二品高官,下面就應該有屬官,比如判官、推官、掌shūjì、支使等,這種虛官的屬下,便稱爲幕職官。

如果你沒有考中進士前五名,又沒有後臺背景,但對不起,只能去出任幕職官,耐心等候吏部改選,看看能不能獲得京官的機會。

得到像馮京將作監丞那樣的京官,就意味着從候補官轉爲正式官了,這纔開始步入大宋的仕途。

不少進士一輩子都擔任幕職官,沒有轉正的機會。

同樣,假如你也沒有考中進士前五名,但你爸是lǐgāng,或者你老丈人是某某權貴,那恭喜了,你還能出任另一種實權候補官,就是州縣官,比如州府下面的司理、司法等參軍。

如果你後臺夠硬,還能出任縣令、縣尉、縣丞、主簿等縣父母官。

舉個例子來說,從前的吳縣縣令李雲和現任縣令高飛,他們其實都是考中進士後出任候補官,都在等待吏部審官院改選,也就是轉正爲京官,李雲的岳父是前任相國賈昌朝,他就得了縣令的候補官,高飛有朱家的後臺,也得了縣令的候補官。

當了四年吳縣縣令後,李雲轉正出任都水監丞,官階還是從八品,卻已經是京官了,同時派遣爲知江寧縣事。

這就是知縣和縣令的區別,雖然都是一縣父母官,但知縣是京官,在京城有官職,被派遣到江寧掌管一縣。

像吳縣縣丞楊涵,在縣丞這個候補官上做了七八年,就是無法轉正,他還是運氣比較好的,至少是個有實權的候補官,若當個什麼節度使的掌shūjì,朝中無人的話,就只能一輩子在街頭打檯球混日子。

幕職官和州縣官都是候補官,有七等二、三十級,每等每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都不一樣。

當了五六年候補官,終於有機會轉正,改選升爲京官,但官階還是沒有升,依舊是從八品,可終於成爲朝廷的正式官員,不再是候補,前途變得光明起來。

再過五六年,要麼政績卓着,要麼朝中有人,那麼就可以從京官升爲朝官,也就是升爲七品官,可以上朝了,前途又進了一步。

又熬了七八年,再從七品郎官升爲從五品大夫,這就算進入朝廷高官行列了,可以享受官宅,不用再租房子,工資福利也猛升一截,有條件多娶幾房妾。

所以範寧恭喜馮京,他一步到位封爲京官,這就比別的進士少奮鬥至少五年,當然,馮京是狀元,他不用靠岳父富弼也能出任京官。

馮京笑道:“你也不用擔心,你是童子科第一,二甲第一名,實際上就是第四名,應該也是京官。”

“我一點也不擔心,畢竟是童子科,當不當官都無所謂。”

“倒也是,不如中午一起去喝一杯。”

“好!回頭我去找馮兄。”

馮京留下地址便先走了,範寧匆匆進了吏部大門,吏部內人聲鼎沸,都是前來報到的今科進士。

範寧見門口站着一名官員,便上前問道:“請問,報到先去哪裡?”

官員瞥了他一眼,不耐煩問道:“第幾名?”

“二甲第一名!”

官員臉色頓時和緩,指着盡頭的一間小屋道:“你去那間小屋報到!”

“多謝!”

範寧行一禮,轉身向遠處的小屋走去。

走進小屋,只見屋子裡很安靜,只有一名進士坐在桌子填寫資料,旁邊坐一名吏部官員,正低聲給他指導,再裡面坐着一名中年官員,他正低頭喝茶。

“在下範寧,請問是在這裡報到嗎?”範寧躬身問道。

中年官員猛地擡起頭,眼中頓時閃過一絲異樣的神采,他笑着點點頭,“你是在這裡報到!”

範寧看了一眼這名中年官員,感覺他十分眼熟,似乎見過很多次,但自己應該不認識此人。

這時,一名年輕官員走上前笑道:“范進士,我們這邊坐!”

範寧在一張小桌前坐下,他認出了另一名進士,開封府汴梁縣王遂舟,省試第一名,但殿試發揮得不好,最後只排二甲第二名,不過他運氣也不錯,至少進入了前五名,可以直接任命爲京官,不用再做候補官了。

官員取來一張表格放在範寧面前,“你先填表,再把你的進士文牒給我,我要登記一下。”

範寧把進士文牒遞給官員,自己開始提筆填表,和後世的表格大同小異,姓名、年齡、籍貫、家庭住址,父母情況,然後是簡歷,最後是自我德行評價,填完後就要建立檔案了。

坐在一旁的中年官員目光復雜地注視着範寧,目光不時閃爍,不知他在想着什麼?

.

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
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