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

次日一早,範寧去吏部報到,考中科舉後,進士們都有一個月的探親假,可以先回家探親,然後再來吏部報到。

也可以先報到後再回家,但正如包拯所言,州縣實缺職務不多,如果報到太晚,而且本身又沒有什麼背景,很可能就去當幕職官了。

所以絕大多數進士都是先報到再回家。

不過童子科進士就沒有那麼多考慮,反正他們還不能當官,必須要再繼續讀書,三年後纔有一次考覈機會,所以除了範寧之外,童子科進士基本上都回家了。

範寧乘坐的牛車來到了宣德門,他掏出十文車錢遞給車伕,“謝謝大叔了!”

車伕卻死活不要,“我剛纔就覺得官人眼熟,現在才認出來,原來是神童狀元,坐我的牛車已經三生有幸了,怎麼能收錢!”

車伕再三推辭,範寧無奈,只得感謝了車伕,快步向宣德門走去。

來到宣德門前,範寧取出了進士文牒,對守門軍士道:“在下今科進士,特去吏部報到!”

守門軍士不敢怠慢,連忙放他進了皇城。

不多時,範寧來到吏部,迎面在吏部門前遇到了馮京,範寧連忙上前行禮問道:“馮兄,官階定了嗎?”

馮京回禮苦笑道:“官階還可以,正八品給事郎,但官職略低一點,出任將作監丞,聽說還有差遣,好像是判荊南軍府事。”

範寧連忙抱拳笑道:“恭喜兄長喜封京官!”

宋朝的官職是歷朝歷代最複雜的一個朝代,簡單地說,就是官和職分開,到具體上任時,又是另外一個職位。

就拿馮京這個官職來說,他的官階是正八品給事郎,一般前三名進士及第都是這個官階,這是他們的起點,享受這個級別的工資待遇。

具體職事官是將作監丞,這卻是從八品的職位,就像一個處級幹部擔任某某科長一樣,屬於降職低就,但對新科進士們卻很正常,因爲他們沒有工作經驗,當然要從基層幹起。

可也別高興太早,將作監丞已經有人擔任了,只是給你這個官職,但還輪不到你行使職權。

就像當了科長後,卻輪不到你坐辦公室,還要掛職下放,去基層鍛鍊。

在宋朝就叫差遣官,把馮京掛在將作監丞官職上,然後去荊南軍府任職,這種以京官身份去地方任職,前面都要加判、知、同、提舉、提點等字樣。

雖然是掛職作監丞,但已經非常不錯了,只有進士科前五名才能掛京官職務下放。

而進士科第六名以後都只能先登記官階,從八品到九品不止,然後等候吏部選人。

選人是一個專用詞,就相當於唐朝的候補官員,但宋朝的候補也有官職,一般是出任幕職和州縣官。

宋朝開國時封了大量的節度使、刺史、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等等,這些官職都是虛職,沒有具體職位,掛個名,領一份工資。

比如張三的祖先是開國功臣,他生下來便被封爲雄霸節度使,聽着似乎很厲害,管着雄州和霸州,但張三從未見過雄州和霸州是什麼樣子,活了三十幾歲也沒出京城過一步,整天拎個鳥籠子在京城裡閒逛。

但節度使也是從二品高官啊!既然是二品高官,下面就應該有屬官,比如判官、推官、掌shūjì、支使等,這種虛官的屬下,便稱爲幕職官。

如果你沒有考中進士前五名,又沒有後臺背景,但對不起,只能去出任幕職官,耐心等候吏部改選,看看能不能獲得京官的機會。

得到像馮京將作監丞那樣的京官,就意味着從候補官轉爲正式官了,這纔開始步入大宋的仕途。

不少進士一輩子都擔任幕職官,沒有轉正的機會。

同樣,假如你也沒有考中進士前五名,但你爸是lǐgāng,或者你老丈人是某某權貴,那恭喜了,你還能出任另一種實權候補官,就是州縣官,比如州府下面的司理、司法等參軍。

如果你後臺夠硬,還能出任縣令、縣尉、縣丞、主簿等縣父母官。

舉個例子來說,從前的吳縣縣令李雲和現任縣令高飛,他們其實都是考中進士後出任候補官,都在等待吏部審官院改選,也就是轉正爲京官,李雲的岳父是前任相國賈昌朝,他就得了縣令的候補官,高飛有朱家的後臺,也得了縣令的候補官。

當了四年吳縣縣令後,李雲轉正出任都水監丞,官階還是從八品,卻已經是京官了,同時派遣爲知江寧縣事。

這就是知縣和縣令的區別,雖然都是一縣父母官,但知縣是京官,在京城有官職,被派遣到江寧掌管一縣。

像吳縣縣丞楊涵,在縣丞這個候補官上做了七八年,就是無法轉正,他還是運氣比較好的,至少是個有實權的候補官,若當個什麼節度使的掌shūjì,朝中無人的話,就只能一輩子在街頭打檯球混日子。

幕職官和州縣官都是候補官,有七等二、三十級,每等每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都不一樣。

當了五六年候補官,終於有機會轉正,改選升爲京官,但官階還是沒有升,依舊是從八品,可終於成爲朝廷的正式官員,不再是候補,前途變得光明起來。

再過五六年,要麼政績卓着,要麼朝中有人,那麼就可以從京官升爲朝官,也就是升爲七品官,可以上朝了,前途又進了一步。

又熬了七八年,再從七品郎官升爲從五品大夫,這就算進入朝廷高官行列了,可以享受官宅,不用再租房子,工資福利也猛升一截,有條件多娶幾房妾。

所以範寧恭喜馮京,他一步到位封爲京官,這就比別的進士少奮鬥至少五年,當然,馮京是狀元,他不用靠岳父富弼也能出任京官。

馮京笑道:“你也不用擔心,你是童子科第一,二甲第一名,實際上就是第四名,應該也是京官。”

“我一點也不擔心,畢竟是童子科,當不當官都無所謂。”

“倒也是,不如中午一起去喝一杯。”

“好!回頭我去找馮兄。”

馮京留下地址便先走了,範寧匆匆進了吏部大門,吏部內人聲鼎沸,都是前來報到的今科進士。

範寧見門口站着一名官員,便上前問道:“請問,報到先去哪裡?”

官員瞥了他一眼,不耐煩問道:“第幾名?”

“二甲第一名!”

官員臉色頓時和緩,指着盡頭的一間小屋道:“你去那間小屋報到!”

“多謝!”

範寧行一禮,轉身向遠處的小屋走去。

走進小屋,只見屋子裡很安靜,只有一名進士坐在桌子填寫資料,旁邊坐一名吏部官員,正低聲給他指導,再裡面坐着一名中年官員,他正低頭喝茶。

“在下範寧,請問是在這裡報到嗎?”範寧躬身問道。

中年官員猛地擡起頭,眼中頓時閃過一絲異樣的神采,他笑着點點頭,“你是在這裡報到!”

範寧看了一眼這名中年官員,感覺他十分眼熟,似乎見過很多次,但自己應該不認識此人。

這時,一名年輕官員走上前笑道:“范進士,我們這邊坐!”

範寧在一張小桌前坐下,他認出了另一名進士,開封府汴梁縣王遂舟,省試第一名,但殿試發揮得不好,最後只排二甲第二名,不過他運氣也不錯,至少進入了前五名,可以直接任命爲京官,不用再做候補官了。

官員取來一張表格放在範寧面前,“你先填表,再把你的進士文牒給我,我要登記一下。”

範寧把進士文牒遞給官員,自己開始提筆填表,和後世的表格大同小異,姓名、年齡、籍貫、家庭住址,父母情況,然後是簡歷,最後是自我德行評價,填完後就要建立檔案了。

坐在一旁的中年官員目光復雜地注視着範寧,目光不時閃爍,不知他在想着什麼?

.

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
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