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

孫靖和孫婉婷的哭聲,在孫府,也就對孫享福一個人最有用,其它幾女,在虞秀兒不斷的思想教育下,早就已經硬起了心腸,她們也覺得,六歲的孩子不會寫自己名字很丟人。一秒.la】,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而到了現在,虞秀兒覺得,批評教育,已經不足以改變他們了,藤條家法,才能起到作用。

看到虞秀兒手上那根據說當年抽過二叔和小姑的藤條,兩個小傢伙,終究是怕了,在小年夜當天,歪歪扭扭的用毛筆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們不是傻,只是覺得拿毛筆寫字,不好玩。

這也算是孫府今年最大的一件喜事了,孫享福覺得今晚總算能睡上個好覺了,看來,這棍棒之下,不僅能出孝子,多少還是能鞭策鞭策孩子們集中注意力搞搞學習的。

孫府主臥,牀榻之上,一龍一鳳激戰正酣,正當那狂龍想要降下雨露之時,那火鳳突然飛走了,然之後,一個通體雪白的胡姬少女,便騎在那狂龍身上,幾番動作之下,便承接了狂龍噴灑出來的雨露,滿意的退了下去。

要說房間裡爲什麼會上演這一幕,還不是因爲虞秀兒怪孫享福在家裡不作爲,都幾個月了,也沒見那些胡姬小妾的肚子有什麼動靜。

“夫君吶,我看虞真那小子,是教不好孩子的,乾脆過完年之後,把他們送到長安,交給阿爺管教算了,現在阿爺雖然太子少保,卻沒有任何實際差事在身,讓他們去給阿爺做個伴也好。”

辦完正事之後,本以爲能睡個好覺的孫享福,又被虞秀兒嘮叨上了,所以,他只能打起精神作答。

“我還想阿爺多活幾年呢!你把這兩個小傢伙送去長安折騰他,指不定······”

“呸呸呸,別瞎說,阿爺現在精神可好着呢!而且,是我大唐當代文宗,多少人想入他門下求學,還不可得呢!孩子們跟着阿爺學幾年,一定能大有長進。”

孫享福很不以爲然道,“我看還是算了,咱家這兩個孩子,不是阿爺能教的了的,他們從小在各種新奇事物的刺激下長大,思想與普通小孩,已經不一樣了,你知道他們的夢想是什麼嗎?”

“夢想?”

“哦,你可以將之當成他們長大了的志向。”

“呵,兩個纔剛剛學會寫名字的小屁孩,就有志向了。”

“所以,我用夢想來形容嘛!”

“那他們想幹什麼?”

“一個想研究動物,一個想研究昆蟲。”

“就說他們不靠譜吧!這算那門子夢想。”

“其實,也算的,說不定,咱大唐,未來就能出兩個生物學方面專家呢!”

“生物學?”

“呃,這個,算是我給他們想要研究的東西起的一個名字吧!”

“難怪我說他們在學業上沒什麼進步,原來是夫君你在家裡由着他們胡鬧,不行,孩子們不能被你這麼慣壞了,他們可是咱們孫家嫡長子嫡長女,如果長大了是個無學蠢蛋,那,咱們一輩子的英明,可就毀了。”虞秀兒態度堅決的道。

“哪裡有這麼嚴重,這個生物學啊!它其實也是一門大學問,而且,是我大唐現在少有人觸碰的領域,我跟你說······”

就算是孫享福說到天亮,虞秀兒也是不可能聽的進去的,那就沒辦法了,但不管兩個小傢伙未來想研究什麼學問,基礎知識還是要掌握了,好在經過孫享福一夜的努力,再三的保證,虞秀兒總算是同意將他們留在九垸縣上學。

當然,這個問題,也讓孫享福多了許多思考,覺得,自己應該乾點什麼。

今年春節,孫享福兩口子肯定是要派出去很多壓歲錢的,因爲小年一過,來給孫享福送年禮的人就更多了,他在九垸縣,就是一個超級吉祥物類,屬於無人不識,無人不讚的那種。

如果給每戶來送禮的百姓都回禮的話,估計德叔就得累死,最後,孫享福一拍板,決定全家齊上陣,在節前給百姓們辦場活動,表演一些節目!表示一下感謝,場地嘛!就直接設在縣學的大操場,這裡平時就有兩三萬學生上學,場地夠大,擠一擠的話,足以容納十幾萬人,不過現在學生們都放了寒假,可以臨時當作百姓們一個新年歡聚的場所,於是,孫大力就勞累起來了。

這個消息,在半天時間內,就被他屬下的人傳到了所有鄉鎮,然後又在一個時辰內,傳到了所有鄉村,而縣學的操場上,也開始各種佈置了起來。

許多學生的課桌被擺在了操場上,一車車大紅的紙張,綵帶,被掛在景觀樹或教室的窗戶上,十幾個小舞臺分佈在比幾個足球場還大的操場內,學校的各方面設施,都是滿足多人使用設計的,所以,在這裡舉辦活動,能省很多事,吃飯,上廁所的地方,都有,只需要一兩天簡單的佈置,就能完成。

虞秀兒還去信到了江陵城,將文工團的人調了過來,順道,還讓虞真給長孫無忌等一干江陵城的官員送請帖,畢竟,送年禮,他佔了個大頭,加上孫享福去其它方便的打算,當地這些主官,都能夠到場纔好。

“九垸縣新春遊園會?”

長孫無忌看到請帖上的內容的時候,有些意外。虞真帶來的,請帖裡面,可是寫了好多的活動內容,另外,還給每一個有資格拿請帖的嘉賓,送了一條長長的紅色圍巾。

“是的,這場遊園會,是在我們九垸縣學舉辦的一場活動,所有受邀出席的賓客,都贈送一條這個紅圍巾,戴着它出席,除了會幫我們這個遊園會增添一些色彩之外,還需要爲我們做一些貢獻。”

“做貢獻?”長孫無忌聽了虞真的解釋,來了興趣道。

“是的,受邀的嘉賓,都是識字的文人,官員,可以爲我們九垸縣的百姓,寫對聯,寫字帖,題詩,獻歌,獻舞,獻才藝,都可以。”

對聯這個東西,自從孫享福在貞觀元年望江樓的春節晚會上弄出來之後,在大唐的文人圈子裡,已經很流行,不過,目前,也僅僅是在文人圈子裡流行而已,孫享福辦這個遊園會,增加這個項目,卻是想把這個文化,推廣到全民,讓更多的人,對文字不陌生。

長孫無忌隱約感覺到了這個遊園會的意義,道,“這請帖上寫明瞭,出席嘉賓,可以帶家屬友人,多多益善,正明只怕是又想借此機會,宣揚些什麼吧!”

“當然是宣揚一些好事情,您去了就知道。”虞真賣了個關子道。

“那行,老夫一定準時到場的,你好像還有很多請帖要送,就不留你閒話了,去忙吧!”

很快,虞真就出了總管府衙門,然後,穿梭在江陵城內各個有品級官員的府上,請帖和紅圍巾全部送完,他才返回縣城學校。

“怎麼地,去了趟江陵城,連吃喝都沒撈到一頓?”

“嘿嘿,老早就知道學校食堂今天開大滷鍋,自然是留着肚子回來吃了。”

學校的食堂平時就供應兩三萬學生吃飯,各種廚具大鍋都有,遊園會從臘月二十八這天的中午一直開到晚上,孫享福直接在現場,給百姓們開自助餐,反正各種食材,九垸縣這邊有的是,各種粉條加滷肉,蔬菜,不斷的供應着就行,至少要把本地百姓們送到孫府來的吃食,都煮給他們自己吃了。

當然,孫享福還準備搭些添頭,比如熬豬大骨的湯中,孫享福加了些百姓們平時吃不到的人蔘,滷肉之中,亦有他們平時吃不到的鹿肉,以及各種野獸的肉,倒是把黑水都督程名振和東夷都督張儉送來的東北特產,都轉送給了當地百姓。

要說他們兩人爲什麼想起給孫享福送年禮,當然是因爲他們一早就收到了孫享福託他們明年冰雪融化之後,接待農學院的學生,過去發展農業項目的信件,這可是主動幫他們發展治下,創造財源的大人情,他們自然是知道怎麼做的。

各種肉食用大鍋滷出來的香味,別說是虞真,連孫享福都有點抵擋不了,同樣是用餐盤挑了不少,坐下來邊吃邊道,“我讓你挑選出來的那些學生,準備的怎麼樣了,到時候,可得讓那些來賓,見識見識我們九垸縣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厲害之處。”

“放心吧!保準震的他們一愣一愣的,不過,這樣的話,明年想到咱們這邊來上學的其它州縣的學生,只怕不少。”

“非本縣的孩子,暫時是不能收的,教不過來,只要讓那些來賓們見識到了咱們現在這套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厲害之處,就足夠了。”

藉着感謝百姓的機會,順道塞點改革教育的私貨,就是孫享福的目的,這幾天晚上連續被虞秀兒嘮叨,可是讓他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目前來說,大唐的教育體系,已經在全國鋪開了,但是,教學的內容,在孫享福看來,還太落後,學到的知識,根本不能應對未來大唐要面臨的各種問題。

此前李世民將九垸縣的教材,全部拿了一套回去,可是,之後就沒有動靜了,孫享福知道,教育是事關國家根本的大事,沒有足夠的把握,李世民不敢大動,那麼,他就只能祭出老套路了,先讓大家看到成例,然後,他們自然會跟進的。

大快朵頤的虞真聽孫享福這麼說,有些納悶道,“那咱們就光顯擺?”

誰知孫享福聽他這麼說,卻是點了點頭道,“對,就是顯擺。”

想樹立新的教育體系,其中難度之大,難以想象,會觸動到大多數讀書人的利益,孫享福並不想掀起什麼文化,學派之間的大爭鬥,他只是想讓別人見識到這些新知識的力量,想學的,自己會想辦法來學,學到了,他們自然能體會到這些新知識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學習這些有用的知識的時候,它自然就會推動教育的改革。

至於那些守舊不學的人,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能力越來越不夠用,最終跟不上這個時代,被自然而然的淘汰掉,這種溫和的改革方式,是孫享福思考了好多天之後,覺得最適的辦法。

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82章 見李績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38章 返城第466章 大戰起第116章 李香蝶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116章 李香蝶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47章 豐收樂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562章 利益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260章 抓生產第146章 制海鹽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706章 開武舉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八章 加夜餐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25章 嚇尿了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267章 受邀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72 人才缺乏第155章 合作第165章 忽悠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74章 房謀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40章 談條件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17章 逛夜市第398章 論法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175章 唐奉義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38章 返城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273章 酒宴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
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82章 見李績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38章 返城第466章 大戰起第116章 李香蝶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116章 李香蝶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47章 豐收樂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562章 利益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260章 抓生產第146章 制海鹽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706章 開武舉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八章 加夜餐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25章 嚇尿了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267章 受邀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72 人才缺乏第155章 合作第165章 忽悠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74章 房謀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40章 談條件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17章 逛夜市第398章 論法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175章 唐奉義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38章 返城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273章 酒宴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