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

“見過君侯。”李儀和秦東陽一起走過來向徐子先行禮,李儀略有不安的道:“武卒披甲來迎是我的主意,這麼多商民百姓,卻多是自發前來的。”

“無妨了。”徐子先看看隨行過來的安撫使司的人,隨口說道:“只要不是什麼要緊大事,也不會有人主動來和我爲難了。”

李儀看看幾個福州過來的吏員,心中若有所悟。

看來新的任命下來之後,南安侯府的地位算是正式被確認,只要君侯能將陳於泰剷除,怕是南安侯府會更上一層,成爲與齊王府,趙王府相等的存在。

這樣的前景和現在的實力,倒是真的不用顧忌太多了。

在衆人隨行之下,徐子先策馬至別院之前,秀娘和小妹已經在院門前等着了。

徐子先一至港口就派人去州城府邸,這才聽說年後小妹和秀娘已經搬回別院居住。

相比諾大而冷清和破敗的侯府,別院這裡因爲是徐子先起家的地方,人氣很旺,給人的感覺和回憶也多半是令人高興,兩個女孩當然不願久留在府城中對着空氣發呆。

徐子先臨行時曾經拜託昌文侯府照料,無可奈何之下,連陳正志也跟了過來。

不過他也是正好跟着吳時中學經義,也學畫,徐子先估計,將來要繼承昌文侯爵位的大舅哥,更大的目的還是學畫。

對貴族子弟們來說,一筆好字,一手好畫,這可比熟讀經義要重要的多了。

誰還能真的有本事成就一代大儒事業,就和現在的老相國徐夏商一樣?

還是別想太多,能塗塗抹抹,畫出一筆好畫,就算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小妹和秀娘都是眼眶微紅,不過總體來說還算鎮定,畢竟京師的風險雖大,卻是事前沒有預料的事,等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大局已經底定,徐子先平安無事,當然也不必太過擔心。

就算這樣,小妹也是忍不住埋怨道:“就說你不消停,怎麼走到哪兒就出事出到哪兒?”

“傻妹子。”徐子先用力在小妹頭頂揉一揉,笑道:“什麼叫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倒是想安靜,人家謀算到我頭上,不奮力一擊,你就真的見不到我了!”

“真沒想到有這麼危險……”小妹看着徐子先,喃喃道:“這是大魏京師啊,怎麼也叫人想不到的事。”

“好在現在大局定了。”徐子先搖頭道:“京師以後如何也不與我相關,我是再也不會去京師了。”

“不去最好。”秀娘兩眼通紅的道:“真是叫人擔心死,也害怕死了。”

陳正志在一旁笑道:“去不去的怕是由不得明達你,襲爵之後,還有三年一朝覲的規矩呢。”

徐子先淡淡的道:“現在還有誰講這老規矩?京師變亂之後,怕是更不會有多少人尊重朝廷中樞了。”

“這話說的是。”陳正志對徐子先道:“事情出來之後,消息傳遞到福州,父親大人就嘆息道,自此之後,官家就象是甘露之變之後的唐文宗,沒有人將他當一回事了。”

“自古心高氣傲又眼高手低的君皇,大抵如此,不值得多說。”徐子先對當今皇帝的態度就是相當的淡漠。

可能有人同情官家的勤政和節儉,認可天子的私德,同情他的遭遇,但徐子先認爲,坐在那個位子上,別的都是假的,能保持中樞的穩定,國政的推行,國家的兩件大事,國防和文教,能把這兩件大事抓好,不管是浪費奢靡還是勤勞儉樸都無關於大局,軍政文教,這都是大道,大道基石穩固,這才談的上其餘。

當今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會治國,這就是他最大的罪惡。

他穿幾件舊衣袍,熬幾次夜,算得什麼?

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失去親人,或是身死溝渠?累累白骨,就是天子失德的明證!

再有天下騷擾,百姓離亂,多少老人,襁褓幼兒或是病死,或是餓死,種種人間慘劇,皆是天子無能的佐證。

坐在那張椅子上,沒有能力,就是最大的罪!

“東藩之事,九叔他們都很贊同……”陳正志道:“我們也儘量配合,等你安頓下來,我們再詳細談。”

“當然要倚重諸位叔父和兄弟。”徐子先也不客氣,說道:“明天早晨大兄隨我回福州城,怎麼樣?”

“你真是勞碌命。”陳正志開了個玩笑,徐子先威儀漸重,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如陳正志一般同徐子先說這般的頑笑話了。

“沒辦法,心急着回南安……”

在場衆人中,除了徐子先外,最叫人矚目的當然是站在一旁,垂目不語的方少羣。

李儀和孔和,傅謙等人對方少羣相當好奇,徐子先在離京時就寫了封信,着人從陸路送回福州,對方少羣的能力,來歷,還有投效過來的原因,徐子先都做了一些解釋。

對李儀等人來說,多一個能力高的同伴當然是好事,南安侯府還可以繼續往上,成爲公府,乃至王府也不是不可能,李儀自忖才具一般,只是以老侯爺的舊人身份,加上兢兢業業的做事纔有現在的地位,只要他不犯錯,不管徐子先做下多大的事業,文官之首的位置必定還是李儀的……旁人搶也搶不去,憑李儀的忠誠和資歷,徐子先也不會拿別的人來取代。

倒是孔和與傅謙等人略有尷尬,方少羣的經歷和才幹肯定在他們之上,將來怕是有的爭奪了。

方少羣本人倒是一直無所謂的樣子,他的氣質和劉益骨子裡的散漫不羈相當類似,就是傲視衆人珍視的一切,對功名富貴毫不在意的樣子。

想來也是,方少羣一步就能邁上幕僚的頂峰,劉知遠一旦成功就是權傾朝野的宰相,方少羣是宰相最倚重的幕僚,加官進爵也不算多困難,財賦上,方少羣離京時就帶着一兩千貫的私房錢,劉知遠給他的六萬多貫原封不動的留在劉府,估計也是被朝廷給抄沒入官去了。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初來乍到,就和南安侯府的幕僚們爲蠅頭小利爭個高低上下?

“侯府現在的事很多,千頭萬緒的。”李儀道:“不知道從哪裡着手?”

“要緊的是名正言順。”孔和道:“拜印接官,先到岐州上任?”

傅謙道:“還是要抓緊修復所有船隻,加牀弩等利器,能在海上爭鋒才談的上剿滅陳於泰,不滅陳於泰,始終是一根釘子,懸在那裡,叫人難受。”

陳佐才一躬身,說道:“我至京一次,來回南北,最大的觀感便是諸業凋敝,百姓民不聊生,最好的做法還是夯實根基,所以移民之事當然最爲要緊之事,開荒種田,是使流民安身立命,君侯獲賜的六千戶官莊也是南安侯府安身立命的根基,若以侯府加上南安渡口這裡的河渡倉儲收入,加上徵收的團練費,方有造船,練兵,建造軍械的根本。”

徐子先並沒有先說話,在衆人說話時也是微微點頭,並不表現出偏好。

他的地位牢不可破,整個基業是徐子先自己一手創立,所以不必擔心權威聲望,但有一個副作用,一旦徐子先自己先搶着說話,旁人就只能跟着說,最多拾遺補缺,得不到所有人的真知灼見。

陳道堅一躬身,說道:“水營之事,也是迫在眉睫,這段時間來很多壯丁前來打聽,我怕再耽擱下去,別人就不知道南安這裡到底搞不搞水營,會有人去別處謀生,憑白損失了可用的壯士。另外,軍中開識字班,我向吳博士提過,吳博士很是贊同,說是有教無類,這是件好事,此事亦不可耽擱,也要及早推行……”

徐子先這時才笑着道:“至京師刀光劍影的,弄的焦頭爛額,回來之後卻是諸事纏身,也是焦頭爛額。適才陳大兄說我是勞碌命,看來其所言不虛。”

衆人皆是笑起來,李儀笑道:“這還只是文事,還有很多武卒招募,訓練諸事,秦司馬還沒有來的及說。”

秦東陽和劉益,張虎臣,林存信,吳畏三,金抱一,還有高時來,田恆等人俱是在堂上另一側坐着,武人們的坐姿相當嚴謹,兩手搭在膝前,腰板挺直,每人身上俱是裁剪的相當合身的武人箭袍,束袖,束帶,下襬截短,穿着馬靴,腰間佩帶着障刀,聽到李儀的話,秦東陽微微一躬身,笑道:“訓練是按君侯的吩咐一直在正常進行,年後基本上恢復正常,因爲矟陣成功,所以現在加練一些戳刺的技巧訓練,陣列之法也是重中之重。另外,考慮到海盜中有不少也會陣列戰法的,也有鐵甲,所以在矟陣訓練時,加上陌刀於其中,便於劈斬破其鐵甲防禦,是否適當,是要君侯來決斷。另外,便是水營將士的招募,確實不宜再拖下去,最少也是在移民之前要確定下來。”

原來流民和本地壯丁中都有相當多的報南安團練水營名額,對流民來說,武卒的待遇自然不必提,充滿吸引力,對本地的壯丁也是一樣,入團練武卒之後,免除了很多苛捐雜稅,收入又高,福利待遇也好,而且南安侯對下頭的人相當厚道,這名聲也是傳揚開來了,很多人對團練的嚮往相當強烈。

如果武卒不招人,自然也沒有什麼話可說,武卒一旦招募新手,報名者很多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九十章 獻祭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九十章 獻祭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十四章 報館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