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

“明天未必有這麼多。”李儀提醒道:“今天來的色目商人多,應該是前一陣到福州的海船過來的,他們去汀州或建州,也有是從漳州一路過來的。不可能每天都是如此,若是這樣,一天兩千貫,一年能收入五六十萬貫,太誇張了。”

“我都不敢信自己的眼睛。”傅謙現在很放的開了,臉上做出奪張的表情,引得衆人一陣轟笑。

徐子先微微點頭,今天的數字是打響了開門炮,不過接下來不可能天天都是這麼多,應該有峰值高低起伏,不過按保持的估計,一年二十萬貫的收入是穩當的。

這個錢能令他建起一個軍的團練武裝了。

“確實如李公所說。”徐子先對衆人道:“會有高低起伏,我想我們就按少了說,一年十來萬貫,正好養一支千多人的團練,是不是?”

衆人心領神會,紛紛點頭。

“福州的各衙門,要打點一下。”李儀又提醒道:“我們開了一個新財源,眼紅的人不少,打點一下,阻力和物議風評就要好很多。”

“這事交給李公親自去辦。”福州的各官衙李儀好歹打過交道,承擔這個任務相當恰當。

李儀點頭應諾,徐子先又道:“玄平兄就繼續當大帳房,各關卡每天的估值收稅,還有官莊的力役調派和現錢收入,這些都由玄平兄負責。”

孔和趕緊拱手答應,徐子先又道:“府中的北樓闢出庫房來收錢,由秦典尉派人輪值守備,要用錢,需要我的手書和孔玄平的印信,這樣纔好入冊記帳。等蓋好軍營,再遷到營裡去,公是公,私是私。”

衆人無不凜然,李儀掌總,孔平記帳,錢卻給秦東陽這個武夫看管,一下子就分配的十分清楚明確,彼此制約防範,看似一點小事,能在短短時間分派的這麼清楚,世子的智略手腕都很了得。

“團練需要保舉的官員名冊,我會視最近諸公的表現來定。”徐子先又向着傅謙等人道:“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司功,司倉,司帳,司法,司田,司兵,司士,這些官職,從長史到七參軍,還有醫學博士,校書,這些官職,從六品至從九品,都會各有差撥舉薦,到時候,諸公在我府裡的俸祿照領,官俸也是照領……”

衆人忙不迭的躬身致謝,傅謙更是神色激動,他到侯府報考吏職的時候只是想着能養家餬口,想也沒想過,短短時間下來,居然還可能穿上官袍?要是真的,那可真是揚眉吐氣,想到自己穿着官袍出現在妻子身前,妻子會有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眼神?還有家裡的兒女,會不會蹦跳着高興,也可能會怯生生的害怕自己穿着一身袍服?

至於那些曾經狗眼看人低的親戚朋友,那些羞辱過自己和譏諷過自己的人呢?那些喜歡說家長裡短,聚集在鎮子一角,經常用憐憫,嘲諷的眼神看向自己的三姑六婆?

除了這些,還會有實際到手的權力,以及繼續往上升的序列,國朝之中,沒有序列就是沒有,有了序列就有繼續攀登的機會。

不一定要有功名,只要立功,積勞而爲官,就有了上升的渠道和本錢。

這也是大魏太祖立下的祖制,吏職積勞,白丁因功。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俸祿。

長史和司馬肯定是李儀和秦東陽的職位,傅謙瞄向的是錄事或司帳,這是文職的輔佐高職,州團練下的錄事或司帳應該是正九品,俸祿是月俸十五貫,還有糧食,柴薪,冬夏都有額外補助,一年好幾百貫的收入,還有免役田畝和蔭庇免役丁口……

傅謙全身象過了電一樣的舒爽,幾乎每個毛孔都打開了的樣子。

“官職並不易得……”徐子先正色道:“時間尚短,我對諸位還不是太瞭解。而且正式開辦團練之後,人手會大量增加,諸位要繼續努力纔是。”

傅謙這才從飄飄然的狀態警醒過來,他知道世子這是在提醒衆人,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想要這些官職,繼續拿出誠意和努力出來。

傅謙隱隱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但這一刻他知道的只有自己唯有繼續奮發努力,這纔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明天繼續徵稅,不過牙將們只出一半人,多叫一些莊丁來服役就行了,有人鬧事再派牙將出去,牙將還是以練兵爲主,很快他們都要派上用場……”徐子先繼續說道:“至於團練兵馬,先到閩江對岸去張貼榜文,募五百團練兵丁,包吃住,月錢給五百,頓頓有葷腥,告訴他們,合格了之後就給軍餉,按廂軍,不,比廂軍的軍餉還要高。但要合格很難,軍訓期三個月,體力,技擊,隊列,服從,都要達到標準,還要看的懂旗號,聽的懂金鼓,擊鼓而進,鳴金而退,這一條做不到的,一律開革。”

徐子先頓了頓,又道:“再派人手去各鎮募人,募集一千人,爭取五天之內把人手募齊,先要初選,年齡二十到三十五之間,體量身高中等,壯實有力,沒有犯過事,有偷盜過的,幹過腳行,牙行,在衙前效力過的,作奸犯科,在鄉里名聲不好的,一律不取!”

衆人聞言有些嘖舌,以前辦團練雖少也不是沒有過,一般來說地方上有大災朝廷就會放開一地的團練,募兵徵取壯丁,以防地方生事。

這是大魏家傳國法,幾百年間很少有百姓揭竿而起,這種祖傳的家法相當有用。試想有大型的災害,最不滿的又有行動造反的當然是壯丁,把壯丁全轉化爲廂軍或地方團練,他們反而成了當兵吃糧的人,轉過頭來又能征剿少數鬧事的……雖然軍餉節節攀高,仍然是值得承擔的代價。

一般來說只要是男子,團練就收,因爲團練的待遇也就是吃飽飯,操練上頭十分馬虎,也沒有上好的軍器發給團練兵,衆人這時才隱隱明白,原本以爲徐子先要借團練掌握地方,同時開闢財源,現在看來,竟是真的要練好兵,保衛鄉里。

秦東陽和金抱一,吳畏三等武夫最爲高興,挑兵挑的好,練兵就事半功倍。

這幾十個少年再練一兩個月就可以出師,到時候正好放到團練裡當初級武官,可以更好的把團練在短期內徹底掌握。

當然徐子先也會在團練裡選擇合適的壯丁提拔上來,不可能把團練都交給現在的人手來統帶,漳州人,福州人,建州人,原本的牙將,後招募的,流民少年,過是要分成若干個團體,這樣才最好操控。

有些事徐子先自己也不太明白,前世今生,曾經是空頭宗室,未掌實權,又是連學生會幹部也沒當過的死大學生,完全廢宅,居然現在上手掌權,事事都尋得章法?自己轉念想想,惟有可能是此前壓力太大,朝思夜想的都是這些事,可見做事只要用心思,多半還是能找到切實的辦法。

當然現在還在紙上談兵,到底順不順利,難說的很。

……

第二天徵收團練捐繼續,同時鎮上的商行大戶開始派人送信,當然是要向各家的家主或東主報告這邊發生的事。

蒲壽臣最爲着急,今天蒲家又來了一個商隊,被徵了百貫錢去。現在蒲壽臣走到路上去都擔心被人笑成是冤大頭。

原本他是想硬扛不交,但看看那些手持長矟,揹負硬弓的少年,看到他們眼中的桀驁眼神,和對徐子先尊敬有加的眼神,蒲壽臣能確定,如果自己當面硬頂,徐子先火大起來,給自己栽一個“軍前惑衆,擾亂軍務”的罪名,當場叫那些少年護衛射殺了他,到時候找誰說理去?

隔了兩天,眼看蒲家幾支商隊都被收捐,消息已經逐漸流傳開來,但並沒有商人聚集鬧事,或是繞道而行,可能那些帶幾千上萬貫的色目商人覺得生意要緊,不願耽擱時間,而本地的中小商人,也是覺得這個團練捐收的合情合理,真的辦成團練其實是好事,加上對有錢的大商人收的更多,很多中小商人反而覺得心理平衡,不僅不曾惱怒,反是覺得相當的高興。

這就是徐子先抓住人們的心理,越有錢的出的越多,不怎麼有錢的和沒錢的,心裡反而暢快。而有錢人畢竟是少數,如果是大魏的有錢人,能量大,徐子先就要小心謹慎,不過色目有錢人畢竟是外人,同時打壓有錢人加外邦人,給人的心理感覺更舒服更爽快!

蒲壽臣估計,就算是有一些色目商人上控告狀,不管是安撫使司,或是提刑司,巡按司,又或是福州府,侯官縣,三山縣,沒有哪個衙門會蠢到接這種狀子!

“見過兄長。”進入蒲府之後,蒲壽臣在一幢天方風格很明顯的圓頂屋子裡見到了蒲壽高,進了院子,雙方都是換了白色長袍,彼此間用天方語說話。

“這事我已經多方打聽過了。”蒲壽高神色淡淡的道:“暫時還沒有辦法……要忍耐。”

“要是這樣下去,我們一年最少交過萬貫……”蒲壽臣恨恨的道:“就拿他真的沒有辦法了不成?”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