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毀約

衆人這才知道這位是剛到閩清來上任的知縣李明宇,正牌的進士,右相徐夏商的門生,以擅寫文章而出名,此前在京裡任侍御史,原本以爲他要留京任翰林,不料被放到地方上來了。侍御史是從七品,知縣是正七品,雖然半了半級,但以京官清秘調任地方任親民官,簡直可以被視爲貶斥了。

“李知縣還是兼福州觀風使,從六品。”

陳篤敬加了一句,衆人這才醒悟。

右相門生,二甲進士,怎麼可能放下來當個知縣就算了?加上福州府的觀風使,也是清流,算是京師監察御史外放,名義上屬於巡按使蕭讚的管理,其實各府,州的觀風使都是自行其事,監察系統和地方行政體系不同,名義上的上司沒有多少實權,多半是自行其事。

在各軍也會有觀軍容使,也是從六品,職位也相當緊要,屬於朝廷派在各地駐軍的監軍,位低權重,很大情形上會影響各地駐軍的行動,甚至可以彈劾各軍的都統制,乃至招討使,制置使。

“李大人過獎了……”徐子先在正牌進士和大名士面前,當然得謙虛幾句,他笑着道:“不過是追思過往的前事,成此短文,當不得這樣的讚揚。”

“我與世子頭回見面,說話可以直爽些……”李明宇爲人看來是真的豪爽,當下又道:“而且我也不是觀軍容使,如果是觀軍容使,反而就不便說話了。”

衆人臉上都是怪異的微笑,也是用意義難明的眼光看徐子先。

這篇短文寫的是幾年前福州閱兵之事,一萬多兵馬軍容極盛,列陣變陣看起來也象樣子,甚至百人隊的騎兵衝襲主陣被圍擒斬殺看起來也很提氣,就是最後弄出幾十個小童假扮女人,在馬上擺出諸般醜態……這事當時相當尷尬,安撫使林鬥耀氣的臉色鐵青,後來拿韓炳中好一通發作,有很多人懷疑,韓炳中輕易被安撫使拿下,兩人結盟,閱兵這件醜事也有很大關係。

那個都統制羅某人是韓炳中從異地調來的心腹,閱兵時出了大丑,韓炳中還得拼命保他,朝廷派在福州五個軍,韓炳中先任了羅某人當都統制,掌握一軍,要是把羅某拿下,韓炳中瞬間就成了空頭制置使,還怎麼把五個軍都掌控在手中?

就算這樣,出了大丑之後,韓炳中在五個軍裡的威望一直不足,福州武備廢馳,和制置使不得力有相當大的關係……

徐子先的短文,等於是指着羅都統制和韓炳中的鼻子大罵,這篇短文寫的短而有力,形神俱備,簡直是躍然紙上,流傳開來之後,韓炳中和羅都統制都有大麻煩。

陳篤敬開始還覺得徐子先孟浪,轉念一想,心中也是釋然。

上一次南安那邊分贓的事後來隱隱傳開了,徐子先已經得罪了韓炳中,韓炳中是什麼大度的人?既然得罪了,當然是繼續往死裡打,未必不寫這篇文章,韓炳中就會與徐子先和解?

而且團練使的事,開始時明顯是趙王和安撫使司給徐子先下絆子,也虧這少年在鎮上弄了團練捐,除了幾個色目商人表達不滿外,地方上一片寧靜,誰也找不到藉口和徐子先過不去。

團練弄起來,南安一帶幾個鎮子向來繁華,但屬於駐軍的空虛地帶,有一千多團練駐守,府城這裡大家都能放些心下來。

要知道福州這樣繁華的大府,光是城區就是有六十萬人居住,四周幾十個鎮子還有好幾十萬,幾處重要地方,比如港口,閩江渡口,和建州相交的谷口,連江和泉州相交的那些集鎮,全部相當繁榮,人丁稠密,沒有哪一處是不要緊的。

福建的駐軍又只有這麼多,關鍵還是海上五大盜的威脅和壓力太大,五個軍的禁軍主力一萬餘人,時刻防備的就是擁有十餘萬之衆的五大盜,這也是禁軍一直沒有下死力打岐山盜,甚至有招安之議的消息傳出來,也是害怕下死力剿了岐山盜,反而把更兇狠的敵人給招惹過來。

如果朝廷肯放開,福州這裡的文武官員,包括宗室在內,都是恨不得弄十幾二十萬人的團練,這才能完全控制全境,不再懼怕海盜攻過來。

徐子先現在搞的團練,衆人還都是要看看成效,如果再打一兩次漂亮仗,誰敢動徐子先,陳篤敬就是第一個不答應!

徐子先也是找了一個相當好的時機……這個時候攻一下韓炳中,捎帶着把林鬥耀也牽扯上,有團練這個護身符在,大多數宗室和文武官員都會站在他那一邊,林鬥耀只會恨韓炳中一屁股屎沒擦乾淨,韓炳中會忙着梳理各方的關係,謹慎小心不會給再給人拿捏住把柄,不會騰出手來對付徐子先這個宗室侯爵……

陳篤敬一念及此,打量徐子先時,眼中的欣賞幾乎遮掩不住。

在座的貴人們多半也體悟到了,哪怕是敵對的徐名鶴與陳滿,眼神裡也是有驚奇和欣賞,當然看向自己兒子時,臉色也多半不善。

青年之中,很快也有人領悟到了這篇短文不是尋常文章,以文章來說已經精妙,但加上背後的政治角力,就是一篇精妙絕倫的檄文,是一柄投槍,會深深扎入福州兩個大人物的肌體之內,卻又偏叫人無法還手……未必韓炳中也要寫篇文章來解釋,或是與徐子先隔空對罵?

不管怎麼做,都是把徐子先的聲望往上擡了再擡,徐子先只得利,不會受損。

徐公達和陳敬輔也多半想到這一點,這一下兩人才領悟到現在他們與徐子先的差距有多大,雖然恨的牙齒癢癢,卻是站在一邊不敢吭聲……

“從文章來說,真是精妙絕倫……”徐子文被衆人僵在一邊,一時竟無人看他,這對徐子文是相當新鮮和痛苦的經歷。

一個從來是衆星拱月的人,居然光彩完全被此前瞧不起的同宗兄弟奪走,而且是在文才上完全的壓制,徐子文雖然自忖文采出衆,但叫他現在寫一篇這麼精妙的小品文出來,他是毫無把握。

“沒想到明達進益如此……”徐子文拱手道:“我甘拜下風。”

雖然話語大方,但徐子文臉上的痛苦之色幾乎快掩不住了,這種貴介公子,向來順風順水,自詡其才,根本經受不住打擊。

徐子先拱手致謝,徐子文又說了幾句客套話,最後向陳篤敬告辭。

陳篤敬倒是還一臉溫和的笑容,以長輩的身份叫徐子文有空再來,但明眼人看的出來,陳家的三小姐,徐子文怕是沒多少機會得手了。

“對了,”信遠侯陳滿也無心久留,但他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待徐子文幾人離開之後,一拍腦袋,對徐子先道:“明達可知道貴府二小姐與我家敬中的婚約?”

這一句話一說,暖閣和大廳裡內外無聲,衆人都是一臉怪異,陳滿還真是有趣,眼看徐子先這般出色,怕是將來前途不錯,最少也是一個有實職有錢的國侯,此前一直沒有提起的話題,這一下當衆提出來,就是不給徐子先閃躲騰挪的機會……一旦應一聲,這事就不成也成了。

陳敬中和陳敬輔兄弟兩人臉都漲紅了,他們和徐子先的矛盾越來越深,幾乎無可化解,如果結了親,徐子先反而成了至親大舅哥,這關係怎麼處?

“請靖遠侯恕罪……”徐子先對這種局面反而是在預料之中,陳敬輔什麼德性,看兒子知老子,沒有陳滿這種老子也教不出這種兒子。當下畢恭畢敬的一躬身,笑着道:“恕在下年幼,侯爺說的事,確實未曾聽說過。”

陳滿老秋橫秋的道:“哦,這般大事,你父親沒曾與你提過?”

“父親離世時我還年幼,”徐子先道:“應該是先父覺得尚不足以與我商談大事……”

徐子先推脫的乾淨,陳滿頓時火氣上來,當下盯着徐子先,逼問道:“以我的身份還能撒謊不成?這事我和你父親有過約定總是真的!”

“是真的,還是假的,我總不能以侯爺一句話就有決斷。”徐子先瞟了小妹一眼,適才陳家兄弟的表現,小妹可是看的清清楚楚,以兄妹二人現在的感情,小妹怎麼可能去選陳敬中來嫁?

當下心中篤定,不緊不慢的道:“若是下了定,哪怕敬中兄不在了,我小妹都會認這個婚約。可是沒有下定,也沒有長輩見證,僅憑靖遠侯一句話要娶了舍妹回家,這個恕在下不能答應此事……”

四周發出輕笑聲,陳滿簡直就是自取其辱……這種事就算真的有過舊約,此時也該先派人問一下徐子先的意見,達成共識之後再派媒人去南安侯府下定,這才符合禮法規定。陳滿簡直是昏了頭,在這麼多人面前自尋難堪。

“父親!”陳敬中臉色通紅的叫道:“這豎子驕狂的緊,就算有婚約兒子也不認了!”

“敬中兄有這話也最好不過……”徐子先微微一笑,從容道:“漫說沒有婚約,就算有,舍妹也不能嫁了,老實說,敬中兄,敬輔兄,和我脾氣不對,彼此多有爭執,我怎麼會放心把舍妹嫁到靖遠侯府?老侯爺也不要多說,就當先君在世時就後悔此事,所以對我並沒有交代。”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五章 文學版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