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

康家的艦隊要是想留着,現在合作的雙方不免要打一場海戰。

以康天祈的過往,徐子先代表的大魏朝廷征伐他,天下人誰說秦王背信?就康天祈來說,他已經老邁不堪,雄心盡失,況且也是華夏人出身,難道還藉着餘勇來搶掠大魏?他的艦隊,留着無用,早就是雞肋了。康天祈在倭國多年,把持着相當額度的貿易,日子過的很滋潤,苦惱的就是倭人提防外人,這麼久也不肯給他大名的名份,好處可以給,卻死要面子,這就是倭人的特性。

此次戰敗,徐子先可以挾大勝餘威,給康天祈要一個正式的大名名份,康家此後就在倭國紮根,交出自己擁有的艦船。府軍方面,艦隊實力再度提升,王直,康天祈兩人的戰艦,加起來比呂宋二盜略強,還是稍遜於蒲行風,不過再加上南洋水師的戰艦,繳獲的呂宋盜的戰船,還有徐子先購買的戰船,幕府自己製造的戰艦,現在幕府水師的實力應該穩穩超過了蒲行風。

康家爲大名,交出艦船,雙方皆大歡喜,這一次幕府得蝦夷地,又在倭國埋下大內家這顆釘子,大內家與府軍配合擊敗倭軍主力,已經成了倭國叛徒,所有大名的眼中釘,想回頭也是不可能,只能跟隨大魏到底。

就算如此,大內家的身後,又埋下了康家這顆釘子,徐子先的手段已經算是爐火純青了。

徐子先本人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眼前一切都是權衡考量,他做這些事並不陌生,也不感覺困難,但也不會在其中感受到什麼快樂。

這都是陽謀,建築在實力之上。

康天祈爲什麼聽他的安排,是因爲現在水師和陸師都在倭國,壓的康家死死的,而東藩的貿易又令康家獲益,康家不敢反抗,更不必要反抗,雙方合作反而是康家可以富貴綿延,康家父子又不是傻子,怎麼做當然是明顯的事。

倭國高層,大內家,他們的選擇都是建立在府軍大勝的基礎之上,所以徐子先想怎麼安排就這麼安排,可以隨心所欲。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手腕什麼的其實沒那麼重要,就是憑自己的心意安排便是了。

“接下來令陳道堅駐倭,處斷大小事宜,小事無需時刻上報,他臨機處斷便可。倭國那裡也有不少象樣的人手,留一個軍的府軍給陳道堅,給他撐腰。然後叫劉益率部份艦隊回呂宋,防止生亂,下一步是今年夏末秋初時,劉益率主力進駐蘭芳,蘭芳國一直在叫苦,咱們的水師官兵想要和蒲行風會戰,先期的實戰演練必不可少。和劉益說,可能會吃虧,但不要緊,精兵良將訓練是基礎,但真要出精兵,出良將,血戰廝殺,損失將士,艦船,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叫他走穩了便是。”

兩個文官大僚俱是應諾着,方少羣笑道:“王妃和側王妃還有些日子才生產?”

徐子先眉宇間罕有的顯露一絲緊張,點頭道:“嗯,差不多要到五月中,還有半個月吧。”

“臣下不一定趕的過來,先恭祝大王到時候能得兩個王子。”

陳佐才也道:“臣下也是提前恭祝,到時候大小平安,誕下王子。”

“平安就好,別的無所謂了。”徐子先道:“咱們現在還都在盛壯之年,小孩子生下來,只要健康便好,等他們想真正擔起擔子來做事,最少得二三十年之後,我的兒子也不一定就聰慧,可能就是平常人,先學習,後歷練,做事是不必太着急。”

兩個文官會意,如果真的生下兩個王子,或是正妃,側妃有一個誕下王子,很有可能有不少文官武將想要提前站隊,因爲長子爲儲這是華夏的傳統,最好的結果就是嫡妃生嫡子,這樣不會有紛爭,更沒有挑戰。就算是側妃生長子,嫡妃生長女,按眼前這位殿下的說法便是,王子會安心學習,十幾年的時間用來學習和打磨能力,然後纔有可能出外歷練。

最少在二十年內,王子不會掌握實際的權力,秦王殿下也不會給予王子實權。

想要選邊站隊,提前效忠儲君的就要想一想了,二十年時間的長線,會不會太長了一些?

“這樣做甚好。”方少羣安然道:“此前宮中先任爲團練使,再封防禦使,再爲京師府尹,十歲左右就成儲君,立府授官,等若是再立一套官員儲備,彼此間都是鬥雞一樣防備着,宮府之爭向來不絕……殿下的決斷無錯,可以省不少事。”

華夏立儲也是在各種經驗教訓中慢慢得到了一整套的經驗辦法,就算這樣,哪怕到了明朝還是有儲位之爭,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算有規則,皇帝天生就是規則的破壞者,萬曆年間如果不是文官們前仆後繼的犧牲,還有文官集團的強大,使得任性的萬曆只能屈從,怕是廢太子立福王之事,也會成爲事實。

除了立儲的矛盾和損失外,天子和太子會天生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因爲立了太子之後便要給太子整套的班子,包括武力宿衛,文官先從教導政務開始,逐漸形成一個依附太子的政治利益集團。

在明之前,還有外戚等勢力介入,使得局面更混亂複雜。

漢的巫蠱之亂,便是武帝要敲打掌握了不小實權的太子,結果江充把事搞大了,逼得太子謀反,動用太子府兵討伐江充,也豈圖殺掉武帝,結果失敗之後武帝大怒,太子自殺,其餘被殺的太子和衛後勢力達幾萬人,長安的渭之水側每天都在殺人,不論老人還是襁褓幼兒都在河邊被腰斬或斬首。

唐玄宗之時,因疑太子謀反,玄宗一天內將太子和兩個封王的皇子賜死,一天之內殺三個兒子,玄宗多疑殘酷不必多說,但大唐多次的兵變,包括太宗的玄武門之變,也是使玄宗過於警惕和擔憂,反應過激也有其內在的原因。

明朝時,太子亦是如此,太子有自己的宮屬和部下,做的多,努力的多,被猜忌的便多。但什麼也不做,庸庸碌碌,便得擔心自己是不是要被奪嫡,實在也是處於兩難的境地。

包括仁宗,宣宗,光宗等皇帝在內,俱是如此,明朝好在是太子不掌兵權,這也是和唐學到的經驗教訓,不然太子隨時有能力兵變,怕是天子也難在深宮安睡。

徐子先決意不給兒子們權力,甚至不給官位名義,一則就是淡化儲君色彩,不使儲君身邊過早的形成勢力,二來便是爲了將來虛君做準備。

儲君不立,徐子先的兒子們雖然有先天的光環,但畢竟沒有實際的地位和權力,也不會被逢迎和別有用心的人羣所包圍。他們甚至要從普通的士兵做起,與普通將士一樣訓練,接受士兵到武官的全套的訓練。

政務方面,則是學習各種律法,熟知律令。

徐子先的教育方針,就是摒棄以前那些過於虛泛的儒學的大義,在儒家的教育之下,歷代君王照樣有窮奢極欲的,天子們高高在上,權力不受限制,也不瞭解普通人的悲歡離合,對實際的政務也缺乏瞭解,需要臨政多年才略知其中的關節門竅,但那會往往已經是太晚了。

虛君之下的天子,要在軍中有一定的人脈,知道軍隊的運作,最好是宗室一直紮根在軍中,其次就是熟知律法,知道何事能做,何事不能做,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這樣的天子,說要做的如何好,上限在哪裡,這不好說,但下限就是不會倒行逆施,胡作非爲,而且掌握軍隊和律法,最壞的結果也是不會亡國失位。

這樣,足夠了。

“你們來了?”天氣轉暖,陳文珺和秀娘額頭都是有汗水,肚皮高挺,人也顯得很是吃力。但兩人臉上都滿是笑容,徐子先拋掉手頭的事,不免是要被陳文珺埋怨一番,但誰都看的出來,這位王妃和側王妃一樣的開心,滿足。

“常走動好。”徐子先臉上滿是笑容,他笑着道:“多走動,宜生產。”

秀娘抿嘴微笑,她對現在的生活和所有的一切都無比滿足,她的父母也被接到東藩王府來,照應她的起居,雖然有些小家子氣鬧了些笑話,但最少秀娘不會嫌棄,更滿足於父母也能享受自己的生活。她時常會撫摩自己的肚皮,期盼着小生命的到來,她必定會用全身心去疼愛這個即將出世的孩子,這是她和徐子先的骨肉,這令她無比滿足……

對更多的東西,徐子先會有所安排,什麼嫡庶之爭,長幼之分,對秀娘來說這些事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反正夫君會安排好,自己又何必操這份心?

倒是陳文珺,懷孕之後反應比較強烈,這時候還是忍不住白了徐子先一眼,嗔道:“你又什麼都知道了?”

“嘿嘿,王先生的囑咐。”

後世的常識,在現在也不是人人都知道,不過高明的醫生還是懂得其中的意思,有些囑託是真的王心源所說,有一些就是徐子先推到這位神醫身上了。

“嗯,那我知道了。”

對王心源,陳文珺也是敬服的,當下微微點頭,與秀娘繼續在長廊上走動着。

“今天新接了封信。”徐子先也陪着兩人一起走,一邊走一邊道:“岳父大人走不開,他在籌備福建路議院的事,第一任議長是非他莫屬,我已經請岳父不要推辭,也沒必要將這個位置讓給別人……岳父大人沒空,但已經令陳大兄在這兩天過來,到時候也在花溪別院這裡等着文珺你生產……”

“大兄來做什麼,他又不是醫生。”陳文珺下意識說了一句,但臉上的笑容還是相當明顯。陳文珺性格清冷,在島上要麼看書,要麼就是養花植樹,此外就是和秀娘一起料理別院的事,偶爾會出外看視受傷的府軍將士,也去視看過等候分房分地的新來移民,對自己在別院和整個幕府的定位都相當清楚……這便是娶大家族女孩的好處,徐子先這兩年異常忙碌,內宅之事幾乎沒過問過,將來還會更忙,而府邸之中有陳文珺在,這些事都不必太擔心。

“泰山和泰水大人都擔心你唄。”走了幾圈,徐子先分別攙扶着陳文珺和秀娘坐下,然後命人切一些水果過來,院落之中花開正豔,植被也越發茂密,初夏時節還不算太熱,坐在廊檐之下微風徐徐吹拂,叫人感覺異常美好。

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十一章 時光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十九章 齊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十三章 雅集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
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十一章 時光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十九章 齊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十三章 雅集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