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

徐子文的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這話說中了他最大的心病。

上次徐子先估擊岐山盜後,徐子文也曾經動了想找武師習武的念頭,被趙王一通訓斥後放棄,其後更是把文名看的很重,他自己也知道,若想在武事上壓過徐子先已經是千難萬難,只有文學之道,徐子先拍馬也趕不上。

現在徐子先回手一擊,果然是用徐子文最薄弱的弱點連消帶打,徐子文面色難看,卻也是很難辯駁。

他總不能說現在宗室已經很少習武,更少上戰場?

宗室子弟的職責就是爲國征戰,爲國流血,這纔是徐氏好男兒,這話可是太祖皇帝親口說過的。

因爲太祖鑑於前朝封藩宗室,要麼如西漢和西晉那樣,宗藩割據內鬥,成爲國家禍亂之源。要麼就是養起來不涉及軍政,成了富貴閒人,把宗室後代當豬養。

開國君王,既要使子孫富貴有餘,也要使子孫有些事可做,免得養成廢人,大魏太祖皇帝也是煞費苦心。

除了聖諭聖訓,宗室子弟要習文練武,爲國效力,乃至爲國流血的話。另外就是對宗室進行文武進士考試,宗室的品階,分別安置,如何爲官,都是做了詳細的規定。

宗室的待遇不能說差,也不能說好,比如皇子也不一定能封王,甚至國公也不一定到手,表現不佳的乃至行事荒唐的,給一個三世侯爵就算完事,其後成爲國姓世家,算不得宗室,官莊收回,俸祿也就是餓不死就行。

種種制度之下,大魏宗室制度確實超過了前朝,既沒有宗室割據,如漢之七國叛亂那樣的事發生,也沒有把宗室養成廢人,右相徐夏商雖然是國姓世家,但也是正經的宗室後裔,能成大儒,右相,不管是學識還是權術手腕,右相他老人家都非池中之物。

徐子文在文學之道上確實傲視同輩,但徐子先拿早前太祖的話來訓他,徐子文怎麼好反駁?

“不過近來還是偶得一文……”徐子先噎的徐子文說不出話來,心知火候差不多了,此人不比紈絝小丑似的陳敬輔,不宜當衆貶損太過,否則人家就會議論他小人得志,對同宗兄長不夠恭謹。

畢竟徐子文打壓他,甚至搶奪屬於徐子先的一切,這些事有的還沒有發生,有的只是在暗中,旁人可不知道事情端底,只會說徐子先一朝得意就凌辱他人,甚至是近宗兄長。

聽着徐子先說這話,魏翼就叫人取來紙筆,並且親自研墨。

一時間賓客都不出聲,等着徐子先執筆作文,內間的陳篤敬,陳滿,徐如鶴等人也都不再閒聊,靜靜等着外間落筆。

徐子先卻並不着急,看看左右,男的哪怕是紈絝也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樣,尚有不少妍麗少女間雜其中,大魏風氣不如後世保守,這般的雅集聚會,長者會允許自家的兒女出來待客,增長見聞,也可以交往朋友,當然語不及亂,不會有什麼私訂終身的事發生。

當然如果青年男女自己相中彼此,可以回家稟報父母,託人請媒,如果彼此有意,一樁婚事就順順當當的完成。

在這其中,徐子先當然是看到了陳文珺。

容顏秀美,神態清冷,看着徐子先微笑時也是落落大方,眼神中不乏好奇,欣賞,還有期待等著多色彩,徐子先看的心神一動,一種熟悉的感覺又涌上心頭。

拋開家世,現實好處的考量,陳文珺也是一等的美女,男子除非裝模作樣的僞君子,哪有不喜歡美人的道理?

徐子先看了兩眼,心裡就相當確定,眼前這少女是自己喜歡的沒錯,就算沒有前世之事,這般女孩子討回家去也是樁樂事……

不過他在此時知道不可表露更多,當下只是向陳文珺微微一點頭,用意也是明顯,雖然數年未見,表示並未忘卻。

陳文珺面色微紅,不過眼中的好奇之意更明顯了。

今天徐子先的表現不得不說相當不錯,先是與陳正志,陳篤敬父子建立了穩固的關係,其後又壓的陳敬輔擡不起頭,再下來對徐子文也是不卑不亢,沒有小人得意,登堂入室的猖狂,也沒有一般人見到徐子文就拼命巴結的討厭,這人從性格和風度來說,都沒甚可挑剔的地方……

“憶福州閱武……”徐子文看了眼徐子先坐下後寫的題目,心裡又是一陣氣沮,這種述說武事的文章,首先從立意和全局來說,他已經失了評判的資格。

不過再看幾眼,卻不是以白話來寫,而是文言,這一下徐子先的興趣又起來了。

陳敬輔和徐公達在一旁看的要吐血,原本他們已經打定主意,如果徐子先再用白話來寫,不管寫的如何都要咬定了徐子先胸無點墨,文章格調低下,先打壓一通再說。

誰知竟是文言,要知道文言寫文章,只要詞句通達,以宗室子弟的角度來說就相當不容易,而且他們本身的文言水平,斷句都難,根本談不上評判,貿然說話,容易被當成笑料。

“崇德五年三月,先君偕餘至福州,見直指閱武……”

陳篤敬踱過來觀看,回頭對陳正志道:“你記得否?當年你也隨行在內……”

“記得。”陳正志道:“制置使韓大人奉安撫使林大人命,率部閱武,當時福州文武官員和宗室多有旁觀者。兒子也隨父親一起觀看,明達弟當時還少年,未料居然記得此事,還以此成文。”

陳篤敬不響,繼續要看徐子先寫什麼。

“馬騎兩千,步兵八千,軍容甚壯。馬蹄卒步,滔滔曠曠,眼與俱駛,猛掣始回。其陣法奇在變換,旝動而鼓,左抽右旋,疾若風雨。陣既成列,則進圖直指前,立一牌曰“某陣變某陣”,連變十餘陣,奇不在整齊而在便捷……”

陳篤敬微微搖頭,文字是很精悍巧妙,寥寥數語,就把當時情形寫的差不多。

福州直指就是指的掛京營名義的禁軍,共有五軍,當時全被制置使韓炳中帶了出來,在閩江一側演練陣法。

禁軍的裝備極佳,鎧甲厚重,兵器銳亮,旗幟鮮明。但當然有不足處,如果徐子先在軍政之事上就是這樣的見解,陳篤敬懷疑他是怎麼打贏的對岐山盜的一仗。

在場的公侯,官員,當然也有記得當年那場演武的,也是紛紛暗自搖頭。

徐子先潤一潤筆,繼續奮筆直書。

有人低聲道:“南安侯世子的字,還算不錯。”

徐子先微微一笑,如果說穿越後他的武藝得全部重新練習,毛筆字就算底子深厚的很了。少年時就開始報書法班學習,到大學時期已經練字十餘年,先練顏體,然後柳體,接着魏碑,然後自己有興趣了抄寫明清時的館閣體練習,現在用的就是正經的館閣體,字跡工整飽滿,間架得體,筆鋒有力,一看尋常,細看有赳赳武夫氣息,這筆字,他自己都得打九十分以上,別人的誇讚,他可以受之不疑。

陳正志在一旁道:“明達的字真的有功底!”

衆人這才都注意看字,陳正志人如其名,做人做事都是一板一眼,很少說過份失實的話,連開玩笑都很少出格。其字也是如人,猶擅寫大字,在這個時代,字真的是不折不扣是人的臉面,哪怕是市民小民,只要練成一筆好字就不會害怕沒有飯吃。當然練字也不是一般人能練的出來,紙張很貴,筆也貴,好墨也貴,普通人練字可沒太多好的條件,所以書法名家,還是多從富貴的官紳世家裡出,宗室,武臣,書法好的不多,普通百姓中就更少了。

“字是不錯。”陳篤敬也誇,同時看看三女兒,見陳文珺並沒有太在意,陳篤敬搖頭一笑,知道女兒喜歡清奇詭麗的書法,對眼前這種一字一板的大字,興趣不是很濃。

徐子先心無旁騖的樣子,繼續書寫:“……扮敵人百餘騎,數裡外煙塵坌起。迾卒五騎,小如黑子,頃刻馳至,入轅門報警。建大將旗鼓,出奇設伏。敵騎突至,一鼓成擒,俘獻中軍。內以姣童扮女三四十騎,荷旃被毳,繡袪魋結,馬上走解,顛倒橫豎,借騎翻騰,柔如無骨。奏樂馬上,三絃、胡撥、琥珀詞、四上兒、密失、乂兒機、僸兜離,罔不畢集,在直指筵前供唱,北調淫俚,曲盡其妙。是年,都統制羅某,北人,所扮者皆其歌童外宅,故極姣麗,恐易人爲之,未必能爾也。”

徐子先至此收筆,放置在一旁的山字筆架上,同時吹了吹寫滿了字的紙張。

在場的人都不出聲,情形着實詭異。

半響過後,陳篤敬才失笑道:“好吧,我先來說,用詞遣字,足見精警,功底相當出色。我聽人說,明達在別院手不釋卷,經常作文,看來,真的是大有精進。”

“確實。”一個七品文官笑道:“下官未曾看過那一次福州演武之事,但看這篇短文,如同當時在場一樣,論文字風格,世子這一篇用詞造字極爲吝惜,不事張揚,但勝在短小精悍,而且,用字如書畫,令人看了如在當場,別看文字短,其實越是短文,越是難有成就。世子這般功底,將來再多出幾篇,可以集成冊子發行了。”

陳篤敬待這文官說完,方介紹道:“這位是閩江知縣李明宇,崇德六年二甲進士,文章精妙,已經出過一本文集曰南軒集,文名赫赫,通傳南北。”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十三章 雅集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十七章 揚名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十七章 揚名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十三章 雅集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十七章 揚名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十七章 揚名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