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

幕府的資金逐漸寬裕,給醫生的待遇也是持續拔高,軍級野戰醫院的主治軍醫年俸超過千貫,比營級指揮還要高一些,最普通的醫生,只要考覈合格,年俸都是好幾百貫起,對大魏的醫生來說幕府醫生的收入毫無疑問是高收入了。在此之前,要麼是世代傳家的名醫可以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普通的醫生也就是中間階層的收入,一年幾十貫收入得以溫飽就算是水準不錯的醫生。能夠坐館的醫生就算是混的不錯了,大半的醫生哪怕是世代行醫,稍有不慎就要淪落到扛着幌子搖鈴行醫的地步,醫生的地位在大魏委實是不怎麼樣。

主要是士紳富商階層多半自己都懂醫術,未必是精通,但小病自己能治,大病自己治不好的,那些醫生一樣治不好。中醫想入門相當容易,士大夫們多半都能入門,無非就是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和身體情況酌情增減,這種微妙處才見功夫,而真正能掌握分寸的良醫就太少了,時間久了自己都能添減,這就是所謂久病成良醫的由來。

民間則是百姓普遍窮困,醫者父母心最多能減免一些診金,抓藥還是得病患自己來,一場病拖下來治個幾個月半年的,中產之家也直接看破產了,貧民百姓病了勉強能抓幾副藥吃吃,多半就是靠身體素質硬扛。

扛過去的就扛過去,扛不過去就完蛋,醫生的作用實在是可有可無,反而是藥房的作用更大一些,能開的起藥房的也多半是有家產和身份地位的士紳階層,一般的醫生能在藥房裡固定行診就算混的相當不錯了。

徐子先在東藩經營之初就決心改變這種情形,一則是廣尋名醫,二來是儲備大量藥材,對普通的百姓是減免診金和藥費,對軍人和官吏則是幾乎全免費用,這是早期經營防患疫病,安定人心的必要措施。軍人打仗受傷當然是要由徐子先全部負擔起來,官吏和百姓則是因爲東藩瘟疫流行,如果沒有適當的激勵和照顧,早期移民就很難鼓動太多人自願報名前來。

現在看來當初的決斷並沒有錯,除了很多流民自願到東藩來之外,也有很多沿海的百姓自願前來,畢竟福建路總體的情形就是多山少田近海,除了下海拼命之外,能移民到東藩就有田畝耕作,對普通的百姓來說,到東藩來開荒顯然是更佳的選擇。

“王先生少禮。”徐子先對高技術人才還是相當看重,並沒有把傅謙或是王心源,甚至包括林九四,張誠那些人在內,都是格外客氣幾分,並不把他們當成普通的部下來看。

“殿下略有些胖了。”王心源仔細的看了一會兒徐子先的臉和身形,然後臉上浮現笑容:“這樣看來,殿下上次虧損的本源是徹底彌補回來了,不過此後還是要小心,半年之內不要過於操勞辛苦,否則還是有可能舊疾復發。”

徐子先現在對這個醫生的醫術根本不敢小瞧了,雖然他入得武道之門,身體素質反應勁力都遠超過普通人,但越是這樣的身體素質,一旦被疾病所纏也就是加倍的危險。按王心源的判斷,最近半年他要好好將養,這樣將來複發的可能性就無限縮小,如果這半年再過於辛苦不顧惜身體,一旦復發就相當危險了。

這也是徐子先近來不入江西的理由之一,並且堂而皇之的寫在奏疏之上,遞到銀臺司轉兩府和大內的天子,天子反而要專門下詔撫慰於他,請秦王不要過於辛勞,以免身體再出事而病倒,使國家失東南柱石。

徐子先在呂宋二盜抵達之時還在重病,此事在事後早就流傳開來,並且在正式的報捷奏疏裡都有詳細的奏報,人近皆知,此事也給南安港大捷披上了一絲神秘的面紗,徐子先彷彿是若有神助,在最緊要的關頭老天給他送來了神醫,幾天之內重疾盡去,然後率領府軍將士打出了一個極漂亮的勝仗,也正是南安港口的一戰,奠定了徐子先和南安府軍的赫赫威名,其後的封王和開府,也無非都是這一仗的尾聲和後續。

若無那一戰使朝野均看到府軍的實力,徐子先有安定東南的力量,朝廷又爲什麼要給徐子先開府大權?

“最近半年我多半留在福州,也就是每天看看卷宗文書了。”徐子先笑了一笑,對王心源道:“東藩這邊,也要有勞先生了。”

“王妃和側王妃都已經身子沉重。”王心源抱拳道:“以在下的看法,還有陳醫官他們一致都是認爲,雖然從東藩跨海到福州不過幾天時間,但還是頗有風險,一旦突遇颱風,普通人摔跌幾下,或是暈船都沒甚要緊,將養幾天就好了。但王妃和側妃都有好幾個月的身孕了,一旦遇到這樣的事情,可能結果非殿下所能接受。爲了萬全計,還是要請殿下稍安勿燥,待兩位王妃產後足了月,那時候正好是八月前後,我福建路的夏颱風是四月開始,七月往北,八月是福建路沿海臺風最好,海域情形最好的時候,一路很少顛簸,而且風向合適,如果順利的話,兩天到三天時間也就足夠了。”

從海上走的話,南安港口到岐州港不過三四百里,順風的話兩天時間足夠了,大海行船速度雖然不快卻是一刻不停,不象陸上車馬總得有打尖歇夜的時候,一般快捷的小船從福州到岐州,確實也就是兩天時間,更快的兩天都不要。但大型船隻一般是要用三天時間,甚至四五天的也有,而夏天八月時也是東藩到福州海域情形最好的時候,天高雲淡大海蔚藍,風濤不起,早在四五月時的颱風多發季已經過去,九十月份的秋颱風季還沒有到來,那時候的福州外海相當平靜,也是異常的漂亮。

王心源的考慮相當周全,徐子先這一次原本是想帶兩個夫人回福州,畢竟他在福州最多一個月回一次東藩,等此後颱風季來臨時,可能兩個月才能回來一次,再下一次回來時多半是兩人生孩子的時候了,想想也是相當遺憾,在兩個妻子最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卻不能在她們身邊,另外也不能一同感受孩子在腹中的成長,到最後呱呱落地……

想想自己的想法還是很奇怪的,最少在這個時代是不受人們的理解和支持。男兒丈夫就是要博取功名,婦人們不僅不能拖後腿還要大力支持,否則就會被斥責爲不識大體,就算是孃家也不會支持。

“那就是如此吧。”徐子先笑了笑,對王心源道:“王先生辛苦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推測出王妃們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王心源神色有些怪異,不僅是他如此,傅謙等人的神色也是一樣,便是向來不問外事,只管安全的林紹宗等侍從武官,臉上的神色也是頗爲異樣。

不管是陳文珺還是秀娘,生下來的男孩身份都將會無比微妙,也無比尊貴。

往小了說,有一位都會是親王世子,未來的親王。本朝親王世襲或不世襲都看實際的情形,齊王府便是兩代世襲,到這一輩的齊王薨逝之後,齊王世子徐子勵便是隻繼爲齊國公,不得再復爲王。而徐子先剛授開府親王,爲國家立有大功,其下一代的世子,必被封親王,再下一代,如果沒有特殊情形,可能就是降封爲國公了。

就是說,剛降生的小王子,最少也是一位比擬三公的從一品的親王殿下,甚至實際權力,遠在江陵的那些親王之上!

而且除了是親王世子和未來的親王之外,哪怕是誕下兩個都是男孩,兩個男孩的身份仍然是相當的特殊和詭異。

天子無子,已經將徐子威再封爲期門左令,同時又將徐子威的兩個男孩帶入宮中,封爲團練使在宮中教養。

這兩個孩子也不過幾歲大,又未經大宗正和兩府同意,天子等若將神器私相授受,先秦兩漢之時,如果天子位缺也是大臣們商議定了,再決定迎接諸侯王入京。漢文帝接到邀請的時候,遲疑不決,害怕鬥不過先皇留下來的那些強悍的老臣,後來還是被人勸說過後纔敢赴長安就任天子之位。本朝大魏的皇權也不是如明清那麼集中,天子若無子嗣,有現成的一整套的辦法,總之沒有哪一條是允許天子私自決定儲位的人選,目前的局面,是天子已經違律在前,若徐子先這樣的近支血脈,又身份第一尊貴的開府親王生下男孩,其在法理上和過繼子嗣的隊列之中,毫無疑問都是排在前位。

不管是謝秀娘或是陳文珺,不管哪一個生下孩兒,在法理上都是可以繼承天子大位,也就是直接擁有了等若皇子的地位!

這便是衆人神情詭異的原由,這麼一個原本被視爲荒島的地方,一個破落戶的女兒和勳貴侯爵的女兒,同時誕下的孩兒都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和天子,想想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甚至是戰慄的事情。

這事情已經在島上傳揚開來,據說想替王妃和側王妃接生的穩婆能從東藩排到福州去……能接生未來的親王就很有面子了,很有可能接生的還是未來的天子,這是何等的榮耀?這種事要是天子有子,外路的人是不可能有這種機遇,既然遇上了,所有人都不想放過。

看到衆人的模樣,徐子先啞然失笑,擺了擺手,說道:“算了,我不該問這種問題……”

王心源也是呵呵一笑,趕緊道:“雖然不敢確定,但在下推斷兩位王妃可能都懷的是男孩,這個主要是從胎位和外腹的形態,以及一些細微的細節來判斷,不過老實說,在下不是很精通小兒科,只能是推斷而已。”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