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

徐行偉喃喃道:“難道我們真的都是高中?”

按報喜和抄錄的規矩,都是榜上名次越高,名單出來的就越晚,報喜的時間當然也就被推遲延緩了。

這種延緩可是要人命,但也是相當的受到歡迎。

鑼聲漸進,終於也是抵得酒樓之下,有人拾級而上,口中朗誦般的大聲道:

“武科二甲第七,永興軍路京兆府種紀種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秦鳳路延州姚平忠姚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三,福建路福州徐行偉徐官人。”

“這下好了。”徐子先對衆人笑道:“大家的心都可以放回肚子裡去。”

衆人都是喜上眉梢,這般的大喜事,又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人,想叫他們深沉也是太難了一些。

姚平忠跳起來怪叫,種紀的眉毛也罕見的舒展開來,這個種家的青年人,平常的時候心思太重了一些。

待報喜人上來,覈對名錄,果然衆人俱是高中,已經成了大魏的備選武官之一。

以將門世家的能耐,哪怕實力最差的徐行偉家,挑一個七品美職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謂平步青雲,不過如此。

“沒有南安侯的消息嗎?”徐行偉替自家歡喜之餘,也是替自家的好兄弟擔心起來。

“放心,放心。”種紀壓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臉部又恢復一慣的平淡神色,他淡淡的道:“我們都中了,南安侯豈有不中的道理?考官要是敢這樣明顯不公,怕是將成爲一大丑聞,天子也壓不住。”

“是了。”徐行偉展顏一笑,認可種紀的判斷。

陳佐才,陳道堅,劉益,張虎臣和高時來,田恆等人俱是趕了過來,圍攏在徐子先的四周。

各種眼神匯聚,憊賴的劉益,彪悍的張虎臣,清秀靈敏的陳道堅,經驗豐富眼光睿智的陳佐才,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是包含期盼與希翼。

方少羣側身在一邊,似是形若無事的繼續飲酒,心中卻是隱隱驚歎。

南安侯徐子先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能在身邊匯聚到這麼多罕見的英才。

徐子先對人才的渴求是相當明顯,方少羣甚至感覺到,如果不是想拉攏種紀和姚平忠,今晚上徐子先是寧願在朝天驛睡覺等消息……

對別人來說,能不能中進士都是沒有把握,對徐子先來說,無非就是名次問題。

天子和左相都不會蠢到操作考官,令徐子先不得中進士。

這層進士光環只是增加徐子先離京的籌碼,方便授給高官美職,若是徐子先不中,黑幕揭開,怕是又要引發大風波,天子和韓鍾都不會蠢到如此地步。

現在看來,怕是徐子先的位置當在一甲了。

外間報喜人的隊伍已經變得稀疏了,放榜都是從低到高,種紀已經是二甲第七名的高位,再放就幾乎很快到一甲,一甲只有三人,進士及第,這樣的榮耀還是相當奪目,人數極少,只有少量的報喜人隊伍還在榜下等候着,一旦搶到一甲的報喜資格,賞錢當然是要翻上幾倍上去。

“來了,看樣子是了。”

一羣武夫都是目光極爲銳利,比起不少眼睛昏蒙的文進士可是要強的多,在張虎臣出聲之後又過得幾息功夫,樓下才傳來譁然驚呼聲。

這個時候還有報喜人跑過來,說明這幢酒樓裡頭有排名在一甲的存在,哪怕是武進士,也是相當難能可貴。

有人在樓下高聲道:“一甲武進士,最少能位至管軍。”

“也可任親民官哪。”有人不乏羨慕的道:“我等還在下縣當佐官,人家已經可以坐鎮一方了。”

“不知道是哪一位?一會當上去拜賀一番。”

文進士照例是看不起武選官,彼此雖不能說勢同水火,也是涇渭分明。

但武選官中的一甲進士,一樣的天華地選,令人敬佩,因爲不僅要個人武藝高明,排兵佈陣金鼓旗號也是第一等的能耐,策問也需得相當出色,最少是文進士中普通以上的水準。

能寫出這等水平的策問,勉強也算是通得文事,可以與文官交結唱和了。

大魏這二百多年,管軍將領中擅長詩詞的可不是少數,多少膾炙人口的好詩妙詞,俱是出自管軍乃至太尉之手。

酒樓的掌櫃已經在樓上招呼夥計了,這裡是東十字大街,緊鄰東華門,四周的坊市衆多,高檔次的館驛酒樓密集,能出一個一甲進士在本店,當然是飛燕樓最大的光彩,很值得猛放一陣爆竹,宣揚一下,也是給本樓打磨一個金字招牌。

到下一科時,再有舉子在這裡徹夜飲酒等消息時,怕也會優先選擇這座運道很好的酒樓。

“各位客官,第十一盞,蝦棖膾,蝦魚湯齏來了。”

夥計也在此時來湊趣,人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和休息,精神頭和體力又恢復了不少,店家也是在此時接連上酒上菜,將氣氛推到最高。

“第十二盞,水母膾,二色繭兒羹。”

“第十三盞,蛤蜊生,血粉羹。”

至此酒菜上齊,天光大亮,街市上已經有不少行人百姓,很多人暫時停了腳步,看着報喜人跑過來的這座酒樓,今天是三年一次的放榜日,東華門外傳唱姓名,在大魏來說是不分文武都是第一等的好漢子,值得人關注,也是值得人尊敬。

當報喜人氣喘吁吁的跑過來時,牽動的可不是這一座酒樓的人心,酒樓之外,最少也是停了數千人,等着這人高聲報喜。

報喜人有五六個,當中是個高壯漢子,人越多,他似乎越起勁了,停在酒樓門口,環顧一下左右,叉腰停住,仰頭高聲報道:“天恩浩蕩,崇德十四年辛丑科會試欽點第一名狀元,福建路福州南安侯徐子先!”

這人聲音極大,又是刻意賣弄,一腔好嗓子似是在吊花腔,一通喜報叫的婉轉曲折,頗有一些蕩氣迴腸之感,這一聲叫,四周最少數千人聽的清清楚楚,報完之後,立刻有人下意識的開始叫好,接着傳揚開來,無數人跟着拍掌叫好,巴掌聲和叫好聲融在一處,似是山崩海嘯一般,熱鬧非凡。

酒樓的掌櫃也是第一時間燃起了爆竹,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也跟着炸響起來。

“這是京師東華門外一景。”酒樓上早就也響起叫好聲和拍掌聲,掌聲猶如雷鳴,加上尖叫聲和喝彩聲,與樓上的動靜也是相映成趣。

姚平忠在原地轉了幾個圈,極爲滑稽,惹的衆人大笑。

魏翼是微笑,有對自己的期許和對朋友的讚賞。

徐行偉則是大笑,一邊笑一邊對徐子先道:“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這景中,成爲景中人之一,不過也沒有明達你中這一科的狀元叫我開心釋懷。”

魏翼跟着道:“明達,回去之後當祭祖,告慰先南安侯在天之靈。”

“我知道,我知道!”

徐子先原本以爲自己內心會一片平靜,畢竟這個武進士已經沒有自己剛穿越時那般重要。

穿越至今,他算是靠自己一手一腳踢打出了一片基業,南安別院和團練,港口碼頭倉庫,加上坊機和未來的棉田,只要踏踏實實的做下去,未來超過齊王和趙王的基業,也是不在話下。

當然前途還是有重重險阻,但徐子先有信心逐一解決,若真的解決不了,了不起一劍斬過去便是。

所以徐子先一直覺得,武進士已經是雞肋,棄之當然可惜,食之也沒有太大味道。

不過是給左相,右相還有天子一個不得不重用他的藉口。

此前的功勞還沒有列入,加上兵變大功,若沒有武進士這一層光環,授官時多少還是會受到限制。

現在當然一切迎刃而解,也怪不得天子和宰執們這麼大方,直接給了一個一甲第一。

理智上是這麼想,情感上卻仍然是激動無比。

這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魏文武並重,文武狀元要在東華門外騎馬誇街,文狀元直接授秘書館校書郎,直史館,是八品的清貴要職,且是京官,比起授在外地的知縣同年們起步就要省十年之功。

武狀元的授職不是那麼固定,但上升渠道十分通暢,更不要說徐子先這種國侯身份的宗室,加上早就立下大功。

從此可以少受多少桎梏,少受多少磨難,好風借我,青雲直上。

上可慰徐應賓的在天之靈,回家之後,亦可告慰辛苦等待的陳文珺,小妹,還有秀娘等人,至於李儀,秦東陽,孔和,傅謙等人,想必接到消息之後,也會是驚喜交加。

而徐子先更能聲聞大魏,新一期的分發各地的邸抄是有新科進士的名錄,徐子先的名字就排在第二……第一隻能是文狀元,原本是兩個名字並列,文在武前,似乎是百年之前的傳統了。

青年宗室,世襲國侯,團練守捉,立下大功之後又在京師攪動京華風雲,大政亂之下悍然殺掉參知政事,破除京師亂局,其後再以策問奏疏知聞天下,邸抄之後,慣例各處的報紙會登錄新科進士名錄,當然也會着重介紹狀元郎的背景和詳細資料,甚至是會選登狀元的文章或詩詞。

徐子先原本就以文章知名,這一下更是會聲聞天下。

當一份份報紙頒行天下,八百軍州的讀書人,會有幾個不知道徐子先的背景和大名,還有他的過往經歷?

這就夠了。

徐子先的聲望會在短期內攀升,成爲衆人矚目的大人物,這就真的夠了。

雖然大魏的狀元,除了少數幾位外,多半是庸庸碌碌,一生的功績沒有辦法和成爲狀元時的成就相比。

但想一想,以大魏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識字率,億萬人口中當有數百萬人有意於科考,其中最少有幾十萬人有志於武學考試。

從縣鄉村鎮到各路的州府,一路過關斬將,能到京師來的武舉已經是人中龍鳳。

而徐子行雖然因爲是宗室,省了解試這一關,其進士試卻是與普通的舉子一併進行,都是憑真本事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結果,成能爲狀元,文章也會刊印發行出來,到時候自然就會擋住若干張質疑的嘴巴。

這就足夠了……

-----------

有好的推薦,更新要多一些,今天三章,明天看情況。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十一章 時光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十一章 時光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