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

“我說你們怎麼這麼內行。”秦東陽笑道:“昨夜火攻,時機,方法,都是拿捏的爐火純青。我還在想,劉益他孃的真是厲害,到水師幾個月時間,怎麼打火攻都知道了,原來畢竟還是任忠出的主意。”

葛存忠道:“任忠這一手漂亮,叫老子對他刮目相看。”

金抱一抱着臂膀,說道:“這個人要是真心效力,也是值得一用,是個有本事的人。他和咱們要是一條心,確實是個好的水師統領。”

劉益也是笑道:“我一直感覺就是君侯拿這人當個幌子,老實說我也瞧不起他,平時和他尿尿都尿不到一個壺裡,見了面也不怎說話的。現在好了,人家給咱好好上了一課!咱是老粗,有什麼說什麼,火攻火船的戰法,任忠是教給我了,但怎麼把握拿捏,什麼洋流,風向,什麼樣的艦船實力對比用什麼戰法,這些東西,還得慢慢來學,實戰比啥都重要。老實說,我認爲這一次水師官兵能有實戰的機會,還打贏了,這是最大的財富。要是按事前的安排,咱們縮在港口裡不出來,雖然不會死一個人,將士們憋氣之後就會懷疑自己個,士氣會跌到谷底。君侯,我們沒有遵守軍令,願受懲罰,但我有一句話不吐不快,刀子要拿出來砍人才是刀子,掛在牆上鳥用都沒有。”

在場的軍人爆笑起來,每個人都是笑的前仰後合,衆人都是笑的極爲歡快,一則是劉益說話十分有趣,這也是他一慣的風格,各人在一處時,大夥都喜歡聽劉益說話。這人有一種渾人的氣質,見多識廣,對什麼都不在意,有時候當然會得罪人,但更多時候人們是感覺到他說話的風格相當有趣。

二來是大戰之餘,每個人都有劫後餘生之感,這種感情逐漸被釋放出來了,大夥的心情都很好。

是的,昨夜又有不少將士戰死了,估過過百人,這兩天重傷的傷員也死了好幾十個,但死人的趨勢已經緩住了,今天就死了兩個,明天可能一個也不會再死了。

刀槍帶來的銳器殺傷就是這樣,挺過前兩天,再過兩天發燒期,過去了也就無事了。

前後戰死的將士會超過五百人,對南安府軍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陣亡數字,一次陣亡超過五百人,府軍建立至今都沒有過。當然,在此之前的府軍也沒有現在的規模,只是想到陣亡將士,甚至徐子先都認識很多陣亡將士,他每天早晨和將士們一起跑圈,有時候一起練習長矟和刀牌,很多時候他換着桌子和士兵們一起吃飯,這麼長久的時間下來,每個武官,每個將士,徐子先當然不能說全認識,但有相當多的將士他不僅認識,甚至知道對方的籍貫,家人,喜好。

現在這些將士都被清洗過了,換了一身新的武袍,每個將士都願意穿着侯府的灰色武袍下葬,而不是別的衣袍。

已經派了船到福州港口去了,要去接陣亡將士的家人來參加軍中的葬禮。

正因如此,每個人的情感都被壓抑着,直到現在。

大夥兒縱情歡笑,戰前的擔心,畏懼,惶恐,還有對徐子先重病之後的焦慮,甚至是寢食難安,現在情緒被釋放和宣泄出來了。

笑聲無比歡暢也是無比放鬆,徐子先也跟着笑了一氣,他的感覺當然是和衆人相同,也是感覺無比愉悅。

笑過一陣之後,徐子先對劉益道:“這一次任忠和你們立功立大了。鍛鍊了將士,使呂宋盜被迫逃走,這是大功,殺敵大約千多人,並不算多,但海戰得勝,意義重大,不亞於斬首萬級。從此之後,我南安府軍的水師,也將逐漸能揚名天下。再者,海盜還給咱們留下了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

劉益有些懵懂,攤手道:“就那些糧包,爛布,綢緞?金銀肯定有不少,不過水深的很,君侯打算叫人來撈?”

這話倒是提醒了徐子先,他立刻轉頭對陳佐才道:“劉酒鬼說的很是,沉船好幾十艘,不可能沒有大量的金銀。現在是那些布匹,綢緞浮起來了,糧食也浮出來不少,但金銀,甲杖,這些東西都沉下水面去了。不能浪費,理應全部打撈出來。這事立刻到福建路那邊張貼榜文,招募採珠人過來。近岸地方,水深不會超過二十米,他們能輕鬆把東西全撈出來!”

沿海地方都是有采珠人,從小就練習憋氣深潛,他們中的厲害人物據說能憋氣好幾分鐘,能潛入幾十米深的水底,但徐子先知道的是,福建沿海的採珠人,能潛入三十米左右,再深的話就很難,很可能當場就死亡。

就算潛下去成功上來,採摘珍珠成功,這些人多半也患有深潛帶來的疾病,很少有活過四十歲的。

這是標準的拿命換錢,也是把深海當成良田,這種職業幾千年前就有,最慘的是明時孝宗朝,一次出動幾百條船,八千多采珠人去採珍珠,由於要深潛才得大珠,所以採珠人被迫一次再一次的深潛下海,結果當天就死了六百八十人,其後又陸續死了過千人。

這種職業相當悲慘,幾年之後身體就逐漸跨了,但收益頗豐,此時又不懂得人工養殖,更沒有幫着深潛的工具,只能拿健康和生命來換,於是每個採珠人的收益都相當的高,足夠養活家小,還能攢錢買幾畝田,自己死後,妻兒還能得溫飽。

南安海戰,近海地方沉船超過五十艘,都是海盜的大艦,船上必定會有不少金銀和貴重物,這些海盜雖然有根基,但信的過的,呆着最安心的就是自己的船,除了有家室的海盜,他們有信的過的親人,會把錢財送回家中,大半的海盜船上都是裝滿金銀,這纔是正常的狀態。

歷史上有名的沉船,有很多是運金的商船,也有相當部份是沉沒的海盜船。

“這事我立刻叫人去辦。”陳佐才騰的站起身來,笑道:“咱們居然真的把這事給忘了?我估算着,撈出幾萬兩金銀不在話下。”

“打仗向來是發財的最好的法門。”徐子先笑着說一句,陳佐才已經出去安排此事去了,南安侯府的風格就是這樣,雷厲風行。

當下徐子先又對魏翼和劉益道:“此戰不僅打出了我府軍的威名,本島的地位會大爲提升,我的地位也會大爲提升,對島上的官吏將士,普通百姓,都大有好處。也使得咱們東藩的格局變化,此後可以用水師多護航,多打零散海盜,在實戰中獲取經驗。更要緊的是,咱們的商道不會斷,錢財會滾滾而來,往後去當然會更好。”

“當然了。”徐子先往椅中靠了靠,頗爲高興的道:“過遠的事咱們就不說了,說近的……剛剛派人清點過了,這一次俘虜的大船有四十七艘,簡直是天降橫財。”

這一次是徐子先率先大笑起來,在場的人都是一併笑將起來。

劉益當然是最高興的一個,他連笑都顧不上了,立刻問道:“君侯,查過了都是不是戰艦,都是多大的船,船上武器齊不齊?”

“這纔是下午的事,哪顧得上細點?”徐子先道:“只把船體大致看過了,你適才一提醒,我估計船上還會有不少金銀細軟,也不無小補。這些戰艦,多半是一百多噸到四百噸左右,四百噸的有七艘,三百噸的二十來艘,還有二十來艘是一百多噸的小船。就算小船,也能遠洋航行了。船隻我親自上去看過,多半很舊,但養護的很好,不奇怪,這是海盜的當家家底,怎會不用心?中小船多,不過投石機,弩機都有,還有不少武器,矛,劍,刀,弓箭,箭矢,當時未進艙看,物資估計也不會少。七艘大艦,都是四桅夾板船,船尾圓形,船頭是兩層或三層船樓,易於衝撞時和敵人接船交戰,高船樓易於射箭和發射弩炮,但我要提醒水師,這種船駕馭很難,你們掌握了之後還要注意一點,這些船容易傾覆,因爲船頭太重,一定要千萬小心。”

海盜的船就是天方船,天方船其實就是克拉克船,已經處於往蓋倫船的轉型期。

至於帆槳船,已經很少有人用了,徹底沒落了。

“省得,省得。”劉益高興的直搓手,這真是意外之喜,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

能夜襲使海盜慌亂,對東藩的戰場有所幫助,這就是水師夜襲火攻最大的目標。誰能料想,海盜不僅被偷襲成功,損失慘重,還趁夜而逃,並且留下了四十多條戰艦?

這不是普通的福船,沙船,廣東船,而是正經的風帆戰艦!

每艘戰艦都有完備的敵樓,船尾都有弩炮,帆索保護使用,狀態相當良好,船隻的整體性也是相當的好。

雖然在操控上,軟帆船不及福建同安船易操控,畢竟是兩個體系,但福建路又不是沒有軟帆船,這年頭由於大魏提倡海貿,閩商和廣東商人在海外落地深根極多,在海外造船,購船的商人也是不少。

泉州港口裡停泊的船隻,大約有三成多到四成是軟帆船,其中當然也有大量的魏人在上頭當水手,南安水師沒用軟帆船,也沒有建造軟帆船,徐子先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以十年或二十年來計算,南安侯府或是大魏都沒有能力去開發北美和澳洲,而在東亞,東南亞爭奪地盤,福船一樣能到,大魏的戰艦也有優勢,穩重,不易傾覆沉沒,這個年代的軟帆船,就算大量裝備了青銅火炮威力也有限,還沒有必要完全跟隨別人的腳步。

不過軟帆船,也就是蓋倫船遲早會徹底淘汰福船,相對蓋倫船,福船就毫無優勢,徹底被人甩了開去了。

若二十年後,徐子先擁有更大的權力和地位,擁有更多的財力,那時候將會是他啓動淘汰福船,全面建造蓋倫船,並且會完全淘汰投石機,衝角,弩機,全面使用火炮。

現在是因地制宜,是因爲徐子先需要跑在時間之前,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可以在從容不迫的條件之下,將這些事給做完。

若上蒼給他這一次機會,解決東胡,重建強大的水師,確保對東亞和東南亞的掌控,甚至在有生之年,登上北美,那麼華夏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夢想,昨夜纔剛剛解決掉一股海盜,其實就是跳樑小醜,但就是這樣的小丑卻是使福建路風聲鶴唳,東藩島也是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甚至對方丟下來的破爛,都被在場的東藩諸人視爲珍寶,要是認真想起來,其實內心應該很不是滋味。

“這些戰艦,相對他們的新船,沒有火炮,投石機數量不足,船體也較爲老舊了。”徐子先道:“這原本就是他們空出來,打算鑿沉之後放棄的船。他們折損的人手太多,沒有辦法操控那麼多戰艦回呂宋一帶,帶着大量空船走,遲早出事。倒是沒有想到,突然被你們攻了一下,當夜不知就裡,只能倉皇逃竄,卻是便宜了我們了。”

陳道堅這時才接話,這個年青的官員出使倭國之後,在南安侯府的權力體系裡明顯更重要了,他襲殺天方使團的事也是流傳一時,現在整個福建路和東南地方不少有心人都聽說了此事,也聽說了陳道堅其人。

人們很奇怪,爲什麼南安侯總是能發掘出這麼有用的人才,簡直是一件令人感覺詭異的事,似乎什麼人打南安侯身邊經過,身上若有優點和長處總是能被發現。

陳道堅笑吟吟的道:“我們估算了一下,四十多艘戰艦,均價十萬貫一艘總是要值,加起來算是在海上一下子就舀了四百萬貫的一鍋好湯。”

“這話說的極好。”葛存忠對這個俊秀又膽大的司從官員印象極佳,當下笑着贊同,說道:“劉旦這廝,跑到呂宋之後,怕是要心疼的直哆嗦。”

衆人又是笑起來,確實如此,從擁有幾百艘船,到損失過半,還白送了幾十艘給南安侯府。要知道,這可全部是正經的戰艦,各種武器裝備完全,均價一艘十萬肯定還是略微低估了其價值,因爲那七艘大型戰艦肯定是價值不菲,搞不好其中就有顏奇的旗艦在內。

劉旦應該不會想把大型戰艦鑿沉,但火攻夜襲時,缺乏人手的戰艦肯定是被海盜們自行放棄了,一艘大型戰艦,水手都是論百人起的,就算輪班也得三四十人一班才能掌握好船隻,海盜這一次損失慘重,很多船上的水手加在一起才幾十人,倉促之間他們開不走船,而缺乏人手的大艦閃躲吃力,很容易成爲靶子被集火,海盜們紛紛放下小船,或是跳海游水逃生,跑到別的人手充足的大艦之上躲避,被放棄的幾十艘船,除了那些被挑出來放棄的小船外,大半都是這樣的情形。

這是意外之喜。

這些天來,徐子先在內的所有人,看到海上的敵艦時總是憋着一股氣,密密麻麻的戰艦橫亙在海面上,那種無能爲力的被壓迫,被威脅帶來的被傷害的感覺,叫人喘不過氣來。

陸上海盜們已經得到了慘痛的教訓,首級堆積如山,在海上,南安侯府卻是拿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坐視他們留在海上,那種無力之感,每個人均是感同身受。

這一次的火攻,算是把呂宋二盜積攢多年的家底打掉了一半,劉旦只帶着剩下的一半船隻跑回去,加上人員損失極爲慘重,這股海盜勢力,算是被徹底打殘。

而南安侯府得到的是四十多艘正經的戰艦,雖然不是同安戰艦,操控起來會有些陌生和困難,但這並不能難倒水師官兵和那些水手們,最多個把月功夫,南安水師就能把這些戰艦完全掌握住了。

這樣一來,南安水師的實力等於翻了兩倍,正經的百噸以上的戰艦近七十艘,也算是力量相當可觀的海上力量了。

更叫徐子先感覺欣慰的就是,由於收穫了這大批的戰艦,導致南安侯府可以減少訂單,將外購的訂單減少,增加東藩造船廠的製造份額,推進東藩船廠的造艦計劃,使東藩船廠,能夠儘早的建造更多的合格的戰艦。

徐子先有很樸素的信念,可能是受了後世一些觀念的影響,那就是買來的始終靠不住,凡事還是得靠自己,南安侯府會持續訂購戰艦,畢竟福建的大型船廠很多,生產優質的同安戰艦並不困難。

“水師暫時還是不要輕出。”徐子先對劉益道:“要防海盜殺個回馬槍,陸上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海上咱們還是要小心謹慎。”

“是,君侯。”劉益道:“這些被俘獲的戰艦,我想還是趕緊派人來駛回港內。”

“戰艦有不少破損要修補。”徐子先考慮一會兒,說道:“我已經決定派人拖到船廠裡,船廠易守難攻,海盜縱來,人手不足,也不足畏了。”

“也好,聽君侯安排便是。”

其實劉益是想早一些把這些戰艦給接管了,他這個水師的大當家,苦於戰艦不足已經很久,這一下實力暴漲兩倍,他已經心癢難耐了。

徐子先自是看的出來劉益的心思,當下笑道:“你也莫急,水師經過傷損,人力定有不足,且將這些船留在這邊修補,也順道叫工匠們瞭解這些軟帆船的結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這種船真的優於我們的戰船,將來仿造也未嘗不可。”

劉益站起身來,說道:“既然如此,情況基本明瞭,我還是趁夜回去主持那邊的大局,若澎湖和港口無人,萬一有變,悔之晚矣。”

這種謹慎和持重的態度,和持着雙刀砍人的劉益完全是兩種人了,徐子先相當高興,也樂於看到部下的這種轉變。

徐子先臉上噙着笑容,對劉益道:“你回去也好,明天若無事,可派船到海上戒備,護送採珠人的船隻明天應該就能過來。”

“但不宜派多船,防止反覆。”

劉益一一答應下來,魏翼見無事了,說道:“明達,我也回澎湖去了,戰時,主官不能擅離信地。”

“橫豎也無事了,我還真不信海盜能衝到澎湖港內。”徐子先看了一眼魏翼,笑着道:“你不想去見見小妹?要是納徵過了,你想見也見不着了。”

納徵是六禮的第四禮,其後就是請期和親迎,親迎就是後世的婚禮流程,在古時則是最後一道程序。

魏家和南安侯府的親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徐子先無事,魏家當然不可能反悔,只要徐子先不反對,這事就算成了。

而現在徐子先終於鬆口了,所謂納采,問名,納吉都只不過是走個流程過場了。

這當然是很明顯的酬功,魏翼動員廂軍,民壯,與南安水師一起固守澎湖,替南安侯府守住了門戶,其立功不小。

還不止如此,魏翼和魏家代表的是福建路願意與南安侯府合作的中下層的官紳,雖然昌文侯府能影響大半的官紳,甚至做出實際的安排,但增加一個魏家,更是使砝碼加重了幾分。

魏翼本人更是有膽識,有才幹,也很聰明。

守土有責只是空話,大魏的官員,說真的還沒有幾個死在任所的,如果換了一般的官員,幾萬兇名在外的海盜來襲,怕是早就找藉口跑到福州避禍去了。

就算事後被免職又能如何,總是性命交關,自己的命纔是最要緊的。

魏翼不僅未走,反而動員澎湖民間的力量,士紳出錢出糧,百姓中選擇、民壯,又約束動員廂軍,港口上幾千人駐守,加上民壯有過萬人,這種聲勢使海盜壓根沒有打下澎湖,與南安侯府打持久戰的打算,也沒有這種可能。

光是這一宗,魏翼就是立了大功,並且此役過後,魏翼在澎湖施政會更加順暢,也能更容易配合南安侯府在澎湖的影響力,進而改變整個澎湖。

東藩,澎湖爲一體,魏翼的作用,在現在這個階段怎麼高估也不爲過。

另外魏翼本人也是個相當出色的人才,進士及第在大魏可並不容易,在歷朝歷代都不容易。

徐子先對魏翼極爲滿意,他也認爲魏翼將來成就不可限量,最少是一個能主持一路民政大局的優秀的人才。

這就夠了。

當然,小妹的婚事主要還是因爲魏翼和小妹兩情相悅,否則便是有再多理由,徐子先亦不會首肯此事。

當然,親迎最少還得兩三年,小妹今年還不滿十五,總得到十七八歲時出門,較爲恰當。

就算如此,魏翼也是喜上眉梢,這件事懸在他心裡很久了,他和徐子先交情自是不必提,但兩家的地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族裡不是沒有長者商討過,其實南安侯府和昌文侯府聯姻之後,對文官士紳這一塊已經有了強有力的盟友,和魏家結親算是錦上添花,不能說是上上之選。

上上之選應該是在禁軍世家中選擇一個結親的對象,或是挑選一個豪商世家,這比和文官結親更爲合適。

魏翼也因此懸心很久,畢竟親事未定就有變數,家族中人有很多人擔心交情也抵不過現實的考量。

還好,塵埃落定了。

魏翼喜上眉梢,四周一片恭喜的聲音響了起來。

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
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五十四章 睦親館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