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

徐子先此時已經接了首級在手,先叫田恆等人放了一輪弩箭,將金吾衛和羽林郎們向前的腳步停止,羽林郎們倒是都穿着幾十斤的重甲,但在百步之內,沒有盾牌的話,他們可沒有信心拿身上的甲冑硬扛弩箭,所有人都是停頓住了,沒有人繼續向前。

“看!”徐子先厲聲道:“今晚之事,涉及的是宰相和大參之爭,徐子誠謀圖儲位,亦是一併被擒,劉知遠伏誅,你們奉事護衛天子,沒理由介入到這等事中來,還不停步?”

說話之時,徐子先也是將劉知遠的首級高高舉起,面目猙獰的首級在半空中晃悠,不是劉知遠又是誰?

諸多的郎衛哪個不認得劉知遠?

這位大參可是天子身邊的紅人,幾乎每隔幾天就到宣政殿去面見天子,一談就是個把時辰纔出來。

天子也多次駕臨大參府邸,負責護衛的也是這些郎衛,對劉知遠他們當然是熟到不能再熟。

畢竟是天子心許的人,未來的宰相人選。

現在劉知遠的首級就是在半空晃盪着,被斫斷的脖頸間還在滴落着血液,看起來令人感覺觸目驚心。

幾個郎衛不爭氣的嘔吐起來,不少人都是面色蒼白,扭過頭不敢細看。

“這就是天子近衛?”角樓上的一羣福建蠻子,這陣子在京師可是飽受歧視,特別是彈壓皇城地面的金吾衛們,走在哪裡都是挺胸凸肚,趾高氣揚的模樣,哪曾將他們這些福建路來的鄉下人,南方蠻子們看在眼裡?

提起福建人,當然是“蠻子”長,“蠻子”短,那種鄙視和低看一眼的姿態,真是令人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郎衛都是身高體壯,身上的甲冑,手中的兵器,無不是精中選精的上品,走在人身前時,那種睥睨萬方的姿態,也是有天子近衛們特有的傲氣,誰曾想過,他們在真正的遇到兇險的場面時,居然是這種模樣?

“真是不堪。”田恆悶聲道:“連我們石橋初陣時也不如。”

“頭一回砍首級時,兄弟們也是害怕。”高時來也道:“但也不至於害怕成這般模樣。”

“新兵負責斫砍首級,還真是練膽的好辦法。”

“咱們那是窮苦人,漳州城破時,死人我們就見多了。每天飢一頓,飽一頓,有機會當然要抓住。你們看看這些大爺,生下來怕就是貴人家,最少也是中產之家,一輩子沒吃過苦,沒捱過餓,他們哪有什麼拼勁?真有斫人頭的機會,怕也是能往後就往後……”

田恆的話,倒是說的人人點頭,確實是環境不同,不管是南安的武卒還是漳州流民牙將,特點就都是在苟活着,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態,這些郎衛,就算不是文武大員家的權貴子弟,最少也是世代禁衛家族出身,居於燕京城中,世代生活在天子腳下,俸祿優厚,賦稅壓力又輕,那些莫名其妙的地方雜稅可不敢在京師收,更不要收向這些郎衛們收了。

爲了拉攏安撫軍心,對郎衛的賞賜又是第一等的,新年正旦,照例有賞賜,天子的萬歲節,皇后和太后的千秋節,冊立皇太子,天子即位,都會大赦天下,並且賞賜京營禁軍和郎衛。

這些人確實如田恆所說,生於安樂,怎會有奮起拼命的心思和動力?

眼下的事,拼也未必怎樣,不拼的話,性命無憂,按資排輩也有升遷的那天,就算一輩子當個普通的郎衛,生活質量都比在京師外的小官都舒服,這些人,哪有拼命的動力?

幾支弩箭,就阻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由來可非無因。

“不要聽他們奸言挑唆,大參入內東門小殿,陛下可是親自部署抓捕韓鍾……”徐子威繼續吼叫着,可惜已經無有幾人聽他說話。

天子是要扶劉知遠,拿掉韓鍾,那又怎樣?

現在韓鍾還活的好好的,石遇吉,陳常得根本沒有拼命攻打相府,這邊劉知遠已經死了,事情已經相當明顯了。

終於有個廂都副指揮冷冷的對徐子威道:“期門令和南安侯的私怨,我等可是管不着。天子派我等出來是救援劉大參,現在大參已經死了,下一步怎麼辦,當然是請示天子指示,若真的要誅南安侯,天子再派使者持節前來,我等還敢不奉詔麼?”

徐子威頹然退後,他現在明白了,爲什麼此前派出的衛尉加郎中令,在宰相府邸面前碰壁,一無所得。

現在的他可以確定,想靠這些郎衛做事根本就不可能,如果真的要成事,當然要派出禁軍,可是天明之後,韓鍾入宮,天子還會派出禁軍來此嗎?

不可能了,塵埃落定。

徐子威恨恨的退向後方,他根本無能爲力,若是勉強郎衛上前,毫無戰意的郎衛能打成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那一夜在江心徐子威曾經觀看過南安團練與羣盜交戰,對徐子先的武勇和團練的精銳程度相當瞭解。

以眼前這些郎衛的水準,還是不要上前送死的好。

“我那三哥還算知趣。”徐子先也鬆了口氣,無論如何,不打起來是最好的結果。

“現在等天明。”徐子先慢慢坐下,舒緩痠痛的身體,略帶疲憊的對衆人道:“就看韓相公入宮的結果了。”

……

天子幾乎一夜沒睡。

在諸多內侍的勸說下,官家總算是在下半夜時小憩片刻,但宮外的寂靜無聲象針扎一般,令天子感覺異常的難堪。

連續派出幾千郎官和金吾衛,楞是沒聽到一丁點的動靜,郎官和金吾衛的無能,令得天子有一種自身也不安全的感覺。

這般的郎衛,真的能護衛住宮禁安全?

至晨光微明,宮門復開時,天子已經洗漱過,連早膳也不及用,急赴內東門小殿,等候韓鐘的到來。

奉命還在接仙台看京師情形的內侍侯官也已經下來,京師地面漸漸恢復正常,有不少官員儀衛從各家府邸而出,準備至衙署照常辦事。

很多小食店,照樣開門營業,很多百姓,出門買湯餅,麪湯,京師百姓的風俗一慣如此,很多人家連煤竈都不備,早上的洗臉水都是在買早點時順道用大銅壺打了回家,一家人的洗漱都夠用了。

晚上就去澡堂子裡洗,要麼再買熱水回家用。

懶人有懶福,京師數以萬計的小食鋪就是提供這樣一條龍的服務,從洗漱用的熱水,到早晨熱騰騰的湯餅,也就是麪條,或是燒餅,油餅,肉餅,肉饅頭,饅頭,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有不少還是從太祖在江陵時代遺留下來的特色吃食,也是一併隨遷都遷了過來。

直到今天,宗室的口音還是帶江陵官話的味道,在福州和江陵還有京師形成了一個個方言島。

不僅是早點,午飯,晚飯,都是可以不起火解決,價格也很親民,很多小食鋪的餐具都是銀製,老主顧點一餐飯,十幾二十個銀盤子送過去,也不會害怕主顧把盤子給帶跑了。

整個京師,都是在鐘樓的鐘聲,還有沿街竄巷的木魚聲中,逐漸甦醒過來。

昨晚的事,似乎象一場惡夢,等天光大亮時,人們發覺事情並沒有如自己想象的那麼恐怖,半夜時有一陣喊殺聲,很快也消彌下去了,後半夜到天亮,就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當第一戶人家戰戰兢兢的推門而出時,發覺市面一切正常,終於千家萬戶一起出門,到辰時初刻時,京師市面已經幾乎完全恢復了正常。

說幾乎,就是還是有相當謹慎的人家,選擇繼續閉門不出。

達官貴人們出門要晚一些,他們多半有自己的廚房,不必着急打開門出去買早點,等市面已經恢復人氣,嘈雜聲起來後,城門照常開啓,城外的菜農,力役夫子們出來攬活之後,一個個貴人府邸纔打開側門,一個個穿着各色顏色的官員,或是騎馬,或是坐着馬車,轎子,往着各人的衙署方向趕過去。

……

李國瑞也是在辰時二刻出門,比他往常出門的時間要早一刻。

太陽已經很高了,在春天時的太陽畢竟是要比冬日暖和不少。

李國瑞身爲執政一員,在京師的宅邸也是御賜,三百多間房舍的大宅,前庭轎廂中堂後院花園馬廄一應俱全,李國瑞卻是住不大習慣。

他久在地方,爲官多年只取俸祿,使用公使錢都很謹慎,這是一個秉持了大魏官員遺風的舊式官僚,正因爲對韓鐘的奢華和宰相帶頭收受賄賂不滿,李國瑞才決心投到劉知遠一派裡去。

當今朝廷,孤身不黨的官員也是有,但只能沉滄下僚,想要有一番作爲,沒有黨派就沒有出頭之日。

出門之時,李國瑞神色一徵,叫住了自己的元隨儀衛。

“見過執政。”

來人是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穿着三品武官的袍服,見面之後,匆匆抱拳一禮,又是趕緊牽住了自己身後的戰馬。

雖然穿着簡單,也沒有帶多少儀衛,只有兩個護兵騎馬在遠處跟隨,但這人站立之所,居然沒有多少人敢停留,四周空空如也,只有這漢子一人,一馬,早晨的陽光在別處一樣燦爛炫目,在這裡卻是似乎形成了一個黑洞,一切人,光,哪怕連空氣,似乎都不能駐留。

而此人,淵渟嶽峙,磊落大方,神色從容,如果不是十分相熟的人,怕是根本不能在他的眼裡看出有一絲焦慮與擔心。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