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

“此處不宜說這些事。”齊王看向徐子先的眼光中滿是欣慰之色,他對衆人正色道:“確定首級,這纔是當務之急。”

“是陳於泰沒錯。”鄭裡奇笑道:“我本人未見過,但已經找了十餘個見過其人的辨認過了,若非如此,豈能如此輕率發言?”

楊世偉頷首笑道:“本府也多方確認過了,是陳於泰沒錯。”

“甚至還能確定不少大頭目。”鄭裡奇道:“只有一個羅四不見了,估計是在逃走的三百餘人之中。”

“不復爲患了。”林鬥耀一臉輕鬆的道:“終於結束了,下一步是要整頓軍備,以防蒲行風等大盜來犯,諸位大人不可放鬆警惕,禁軍要閱武,廂軍也要年富力強的幹員去整頓。方上不負聖恩,上不負黎首。”

鄭裡奇率先抱拳道:“安撫使大人說的是。”

楊世偉道:“當曉瑜軍民百姓,不可掉以輕心,海防陸防,俱不可大意。”

齊王點頭道:“林大人之意,也是我的意思。此事容後再議,待上奏朝廷時再說。”

徐子先還是頭一次見到林鬥耀一呼百應,估計林鬥耀自己都沒有料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附合自己,包括一向比較疏遠的齊王。

突然間衆人體悟到林鬥耀和衆多大員的意思,整頓禁軍是安撫使司的責任,在此之前齊王和趙王一直在禁軍裡頭摻沙子,林鬥耀也是完全沒有辦法。

而現在林鬥耀的意思是,禁軍重整重編就是他的事,而廂軍整頓,需要“年富力強”的幹員整頓,很明顯,這是一次擺在明面上的交易,齊王等人不再和林鬥耀爭奪禁軍的控制權,林鬥耀徹底放棄廂軍,交給徐子先。

齊王的態度已經傳揚開來了,其在廂軍中的根基全盤交給徐子先,鄭裡奇等人傾向齊王,早前對徐子先早就釋放過善意,已經下過注,當然是繼續跟進。

這一次提刑使司也沾了光,陳於泰算是盜案,能在鄭裡奇的手中結束縱橫福建十餘年的悍匪,對鄭裡奇來說當然也是大好事,是他爲官生涯的重要一筆。

就算將來升不了官,對鄭裡奇來說也是足夠了,將來的爲官行述,墓誌銘,俱是大有可書寫之處,甚至可以依靠此事上國史,被提上一筆,還有什麼可追求更多的呢?

衆人自是支持,齊王卻不欲當衆討論此事,弄的一羣大員跟黑幫分贓一般,吃相太難看了一些。

此前已經上奏過一次,現在確定陳於泰的首級,跟着就是要確定各人的功勞,各司都是有份,最大的那份是徐子先的,誰也搶不走。

“我無甚可多說的。”齊王最終對徐子先道:“請你上馬,走在所有人的前頭。”

這些大佬說暗語分贓時徐子先並未出聲,最大的好處定然還是他的,不需要着急。

而此時齊王更是將他推到了榮譽的最高點,當所有人帶着陳於泰首級進入福州城的時候,南安侯徐子先當策馬爲第一人。

“我來替南安侯牽馬。”適才說怪話的禁軍副統制上前一步,以他的職位,替二品紫袍的侯爵牽馬,倒也不算折辱。

“我的人替南安侯鳴鑼開道。”楊世偉滿臉放光,自去年徐子先異軍突起,這個老知府多次奔走於途,顯然他是不以爲苦,反以爲樂。

鄭裡奇湊趣道:“就說南安侯徐子先,帶陳於泰首級入福州府城。”

林鬥耀自重身份,當然不會參與此事,只是他也不會反對。

蕭贊等人,唯有苦笑而已。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徐子先跨上戰馬時,高時來捧着首級站在他的馬身右側。

一羣團練武官和武卒持矟侍立在左右,福州府的衙役和廂軍們在前後開道。

齊王在後,林鬥耀在後,鄭裡奇和楊世偉等人俱是在後。

諸多文武大員,包括親王在內,都是跟着徐子先的馬蹄身後入城,這種榮耀,當然是前所未有,縱使是趙王爲天子親父,也不要妄想有這麼一天!

高時來等人都是滿臉的驕傲之色,今日的情形夠他們吹上整整三個月不帶重複的,這是一種罕見的經歷,足夠在臨死之前對兒孫再好好吹噓一番。

魏翼已經在打着腹稿了,戰爭的細節大致已經瞭解,從徐子先以水營騙過陳於泰,再暗中於岐州佈置,更換廂軍士卒和武官,調入團練,這是標準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被哄騙住的陳於泰毫無警惕,一戰之下武卒們損失不小,可是完全覆滅了陳於泰一夥海盜,斬首一千七,陳於泰的首級也在其中,可謂完全成功,沒有什麼遺憾之處。

衆人很默契的沒有問陳於泰的私藏,包括繳獲的戰艦在內,從林鬥耀到鄭裡奇等人俱是沒有過問,魏翼也沒有用,相反他要用一些筆法來淡化,甚至暗示陳於泰沒有多少財貨,艦隊也在大火中損失不小。

用這樣的辦法可以令所有人淡化或是輕視陳於泰的財富,儘管魏翼能確定徐子先定然是在島上大撈了一筆。

魏翼不覺得徐子先拿走陳於泰的財富有什麼不對,國朝本來就有傳統,團練自己負責養活自己,當然也有權力處置戰利品。

只是陳於泰的財富太多太龐大,暴露出來難免會惹人覬覦,也就如此而已了。

昔日的夥伴走到如今的地步,魏翼感覺到的就是由衷的愉悅,另外就是感覺雙方的關距拉的越來越大,現在爲止,他已經感覺自己幫不到徐子先太多的忙,這叫這個也相當自負的青年進士,感覺有些迷茫,也有點痛苦。

被人拉下的滋味不好受,哪怕是最好的朋友。

徐子先的感覺很複雜,他可以確定自己相當高興,也十分驕傲和自豪。但也有一點迷茫,畢竟以他的看法,陳於泰和他的部下並不算十分兇悍,是比蒲家的散兵遊勇強,但完全不能和經制之師相比。

岐山一戰,其實不需要翻越險峻的高山,澎湖水師總能運送兩個軍的禁軍,全部披甲,持矟,持一人高的長盾,持大量的神臂弓上岸,戰場上必定也還是一邊倒的結果。

而福建路的文武大員,就放着那廝在地方上禍害百姓?

此時此刻並不是想這些事的時候,很快所有的聲響都是被百姓的歡呼聲給蓋住了。

人們的情緒更加激動,到處是歡呼聲,還有不少百姓在徐子先騎馬經過的時候,跪在地下砰砰碰頭,由於太過激動,很多人嗑的滿臉都是鮮血,令人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城中到處是燃放的煙花竄起來,到處都是張燈結綵,如果不是天氣和暖,人們都穿着夾衣夾袍,怕是上元節也遠不及這一晚上的熱鬧。

隨着徐子先策馬入城,高時來高高捧起的陳於泰首級在好幾條重要的街道亮相,幾乎整個城池都陷入了半瘋狂的境地。

幾乎沒有人不高興。

哪怕是沒有被岐山盜搶過,或是蒙受過什麼損失的人,在陳於泰被殺之後都是鬆了口氣。

無論如何,這股悍匪被剿,意味着商道更暢通,機會更多,出門更平安,不必太擔心親人朋友的安全。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相當重要的大事。

……

“現在看來,我們做的決斷是沒有錯。”

看着滿城煙花,陳篤光撫着花白的鬍鬚大笑,他身體不太好,笑完之後就是一陣猛咳。

很多人奇怪,陳篤光的身體只適宜安靜養老了,卻偏生要在家族的事上操持那麼多,只有大家族的核心人物纔會明白這種心態。

自小生長在家族的貴人們享受家族的好處,心裡也會有回報家族的執念。

另外和現實的好處有關,家族內財富的分配,遺澤子孫的大事,不可馬虎。

還有現實的權力,這是對男人最好的春藥,若是真的凡事不理去養老,怕是很快身體就會跨下來。

陳篤光咳了一會兒,又對衆人道:“明達這一次,最少能再加三千封戶。”

“會加四千,正好一萬戶實封,虛稱兩萬戶,風光好看,天子會這樣決斷的。”陳篤名已經準備赴京上任,連續辭讓四次之後,叫天子和韓鍾都明白了陳家的態度,再下去上任就是給皇帝面子,並不代表陳家會介入天子和韓鐘的爭鬥……世家大族都不會急着站隊,因爲他們有拒絕的本錢和底氣,並不似寒門子弟爲官,如果不努力向上就很難抓住機會。

陳篤名不必着急,就算留在福建他一樣能輕鬆轉任地方實職,權勢一點不會減少。

回到京師任知制誥的翰林學士,這個職務是清流中的清流,再上一步就是進入兩府,成爲執政。

看似好機會,也是有大風險。

天子明顯是要找一個劉知遠的替代者,世家大族出身,任皇帝身邊的清貴近臣,陳篤名有這樣的顯職,還有福建昌文侯家爲後盾,幾年之內身邊就會聚集起不小的勢力,這股勢力一發展起來,就是左相韓鐘的大敵,陳篤名就能成爲另一個劉知遠,替皇帝衝鋒陷陣。

陳篤名冷笑道:“給明達加授國公,或是授給一路的責任,甚至一府的觀察使或制置使,這都是天子不敢做的事情,兩府也不會做,明達的鋒芒太銳利了,咱們這位官家又不是什麼雄才大略,能包容英才的性子。最大的可能,當然還是加封戶,反正宗室重封戶,又能堵一下明達的上進之途,塞衆人的嘴,又能拿東藩來糊弄,朝廷損失不會太大……反正東藩是二百多年的荒島,明達喜歡,天子順手就再給幾千戶,惠而不費,你們瞧吧,定然是這樣的封賞。”

“勳,階,多少也能漲一兩級。”

“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吧。”

陳篤敬笑罵道:“一樁天大喜事,你們在這裡說來說去說的好生無趣。”

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章 弓弦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
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五百章 弓弦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七十五章 嗚咽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