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

葛家兄弟商議的時候,秦東陽則是靜靜的看着在江灘上整隊的敵人。

陣列已經排好,臨時變陣不可取,新兵最怕將領不鎮定,陣前變陣,老兵精銳可以完成,而新兵不行。

敵將也算是高人,看的出來。

江灘上的匪盜雖然混亂,但明顯拉的很開,左右翼更充實,由於人數衆多,應是虛招的中路也有千人左右,正面還是會有相當的壓力。

對這種兩翼兜過來,拿人多欺負人少的戰法,最好的應對當然是變爲一字長蛇,以方陣應對最好。

現在的品字陣防禦不及方陣和圓陣,從陣法來說,秦東陽先失一着。

但他也是沒有辦法,品字陣厚重,互爲犄角,三個營首尾相顧,是新兵爲主的軍隊最好的陣形。

秦東陽扭頭看了一眼左手,信字營在他的左後側,有葛家兄弟和衆多的鼓山盜當軍官,應當可以放心。

忠字營是秦東陽自己帶,五百人的營中有林存信和李福祥等成名的武師加牙將當武官,皮甲和少量的鐵甲集中在這個營,秦東陽用心最深在這個營,也是當仁不讓的排在品字陣形的前端。

右側原本該是徐子先的位置,但徐子先已經往上游擊敵,同時帶走了相當多的老成牙將和高時來等人,義字營明顯被削弱了許多,好在有劉益,武藝不在秦東陽和葛家兄弟之下,由於爲人隨和,劉益也很得武卒軍心,希望他能有優秀的表現。

秦東陽只恨軍中缺乏強弩,如果現在有幾十把牀弩加上過百神臂弩,幾十柄蹶張弩,衆弩齊發,這是禁軍的特色。

現在敵人在二百步左右,牀弩和蹶張弩的有效殺傷範圍之內。

幾輪勁箭,就能把那些亂糟糟的匪盜射的嗷嗷亂跑!

秦東陽不無遺憾的想着,武卒中的弓手並不少,每個營有三十刀牌,二百矟手,二百七十人的弓手,這個配置,矟手和刀牌手的人數稍多,按大魏軍制,該是十刀牌,一百矟手,四百弓手,遇戰則牀弩,硬步弓,神臂弓,也就是手、弩,加上腰張弩,蹶張弩,這些強弓硬弩進行全方面的遠程打擊。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遠程火力覆蓋式的打法相當先進,對付大魏歷史上的敵人,如西羌,北虜,還有西南夷,生苗,都是無往不利。

但對甲堅兵利,步騎戰術都相當出色,也擁有數量極多,質量也相當強的射手的東胡人,這種戰法就相當吃虧。

敵騎來去如風,時不時的以重騎突襲魏軍後側,最終從側翼弓手以重騎突入,再以輕騎追擊,大魏軍的幾次慘敗,都是與敵騎優秀的戰術相關。

但眼下這個局面,如果有大量的硬弩,那局面就相當有利了。

秦東陽深吸一口氣,不論如何,仗總是要打下去,世子寄厚望給自己,他希望自己不會辜負世子,也不能辜負眼前的這些武卒,這些日子來,這些武卒每天都接受比禁軍辛苦十倍的訓練量,爲的就是保護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對的起世子下發的俸祿餉錢。

秦東陽深爲痛恨的就是自己沒有能力,替弓手們搞到更好的制式硬弓,搞不來牀弩和各種硬弩。

但沒有弩又如何?

最少在現在,秦東陽沒有聽到抱怨,武卒們更沒有因爲缺乏甲冑,硬弩,強弓而士氣低落。

現在所有人應該都在想着保護自己的家人,而人同此心,聽着身邊武卒們粗重沉悶的呼吸聲,秦東陽突然也是放下心防,略微繃緊的身體也放鬆了下來。

天時地利人和,自己這邊並不缺乏,雖然敵人數量衆多,但秦東陽還是覺得,勝利的天平始終是向自己這邊傾斜。

……

對面的敵人終於整完了隊,但看起來還是亂糟糟的。

一個隊都排不齊,拿矛的,拿矟的,拿刀的,亂七八糟的擠在一起,長短兵器看起來象一團團混亂的灌木叢,長短不一,叫人很擔心他們會砍傷刺傷自己。

還有很多稀奇古怪,只在傳說中的兵器也是一應俱全。

劉益柱着兩柄狹長的障刀,身邊的武卒已經在開口嘲諷那些江匪,他也並不去管,自己這邊提振士氣,何苦去打壓?

就算劉益自己,看到那些長棍,短棍,狼牙棒,短斧,宣花斧,鬼頭刀,還有各種長長短短飾着紅纓的長槍,各種形制的大刀,何嘗又不是莞爾一笑呢?

“世子不知道能不能趕回來?”有人輕聲嘀咕着。

“世子也是奉命去擊賊。”另一人道:“難道你懷疑世子?”

“當然不是。”先前說話的武卒道:“世子要是在我們營前頭,我這心裡就安穩不少。”

“世子會趕回來的。”一直沒說話的劉益扭頭看看衆多武卒,咧嘴一笑,說道:“你們跟他幾個月了,不瞭解他?若是世子趕不回來,俺就把手裡的兩把刀給吃了,連刀把也不放過。”

這番話引得不少武卒笑起來,原本相當緊張的情緒無形中也是緩和了不少。

不管怎樣,義字營是徐子先一手調理統帶,這個營的武官從都頭到哨官,隊官,伍長,幾乎每一個他都認得。

甚至五百多武卒,徐子先也能認得多半人,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叫出名字。

武卒們當然希望徐子先此時在隊伍中,能夠率他們迎敵,他們當然也不是懷疑徐子先畏戰逃離,谷口那邊適才傳來喊殺聲與煙火,顯然是徐子先率部已經在和賊寇交戰,很多人在期盼中也有擔心……

劉益微微點頭,不管怎樣,徐子先幾個月的水磨功夫沒有白費,他在團練軍中的威望已經無人能比。

劉益也是微微有些擔心,他的話說的很滿,但其實內心還是有些擔憂,如果谷口方向敵人也埋伏重兵,就算得勝也要浪費很多時間,他倒不是擔心這邊的戰局,而是擔心徐子先會不會出什麼意外。

這一個多月來徐子先一直在練刀矟之術,練呼吸,發力,招式,但時間太短,現在徐子先還算是武道之外,未入得武道之門。

真正的高手,是在戰場上內心鎮定,而調整呼吸之後,發力招式無不都是在巔峰狀態,每揮一刀,必斬一人,哪怕是相等水準的高手,生死也就是在幾處呼吸之間……徐子先距離這樣的水準,還差水磨功夫和實戰經驗。

劉益若有所悟,很有可能徐子先在經過眼前這一場戰事之後,能窺得武道之門?

……

“動了,動了。”

在徐子威和徐子文的眼前,大股的賊衆開始往江堤上衝鋒。

幾千人的規模,就算是烏合之衆,集結衝鋒時的威勢也是相當的驚人了。

無數面刀槍被揮舞着,賊寇們發出海嘯般的吶喊聲,用來壯膽,也是用來震懾那些守備在江邊的團練。

“仰面而攻有些吃力。”李穀神態自若的給自己斟酒,笑着道:“不過蒲家有高人,兩翼兜過去,避開重兵佈置的中陣,一旦包圍,武卒們的情形就不太妙。”

徐子威紅着眼拿過酒杯,一飲而盡,說道:“人都說秦東陽是罕有的好手,既是百人敵也是萬人敵,現在我看也是尋常莽夫……”

徐子文沒有說話,他是第一次見兵戈戰陣之事,這一瞬間無比激動。看到幾千人的對戰廝殺,他感覺自己此前自負和驕傲的東西一下子變得粉碎。

爲什麼會如此,徐子文有些懵懂,轉念一想,自己也是嚇了一跳。

太平年月,當然是以文事爲最高。亂世之時,最重武夫。

難道大魏已經到亂世?

雖然自己想開解自己,但這個念頭怎麼也是牢牢留在腦海之中,盤恆不去。

若是二十年前,福建路偶有海盜犯境,內部還是相當的平靜安穩之時,蒲家敢這麼公然動兵私兵攻打朝廷團練?

朝廷威權下移,政令不修,威望日削,崇德帝越想振作,天下就越混亂,看來大魏的脖頸上已經套了絞索,眼看就要把自己活活勒死了。

“放箭了。”這時徐子威又過來端了杯酒,他是一副赳赳武夫的樣子,令得徐子文內心一陣厭惡。

不過眼光也是向江邊看過去,三千多人確實已經衝到了江堤半腰。

江堤還是在文宗年間朝廷國力強盛的時候翻修過,一百多年來只是維護,好在當時修的時候下了大功夫,幾十萬民夫修了將近兩年才成功。

加固的大堤,導流渠,泄洪區,衝草木固堤,一百多年來福建並無水患,也是靠着這高大而平緩的江堤。

現在蟻羣般的賊人已經衝到半腰,江邊的武卒隊伍中紅旗展動,可以聽到節奏相當明顯的鼓點聲。

徐子文也知道這是下令放箭的鼓聲,所有弓卒都要按鼓點聲的節奏來放箭,快或慢都是由軍官通過鼓點掌握,並不是各弓卒可以自己隨意施爲。

第一聲鼓聲響起來的時候,大約八百多人左右的弓卒放出了第一輪箭。

因爲賊在半腰,平射無法掌握角度,所以團練武卒用的是仰角拋射。

半空中突然象是飄來了黑雲,原本還有斜陽照應,岸邊蘆葦從燃燒的火光也很明亮,但天空突然就彷彿一下子變黑了,密集的箭矢擋住了光線,在江堤高處拋上半空,這些箭矢在飛掠了幾十步以後,藉助風力和慣性,開始斜斜的落在賊寇正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五百章 弓弦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章 白紙第八十八章 武道
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五百章 弓弦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四十三章 愛花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章 白紙第八十八章 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