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期許

這時四周的人也聽到消息,圍攏過來向押司打探,這押司向魏翼略拱拱手,表示歉意,接着就是眉飛色舞的講述起來。

楊世偉去南安澤鎮回來不久,府城中的人知道消息還不多,但當魏翼在馬車站等候客運馬車的時候,發覺四周的人都已經在講述此事了。

侯府世子率少年牙將,伏擊最爲兇悍的海盜,這事真是比志怪傳奇還要令人驚歎的傳奇故事,到天黑之前,魏翼已經發覺到處都在議論此事了。

“陳於勇的首級,現在就在提刑使司衙門掛着。”

“確實,我適才專門從那邊走,看到首級了。”

“你倒是不怕?”

“這有什麼可怕的?此輩不知道禍我福建百姓多少人家,害了多少性命,使多少人妻離子散,這般巨寇授首真是令人高興。說實在的,一會我得去喝兩杯,慶賀一下。”

“這個可以算我一個。”

“在下當然也要去。”

不少人面露歡喜,不管大魏現在的情形如何,百姓總是嚮往着平安富足的生活,其中平安還在富足之上。

岐山盜殺人無數,每死一個人就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這些年來,福建路苦於海盜輪番滋擾,根本沒有辦法防禦遏止,現在死了一個巨寇,雖然不是陳於泰這樣的盜首,也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大喜事。

“南安侯世子,我記得他了。”

“真是少年英雄!”

“還是個大孝子,背影記得否,便是他寫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孝子才配英雄,英雄當是孝子。”

在衆人的交口讚頌中,魏翼感覺心砰砰跳,彷彿誇讚的是自己一般。少年好友的感情是較爲真摯,也很少有雜質。不似成年人的世界那般複雜,從少年到青年,這幾年來徐子先與魏翼,徐行偉三人相交莫逆,感情深厚,魏翼是由衷的替好友感覺高興。

不一會馬車過來,魏翼迅速擠上車,一站地二里,每站地五文錢,他至報社不到四里地,還是交了十文錢車資。對魏翼來說這點錢不算什麼,況且還能報銷,他坐在馬車座椅上,耳邊聽的還是人們的議論陳於勇被殺之事,還有對徐子先的誇讚聲。

……

到了報社後已經掌燈,報社內外燈火通明,魏翼對此並不感覺奇怪。

出了那麼大的新聞,報社要是沒有人在加班出特刊,那週報早就完蛋了。

“魏燕客你來的正好。”主編陳江明似是一直等在報紙門口,見了魏翼就是大喝一聲,倒是把魏翼嚇了一跳。

“見過主編。”魏翼只得上前拱手致意。

“少來這些虛禮了。”陳江明急着道:“南安侯世子,是不是你好友?”

魏翼到這時已經頗爲平靜了,但還是不乏爲自豪的道:“是的,明達是我至交好友。”

“他了不起啊。”陳江明感嘆道:“人都說他是少年英豪,老南安侯受的冤氣,這一次算是被兒子泄了不少出去。”

“老南安侯兵敗之事,似有隱情?”

陳江明看了魏翼一眼,說道:“這事你不要管了,也不要瞎打聽。”

魏翼微微一笑,答應了一聲。

“報紙要替他出一期專刊。”陳江明吩咐道:“一是詳細說戰事經過,要詳細。二來是講一講背影寫作的事,再講一下南安侯世子,當然由得你替你的朋友吹噓一通,只要不是太離譜,就是由得你發揮了。”

魏翼哈哈一笑,說道:“如此就先謝過主編了。”

徐子先少年紈絝,不能說是不學無術,也找不到什麼象樣的優點長處。真正值得一說的也就是背影一文和迎擊岐山盜,殺掉陳於勇這兩件事。

有陳江明放話,魏翼好歹還能編些故事,少而聰慧,長而誠孝,有頭腦,有勇力,人性好,品格佳,這樣吹一通,纔對的起彼此的交誼一場。

至於知會徐子先,那是不必了,朋友貴在相知,拿這樣的事市恩買好,那是酒肉朋友,算不得真朋友。

“徐子先將來飛黃騰達有期。”陳江明吩咐完了,放下心來,臨行感慨一句,說道:“此人非池中之物啊,說真的,你們少年好友,他以前是不是就是胸有丘壑?”

魏翼含笑搖頭,說道:“明達大約是楚莊王那樣的人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原來如此。”陳江明若有所思,今晚他要和幾家重要的報館東主聚會,席上看來有話題可聊了。

……

徐行偉聽到消息時已經是天黑,他原本打算直接去找魏翼,兄弟二人好好喝上一頓,大醉而返,纔對的起聽到的這樁痛快事。

李誠的事,徐子先是和這兩個好兄弟提過,但後續如何,怎麼應對,徐子先卻是沒有說起來過。

徐行偉只道是徐子先不願拿這事來煩自己,這一陣他也是在暗中打聽,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上次南安侯府公稟到福州,各衙門當成笑談,徐行偉的父親在制置使司之下爲軍副都統制,徐行偉請父親幫忙向制置使韓炳中說項,看看能不能派一營兵到南安澤鎮去“防盜”,結果被韓炳中斷然拒絕,制置使還說了幾句難聽的話,弄的徐行偉的父親好生難堪。

此事一傳到府城,徐行偉的父親徐世才便將徐行偉叫進書房,說道:“明達經過這事,其地位已經在你這個武舉之上了。”

徐行偉笑道:“明達尚能襲爵,原本就位在我之上。”

“不然。”徐世才搖頭道:“朝廷近年來對宗室限制甚嚴,很多侯國世子都不能襲爵,朝廷並未除其國,但始終不能承襲,不是和除爵一樣?明達原本沒甚出息,你們交情好,我這當父親的也不能太勢利攔着你,但心中始終是不以爲然。今時今日才知道,原來我兒子畢竟眼光好,我們家早出五服,只能從武官仕途上走,將來能不能再搏一個爵位,這事我看只能落在你身上了。”

“國姓世家”出身的官員,立功後封爵的機會是遠大於普通的文武官員,畢竟宗室出身,朝廷在授爵時會稍有傾斜。

任何一個從宗室中除籍出來的國姓世家,也肯定是以恢復祖先爵位爲已任,這是一種情懷和現實利益的考慮。

“兒子只是和明達意氣相投。”徐行偉有些難堪,垂頭道:“父親對兒子寄望過高,兒子愧不敢當。”

“你畢竟還是年輕!”徐世才哈哈大笑,說道:“吾兒不知道吧,好的眼光和交友的選擇也是運道的一種,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跟着有時勢的英雄,吾兒自也可趁時而進了!”

……

傍晚時分,昌文侯府逐次張起燈籠,一盞盞燈籠掛起來之後,將侯府大門至正廳一帶映照的雪亮,幾十個健僕穿花蝴蝶一般在府門內外奔忙着,大門外時不時的有馬車和轎子前來,也有不少貴人騎馬而來,這些僕人迎上前去,將馬車和轎子引到空地,把馬匹系在拴馬石上拴好。

機靈些的將客人們從側門迎入府邸之內,經過二門,儀門,進入正廳所在的大院落,那裡也是張燈結綵,客人已經聚集了很多,語笑歡然,相當的熱鬧。

今日是昌文侯陳篤敬的五十壽辰,福州城中夠資格來祝壽的權貴士紳都是蜂擁而至。

一般的國侯可是沒有這種待遇,宗室侯爵除非有實職在身,否則壽辰也就是在宗室圈子裡較爲受重視,官員士紳名士可不一定會去捧場,得看其實際的權勢和影響力。

昌文侯府是福建路地方名臣出身,到目前爲止對福建路地方軍政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而陳篤敬曾任知漳州軍州事,前兩年倦於公務才退休致仕。其在任上,對恢復漳州地方民生,安撫流民都做了不少事,在福建路官聲極好,祖蔭加上本人的能力,再加上交遊甚廣,其壽辰當然是福州府城的一樁大事。

除了官員士紳和名流之外,宗室貴戚也來了不少,齊王本人未至,由齊王世子徐子敬代爲上門祝壽,趙王府是徐子文前來,十餘家公侯或是親自前來,或是派子弟來祝壽,陳篤敬派長子陳正志帶着幾個子女招待這些青年宗室貴戚,自己則在正廳招呼有身份地位的官紳,整個正院一團喜氣,人來人往熱鬧不堪。

一時還未到傳菜擺宴的時候,偏廳也是很大,各人也沒有坐着喝茶吃點心,而是三五成羣的圍坐在一起閒聊。

徐子文還是身邊人最多,這位福州有名的青年宗室也是最出名的才子,身材高挑容貌俊朗,風度口才儀表都是無可挑剔,身邊的人羣自是聚集的最多,且多是宗室豪門中的青年俊彥和少女們,好幾個女孩子都被徐子文的風度所迷,兩眼中的小星星相當明顯。

大魏時男女之防可沒有後世那般嚴苛,青年男女見面說話沒有什麼不妥,還可以自己相親,甚至左右父母的決定。

民間來說就更開放一些,女子在適婚年齡,自己挑選成親的男子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一般在上元夜時會有成羣結黨的青年男女結伴走在街市,遇到閤眼的會停留閒聊,如果真的對了眼,女孩會將自己的手捧花送給男子,如果男子也接受了,可以打聽到女孩的家庭背景,一切沒有問題,便可請媒人上門提親了。

當然真正在街市偶遇還是少數,多半是附近坊市居住的,平時早就對了眼,藉着上元夜的風俗正式落定婚事的情形還是多數。

至於私奔,野、合,這些口味較重的事也沒有如後世看的那般嚴重……總體來說,大魏不及漢唐那麼熱烈奔放,可也並不是太過於死板僵硬保守。

徐子文對眼前的事已經相當適應,並未感覺不適,侃侃而談,對這一次幾份報紙上的詩詞加以點評。

由於熟讀文選,很多精警的妙語徐子文脫口而出,他本身詩詞造詣深厚,談吐時自是妙語生花。

儘管有不少妙齡少女不停的向徐子文示以愛意,徐子文卻都是不假辭色,而是時不時的瞟向坐在角落裡的陳文珺。

徐子文對陳文珺的好感幾乎不加掩飾,但叫他失望的是陳文珺對他的冷淡也是不加掩飾。

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十五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
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十五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