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敲打

從報紙抵興安街並沒有要多久,徐子先後來騎馬趕路,很快就到了侯府。

和魏翼看到的情形一樣,侯府這裡的守備十分鬆懈,一直到他和李儀一起走到側門前時,守門的兩個牙將還在閒聊,天快黑了,連風燈也沒有人點亮。

“吳畏三,金抱一。”李儀輕輕喝了一聲,說道:“你們倆個狗才,這是怎麼看的大門,只顧自己閒聊麼。”

兩個牙將這才擡頭,見是世子和奉常,兩人也並不顯露怎麼畏懼的神色,兩人懶懶的起身,金抱一是個三十來歲的矮壯漢子,吳三畏年歲和金抱一相當,但身形要利落的多。

兩人好歹都是武人,動作還算利落,當下抱了抱拳,說道:“見過世子,見過奉常大人。”

徐子先點了點頭,說道:“我記得畏三是漳州人,抱一是泉州人?”

吳畏三抱拳道:“是的,世子。”

金抱一先是一徵,接着也抱拳道:“在下是泉州同安。”

兩個牙將對世子的記憶和此時說的話都略感詫異,態度也是比適才認真的多。

“你們在府中效力多年,是老人了。”徐子先淡淡的道:“先父將你們從軍中選拔出來,帶在身邊立下戰功,我記得都以軍功在兵部備案,都是武忠郎?”

武忠郎是大魏武散階的最低一等,此前歷朝的勳、階制度較爲混亂,特別是前朝將武階定爲六十級,太祖感覺太過繁雜,故將六十武勳改爲九品九階,散階則是六品止步,所以較爲易記錄,便是百姓也大略知道勳階高低。

武忠郎是武勳最低一級,九品,再一級是八品的保義郎,七品的秉節郎,到六品就是雲騎尉,五品驍騎尉,四品騎都尉,三品上護軍,二品左右柱國,一品上柱國。

兩個牙將都曾立過軍功,故有武勳勳位,算是九品武職,如果他們離開侯府,有某個統制或哨官願意用他們,照樣可以到軍中任職,可以任哨長或節頭,節頭也就是副都頭。

兩人都明白徐子先這是拿話來責備他們了。都是在軍中當過武官的人,自是知道凡事要有規矩體統,散漫敷衍實在不成體統。

另外徐子先提起老侯爺,也是叫這兩人體會到知遇之恩……

不過這兩人也有委屈,只是不敢言,只得抱拳認錯。

徐子先卻是不理兩人,走到門房就看牙將的排位。

門房裡有木牌,牙將也有節頭統帶,按木牌排位輪流上值,徐子先看了看,果然並不是這兩人該當輪值,而是節頭楊英明和另外一個老資格的牙將。

“我知道你們是替人代役。”徐子先點點頭,說道:“不過要麼你們不答應,要麼,就得有個牙將的體統模樣放出來。我南安侯府在福州各府裡算是平常,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自己都覺得沒指望了,別人又怎麼會高看你一眼?就算有人想幫襯你一把,你是扶不起的死狗,人的心也就涼了。府裡的牙將尚有十餘人,都是我父親在歧州軍中使過的老人,若是能聽我的,便留下,好生效力,將來總有起色。若是不肯聽我的,桀驁不馴,不聽使喚,不守規矩,那麼好來好去,腰牌交還給我,自去謀生,我南安侯府不會攔着,有需要幫忙的,只管言聲……”

徐子先說話之初,門房裡坐着的幾個牙將就已經都站起來了,後來陸續所有牙將都趕了過來,待徐子先說完,匆忙趕過來的楊英明一臉愧色,叉手彎腰,請罪道:“世子,近來侯府的規矩是鬆懈了不少,在下罪責不輕,請世子嚴罰。”

說起來這些牙將也是頭一次看到徐子先這樣不怒自威的模樣,而且說的話相當有條理,層次分明,打動人心,亦能叫人深思,楊英明的請罪也是迫不得已,他不請罪,在場的牙將們都不會服氣。

“楊節頭是有些懈怠了。”徐子先淡淡說了一句,轉頭看向其餘諸人,問道:“秦東陽在何處?”

一個牙將答道:“秦兄弟老父今天過壽,秦兄弟請了假,提早半個時辰走了。”

秦東陽便是徐子先這一次回府城的第二個目的,甚至比在報社的事還要更重要一些。

秦東陽,崇德八年武舉人,弓馬嫺熟,武藝過人。

其是徐應賓在兵敗之前,多處尋訪找到的武道高人,在福建路的武道中人裡秦東陽的名頭十分響亮,這人性格外隨和而內剛毅,很多綠林大盜包括海上五大盜都曾經招攬過他,都是被秦東陽給拒絕了。

而徐應賓招募秦東陽時,只說請他一起剿滅歧山盜,還歧島百姓太平,秦東陽二話不說便是同意到南安侯麾下效力。

由於剛至軍中,未立戰功,所以也只是保了一個武忠郎,徐應賓打算過一陣子就保到七品秉節郎,然後再任爲侯府典尉,將牙將也交由此人統帶。

在歧州兵敗之後,徐應賓很短時間後就離世了,秦東陽被晾了起來,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典尉人選,可是沒有正式任命,後來徐子先也未將這事放在心上,秦東陽在牙將隊伍裡便很受排擠,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徐子先道:“我這次過來,任秦東陽爲典尉,挑幾個人隨我去別院,侯府這裡我會加派壯丁力役,到時候牙將領着守好侯府。”

徐子先沒有多說,直接對牙將們宣佈了此行的目的。

節頭楊英明的臉色有些複雜,可是他也沒有反對的理由,這事其實是老侯爺在世時就定下來了,只是世子不放在心上,導致耽擱至今。

“謹遵世子之命。”

“我等一定聽秦典尉的調遣。”

“守衛侯府是俺們的份內事,定然不會再懈怠,請世子放心。”

徐子先笑道:“放不放心有軍法,有天理人情,你們總要做出個樣子給我看。再有,我知道牙將奉給菲薄,這事我會想辦法解決,今年年尾時,總不能再叫你們給別的府裡的牙將笑話了去。”

這話令得牙將們心頭一陣火熱,世子以前可是沒說過這般話。

侯府並不富裕,對牙將的俸祿都時常拖欠,比如最近就拖了一個多月,不過各人也都知道,再怎麼拖欠,一個月四貫錢的俸祿是不會少一文,所以倒也安心。

就是年底時,一般的高門大戶都會給牙將們賞賜,現錢,加上一些布匹,鞋帽,糧油豬肉,總要發個三五貫錢的現錢和物品下來。

侯府就沒有這般實力,最多是發幾百錢,加幾百錢的米麪,這就算過年的年賜。

爲着這個,南安侯府的牙將也沒少被人笑話。

但牙將轉投別家是不成的,牙將記錄在大都督府名冊內,要走只能去軍中效力,別的王侯家裡可不會收留。

背主小人,那是絕對沒有好下場,所以哪怕再不滿意,這些人也只能強留在南安侯府,怨氣自是有的。

徐子先一番話,不論能不能辦到,總是心頭有衆人,對下頭的人很是體恤,這一次牙將們又亂哄哄七嘴八舌的致謝,連楊英明都恭謹了很多。

徐子先和李儀相視一笑,李儀去侯府公房寫任命典尉的公文,徐子先就站在前院二門和正堂之間的門前,看着左側方的大樹發呆。

侯府外牆還粉涮過,看起來不是太破敗,內裡的廊柱都掉了漆,不少用具都很陳舊,連地磚也裂了好多塊,秋風漸起,樹葉落了滿地也沒有人打掃。

其實侯府人手是有的,一千多丁呢,都被李誠輪流使喚去賺錢了,連侯府來服役的莊丁也只有十幾人,又無人督管,當然偷懶不肯出力。

徐子先暫且不理會這些,將來從容料理就是,他看着左側大樹發呆,那邊有個懸空的木亭,徐應賓當年喜歡夏天在那裡坦胸露腹的和清客下棋,也常把徐子先叫過去,與兒子閒談說話,徐應賓半躺着,倚在亭子一側,神色悠然……

徐子先有一些傷感,不管幾世爲人,親人便是親人,這種感情是深藏於腦海記憶之中,抹殺不掉的。

不管怎樣,哪怕不爲來日大難,也需迎頭而上,更加努力一些。

待李儀出來,兩人預備往秦東陽住所去,金抱一和吳畏三自告奮勇,兩人正好當伴當,同時帶路。

……

三十出頭的秦東陽頭戴笠帽,穿着薄布製成的武服,手按障刀,兩腳不急不慢,步行於黃昏的街市之中。他的步伐和身形渾如整體,雖然穿行在鬧市之中,卻是無人逼迫他身邊,彷彿其是含着避水珠在水中行走,行人如水流,自動分開兩邊。

這是一種“勢”,極爲巧妙的東西,其實是一種武道入門之後的技巧,沒有太多玄妙和理論上的東西,和後世武術的所謂內力也沾不上邊。

其身爲崇德八年的武舉人,在侯府近一年時間,未受任何重用,甚至淪落到站班的地步,自是可嗟可嘆,秦東陽面無表情,心中卻是起伏不定,很難平靜。

論武藝,不管是技擊搏鬥,劍術槍術,或是騎馬馳射,秦東陽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秦東陽聽說過少林寺的大和尚擅武,曾經在二十出頭時北上少林,坐在少林寺前和禿賊們較量了三天三夜,一柄寶劍盡敗少林和尚。這般一來,少林寺反是客客氣氣將他請到寺中,請教劍術,秦東陽也不藏私,教和尚們鍛體術和劍術,至於和尚們是否能有所長進,那他自是也管不着。

其後就是年近三十時收了遊俠兒的習氣,想要出仕奉養雙親,養活家小,憑着秦東陽的本事,自是輕輕鬆鬆考中了武舉,只是武進士卻並不止光考武藝,需要在兵法策問上下一番苦功,秦東陽對戰陣之術相當嫺熟,在兵法策問上卻是毫無把握,只能放棄考武進士,然後南安侯徐應賓求賢若渴,秦東陽感其誠意,便至歧州爲徐應賓效力。

秦東陽是打算在軍中博個封妻廕子,上慰老父老母,下對的起妻子兒女。憑他一身武藝,一身才學,只要在軍中效力,他有信心在數年之後能大放光彩。

只是南安侯徐應賓天不假年,秦東陽進府不久徐應賓就生了重病,沒多久就逝世了,這一下秦東陽十分尷尬,他進府來是要當典尉的,侯府按制有一都的牙將,王府一指揮五都,五百多人,國公府三都,三百人,侯府一都,百十人。這是朝廷特賜的恩典,授給這些牙將是叫宗室們安心,有人給他們看家護院。

南安侯府牙將現在只十餘人,相當破敗,世子也好久不在侯府,躲到了別院去……秦東陽對世子沒太深印象,既無好感,也無惡感。

世子對他不甚在意,不將典尉一職補上來,秦東陽只感覺自己命數不偶,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

畢竟任他用他的是徐應賓,上一代南安侯,世子對他不甚瞭解,不任用他,除了說自己運道不好之外,還有什麼可說的?

-----------

感謝給紅票的朋友,感謝給月票打賞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
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六十章 邀約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岸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