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

“咦,明達你不是打算奏請留京?”徐安吉皺眉道:“聽說是右相老人家的主意,打算叫你留京任職,已經給你挑了樞密院都承旨的官職,張廣恩那裡,聽說已經答應了。”

徐子先吃了一驚,一種巨大的壓迫感和威脅感一下子涌上心頭,使得他汗毛倒豎,差點兒就下意識的將手按在腰間的障刀上。

樞密院都承旨是從五品文官職,徐子先此前的團練守捉使是正五品,但從五品的文職官員是位高權重,而團練使還不是地方上的經制之官,如果徐子先真的能任此職,等於是飛速提升了七八個品階,實在是罕見的提拔升遷。

打個比方來說,若是福建路制置使韓炳中在任期內很有功勞,在朝中又有大佬相助,其能調入京師,也就只能是從三品制置使,來任這個從五品的都承旨!

一般的新科進士,多是任八品的下縣縣令,在京任職的則是秘書郎,太常博士,太學傅士,秘書正字,直秘閣,太學監丞,京府判,京畿縣丞等正八或從八品的官員,從五品的樞密都承旨,不僅是中品官員,還在樞密院掌握實權,再上一步,就是各殿閣侍制,衛將軍,一軍副都指揮,或是直任都指揮,可爲文職,亦可轉武職,進退自如,如果徐子先真的留京,這個官職簡直就是替他量身定作。

“五爺爺說笑話了……”徐子先強作鎮定,笑着道:“按制,近支宗室不得留京,侄孫不能這麼點規矩不懂?就算侄孫不懂,右相他老人家也不能不守規矩。前幾天右相倒是見了侄孫一面,不過也是誇了一通,問侄孫的志向,當時侄孫就說,願回福建掃平羣盜,右相他老人家當時也很讚許……”

“徐子誠不是想留京?”徐安吉皺眉道:“他在朝廷運作,想留在京師任燕京府判。”

“這不合規矩。”徐子先一字一頓的道:“若是侄孫當面再遇着他,定然會勸他不要這麼癡心妄想,留京或出外,都得出於聖意和兩府的堂札,我等身爲宗室,還是近支宗室,更要畏懼和遵守朝廷的法度纔是。說實在的,侄孫同他,原本也不是一路人。”

“這倒也是。”徐安吉點頭一笑,說道:“他是我三兄的孫兒,你是四哥的後人,按說我都該一體對待,不過,從性格,稟賦,能耐來說,真要有人能留京,我也只會選你。”

徐子先苦笑道:“五爺爺莫要說笑了,侄孫恨不得明天就考試,後日就離京……”

“京師是有些不安穩。”徐安吉笑了,說道:“也不是龍潭虎穴,你就算想留京師,也不是什麼罪過,有右相支持,也不是不可能。”

“侄孫恨不得現在抽刀出來,斷指明志……”徐子先道:“不知道謠言是打哪兒傳出來的?”

“昨天晚上聽到的風聲。”徐安吉深深看了徐子先一眼,說道:“明達你要真的不打算留京,還要早點設法,打消這股謠言風聲纔是。”

“五爺爺的好意,侄孫領了,此恩容後再報。”徐子先不敢再耽擱,謠言肯定是有心人放出來的,是要把他和右相,還有徐子誠那蠢貨捆綁到一起。

一旦被實權人物利用,不管是左相韓鍾還是劉知遠,對徐子先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現在徐子先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查出來到底是誰放的風聲,是何用意。第二,用最快的辦法來解決流言。

徐安吉肯定是聽到了什麼,感覺到了這個侄孫有風險,所以特意點撥。

“嗯,我和吳國公也說起這個話頭,他倒是興致勃勃的和我說留京之後的安排……”徐安吉含笑搖頭,就差當面罵徐子誠是個蠢貨了。

“我現在也是急着想見他了。”徐子先眼中隱隱有殺氣,徐子誠自己找死,這原本和徐子先無關,但現在有人將他和徐子誠聯在一起,這件事就和徐子先有關,而且大有相關了。

……

“王直?”徐子先一徵,說道:“他找我有什麼事,說了沒有?”

“沒有直說。”張虎臣道:“是一個叫盧七的過來送口信,說了地址,現在人還在宗正司外的街口等着。”

徐子先隱隱覺得,王直的會面請求,很可能和當前的局勢有關。

宗正司在千步廊的右側,也是朱雀大街的東段,這裡除了有宗室司外,還有光祿寺,太僕寺,大理寺,還有刑部和兵部等國家刑誅法司和主管用兵的衙門,樞密院就在前方不遠處,擁有過千間房舍的樞密院旁是進奏院,然後對面是太學和文廟,再往西走是禮部等諸部,政事堂在兩側大道的終點,正南面方向,與宮城遙遙相對,影約間有一種與君王對視,平禮相待的感覺。

這裡是大魏中樞所在,舉目看去,街道寬大整潔,兩邊俱是各大官衙氣派非凡,行走的人羣非官即吏,能進入皇城中樞可不是簡單的事,當然也會有一些平民進入,多半是給各衙門打雜的工役。

到處是青袍,藍袍,還有紅袍官員的身影,在福建當然是看不到這樣的情形,這裡是大魏的中樞所在,是統治億萬生民的核心,也這個國家的大腦,而真正的主人,不管是兩府還是六部,或是殿閣大學士,太學學生,名儒謀士,都是在爲深居九重之內的大魏天子所奔走效力。

那個位子,具有天然的魔力,徐子先看了一眼宮城所在的方向,爲了那一張御椅,多少人用盡心機?

而當今天子,爲了那張椅子的安穩牢固,又豈能在乎血流漂杵?

“走,見王直。”徐子先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王直當與眼下的事情有關,這個老狐狸,莫不是也嗅到了什麼風聲?

……

從東華門出來,再隨着盧七走過若干個街道,穿過小巷的巷口,從化凍的泥濘小道上穿行,再從泥污和垃圾中穿行而過,最終抵得一個低矮的兩進小院的門前。

正門,影壁,垂花門,兩側耳房,正院庭院裡種着些花木,北房檐下是兩個碩大的水缸,東西廂房裡影影有一些護衛的身影閃爍,其後的後罩房,耳房裡也似乎有一些壯漢的身影。

這是一個標準的燕京院落,並不大,就算如此,也是一般是低品官員,中等商人才有資格居住的整套院落。

普通的百姓要麼是一進小院,就是門房,正房配廂房,要麼就乾脆是沒院子的幾間小房,要麼就是雜居在破落的大院裡頭,王直的這小院,看似不起眼,卻是用心打掃修葺過了。

王直就站在北房桅下,兩側有廊檐直抵大門的東西耳方,有一些漢子就站在抄手遊廊之下,按着障刀在警備。

“這裡到底是和明州不同。”王直用手做着請徐子先進屋的手式,嘴裡卻道:“我叫下頭的人買一幢民家小院,就是想住在四周是百姓,有花草樹木的地方,算是人老了的懷舊。不過,我們明州的正院是四周環抱樓居,中間留着地方開井,給婦人晾曬衣袍,也不象這邊漆成彩色廊檐,就是黑磚白牆,看着卻更順眼……”

“這就是人老了懷舊……”徐子先笑道:“京師的院子,格局更合理,居住也更舒服……”

“可能吧。”王直自嘲一笑,說道:“明達不問我叫你來的意思嗎?”

“大將軍叫晚輩在這種地方偷偷見面,護衛也加強了,估計是有什麼不可測的意外發生。”徐子先坦然道:“雖然晚輩略感緊張,但恕晚輩直言,畢竟怕是大將軍的事,不會和晚輩有什麼切身的關係,關心則亂……”

不關心當然就是漠然,當然可能落落大方的等着王直說明用意了。

徐子先沒說完,王直就先笑起來,指着徐子先道:“老夫縱橫海上多年,見的人多了,如明達這樣坦率的可愛的宗室貴人,倒還真是頭一個。”

徐子先皺眉道:“這個時候,我想大將軍就不必和我兜圈子了?”

如果真的沒事,徐子先倒是不介意和眼前這老狐狸多打一陣子啞迷,反正他有的是時間,現在他也是要急着處理謠言之事,當然沒功夫和王直久久耽擱。

“不急。”王直笑道:“我來講一個叫你笑不出來的笑話。”

“願聞其詳。”徐子先面露無奈之色,只得坐定了等王直說話。

“這個笑話,叫做北伐……”

王直說是要講笑話,面色卻是沉重之至。

徐子先聽到一半就想跳起來,聽到最後時,他反而沉住了氣。

“劉知遠不是腦子有毛病的那種人吧?”徐子先指一指自己的腦袋,有點不確定的問王直。

“老夫和他打交道前後有兩年多。”王直嘆道:“一直覺得他有擔當,有銳氣,不是韓鍾那種陳腐氣十足的大魏官僚,可是老夫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是這麼一個瘋子?”

徐子先也冷靜下來,搖頭道:“劉知遠不是蠢貨,他青年到中年時期很有政績,名聲不壞,不然也不會到京師被天子看重。他是權慾薰心,真正瘋的,是其之上的人。”

王直會意,比劉知遠地位更高,而且更瘋狂的,不就是當今天子?

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章 文學版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十一章 時光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
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五章 文學版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十七章 揚名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十一章 時光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