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

歷史上的第四次中東戰爭,蘇聯紅海軍進入地中海,和美國第六艦隊出現了冷戰時期非常著名的地中海對峙,其規模還超過印巴戰爭時期的孟加拉灣對峙。

艾倫威爾遜有時候還在想,是不是挑起什麼事端,讓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離開。

要知道地中海艦隊也是皇家海軍的第二大艦隊,僅次於活動在大西洋的本土艦隊,有兩艘英國現役最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羣。如果對峙發生的話,說不定在美國的堅決要求下,皇家海軍可能無法躲過去。

他正在因爲這個可能絞盡腦汁,準備趁機挑釁一下也門。捍衛一下英國在中東的存在感。

現在接到了親密盟友的召喚,這種感覺就像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如果再次發生地中海對峙的話,主力戰艦在遠東的地中海艦隊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袖手旁觀了。

比起地中海對峙這麼危險的事,花費一點油錢去一趟日本,又算得了什麼?危險性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越南戰爭美國的狼狽被全世界看的一清二楚,此時的美國需要盟友的幫忙,畢竟捍衛自由世界,不能僅僅依靠美國。這正是體現英國價值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拒絕。”

艾倫威爾遜大義凜然,力主應該相應華盛頓的呼籲,前往遠東保衛日本,“到時候和美國談日元的問題,我們也理直氣壯,日本連自我防衛都做不到,談什麼日元價值,那都是空中樓閣。”

“確實如此。”哈羅德威爾遜立刻表達了贊同,他這位首相名聲大噪就是在金融領域那句蘇黎世的地精開始,當前英國拉着法國極力反對德日主要是日本,擴大在金融領域的貨幣份額比重。

瞧瞧內閣秘書長說的多有道理,日本連自己的安全都無法保證,還談什麼在世界金融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皇家海軍的存在,就是英國信用的一部分體現。”艾倫威爾遜馬上轉而看向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

“這是理所應當的。”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驕傲的挺起胸膛,別的時候可以想想節約開支,但在英鎊價值這件事上,他要是開口反對,反對的就是現任首相哈羅德威爾遜。

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壓縮開支的想法,艾倫威爾遜當然沒有忘記,“我們會在給地中海艦隊的電報中,暗示少加點油,能夠做到橫須賀就行了。至於回來的時候,我相信英國幫了這麼大的忙,美國海軍不會吝嗇一點油錢。”

艾倫威爾遜甚至希望,兩支航母戰鬥羣到達橫須賀油庫已經乾涸,薅一下美國海軍基地的羊毛,也算是節省一些海軍的開支。

經過一番勸說,首相和國防大臣都沒有問題,艾倫威爾遜表示會給予華盛頓,熱烈而且積極的迴應,在美國因爲越南戰爭而失去往日光彩的時候,皇家海軍會議實際行動證明,英美特殊關係的牢不可破。

不尊重誰也不能不尊重美國海軍,雖然美國海軍即將面臨一年比一年規模小的尷尬,但此時五百七十萬噸的噸位,仍然是皇家海軍的兩倍多。這還要算上皇家太平洋艦隊幾乎從不出港的一堆戰列艦。

得到這樣的回覆,相信此時深陷水門事件當中,正在和司法機關因爲錄音帶扯皮的尼克松,一定會心中升起一股暖流。

艾倫威爾遜其實並不知道,是不是蘇聯方面在故意在遠東挑起事端,轉移中東或者更多方向的注意力,不過他就當蘇聯是在下大棋,而且他覺得這麼幹對英國有利可圖,興高采烈的跳下了蘇聯挖的坑。

地中海艦隊是蒙巴頓元帥在回到倫敦之前服役的艦隊,裡面不少將領都是岳父大人的老部下了,帕梅拉蒙巴頓對其中一些人很熟悉,表示可以幫忙潤色一下電報中的措辭,“不過,這會不會削弱地中海皇家海軍的力量。”

“會的,但是英美關係優於一切對外關係。”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道,“雖然對美國我們並非所有層面都滿意,但還是要幫助美國。”

接到了本土電報的地中海艦隊,馬上開始行動,馬耳他和直布羅陀的兩艘重型航空母艦戰鬥羣,拔錨起航,並且表示會按照電報的命令,攜帶單程油料,到了橫須賀在進行補充。

“可爲什麼要這麼做?”帕梅拉蒙巴頓不解,一萬公里的路程都跑了,節省一點油料錢?

“說不定美國方面會看出來,皇家海軍維持當前艦隊規模的捉襟見肘。”艾倫威爾遜露出一口白牙,“也不能白幫忙不是麼?換一船油料不過分吧?皇家海軍又沒有核動力航母,我們都是常規動力的。”

而且,真出現了地中海對峙,地中海艦隊的中堅力量,因爲油料的缺乏一時半會也趕不回來也絕對說的過去是吧。

“要不說親愛的你怎麼能賺錢呢。”帕梅拉蒙巴頓嘴角微翹,對這個算計到了骨子裡的男人進行誇獎。

“不能這麼說,在這個領域,我們還是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的,幾千億美元都直接扔在越南戰場了。”艾倫威爾遜表達了謙虛,不能和美國比。

在回覆了關於英國會幫助美國穩定遠東局勢的倡議之後,面對着首相是否要向美國總統闡述英美特殊關係牢不可破的問題上。

艾倫威爾遜則建議如果非要這麼做,以私人的名義表達對尼克松的支持,因爲現在尼克松陷入到麻煩當中,以英國首相的名義這麼做不太合適。

“尼克松和司法體系的扯皮看來還要一段時間!”艾倫威爾遜開口道,“我們還不知道尼克松是否會渡過難關,雖然美國總統還沒有出現彈劾的先例,但這種可能也不是完全不存在,近在眼前的問題,就剩下阿拉伯會議了。從去年開始,中東局勢有些呈現緊張,英國要儘量保持世界油庫的和平。”

自然還是老規矩,呼籲以一九四八年聯合國的規定所承認的兩國領土,也就是說以色列還是要從第一次中東戰爭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撤軍。

說實話處在以色列的角度上是絕對不幹的,因爲按照一九四八年的時控線,以色列雖然佔據了百分之五十七的土地,但加沙地區和約旦河西岸幾乎咫尺之遙,也就能讓以色列修條路。

按照那種劃分的話,以色列隨時可能被切成南北兩個互相不連接的土地,不是飛地也差不多是飛地了。

而耶路撒冷按照當時的劃分,和以色列連個毛的關係都沒有,純粹是巴勒斯坦腹地的一座城市。

八月十四日,阿拉伯聯盟會議在總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也門、阿曼、沙特阿拉伯、蘇丹、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亞等國齊聚在這裡,開啓了這一次的阿拉伯聯盟元首會議。

主持者是埃及國王,現年二十歲的福阿德二世以國王的身份主持會議,此時的他在剛剛掌權不久,埃及版的兩宮太后和鬼子六仍然掌控着朝政。

但在這一次的阿拉伯聯盟會議中,福阿德二世還是相當引人注目的,現任國王還沒有結婚,二十歲的年齡處在人生朝陽,讓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元首有些盤算。

某種意義上這一次的阿拉伯聯盟會議,其實有這麼一絲尷尬,因爲也門的領導人名字叫納賽爾,曾經是埃及王國的上校,還是埃及自由軍官,這個已經被絕對禁止組織的領袖。

不過既然是阿拉伯聯盟元首的會議,福阿德二世總不能不讓昔日的亂臣賊子,今日的也門領導人來。

相信就算是納賽爾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以這樣一種形式,這樣一種身份,回到自己效力了大半生的國家當中,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國王面前,納賽爾還參加過第一次中東戰爭,是當時埃及軍方的戰爭英雄。

會議上其實很明顯的可以分化,共和體制和君主體制的國家劃分,蘇丹、敘利亞和也門都是蘇聯武裝起來的共和國。而埃及、伊拉克和約旦是英國支持的君主國家,至於親美國家沙特,因爲阿拉伯聯盟沒有伊朗,所以暫時沙特還是一個小透明。

甚至埃及民間已經流傳一個消息,埃及將在奪回巴勒斯坦被佔領的領土之後,王室將會考慮進行君主立憲制的改革,將大部分權力交給議會。

這當然是英國釋放的,英國雖然不是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但心已經和阿拉伯國家在一起了,就在幾天前,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航母戰鬥羣,剛剛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去遠東捍衛英美特殊關係去了。

敘利亞阿拉伯復興黨領導人,哈菲茲阿薩德和約旦國王侯賽因·伊本·塔拉勒,共同拿出來了關於改變約旦河走向,讓其不被以色列所利用的計劃,哈菲茲阿薩德在來之前,已經在大馬士革接見了蘇聯外交官,蘇聯闡述了戈蘭高地的危險性。

哈菲茲阿薩德也接受了蘇聯方面的戰爭危險警告,明白了戈蘭高地的重要性,做好了防備之後他纔來到開羅。

整個會議討論激烈,阿拉伯各國都各抒己見,展現着阿拉伯世界的團結,甚至包括沙特。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599章 賣絞索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599章 賣絞索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