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

混賬!”

聖人一聲怒喝,滿面暴怒之色。

薛朗滿面肅然,平陽公主若有所思,秦王面目表情,唯有齊王一臉懵逼。

平陽公主上前扶住聖人,柔聲道:“阿耶,龍體要緊,求阿耶莫要生氣,若是因此氣壞身子,叫兒等如何是好!”

說着,還輕輕給聖人揉胸口,平息他的氣怒。聖人給女兒這麼安撫一下,扭頭看到她滿臉的關切擔憂之色,嘆了口氣,分派道:“着人立即把爾朱煥、橋公山押解到仁智宮,吾要親自審問。”

“喏。”

鬧出這麼一件事情來,聖人也沒了玩樂的心思,擺擺手,讓大家各自散了,齊王、秦王原想跟去安慰聖人,也被聖人趕了出來,唯有平陽公主扶着聖人,跟着一起去了。

薛朗但是能理解,聖人三個成年的兒子——

長子乃太子,聖人一直在支持他,維持太子的的正統地位,結果,維護半天,發現這小子私底下居然小動作不少。

慶州都督乃是一州軍事長官,手握兵權,太子給這樣的人送盔甲,是人都想問句,太子想幹嘛?

次子秦王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直在與太子互別苗頭,手下人才濟濟,功勳赫赫,太子若無聖人支持,只怕彈壓不住。

四子齊王,兩位兄長之爭本與他無關,卻不消停,自己主動攪和進去!

這麼一想,三個兒子竟沒一個省心的!薛朗覺得這樣的爹,做得也忒受氣了些!兒女皆是前世債!

出了這麼一樁事情,仁智宮裡再沒了玩樂之聲,平陽公主一直到傍晚纔回來,聖人這一天都心情不好,公主留下勸慰,待聖人安歇纔回來。

“爾、橋二人定有問題!”

沒頭沒尾的,平陽公主突然說了一句。薛朗心中一動,道:“太子既然派他們二人押送盔甲,想來應該極爲相信他們。這種事情,不是親信不足以託付。”

“正是如此。”

“然而,事情卻正好是這兩人告發的。”

平陽公主斷然

道:“大兄爲人忠厚,機變不足,若有那奸邪之人,假忠藏奸,多會上當!罷了,此事已非我能管之事,且看父親如何處置吧!”

爾、橋二人還未押送到仁智宮,太子建成已然單人快騎,只簡單帶了護衛,連夜奔赴仁智宮,等早晨聖人睡醒,太子已然跪在寢殿外請罪。

聖人哼了一聲,怒道:“讓他滾進來!”

不一會兒,太子進來:“不肖兒毗沙門拜見父親,因兒之故,壞了父親避暑之興致,兒不孝,請父親責罰。”

聽到已然蓄鬚的長子以幼時乳名自稱,聖人不禁一陣心軟,旋即想起他的罪過,冷哼一聲:“既然知罪,你且說說,何以辜負爲父信任,派人與楊文幹送盔甲?”

太子道:“回稟父親,兒之所以着人私下贈送楊文幹盔甲,乃是兒之前着楊文幹私募壯勇,這些盔甲便是爲裝備壯勇所用。”

聖人大怒:“京師內你私募兩千長林衛,爲父已假裝不知,不曾責你,竟仍未滿足!爲父未死,大郎,你想做甚!”

太子跪在地上,嚴正道:“此事罪證確鑿,兒無話可說!兒唯有一句,形勢所迫,有備無患!除此之外,再無他意,請父親明鑑。”

聖人不語,隻眼神複雜的看着他:“毗沙門,汝乃太子,朕尚未死,汝何至如此?難道京師內那兩千長林衛仍不夠?”

建成眼淚唰的流下來,哭道:“兒知私募屯衛之事瞞不過父親,然二郎的天策府如芒刺在背,兒若再無行動,朝堂之上可還有兒立足之處?人人只知秦王,可還知兒這個太子?”

聖人大怒:“糊塗!朕離京時監國者何人?不正是你嗎?身爲太子,朕已爲你鋪設坦途,爲何有大義坦途不走,非要行崎嶇陰晦之路!大唐方纔開國,天下有多少眼睛望着你,你可知?蠢材!蠢材!”

建成傻眼!

聖人繼續怒罵道:“前有楊廣之禍,前車之鑑不遠,你若端正己身,何懼之有?二郎身有大功,名正言順,汝知乎?如今這般,連所謂親信都彈壓不住,識人不明,爾

叫人如何想?”

押送盔甲與州都督這等本應是機密之事的事情,挑選的人選本應是絕對的親信,然而,太子卻被親信的人出賣了……

太子不禁慌了:“求父親指點!”

聖人瞪視着他,心頭頗有些頹喪,奮力揮手:“滾!滾回京師去!爲父此時不想看見你!滾!”

“父親息怒,兒這就走!”

建成看老父大怒,不敢久留,離開仁智宮後便快馬趕回長安去。

聖人聽到回報,不禁數聲長嘆,此事若二郎來,絕無大郎之優柔寡斷,君子不密失其身,連這等小事都做不好的大郎……聖人又是一嘆,神情晦暗不明。

數日後,爾朱煥、橋公山被押解到仁智宮,同步而來的還有慶州都督楊文幹興兵叛亂的急報。

聖人高居上位,居高臨下的望着跪着的爾、橋二人,神情莫測:“太子有錯,你二人檢舉有功,功過相抵,恕你二人無罪,然卻不得再領軍,卸甲歸田去吧!”

二人一臉感激之色,連忙謝恩:“多謝陛下不罪之恩,小人感激不盡。”

聖人擺擺手,讓人把兩人帶下去,又道:“太子犯錯,王圭等身爲屬僚卻不力諫,難逃輔佐不力之責,着貶斥!”

薛朗默默腹誹,這絕對是遷怒。所以說,太子臣屬不好當,有功是太子的,有過是臣屬的,太子就是一朵潔白的白蓮花!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呵呵!

楊文幹反了,朝廷需要派兵鎮壓,聖人立即下詔,着左武衛將軍錢九隴與靈州都督楊師道率兵鎮壓。

屋漏偏逢連夜雨。聖人剛派出兵去鎮壓內亂,邊關傳來急報,突厥部落近日開始集結,疑似又欲扣關。且集結時日長,規模大,不知將來幾多大軍,尚在查探中。

接到急報,聖人把秦王、齊王、平陽公主、薛朗召集起來,於仁智宮正殿內議事。

聖人面沉如水,拍了一下桌子,恨聲道:“突厥年年來扣關,於此我朝已有應對,不算突兀,可慮者不過是兵力調配和精力分散之問題。”

(本章完)

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
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