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96章 歸家

薛朗這般想法,自然不好對外人道,只是故作淡定的搖搖頭,迴轉後院,準備告訴初雪,她照顧的小兒郎,來日說不定是個大才!

這個小插曲,薛朗笑過便算了!等十多年後,真有個叫駱賓王的少年,帶着玉佩進京,尋上國公府時,薛朗纔想起來。

少年剛喪父,但卻文才橫溢,詞采華膽。平陽公主叫了他去問話後,便給他寫了薦書,推薦他到崇文館繼續讀書。歷時三年後,又舉薦他到地方任職,從一縣之縣令做起,及至後來,名列大唐宰相錄。

一代名臣與一代名相之間的故事,流傳千古,萬世流芳。

當然,與駱賓王的典故,都是後話。薛朗此時還不知道,如今他職務完成,正準備回長安與老婆孩子團聚。李襲譽、江臨皆來了徐州,爲他送行。

薛朗謝絕了當地官員舉行送行宴的提議,讓大家做好災後安置工作便是對他最大的安慰,李襲譽與江臨上門,倒是沒拒絕,卻也沒舉行什麼宴會,只簡單的準備了個便飯。

薛朗笑道:“我這刻歸心似箭,李長史特來送行的情誼,只能銘記於心,宴飲嘛,來日李長史回長安,定會補上。”

只感謝李襲譽,他與江臨乃是結拜兄弟,無需那等客套。李襲譽笑道:“那自是好的,聽聞國公府上美酒動人,可惜緣慳一面,無緣品嚐,下官今日記下,來日定要到府上討上一杯嚐嚐。”

感謝了李襲譽,李襲譽倒也識趣,知道兄弟倆兒還有話要說,便告辭了。待李襲譽走後,薛朗與江臨鬆散的坐下,共敘別情。

薛朗道:“水師這邊,陛下只怕會一直讓你領軍,你也只能常駐滃洲島了,如今四娘也帶着孩子來與你團聚了,就安心練兵,總有你出頭一日!”

江臨道:“大哥放心,小弟省得。十萬水師,何等權柄?小弟定當謹言慎行,用心練兵。阿嫂也曾教過我,練兵千日,用兵一時,做好這千日,方纔有一時之勝!”

薛朗點點頭,兩兄弟又說了些家常事兒,絮絮叨叨的,多是薛朗在叮囑,畢竟,古代交通、通訊都不方便,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了!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啊!

江臨陪着薛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起來,天都還沒亮呢,碼頭之上,已經密密麻麻的等了許多人。

薛朗剛從馬車上下來,便被眼前的人羣嚇了一跳,人羣選派出的

長者,帶着一個少年,少年手中端着托盤,托盤上有酒。

長者道:“御史代陛下出巡,帶領我們徐州百姓抗災、賑災,於我等有恩,陛下有敕,召御史回京,草民等雖不捨,卻也不敢阻攔,今日齊聚碼頭,爲御史送行,請御史飲下這送行酒,恭賀御史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衆人齊聲道:“恭賀御史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薛朗也不知這一幕是哪個官員搗鼓來討好他的,或是民衆自發的,不過,這份心意他卻不得不領,二話不說,端起酒杯一乾而盡,誠懇的道:“多謝諸位鄉親前來送行,薛朗在徐州,雖自覺盡心盡力,但人力有時窮,若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多擔待。如今身負王命,不敢久留,今日一別,不知何日纔有機會再來徐州?若來日還有機會,定然再與鄉親們痛飲!告辭!鄉親們保重!”

薛朗一揖到底!

“御史保重!”

衆人紛紛回禮。最後,長者從懷裡掏出四塊紅綢,訕笑道:“御史的靈犬,于徐州救了數條人命,某受衆人所託,贈靈犬掛彩,望靈犬平安康健!”

薛朗有些蛋疼,但還只能收下,拱拱手道:“我代狗兒們謝過諸位!告辭!”

“送御史!”

在鄉親們的歡送下,薛朗踏上回長安的船,離開長安大半年,他實在想念留在長安的妻兒們。

划船的水手們大概是知道他的歸心似箭,兩班輪流,晝夜不歇的一路往長安趕,竟在短短十多日,九月初九他的生辰前趕到了長安。

受淮河、汴水等水系洪峰的影響,渭水水位大漲,關中旱情得到紓解,關中人民已然在準備冬小麥的播種。因着薛朗當初的措施得力,這次關中大旱,死亡人數較之歷朝歷代皆降到較低的水準。夏天長安因瘧疾而死亡的人數也較之往年大大減少。

一時間,李二在關中的聲威大漲。

還沒進城,碼頭上,薛偲已然在等着他:“老奴恭迎爺回府!”

薛朗有些感慨:“偲叔,許久不見了!你與容嬸可還安好?”

“勞爺動問,老奴一家都好,就是掛念着爺,如今爺回來,心中便有了主心骨了!”

薛偲說的有些動情。薛朗笑了笑,拍拍他肩膀,當先走下船。薛偲道:“老奴已命人準備了馬車,爺是直接進宮還是先回府?”

薛朗

道:“陛下手敕並沒有命我回長安就進宮的意思,先回府吧!”

“喏。”

薛偲引着薛朗向馬車去,船上的行禮、隨從自然會有人安排。來的車駕是國公府的,車伕也是府裡的人,薛朗免了他禮,掀開布簾正要上馬車,卻被裡面的情景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撤回身子,想確認馬車是否平陽公主的車駕,裡面已然撲出來一隻可愛萌的蘿莉:“爸爸!”

薛朗下意識的抱住從車裡跳出來的女兒,任由女兒在他兩邊臉上各親了一下,一手抱着她,一手摸摸她頭髮,問道:“有沒有想爸爸?”

“想!爸爸呢?有想水奴和弟弟嗎?”

說着,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望着人,薛朗笑了,柔聲道:“自然是想的,日日夜夜都在想。弟弟呢?”

“弟弟在家睡覺呢,爸爸我們快回去,回去弟弟就睡醒了,就可以陪爸爸玩了!”

這稚語,讓薛朗笑開懷,抱着女兒上了馬車,車裡端坐的人兒,衝他嫣然一笑,深情道:“爲妻也是日日夜夜皆思念郎君。”

薛朗呆呆的望着人,許久,許久,感覺飄蕩了許久的心,似乎終於得以落地,認真道:“我也是啊,每日每日都想着,一直很想,很想!”

公主殿下又是一笑,伸手拉他,頭顱輕輕靠過來,在他脣邊輕輕一貼:“歡迎回來,我的郎君!還有,生辰快樂!”

薛朗笑得暢快:“多謝娘子!”

渾然不管一旁的水奴在叫囂:“爸爸親阿孃,都不親我!不要!不要!我也要親親!”

然後,十分破壞風景的擠入父母中間,爲人父母后的二人相視一笑,父親低頭親了親抗議的女兒,小小的馬車中,童語聲音,笑聲響亮。

家啊!終於回來了!

三日後,朝廷下詔,調薛朗任民部尚書兼侍中,仕於御前。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命閻立本於凌煙閣繪製功臣畫像,薛朗位列第九——

薛朗,字幼陽,據載祖籍建康,爲晉時三薛後人,家族流亡海外,因家譜於流亡途中遺失,世系已不可考,唐時歸附。

因其德行出衆,廣博有才,高祖以平陽昭公主出降之;太宗謂之,薛朗其人,克己奉公,勤懇奉己,忠直之士也。封樑國公,諡曰憲,高宗追贈司空。按諡法解,博而多能曰憲,雖多能,不至於大道。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
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