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

安京城北是連綿數百里的嶽山,不甚高,起伏波動的丘陵掩映下,是瑰麗的皇家避暑勝地,周邊點綴着各個世家大族的別院,平日都是寂寥安靜的,一到夏暑之日,則開始熱鬧起來。二月的節氣裡,一般都沒有人會來這裡。

嶽山偏西一帶有一座小巧精緻的莊院,在這黎明的灰濛中有燭光閃耀,分外惹人注目。不過眼下嶽山僅有的駐守的人還在睡夢中,沒有人發現。

院子裡的空地上傳來得得的馬蹄聲,乍一看,十來匹高頭駿馬整齊排列着,這麼早去打獵?不太可能吧。

“吱呀”聲響起,房門大開,十來個黑衣人簇擁着爲首的年輕男子出來——杭天曜。他自己亦是一身黑衣,只是料子好些,繡着金色的暗紋,一頭黑髮用金冠豎起,很是精神。鴉青色的天空下,能模糊看到他完美的五官輪廓,濃眉入鬢,深色的眼眸泛着幽藍的光芒,高挺的鼻樑堅毅果敢,脣色卻是殷紅的。

“主子,咱們繞西邊走會多耽誤一天時間吧?”說話的是站得離杭天曜最近的一個清秀男子,不過他渾身上下給人一種凜冽的氣息,如二月的春風。

杭天曜沒有看他,翻身上了最中間那匹馬,聲音低沉似鐵:“那樣隱蔽些。”

男主抓着頭,笑嘻嘻道:“小的不是怕主子念着少夫人嗎?咱們早去早回纔好。”他笑起來倒是少了些陰鬱的感覺。

“你皮癢了是不是?走。”杭天曜輕瞪了他一眼,率先揚鞭策馬,一時間有暗啞的馬蹄聲震動山林。

他們沿着向西的小道疾馳,太陽漸漸升了起來,驅散了林中的霧氣。一路上沒有做任何停留,直到未時三刻的時候,抵達安京城西的小城:衛城。大家稍事休息,用了點午飯,便轉道往南,卻多了幾車北方特有的毛皮等貨物。

這日,天朗氣清,風荷的身子大好了。她寫完字,放下筆,雲碧已經打了水過來替她洗手。她一面用帕子擦着手,一面擡頭問道:“嬤嬤,葉舒姐姐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葉嬤嬤坐在機子上做針線,聞言笑道:“少夫人不問我倒是忘了,年紀大了這記性就不好。昨兒白天,舒丫頭派了莊子裡兩個婆子過來採買一些東西,順便去給老奴傳了句話,說是已經按照少夫人送去的圖紙開始破土動工了,沒有意外的話到五月的時候就能住人了呢。還有加上新買的那個莊子,兩邊都着手準備春耕了,先種一畦快熟的菜蔬,讓少夫人放心。少夫人寬厚慈善,對傭工的待遇比其他地方都好,今年一開年,就有許多附近的農人來報名,不過幾天,新莊子的人手就招足了。舒丫頭照少夫人的意思挑了幾個清秀勤謹老實的鄉下男孩兒,正放在莊子裡先調教一番,少夫人什麼時候用得着只管去領人就好。”

原來風荷想到自己手裡有不小一筆銀子,白放着也沒什麼用,有心再開幾家店鋪,苦於一時人手不稱手,便先擱着。鄉下的孩子老實肯幹活,不過欠缺些見識而已,有葉舒兩口子調教,想來不到三個月就能能勉強濟事了,她是時候考慮店面之類的事情了。這一次,決不能小打小鬧,得弄出點意思來才成,免得衆人都以爲她是個窮酸的欺上頭,何況也該爲將來籌劃了。

她頓時露出笑臉,取了茶吃:“葉舒姐姐手腳倒快,什麼時候我與太妃告個假,咱們出去逛逛,免得成天窩在屋子裡都要發黴了。”

“那敢情好,就怕娘娘不肯。”雲碧還沒拍手慶賀一番,又想到如今是在杭家,她們行動不得自由,王府規矩又多,只怕太妃不同意。

“你呀,一聽出去玩就高興得跟什麼似的,平兒我出不去,你還有自己家有哥哥,難道也不能出去?你要想出去,與我說了,下邊還能不放不成,什麼時候能明白點。”風荷笑着指着雲碧,怒其不爭的樣子。

雲碧亦有些赧然,卻辯解道:“少夫人是我主子,我不伺候主子自己出去玩,天下沒有這樣的理,便是能出去我也不去,勢必要跟着少夫人才有意思。”

葉嬤嬤聽了,點頭笑道:“這話說的對,不愧少夫人疼了你一場。”

“嬤嬤別被她唬了,她是怕自己出去銀錢不夠使,攛掇着我去了當個冤大頭。”雲碧最是個急性子的,三句話不合就能弄得滿臉漲紫,偏風荷就愛逗着她玩。

果然,雲碧一聽,真個惱了,跺着腳道:“少夫人也忒瞧不起人了,不過幾兩銀子,我還是出得起的。我這就去把自己的體己都送來孝敬少夫人。”說完,便摔了簾子跑出去。

看得風荷好笑不已,一個沒撐住撞翻了桌上的茶盞,好在那茶已經涼了,不礙事。

葉嬤嬤口裡罵着雲碧,手下放了針線,要過來給風荷換衣。

風荷先拿帕子擦拭了緞裙上的殘水,推着葉嬤嬤笑道:“嬤嬤別慌,不過一條裙子而已,咱們又不是穿不起,讓丫鬟進來弄吧。”

恰好沉煙含秋幾人被風荷打發去給太妃王妃送東西了,雲暮又帶着小丫頭們做針線,離得遠了沒聽見,倒有一個青緞比甲的小丫頭掀了簾子進來。

風荷識得她是上回自己改了名字的秋菡,便對她招手笑道:“快過來,去我房裡,西邊有一排紫檀木的櫃子,靠裡邊那個中間的裡頭有一條煙霞裙,你去替我取來。”

秋菡從不在上房伺候,愣了一愣,笑嘻嘻應了,不過一小會就取了裙子過來。彼時雲碧抱着自己的體己小匣子進來,忙伺候風荷換了裙子,風荷打趣她道:“都是你,一聽你那些體己就把我喜得摔了茶盅,那可是公中的。”

雲碧理了理風荷的衣裙,方纔撇着嘴道:“我的姑奶奶,你要多少都拿去吧,往後我也不敢要月銀了,免得姑奶奶摔了茶盅還要我賠,我身家性命也不值這個東西啊。”

葉嬤嬤聽得又笑罵了一句“貧嘴”,秋菡在一旁立着,心下羨慕,少夫人待人真是和善,什麼時候自己也能與幾位姐姐一樣,跟少夫人有說有笑的呢。

風荷看看時辰不早,便道:“咱們去太妃房裡吧。”

葉嬤嬤與雲碧倒是很快應了,只有秋菡有些不明所以,小心翼翼地看着風荷。

風荷發現了,住了腳,溫和地問她:“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或是問你這些姐姐。”

秋菡抿了抿脣,小手握着拳,輕聲問道:“這都快用午飯了,少夫人爲何要去前頭呢?”說完,她又不好意思地低了頭,深恨自己不守規矩,打聽主子的事。

“雲碧,你教教秋菡。”風荷越發和氣,拍了拍她的肩。

“就因爲要用飯了,少夫人才要過去。你想,你父母是不是總喜歡兒女守在自己跟前呢?”除了焦急生氣的時候,雲碧性子還是不錯的,從來不對小丫頭使氣白眼之類的。

秋菡訝異地哦了一聲,隨即不好意思地笑了,摸着自己的頭道:“多謝少夫人和姐姐教誨,奴婢明白了。老人都喜歡人多,這樣熱熱鬧鬧的纔有一家人的感覺。之前少夫人病着,如今少夫人好了,少爺又不在,少夫人去與太妃一同用飯,太妃必然高興。”

風荷對她投以鼓勵的眼神,笑着領了衆人去前頭。纔出了院門,就遇到去太妃院裡送東西回來的沉煙淺草,風荷命她們先回去吃飯,回頭再去太妃那裡換雲碧和秋菡,二人忙應了。

沉煙又道:“奴婢方纔過去之時,沒有見到太妃娘娘,東西交給了娘娘跟前的楚妍姐姐,娘娘那邊,好似有客人在。”

“哦?知道是誰嗎?”風荷挑眉,太妃輕易不見客,那來的一定是有些身份的人了。

“後來奴婢兩人出來時見到了迴廊上等候的幾個婢子,其中有一個是大少夫人跟前的安菱,另外幾個應該是客人家的下人,奴婢見她們好似與安菱姐姐很熟悉的樣子,餘下卻不知了。”沉煙只是說了自己看到的,沒有說自己推測的,她相信少夫人一聽就會想明白的。

風荷略怔了半刻,很快點頭,去了前邊。

她從後門進去,順着小甬道繞到太妃住的正院前邊,恰好瞧見寡嫂劉氏與一位年紀比她略大些的夫人並肩出來,劉氏的面色不大好看。幾人還沒有走出院門,風荷就聽見劉氏壓低聲音但微含慍怒的聲音:“嫂子,你爲何之前先不與我商量一番,哄着我陪你來見了太妃,竟說那樣的話,這種事好歹先試探試探啊,弄得現在我都沒臉見太妃娘娘。”

原來那位夫人是劉氏的孃家大嫂,永安侯夫人。永安侯爲人一向低調,只是盡心辦好聖上交代的事,難得與誰家交好,除了幾家至親都是一視同仁的。當年劉氏嫁過來不足一年,大少爺杭天煜就沒了,她年輕輕守了寡,身下沒個倚靠的,頗得太妃垂憐。而她性子亦是安靜,每日在房裡吃齋唸佛,等閒不出來,連孃家那邊都不甚走動。

風荷眼中,劉氏一直是溫和有禮的,行事說話絕不越過道德對女子的要求,難得有這樣薄怒之時。這永安侯夫人究竟對太妃說了什麼,以至於劉氏會這般反常?

“姑奶奶,話不是這麼說的。你一向膽小不敢擔事,我便是說了頂多得你幾句勸阻,還不如直接見了太妃呢。你怎麼就沒臉了,溫兒可是你嫡親的侄子,何曾丟了你的臉。你要是個幹練的,我還能不與你商議?你看看你,杭家明堂正道的大少夫人,每日茹素朝佛,有什麼意思?”這永安侯夫人的性情倒與她夫君截然不同,是個說話爽利的,只是稍顯有些刻薄了。

風荷只聽得什麼侄子這句,那二人已經去得遠了,她就回身向房裡走去。丫鬟忙迎了上來,並往裡邊報去。

太妃本在沉思,見了她進來換了笑顏,待她行了禮,拉着她坐道:“不是才遣了人給我送了茶過來,怎麼又親自來了?”

“左右祖母只有一個人吃飯,也吃不了多少,孫媳婦惦記着祖母這裡廚子做的好菜,就跟着祖母一起用吧,兩個人還能多用些。”風荷獻了茶給太妃,嬌笑相向。

太妃想起孫子不肯回家,冷落了這個孫媳婦,便有幾分歉疚,這可是她當初怕董家反悔請的聖旨呢,攬了風荷強笑道:“老四不在,你一個人怕是悶得慌,在祖母這亦是一樣的。”

“祖母說的什麼話,男子漢大丈夫的自然在外邊有許多事要料理,豈能天天在家陪着媳婦,說出去也沒有這樣的理。祖母這是疼愛孫媳,但孫媳真不怪四爺,四爺如此還不是把孫媳當做自己人看待,不然也不會與孫媳拌嘴了。祖母安心享福,四爺不會叫祖母失望的。”風荷的神色瞧着認真無比,不像撒謊假裝的樣子。

這話說的太妃有幾分動容,心中更怨孫子沒福分,語氣頗爲蕭瑟:“你這話當真?難得你還這麼看他,往後他若敢叫你受了委屈,祖母絕不容他。”

風荷鄭重地點頭,握着太妃的手:“四爺與我都年輕,偶有意見不合也是常理,孫媳怎麼會怪他呢,我們可是要扶持着一輩子的,往後還有許多孝敬祖母的時候呢。光顧着與祖母說話,該是祖母用飯的時候了,祖母好歹疼我,賞我幾口飯吃吧。”

她說得可憐,聽得太妃心都化了,忙拍着她的手道:“走,咱們吃飯去,吃飽了纔有勁。你這鬼丫頭,自己送了兩個茶來,就想換我一桌子的好菜,果是個會過日子的。”

“還不是祖母調教的好,孫媳行事都是跟祖母學的,只望能沾沾祖母的福氣。”風荷攙起太妃,笑顏如花,聽得太妃與下邊伺候的人都大笑起來。

一老一少說得開心,飯用了不少,太妃試着問:“你可知方纔是誰來了?”

風荷暗暗欣喜,太妃這是信任她了,忙坦誠地道:“我過來時遠遠看到大嫂陪着一位夫人出去,奈何只有背影,我看不清是誰,不過隱約聽到大嫂好似喚那人嫂子什麼的。這麼說起來,可是永安侯的夫人?”

太妃見她果然不瞞着自己,越發喜歡,笑道:“你猜對了,正是呢。聽說她先去見了你大嫂,後來你大嫂帶了她過來給我請安,卻不知有話說。”

風荷笑得眉眼彎彎,一面給太妃捏肩一面道:“祖母見多識廣,大家有不懂的來請教祖母也是常理。”

“就你會說話,不過這次可是料錯了,你知道你五妹妹多大年紀了嗎?”太妃又氣又笑,啐了一口。

“我去年進門時聽說五妹妹十三,現在過了年就是十四,論理不小了,莫非、莫非?”她話說一半,就不再言語,雖然知道太妃打算告訴她,但她不能太急切。

太妃嘆了氣,霎時有些意興闌珊:“正是此意。你五妹妹與我到底隔着一輩,上頭還有她父王母妃,她又不比老四,這種事原不該我操心。但你是知道的,你父王和母妃都是孝順人,凡事都聽我的聲氣辦,瑩兒坦率討喜,我自願意爲她終身幸福出一把子力氣。永安侯府與我們算得上門當戶對,家教也好,看你大嫂就知了。我聽人提過他們家的嫡公子,是個好學溫潤的佳公子,年貌都配得上。”

風荷細細聽着,卻見太妃不再說了,這麼好的條件,依理太妃高興纔是,難不成還有什麼問題?

不等她問,太妃已經繼續說了起來:“只一件不好,他們家的公子自小身子偏弱,太醫時常出入他們家,如今年長好了些,但沒有大好,節氣不對、受了刺激就容易犯病。瑩兒如花年紀,我怎麼捨得叫她去受苦,若有個好歹,豈不是我這老婆子害了她。可是,偏偏你大哥,他走得太早,他們永安侯的小姐在我們這白白消磨了青春,一想及這,我那拒絕的話就開不了口。”

想到自己寄予厚望而早逝的孫子,太妃就忍不住落下淚來,不管怎麼說,杭家對劉氏總是虧欠的,哪裡能直截了當拒絕她孃家的提親。當然,劉氏對此事或許並不是很看好的,她越發這樣,杭家便越發自慚。

風荷聽得有些皺眉,這事的確不好辦。不過她眼下奇怪的是,不都說永安侯是個正直的人嗎,劉家這樣做不管是不是真的喜歡杭瑩有心結親,外人看來都像是要挾杭家。杭家不答應這門婚事,容易被人冠上一個知恩不報的名聲,外人是不管真相的,能給杭家臉上抹黑就是件好事了。如果杭家同意,對杭瑩而言,就委屈了,她好歹是王府郡主,怎麼能隨便配給一個病秧子呢,王妃心裡怕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

會不會是永安侯夫人自己的主意呢,她也是在貴族圈裡混了一輩子的人,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兒子的婚事都沒有與夫君商議?這不太可能吧。

風荷覺得,對於這個隔母的小姑子的婚事,她還是不要搭理的好,一個不好就得兩頭不討好,她何必呢,何況,王府多少長輩,輪不到她來說話。但太妃傷心,她總不能置之不理的,多少勸上幾句:“祖母,你疼愛孫子女是大家都看得真真的,不過正如祖母所說,五妹妹有父王母妃,他們心中自由決斷。小侯爺的身子只是傳聞,究竟如何還要母妃發落,咱們想的不過是五妹妹過得好罷了。”

“你說的何嘗不是。你母妃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何必要我這麼個老婆子到處出頭呢。說起來,瑩兒確實不小了,是該好好相看相看了,再兩年也就要出門了。”太妃不由頓了頓,她老了,一切還是交給小輩們去張羅吧,她只管守好了老四與他媳婦就好。

見太妃心下放下了此事,風荷又引着她說笑了幾句,屋子裡的氣氛漸漸好了起來。

偏偏接下來府裡事多,不是這家王妃誥命大壽,就是那邊誰家公子小姐大婚,王妃忙得腳不沾地,太妃一直沒有機會與她說起。

一日晚間,風荷與太妃用了晚飯,兩人拉着三夫人周嬤嬤打馬吊玩兒。太妃手氣極佳,一會子風荷就輸了一吊錢,便鬧着不玩了:“哎呦,我再不敢玩了,連財神爺都看顧祖母,瞧瞧,這一頓飯的工夫,我的銀子就全進了祖母的箱子,再玩下去明兒連買個胭脂水粉都要求祖母施恩了。”

“端惠,快給我擰你們少夫人的嘴,財神爺都來了,財神爺會看上你這幾個小錢。”衆人大笑,太妃拍着桌子叫端惠。

端惠亦會湊趣,果真上前掰着風荷的肩膀道:“少夫人,這可是娘娘的令,你好歹疼疼奴婢,別讓奴婢不得交差。”

風荷笑着躲開,起身繞到三夫人身後,喚道:“三嬸孃,你快救救我吧。祖母調教的人兒,一個個人精,我若不給她打那就是不疼她了,我還得巴巴送上去給她打了,那纔是體貼下人的好主子呢。”

“你呀,怨不得母妃疼你,這一張嘴,我的心都軟了。要母妃饒了你還不簡單,讓你家沉煙去把你的體己都搬來,我保管母妃立時對你眉開眼笑的,明兒還要賞你好吃的呢。”三夫人愛憐地撥了撥風荷耳邊的碎髮。

“原來三嬸孃與祖母是一路的,竟是哄我乖乖拿銀子呢,然後祖母賞我一碗粥,我還感激涕零呢。”風荷歪在三夫人懷裡,揉着她的胳膊。

太妃笑得見牙不見眼,連連叫端惠去把自己房裡案上的黑漆小鎖櫃拿來,端惠抿嘴去了,一會子抱了一個簡單大方的小櫃子過來。也不等太妃吩咐,就自己掏出身上的鑰匙開了鎖,揭開上面的紫色絨布,屋子裡頓時金光閃閃,裡邊赫然是一尊小金佛。

小金佛雕成彌勒佛的樣子,抱着自己的肚子笑得嘴都歪了,異常精緻,衣褶皺紋都栩栩如生,足有兩三斤那麼重。

別人還沒怎麼着,風荷就先看的兩眼放光,笑嘻嘻抱起了小金佛,還直嚷:“真重,這值不少銀子,而且這麼好看,我喜歡。祖母,是不是賞給我的啊?”

太妃在她俏生生的臉蛋上捏了一把,笑道:“就是給你這個小氣鬼的,輸我幾個大錢,就要換我一個小金佛,真是會做生意。”

風荷一聽,也不欣賞了,趕忙包了起來,衝沉煙道:“你們幾個,別伺候我了,先把它送回去鎖好,路上小心,別叫人瞧見了。”

沉煙最是個會聽主子話的,連櫃子一塊端了,還笑着與端惠道:“好姐姐,借我們使使,回頭與你送回來。”然後行禮退下,生怕太妃反悔一般的。

太妃更是大笑,指着沉煙幾人的背影與三夫人道:“不愧是老四媳婦手底下的人,一個個把她們乖的。又不是什麼金貴東西,統共也值不了幾個錢,我不過覺得立意好一直收着,倒入了她的眼。”

“祖母笑話孫媳,孫媳可不是看重了那幾兩金子,孫媳是感動於祖母對孫媳的疼愛之心。祖母便是賞給一雙筷子,我也要好好帶回去,心裡念想祖母的時候掏出來看看呢。”風荷正色說着,卻把一干人哄得越發笑起來。

“說什麼惹得母妃這麼高興,可見我們是來晚了。”這是王妃的聲音。今天是錦安伯老夫人的六十六大壽,因爲三少夫人的錦安伯家的女兒,兩家的姻親,看在三少夫人的面上走動還算頻繁。這不,王妃親自帶了三少夫人去賀家給老夫人祝壽,用了晚飯纔回來。

太妃幾人稍稍坐直了身子,與她們說起方纔之事,連王妃都看着風荷笑了,道:“人都說人與人相處要靠投緣,母妃與老四媳婦不就是上天安排的緣分嗎?當日母妃興頭頭去宮裡求了賜婚旨意下來,自打老四媳婦進了門,母妃看得親孫女一般,老四媳婦也是真心孝敬母妃,我算是相信了這句話。”

王妃可能是喝了一點酒,面色比平時更紅潤一些,顯得光彩照人。

“你這麼一說恰解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初見她便覺得眼熟討喜得很,沒想到合了這個說法。”看得站在王妃身後的杭瑩,不由伸了手笑道:“過來坐祖母身邊,玩了一天累不累?”

“不累,小姐們都和氣,下人伺候得也周到。”杭瑩乖巧地靠着太妃坐,笑語嫣然。

不過,風荷在擡頭的一瞬間卻看到王妃眼裡一閃而過的不悅,快得下一刻她都以爲自己看錯了,心下便有些懷疑。再看賀氏,進來之後除了行禮就沒有說話,神情比往日更恭敬小心幾分,難道在賀家發生了什麼事?

大家說了幾句話,依着往常的情形,王妃就會帶人告辭,但今晚似乎有些異樣,久久沒有說要走,一味笑看着大家說話,偶爾插上一兩句。

風荷琢磨着,王妃應該是有事要與太妃說,或者跟賀家有關,便起身告辭:“祖母,孫媳婦怕那幾個丫頭毛手毛腳地碰壞了祖母的好東西,孫媳想自己回去看看。”

屋子裡誰都不是傻瓜,太妃亦是猜到了王妃有話說,笑着允了,接着三夫人、賀氏一併告退,順便帶走了杭瑩。周嬤嬤回自己家去,端惠領着小丫頭守到了門外。

太妃略皺皺眉,嘆道:“什麼事?說吧。”

王妃語氣一如往常的恭敬,但語速稍微快了一些:“母妃,媳婦聽錦安伯老夫人話裡話外的意思,好似看中了五丫頭,特特問了些五丫頭的事,其中還兩次提到了她的嫡孫。媳婦估計,他們或許會再來探咱們家的口風,應該不會太久。”

太妃輕輕哦了一聲,有些許驚訝,明明滅滅的燭火映出她眉梢眼角的小細紋,頭上的白髮愈加顯眼,有些許憔悴的意味。爲什麼最近都盯着瑩兒來了呢,雖說到了年紀,但大家似乎比預料的更加心急。永安侯府不說了,怎麼錦安伯府都湊了進來,他們家的身份配自己家是偏低了一些,按理不會這麼冒失纔對啊。

她看着王妃有點緊繃的臉色問道:“此事你怎麼看?”

“母妃,不是媳婦看不起他們家,實在是他們家的情形不太合適。一來,咱們家素日低調,但終歸是王府,國舅家,他們求娶咱們的嫡女有些,有些不合常理。二者嘛,他們府上的嫡子並非長子,聽說當年錦安伯夫人生了老三媳婦後一直不育,在他們老夫人的授意下,他們家出了個庶長子。媳婦就瑩兒這麼一個女兒,原還想多留幾年呢,她性子單純,人情世故上比起她那幾個嫂子都差了不少,媳婦擔心她應付不了錦安伯家的複雜形勢。這件事情,老三媳婦似乎不知,媳婦也沒與她明說。母妃覺得,咱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王妃這話中已經拿定了主意,這麼問不過是等太妃一句答應而已,她相信太妃不會打算把杭瑩許給賀家。

太妃有什麼看不出來的,而且她對賀家也不滿意,庶長子,嫡次子,日後這家裡怕是難以和睦,尤其他們家又非上層親貴。能與杭家嫡系結親的,多半都是王府、國公府、侯府,風荷和曲彥的例外。當年自己同意把杭芸許給曲彥,不但是看中了曲彥的人品才學,也看中了他們家人口簡單,更關鍵的是皇后非常看好曲家,顯然曲家怕是被皇上列入了自己的陣營裡去。杭家此舉,算是替皇上招攬了曲家,又爲女兒得了個好歸宿,還贏得一片好名聲。

她淡淡地敘述:“有一件事情,我沒得機會與你細說。前幾日,永安侯夫人來了我這,你是知道的,她其實也是來替兒子探瑩兒婚事的。他們家可說是門當戶對,可惜那位公子身子不大好,但礙着大媳婦,我沒有多說,你看着呢?”

王妃果然不知情,身子動了動,迅速擡眼看了太妃一眼,很快低頭斂聲道:“媳婦都聽母妃的意思。”她這麼說,並沒有完全放心,太妃待劉氏的感情她是一點一滴看在眼裡的,她有點擔憂,太妃可別爲了劉氏把女兒嫁給一個病秧子啊。永安侯小侯爺才命顯著,奈何身子不爭氣,不然可說是良配了。

“你呀,瑩兒是你親女,你望着她好是做母親的一點心意,我還能怪你不成?何況我難道不是瑩兒的祖母,就不會爲她着想了?”太妃對王妃這一點最不受用,明明不樂意還是一副小媳婦的樣子,太妃還是喜歡爽快人的。

王妃有點誠惶誠恐,眼圈發紅,輕聲顫道:“母妃,媳婦沒有別的意思。媳婦是覺得對不起老大媳婦,她這十多年來不好過。”

太妃對這個回答可以接受,點頭讚道:“你有這個心就夠了,總不能讓瑩兒跟着受苦吧。其實,我另外看中了一個人,永昌侯府的韓小侯爺,風華正茂、才學出衆、品行良善,實在是瑩兒的良配。以韓小侯爺的年紀,理應婚配了,究竟卻不清楚。”

在聽到韓穆溪的時候,王妃眼中一亮,她怎麼就沒想到,這果然是一個極般配的好人選。京城王孫公子中,韓穆溪絕對是口碑最好的一個了,家世清白,唯一的嫡子,讀書上進,騎射功夫不錯,而且不與誰家子弟特別親近,但從不得罪人。這樣的好苗子去哪裡找?他今年應該有十七八了,會不會早就定了親呢,王妃有點心急了。

太妃略掃了一眼王妃的神色,就知她對韓穆溪是極滿意的。杭家與韓家是多少年的世交,兩家關係一直不錯,不然當年也不會爲老四定下韓家的小姐了,可惜那小姐福薄,不過若不是這樣老四就不能娶風荷,太妃覺得自己稍微有點邪惡。現在杭家與韓家也算姻親,五房老爺娶的就是韓家堂族的女兒,五夫人是永昌侯的堂妹,這到底隔了一層。

如果韓穆溪娶了杭瑩,那這姻親纔是落到了實處,太妃不僅是爲孫女的幸福,更是爲杭家百年之計。日後韓穆溪繼承侯爺位,韓家應該會更好纔對,什麼時候去韓家探探口風呢。

王妃瞧太妃不說話,只得主動提道:“母妃,咱們要不什麼時候請永昌侯夫人過來賞花,再過段時間園子裡的桃花就開了。”

“這不好,咱們家是女方,主動不得,想法子給他們遞個話頭,讓他們明白,自己來提親纔是正理。若是那韓小侯爺另有婚配,也不至於影響到瑩兒的清譽。”太妃想了想,這個事不能急,反正瑩兒年紀不大,女孩子出嫁前要拿拿身份,以免嫁過去被人看不起。

王妃立時反應過來,微微紅了臉,她今天是不是酒喝得多了,沒有平時穩重呢,看來酒這個東西輕易少沾。而且以她對韓家的瞭解,只要他們小侯爺沒有定親,對這件婚事一定是十分看好的,畢竟瑩兒在京城的閨譽不錯,又有杭家做靠山。

她訕訕地笑道:“兒媳莽撞了,母妃慮的是。此事要不要與王爺說一下呢?”

“自是要說的,也聽聽他的意思。咱們只知道內院之事,朝堂上的事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有他在外頭看着更好些,如果王爺都覺得好那必是可行了。”太妃對這個兒媳永遠存着一個隔閡,但不礙着她們表面婆媳和睦,尤其在女兒的婚事上,她對這個兒媳還是放心的,總不至於拿子女的終身幸福開玩笑。

太妃是祖母,雖然最疼的是杭四,可其他的也是她孫子女,她心眼裡都是一般疼愛的。

過不了幾日,永昌侯夫人親自下了帖子,請杭家一干女眷三日後過去賞花,說她們園子裡開了好大一片桃花,還叫夫人小姐們都去。

太妃與王妃接到帖子,都是笑吟吟的,看來韓家得到了自己家的暗示,主動出擊了。如果去韓家杭瑩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兩家的親事就能定下來了。不過,太妃與王妃又要顧慮着怎麼推掉另兩家的意思,尤其是永安侯家不好辦。

杭天曜說了短則十天半月的,可是這都過了大半個月了,還是沒有一點消息,風荷有一點點擔心。

恰遇這幾日是春闈,董華辰要去赴考,她便打發了沉煙回董家給華辰送東西。“杭天曜”難得回來,直接去了純姨娘房中,風荷想了想,命雲暮去茜紗閣請了他回來。

茜紗閣一干人不由得有些發愣,最近時日,少夫人與少爺幾乎碰面都做不識,今兒是哪裡不對,居然叫人來請少爺,難道是少夫人服了軟?大家有了一點看好戲的心情。

“杭天曜”小小緊張,對那幾個妾室,甚至太妃,他都能自如應付,他就是杵着這個少夫人,惹惱了她主子非得讓他好看不可。

風荷揮退了所有人,屋子裡只剩下他們二人,嚇得他後退站遠了幾步。

風荷好笑,指着椅子道:“你可是爺們,又不是下人,總不成站着與我說話吧。”

“杭天曜”摸了摸自己的頭,挪到了最遠的那個椅子上坐下,小聲說了一句:“多謝少夫人賜座。”

“他有消息說幾時回來嗎?”風荷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問道。

“小的看怕是一時回不來。”他小心翼翼瞄了風荷一眼,繼續說道:“照往常慣例,回來之前三天都會給小的傳信,這次還沒有收到信。”

風荷低頭沉思,杭天曜究竟有什麼秘密呢,連這麼下三濫的招都能想得出來,他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吧,她對守寡暫時不感興趣。默了須臾又道:“如果得到他即將回來的消息,你要稟報給我,咱們這場戲還得演下去呢。”

“杭天曜”點了點頭表示清楚,是呀,總不能讓人以爲他們突然和好了吧,這得慢慢來。

“你挺聰明的嗎,常去純姨娘柔姨娘房裡。”風荷輕笑着,純姨娘單純,柔姨娘有孕,最不易看出來他的不對,若是端姨娘這樣從小就伺候的就容易露出破綻了。

他聞言嘻嘻笑道:“都是主子調教的好,往後還要少夫人多多提攜。”

風荷笑罵道:“去吧,小心些,出了事我可保不住你。”

這次見面的結果是少爺對少夫人成見更深,也沒回純姨娘房裡,直接出府去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卷一 第12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下)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五十六章 誰是主子第一百二十章 夜半大鬧(下)第六十章 各方謀動卷一 第56章第六十九章 夫妻之道卷一 第40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婦鬥法(下)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局初定 (上)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下)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下)卷一 第48章第一百零四章 情到深處第六十六章 殺人無形卷一 第45章卷一 第61章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三章 短暫平靜(上)卷一 第29章卷一 第11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平靜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幕揭開卷一 第44章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下)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第六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上)第七十二章 侯府之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八十七章 被人暗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雨將來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七章 被人暗算第六十四章 你來我往卷一 第52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卷一 第44章卷一 第8章第一百零一章 重提舊事(上)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66章第六十章 各方謀動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上)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卷一 第28章卷一 第59章卷一 第51章第五十八章 驚聞鉅變卷一 第13章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杭四之意(上)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下)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上)卷一 第5章第五十七章 二房“喜”事卷一 第41章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卷一 第24章卷一 第2章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卷一 第9章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卷一 第7章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下)卷一 第55章第六十九章 夫妻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上)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卷一 第28章卷一 第19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上)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上)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上)卷一 第10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第六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九十八章 暗生一計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卷一 第42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卷一 第12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下)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五十六章 誰是主子第一百二十章 夜半大鬧(下)第六十章 各方謀動卷一 第56章第六十九章 夫妻之道卷一 第40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婦鬥法(下)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局初定 (上)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下)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下)卷一 第48章第一百零四章 情到深處第六十六章 殺人無形卷一 第45章卷一 第61章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三章 短暫平靜(上)卷一 第29章卷一 第11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平靜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幕揭開卷一 第44章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下)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第六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上)第七十二章 侯府之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八十七章 被人暗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雨將來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七章 被人暗算第六十四章 你來我往卷一 第52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卷一 第44章卷一 第8章第一百零一章 重提舊事(上)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66章第六十章 各方謀動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上)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卷一 第28章卷一 第59章卷一 第51章第五十八章 驚聞鉅變卷一 第13章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杭四之意(上)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下)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上)卷一 第5章第五十七章 二房“喜”事卷一 第41章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卷一 第24章卷一 第2章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下)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卷一 第9章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卷一 第7章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下)卷一 第55章第六十九章 夫妻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上)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卷一 第28章卷一 第19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上)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上)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上)卷一 第10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上)第六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九十八章 暗生一計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卷一 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