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侯府之約

天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是今年春天頭一場雨,下透了纔好呢。青石的磚面因了雨水的浸潤油油的,大樹下有剛冒頭的小草,碧綠碧綠的,分外可愛。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過兩天園裡的桃花的花骨朵就該慢慢綻放了,柳樹的芽兒嫩黃嫩黃的,配在一起嬌豔又鮮亮。

一襲藕荷色白邊繡玉蘭的披風裹在風荷身上,她站在廊下含笑看着丫鬟們嬉鬧,一個冬天把這些小丫頭們都拘壞了。

下人房裡,落霞與錦屏相對而坐,懨懨地望着外面的雨景。

“姐姐,你倒是說句話呀,難不成咱們真這樣當一個粗使丫鬟一輩子?少夫人惹惱了少爺,少爺都有近一個月沒有留宿這裡了,便宜了銀屏那個蹄子,在茜紗閣許是日日能見到少爺呢,她又是個狐媚性子,還不知哪一日就到了咱們頭上去呢。以她的心氣,到時候不知要怎生磨搓我們倆呢。我是個沒用的,不得少夫人待見,與銀屏那蹄子關係不是很好,這樣一輩子也罷了。姐姐豈能比我,原先在老太太房裡之時,銀屏見了姐姐都是要稱一聲姐姐的,如今你看她,姨娘還沒有爭上,見了姐姐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替姐姐屈得慌。姐姐針線好,會伺候人,何必這樣埋沒了呢,也該少夫人跟前掙點臉面回來,家裡的嬸子聽了也歡喜歡喜啊。”

落霞說話時的利落勁與見到杭天曜之時的柔媚溫軟完全是兩個人般,一張俏臉上佈滿了不忿,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錦屏掃過她身上,粉黛不施衣衫素舊,自從四少爺不肯回房之後,落霞打扮的心腸就沒了,整日活也不幹乾巴巴望着外頭。這回子說着銀屏的壞話,可她最近去銀屏那裡走動得極爲頻繁,每日都要尋點由頭過去一番,看來是銀屏想要獨佔恩寵不願分一杯羹,才惹惱了落霞吧。

垂頭想到家中老父母,還在老太太手底下幹活呢,她的心就沒來由的縮起來。她原是不想跟着少夫人陪嫁來的,後來發現少夫人待人和善,對她們幾個老太太那裡來的也並不特別防備,覺得這麼着也不錯。只是,她雖愚鈍,老太太那點心思還是看得透透的,老太太豈是白白把她們給的少夫人。銀屏、落霞二人生得好些,定是衝着少爺去的;自己長相平庸,幹活還算勤快,估計是奔着少夫人去了。

所以,她不敢太張揚,不敢表現得過好,引起少夫人的關注。如果能這麼默默地終老在王府或是將來能平平安安配個小廝,她就心滿意足了,她就怕不但自己沒有好結果,還要連累了家中的爹孃。

她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少夫人帶我們不差,月銀、賞賜都是與大家一樣的,我覺得挺好。”

落霞被她氣得一個倒仰,自己費了半天脣舌,這個不爭氣的錦屏就這麼一句話,她都不能換個新鮮的詞啊。落霞不過是想攛掇着錦屏去銀屏那裡爲她說上幾句話,自己與銀屏一向不和,而錦屏與那賤蹄子卻是從小一處長大的,情分頗好。她跺了跺腳,咬牙罵道:“姐姐,你忒不爭氣了,妹妹對你真是失望至極。”

然後,她特意做出哀怨的樣子來,一搖一擺地掀了簾子出去,錦屏知道她定是去茜紗閣了。

院門外一個小丫鬟風風火火闖了進來,都等不及溫婆子進來通報,一眼瞧見風荷立在廊下,一面跑着一面喊道:“少夫人,柔姨娘不太好,少夫人快去看看吧。”

風荷大驚,也顧不得責備她不守規矩,急急問道:“怎麼回事?你說清楚點。”

小丫頭只穿了一件夾襖,打了一把油紙傘,在雨中凍得有些瑟瑟發抖,哭喪着臉回道:“近幾日,柔姨娘時常孕吐,少夫人請了太醫來看,都說是正常的,好生調養着就好。今兒一早起來,略吃了一點粥,就吐了個精光,方纔居然,居然暈過去了。”

這都五個月了,胎象應該早就安穩了纔對啊,爲何柔姨娘會這般不正常?風荷來不及細想,看到沉煙幾個已經打了傘出來,扶着她們的手穿着繡鞋就往外快走,一路吩咐丫鬟去請太醫。

不管這個孩子是不是杭天曜的,外人都當是杭天曜的,若在他不在的時候出了什麼事,自己有理也說不清,何況太妃可是盼着呢。雖然大婚當日診出柔姨娘懷有身孕,太妃心中不大痛快,畢竟這是打臉的事,讓人與新媳婦怎生交代。爲了風荷的面子,太妃待柔姨娘一直不冷不熱的,沒有過多關心,但如果孩子出事了,太妃必然是心疼的,不定會怨自己。尤其是王妃,柔姨娘可是她的人呢。

茜紗閣裡有些混亂,丫鬟們跑進跑出卻不知爲了什麼,端姨娘和純姨娘都在柔姨娘房裡,柔姨娘躺在牀上,閉着眼睛,臉色發白,樣子不大好。

“不要圍着你們姨娘,除了寶簾,其他丫鬟都在外面聽候,把窗子打開透透氣,端姨娘、純姨娘,你們先在隔壁坐坐,想來太醫很快就要到了。”風荷一進屋,就看見幾個丫頭圍着柔姨娘,忙打發了她們。

端姨娘和純姨娘向來聽話,聞言都行禮退下,一會太醫過來她們本就不適合留在這裡。

寶簾嚇得小臉白白的,臉上都是淚痕,如果柔姨娘的孩子出了什麼事,她是第一個逃不掉干係的。

風荷略略掃視了屋子一眼,裝飾不算華麗但絕對香豔,明面上沒有看到任何違例的東西,這個柔姨娘倒是心機不少,以杭天曜對她的寵愛,違例的東西應該賞了不少纔是,她倒會藏拙。屋子裡有淡淡的幽香,不像胭脂水粉的香味,像是花香,風荷擡頭瞄了一眼,窗臺上擺着兩盆快謝了的花。

風荷雖愛養花,但僅限於荷花、蘭花、水仙、玉蘭、桂花幾樣尋常的,都是香氣清淡或者高雅的,對其他太過豔麗或太香的花都不太喜歡。

“那是家裡暖房種的嗎?好似沒有見過。”難道是杭天曜從外頭買來的,開得這樣好。

寶簾以爲風荷責怪她們沒有拿去孝敬,連忙解釋起來:“去年底的時候,有一個外放的官員進京時孝敬了不少咱們北邊少見的花卉來,王妃說年輕人都愛花兒朵兒的,就做主賞賜給了幾位夫人姨娘們。少夫人那裡好像是兩盆劍蘭。因爲我們姨娘有了身子,房裡不能薰香,又素來愛這些,王妃就把這兩盆極香的花送了來。這兩日已經開敗了,還是有淡淡的香味。”

風荷聽了,也沒有多想,就問起柔姨娘怎生就不好了。

“或許是姨娘的身子弱些,現在身子重了太過疲勞,最近一直嘔吐,少夫人請來的幾個太醫都說是無妨。今兒早起只吃了一點燕窩粥,回頭就吐了,姨娘面色不太好看,沒想到直接暈了過去,其他的奴婢都不知道啊。”說着,寶簾的腿肚子又開始打顫,伺候不力這個罪名是鐵定的了。人家都說頭三個月吐,這柔姨娘怎麼越來越不省事呢。

與小丫頭說的一樣,還是等太醫看了再說吧,自己又不是大夫。

恰好此時,太醫匆匆趕了過來,微涼的天氣裡都帶了些汗。風荷讓寶簾給柔姨娘收拾好了,自己才退到了外邊。來的是太醫院新來的年輕太醫,低着頭不敢看,請了脈,不由搖頭,心脈有點急促,但其餘的一切正常,身子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好端端的怎麼就會暈了?

他診了左手又換右手,無奈地搖頭,嘆息着出來。風荷隔了屏風詢問:“楊太醫,孩子和母體怎麼樣?”

“不好說啊。母體心脈急促,嬰兒必受影響,只是晚生才疏學淺,看不出究竟,貴府還是另請高明吧。”杭家,他惹不起,出了差錯不說他的官帽,性命都難保,還不如推了。

風荷更是驚異不已,太醫不肯診病?如果沒有什麼大問題,太醫必不會這般,那樣對他的醫術有礙,她微微驚呼道:“是不是哪裡不對,楊太醫直說無妨。”

楊太醫世代學醫,好不容易混到了太醫院,也是有不錯醫術的,常在王公府邸走動,只得說道:“正是因爲什麼都正常,晚生纔不敢說。孕期內心脈略快些也是有的,照理說五個月的身子應該是最穩定的時候,不該發生這樣的情況。小生斗膽問一句,孕婦近來都吃了些什麼?”

寶簾聞言,得到風荷的暗示,就細細回想起來,把柔姨娘日常食用之物都說了一遍。

太醫越發蹙眉,杭家是百年望族,有經驗的嬤嬤多了去,吃食上沒有任何問題,他再次說道:“晚生看來,或許是時令改變,或許是孕婦心裡緊張,身子的確沒有問題,調理得極好,想必這回應該醒了。”

風荷沒有辦法,請他開了個調養的方子,命人賞了送出去,又叫人去外邊請幾個積年的老大夫來。

直鬧到午錯時分,依然沒有一點進展,都說無妨。有幾個連方子都不肯開。而柔姨娘早在太醫離去之時就醒了。

寶簾把太醫和大夫的話一五一十與她回明瞭,她也覺得可能是最近思慮太過的原因,便沒有多心。

風荷囑咐丫鬟好生伺候,自己攜了方子去給太妃請安。太妃聽後,也沒當回事,還說可能是時令問題,小五媳婦最近也一直有些孕吐之症。

隨後幾天,柔姨娘的身子反好了些,孕吐之症都輕了,風荷漸漸放心。

第二日,就是赴永昌侯府之約的日子了。昨兒下了一日雨,到晚間才止住,今兒卻是春陽和煦,春風柔和,是個賞花遊春的好日子。

太妃興致頗好,說自己悶了幾個月,正想走動走動,說了也去,如此大家更是高興。

太妃王妃之外,杭瑩是必去的,餘下就是風荷、賀氏帶了女兒丹姐兒、二房的六少夫人袁氏、五房夫人帶了女兒杭萏,一干人等浩浩蕩蕩去永昌侯府。一路上百姓看見,都說到底是世交老親,關係就是好。

永昌侯府是當年一塊分封的幾個侯府中名聲最響的,若不是這些年魏平侯府起來了,他們仍是一枝獨秀。尤其他們府上規矩森嚴,最守禮節法度,子弟都說盡心教育的。傳到這代永昌侯身上,更是愛才惜才的人,家中子弟學問都不錯,旁支裡有幾個中了進士舉人的。侯夫人是娶的江南望族蘇家的女兒,端莊執禮又不懦弱,把個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侯爺嫡出二女一子,長女當年許給杭四之後就沒了,次女今年十五歲,也是要進宮選秀的,兒子韓穆溪是長子。另外一個庶女十三,一個庶子十六,都未婚配。

如果不是因爲杭家出了一個皇后,杭瑩也是極有可能參加選秀的,但她姑姑已是皇后了,杭家不能太出風頭。

韓穆溪今年十八,未曾許親,這裡邊是有一段緣由的,關係着侯府唯一的一件不順心之事。

老侯夫人健在,出身錦鄉伯司徒家,司徒家這些年子孫沒有得力的,伯爺是老侯夫人弟弟,只愛煉丹修道,把家中之事慢慢荒廢了。如今在朝中頂多是個中等人家,子孫又不肯上進,仗着祖上積攢下的功名混日子而已,已經進不了京城一等貴族圈了。能說得上話的親戚就一個永昌侯府,是以這些年往來很密切,企圖靠牢了。

錦鄉伯有個孫女,芳華之年,因她是前妻所生,很不得繼室母親待見,一年倒有一半時間被老侯夫人接來養活。老侯夫人對她與親孫女無異,又因她在家中委屈可憐,反而愈添了愛惜之情,一心要把她留在自己身邊,許給孫子韓穆溪,欲圖侯府能多多照應她孃家。

但一來錦鄉伯府已經沒落了,二來侯爺對伯府沒什麼好感,若不是礙着母親早與他們少了往來,自己兒子這般出息,正是有大作爲的時候,怎麼能受未來岳家拖累呢。侯夫人也不是很滿意這個兒媳婦,覺得身子嬌弱有命薄之相,難不成讓兒子娶個大佛來供着。

是以,一邊拿定了主意要娶,一邊就是不肯鬆口,以至於韓穆溪的婚事便一拖再拖,到了十八尚未許親。好在他聲名在外,常有那人家來探口風,不擔心。

這次,得到杭家的暗示,侯夫人與侯爺一商議,都覺得是門好姻緣,先前長女之亡只是巧合罷了,現在那個四少夫人不是一直好好的嗎,何來因爲杭天曜的原因呢。兩人當即定下計較,請王妃過來落實了再去提親,順便讓兩個孩子相看相看。二人都是愛子之人,只怕韓穆溪他日有一點不滿,有心讓他自己看了,纔好辦事,索性借了賞花之名請杭家女眷都來。

老侯夫人先時不清楚,一聽氣得半死,大罵不孝子,又不能把此事傳出去,就打着主意壞了賞花之約。這不,前幾天才送了回去的侄孫女,今兒趕緊接了過來,而且要在杭家面前做出一副韓穆溪與司徒小姐已然定下鴛盟的情形,讓杭家主動拒婚。

侯夫人總不能擋着老夫人去接人,只在心中氣苦,埋怨老夫人年紀大了,還只念着孃家不管親孫子的前程。

這邊廂,杭家衆人一到,理應老侯夫人親自帶着女眷接出去的,但她推說有點頭暈沒去,侯夫人滿面通紅的一個人出去迎接,還得強自歡笑。

太妃一下轎,沒見到老侯夫人,就有些不大爽快,王妃臉色亦是變了一變。

侯夫人忙笑着迎上去行禮解釋:“太妃娘娘好,王妃娘娘好。老夫人原高高興興地等着親家過來,還說要親自來迎接,誰知剛纔可能是起得急了,有些發暈,卻怠慢了娘娘。”侯爺堂妹是五夫人,親家這聲不算叫錯。

太妃聞言,也沒疑心,笑着道:“行的什麼禮,都是一家子親戚。老夫人年紀大了,身子自然沒有年輕時輕便,咱們兩家還興這套不成?”王妃亦是笑着稱是。

侯夫人長吁了一口氣,招呼着大家往裡走,又害怕老夫人一會會不會鬧出什麼幺蛾子來,若她真那樣,自己做媳婦的不給她好臉色也怪不得自己了。這關係到兒子前程幸福,侯夫人是絕不會手軟的,她可是蘇曼羅的堂族姑姑。

不等大家進正廳,老夫人就做出一副匆匆起身迎上來的樣子,杭家是王府、國舅之家,侯府惹不起,這點明白老夫人還是有的。可惜在孃家之事上太固執了。原也是老夫人母親去得早,自己這個長姐對弟弟疼愛萬分,時至今日都丟不開手。

太妃眼尖地看到扶着老夫人迎上來的兩個女孩兒做主子打扮,其中一個是侯府次女,她是見過的,另一個卻有些眼生,便有幾分疑慮浮上心頭。

風荷是第一次來,給老侯夫人都見了標準禮,老侯夫人顯見得是不大待見,想想自己乖巧懂事的大孫女,看看眼前這個丫頭,就覺得是她擠走了自己大孫女。

反是侯夫人好一點,女兒命薄,與人家女兒什麼關係,那時候這丫頭還不到十歲呢,多問了風荷幾句。沒想到發現風荷說話討喜,行事穩妥,心中就有幾分喜歡,只當是看到了自己大女兒,跟太妃王妃連連稱讚了幾句。

侯府次女閨名喚作韓穆雪,一對柳葉眉,眼睛又大又亮,偶爾會偷偷瞟風荷一眼,想來是想起自己姐姐,有點小小心結,每次一撞見風荷的目光就趕緊偏過頭去。瓜子臉,皮膚是健康的透着淡粉色,一頭烏髮黑亮逼人,可能是因爲她姐姐去得早,頗得侯爺夫人寵愛,但並不驕矜,略有些大小姐氣派,還算好相處。

她與杭瑩杭萏是從前就認識的,很快說到了一處去,倒把那個時常來的司徒小姐冷落在一旁。

衆人見了面,吃了茶,侯夫人就笑道:“虧了昨兒那一場好雨,把我們園子裡一半的桃花催開了,咱們是現在過去賞花呢還是再歇歇?”

“我們家也種了不少,但這個時候還沒開,夫人是怎生料理的,這麼早就開了?”王妃深知太妃的身份不能太過客套,便自己撐起局面來。

“也不該就這麼着,咱們家的那幾顆品種是前些年從外地運來的,據說會比北邊一般的桃樹先開花,初時不大信,後來果真就早了半個多月,不然也不敢請兩位娘娘賞臉。”這些是侯夫人孃家江南的品種,經過園裡懂的人料理,雖沒有南邊生得好,這個時候也是很難得了。

太妃放下茶盅,對老侯夫人笑道:“我年輕時也愛個花兒朵兒的,如今年紀大了就不愛走動,每日與孫子孫女孫媳婦們一塊說笑解悶。聽媳婦她提起貴府上的桃花開了,很有些不信,特特來看的。”

老侯夫人不好太過冷淡,亦是熱情招待:“既這麼着,咱們先去園子裡賞了花,回頭就在園子裡擺上幾桌酒,大家樂呵一天。”

於是,一行人起身。主子丫鬟好幾十人,由侯夫人在前領路。

侯夫人出身名門望族,日常生活很是講究,把個園子打理得精巧雅緻,有江南氣韻,大家都贊不錯。桃花確實開了,都是紅色粉紅色的,襯着綠油油的柳樹葉、草地,頗有一番天然野趣。

太妃等人並不是真心來賞花的,不過看了一小會,侯夫人就說在亭子裡擺了酒,請過去歇腳。

這是個三座相連的亭子,很大,一邊做臨時的小廚房,燒個茶燉個點心什麼的,另外兩間就是酒席之所了。長一輩的坐在一處,年輕一輩的就坐在隔壁,大家方便說話。

老夫人對司徒小姐看得眼珠子一般,無論走到哪裡都扶着她的手,時不時誇上幾句:“我這個侄孫女,別看與我隔着輩分,最是貼心,什麼想不到的都給我想到了。我常跟人說啊,若能得她長久陪在我身邊,那就好了。”

聽了這話,太妃與王妃對視了一眼,來了這段時間,二人都看出了點眉目,每次侯夫人叫了杭瑩說話或是贊她幾句,老侯夫人就會拉出司徒小姐把話頭轉到了她身上。她們都是一輩子在公侯女眷堆裡混的,旁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猜出對方心意,何況是老侯夫人這麼明白的暗示,兩人心中生了些許不快。

不過瞧侯夫人尷尬的表情,也知她沒有這個意思,不過杭瑩是莊郡王府郡主,犯不着受這個氣,難不成還由得你們挑挑揀揀了。如果不是實在看好韓穆溪這個好苗子,太妃與王妃早就拂袖而去了。

侯夫人很是不滿老夫人,很快接過話道:“母親疼愛侄女兒是正理,不過侄女兒年紀大了,表弟表弟妹那裡定是有數的,而且母親這麼疼愛侄女兒,她便是出了門子也會常來孝順母親的,母親說是不是?”

老夫人被她氣得有些噎住,說不是就是指嫣兒以後不孝順自己,說是就是承認了自己不能在嫣兒的終身大事上做主。她從來都是個莊重的老婦人,這些繞彎子的話不大會說,只能做沒聽見。

司徒嫣聽懂了卻不得不假裝聽不懂,她早就明白了此行用意。她與韓穆溪打小認識,對這個京城人口中的翩翩佳公子芳心暗許,不然也不會願意常常過來奉承着老夫人。侯爺侯夫人的心意她略略探聽了幾分,知道他們看不上自己的家世,未嘗不惱,但有老夫人給她做主,她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不過在得知杭家的意思之下,她緊張起來,杭家比自己,那是天壤地別了,尤其杭家郡主在京城的名氣不錯,如果他們肯把女兒嫁給表哥,自己的機會就渺茫了。所以,她今兒是做了十二分的準備的。

其他的小姐都在隔壁說笑,偏老夫人一味拉着她不放她過去,侯夫人繼續道:“母親,嫣兒怕是想去與姐妹們說笑,咱們拘着她作甚,讓她也去鬆快鬆快。”

老夫人無法,放了司徒嫣。

不知是不是之前安排好的,韓穆溪來給太妃娘娘王妃娘娘請安,還說是父親交代他好生替母親照料客人的。

“晚輩見過太妃娘娘,王妃娘娘。”寶藍底團花的長袍穿在他身上,自有一股別人比不了的儒雅飄逸氣質,加上他談吐有致,很得太妃與王妃的心。要不是老侯夫人的態度,這絕對是門好親事。

“快起來,呦,長這麼高了,這通身的氣派,到底是大家子出來的。”太妃笑眯眯地擡手示意他起身,越看越是滿意。

韓穆溪心中閃過輕微的猶疑,太妃對他好像很是熱情,他暗中瞟了自己母親一眼,發現母親笑得比平時歡快,他的猶疑更深了。

王妃讓丫鬟奉上見面禮,問道:“哥兒今年是十七還是十八了?”她一面與侯夫人說話,一面又覷了韓穆溪一眼。

侯夫人忙道:“這打過了年就十八了,我這做母親的難免要爲他着急了。”

“咳咳”兩聲,老夫人打斷了侯夫人的話,侯夫人急急伺候她吃了一盞茶順順氣,她才招手對韓穆溪道:“你父親叫你回來的?都是小姐夫人們,也沒什麼用得着你的地方呢。”

韓穆溪走到她近前,彎身回道:“父親說,理應他親自來拜見兩位娘娘的,只因衙門裡實在脫不開身,就叫兒子回來幫着母親,順便給娘娘磕頭。”

“這方是正理,咱們兩家又是通家之好,你這幾位妹妹都是見過的,不必拘泥那起子俗禮。你妹妹們還說剛纔沒看夠,正好你陪着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下人不至於怠慢了。”侯夫人對老夫人的不滿越發嚴重了,索性說話直接了些,她一向恭敬孝順,倒把她當軟柿子捏了,連她兒子的婚事都得爲了那個不爭氣的舅舅家犧牲了不成。

韓穆溪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是,侯夫人就張羅着喚了幾位小姐過來,讓韓穆溪與她們見了禮,太妃王妃自然不會出言反對。

司徒嫣、杭萏與韓穆溪是見過的,杭瑩還是多年前年幼之時見過一面了,二人對面行了禮。杭瑩不敢擡頭去看外男,面上薄薄一層緋紅,光是那個高大的身影就叫她有幾分羞怯了,不過祖母母妃都不說話,她當然要依照禮節行事,不能墮了杭家的體面。

丹姐兒還是個孩子,一聽有花看就高興得很,哪裡管得着大人們之間的波濤洶涌。

韓穆溪是個細緻敏感的人,他相信自己的直覺沒錯,父母是故意讓他來見幾位小姐的,而其中只有杭瑩是比較陌生,難道是?他有些不敢想,眼神卻不自覺地往風荷那邊掃了掃,落入眼底的是一抹緋色的裙襬。他進屋之後,就知她坐在太妃身後,但沒敢多看,胸口卻有一樣東西熱辣辣的,那是上次他救了風荷之後,回去在自己懷裡發現的。他估計是風荷摔在他身上之後,髮簪上的珠花掉落了一粒,他鬼使神差就收了起來,沒有給任何人看。

很快,下人們就簇擁着幾個小主子去賞花,老夫人不死心,又囑咐了韓穆溪一句:“你表妹身子骨弱,你用心照看,別叫吹了風。”

“孫兒明白,何況還有這麼多丫鬟在呢。”他怔了一怔,祖母的心思他不用想都能猜到,但對這個柔弱的表妹他沒有一點男女之情,更不想祖母的話引起了別人的誤會。

看着年輕人走了,幾個夫人才重新有說有笑起來。如果沒有婚事這間店,老夫人是非常願意與杭家交好的,那對她兒子孫子甚至是她孃家弟弟侄子們都有益。不過,她還是不願意接受杭瑩,杭瑩出身高貴,以後怕是個難伺候的主,老夫人覺得自己這輩子最窩囊的就是兒子娶了那麼個媳婦,弄得她手中沒有一點權力,還不是因爲媳婦孃家來頭大嗎?

五夫人與侯夫人這個堂嫂關係不錯,對於杭家與韓家結親,她是看好的,對她沒有壞處。

三少夫人賀氏寡言少語慣了,只是兢兢業業伺候着王妃,彷彿根本不知太妃王妃的心思,也不知自己孃家的心思。

風荷覺得侯夫人是個挺容易相處的人,既有大家夫人的氣度,又有江南世家的精緻,還不缺後院女人的手腕,難怪能把侯府治理得這麼好。如果杭瑩有這麼一個婆婆,日子頗爲好過,至少後院不易生事,唯一不妙的就是老夫人了。這個老夫人與自己董家那老太太倒有那麼幾分相似,都喜歡用孃家女孩兒來在夫家站穩腳跟,也不想想自己多大年紀了,還操這些心幹嘛。

王妃有些不放心杭瑩,賀氏掛念着丹姐兒,但她不敢說走,風荷想了想,與其坐在那裡聽脣槍舌戰,不如起來走動一番,順便看看那幾位嬌小姐們都可好。便道:“祖母,我看那桃花真的很美,想再去看看,可以嗎?”她笑着搖了搖太妃的胳膊,又對王妃點了點頭,兩人馬上同意了。

太妃還拍了她肩膀一記,道:“我怎麼竟忘了,你與她們一般年紀,哪裡坐得下來,去吧,順便看看你幾位妹妹。”

侯夫人忙道:“叫幾個丫鬟領路吧。“

“多謝夫人。”風荷笑着謝了。

一路過去,先經過了一片杜鵑花圃,接着是一個粉牆黛瓦的小院,然後竟有一個全用竹子建的小樓,雅緻得緊。

風荷不由住了腳看,閣樓不大,只有一明兩暗三間小小屋子,上面一層只有一間,剩下的是個敞開的樓臺,夏日裡月夜下品茶賞月是個好地方。周圍幾株兩人合抱的參天大樹,能把烈日遮得嚴嚴實實,確是個納涼的好去處,虧得想得出來。

領路的小丫頭是個靈巧的,侯夫人手下得用的,一見風荷的樣子就知她喜歡,笑着解說起來:“這是前兩年我們少爺跟着夫人去南邊舅舅家走親戚,看到那邊成片成片的竹林,就突發奇想用來蓋了這麼個小樓。起初大家都覺得平常,不過別緻些,後來才發現裡邊的大好處呢。”

“哦,什麼好處?”風荷抿嘴笑着,看來是個崇拜韓穆溪的丫頭,提起少爺來小臉上亮亮的。

“少夫人有所不知,這幾棵大樹把陽光都擋住了,夏天不曬,加上是竹子蓋的,尤其涼快,夏日裡進去蔭蔭的,一下子就暢快起來。而且小樓後邊從湖裡引來了一帶活水,壘了太湖石,一放水的時候瀑布一般潺潺而下,能聽到水流打在石頭上的叮咚聲。用我們少爺的話說,一聽到那樣的水聲所有的煩惱都消了。”小丫頭說得更加起勁,這裡外人輕易不能進來,難得有個人這麼欣賞少爺的法子,她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個韓穆溪倒是好興致好意境。看來,他遺傳了母親的性子,比起北方豪門大族的王孫公子來,他更像江南才名滿天下的風流才子。

風荷照着丫頭的指點繞到後頭去看了看,足足壘了兩人高的太湖石。中間一條小縫隙,用來放水的。開了一個一丈方的小池塘,周圍一圈太湖石,形狀各異。左邊兩顆芭蕉,還沒有冒出新葉來。

風荷可以想象,夏天住在這裡是何等樣的一件享受,真如世外高人一般了,可惜韓穆溪勉強能在紛紛擾擾的京城尋一處容身之所,而自己連這麼個地方都沒有。她唯有苦笑,這樣的清閒安逸又能維持多久呢?

小丫鬟看着風荷的表情,以爲她覺得一般般,連忙指着小池塘道:“少夫人,池塘裡種了一枝蓮花,每到夏季的時候葉子清圓,配着粉紅的蓮花,煞是好看。奴婢常聞得少爺站在這裡吟着什麼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只覺得好聽,又不知是何意思?”

自己似乎與韓穆溪挺有緣的,上次蒙他救命,現在發現他與自己有挺多共同的愛好,而且他也愛這句詞,風荷搖頭,暗笑自己也多愁善感起來了。

看着小丫頭苦惱的樣子,風荷輕笑道:“這裡挺好,虧得你們少爺能想來。咱們走吧,回頭叫你們少爺看到心疼呢。”

“嘻嘻,少爺很大方的。”小丫頭摸了摸自己的頭,咧嘴而笑。心裡想着,少爺從來不吝惜財物,丫鬟們看上的,他隨手就給了,書除外。

往前不遠就是桃林了,風荷幾人到了那裡,卻不見人影,滿心不解。

恰好遇到自西北邊來的一個小丫頭,問了才知,司徒小姐說湖邊有個臨水榭,沿着湖岸開了不少的探春花,引了衆人去那裡玩。

風荷一聽,心下有點不安,那個司徒小姐幾次看着韓穆溪的眼神傻子都能讀懂了,如果她清楚杭家今日過來的用意,會不會做出什麼舉動呢。別看司徒小姐生得嬌嬌氣氣文文弱弱的,風荷一看到她就沒來由得聯想到了凌秀身上去,不得不防啊。

她沒了觀賞園子的心情,讓丫頭們趕緊領路去湖邊臨水榭,要是杭瑩出了點什麼事,這麻煩就大了。

事情沒有出乎她預料,的確出事了;但也出乎了風荷的意料,出事的不是杭瑩而是司徒小姐。

就在距離臨水榭不到五十步距離的地方,風荷聽到了嘈雜紛亂的叫嚷聲,她不及多想,提起裙子匆匆往前走。臨得近了,隱約聽到有丫鬟喊着:“小姐,快救小姐。”

“司徒小姐落水了。”喊聲此起彼伏。

風荷疾步走過去,韓穆溪已經救了司徒嫣上來,不過司徒嫣全身溼透,頭髮上、衣衫上都滴着水,衣服緊緊貼在身上,曲線畢露。韓穆溪只有靴子沾了水,他雖然救人心急,但一把人救上來扔給丫鬟,就急急背過身去,看到未出閣小姐這副情況,他一不小心得對人家負責呢。

他的視線對上風荷的視線,愣了半刻,慌亂低下頭,耳根後爬上一團暈紅。

第一百一十九章 紅顏一怒(下)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八十五章 重理家事卷一 第35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波瀾四起(上)第四十六章 殺雞儆猴卷一 第15章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第五十二章 美人宮心卷一 第29章第一百零五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情難續(下)第一百零六章 大幕揭開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上)卷一 第7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零九章 有驚無險(上)卷一 第47章卷一 第55章卷一 第31章第九十九章 中秋大鬧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卷一 第47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上)卷一 第65章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卷一 第42章卷一 第21章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卷一 第65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雨將來卷一 第58章卷一 第49章卷一 第3章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卷一 第46章卷一 第6章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一百零一章 重提舊事(下)卷一 第41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紅顏一怒(上)卷一 第61章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上)第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卷一 第6章卷一 第50章卷一 第11章卷一 第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中)卷一 第22章卷一 第52章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卷一 第52章卷一 第31章卷一 第40章卷一 第58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五十六章 誰是主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上)第八十章 初有頭緒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下)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卷一 第11章卷一 第45章卷一 第18章卷一 第60章卷一 第59章第八十五章 重理家事卷一 第21章第七十七章 環環相扣(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上)卷一 第55章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下)第五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九十三章 投桃報李卷一 第62章卷一 第30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上)第九十二章 代祖行權卷一 第50章第五十七章 二房“喜”事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卷一 第45章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卷一 第18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紅顏一怒(下)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八十五章 重理家事卷一 第35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波瀾四起(上)第四十六章 殺雞儆猴卷一 第15章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第五十二章 美人宮心卷一 第29章第一百零五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情難續(下)第一百零六章 大幕揭開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上)卷一 第7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零九章 有驚無險(上)卷一 第47章卷一 第55章卷一 第31章第九十九章 中秋大鬧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卷一 第47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上)卷一 第65章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卷一 第42章卷一 第21章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卷一 第65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雨將來卷一 第58章卷一 第49章卷一 第3章第九十一章 收買人心卷一 第46章卷一 第6章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一百零一章 重提舊事(下)卷一 第41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紅顏一怒(上)卷一 第61章第五十四章 以圖後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上)第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兩心繾綣卷一 第6章卷一 第50章卷一 第11章卷一 第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中)卷一 第22章卷一 第52章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卷一 第52章卷一 第31章卷一 第40章卷一 第58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五十六章 誰是主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上)第八十章 初有頭緒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下)第七十一章 杭瑩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卷一 第11章卷一 第45章卷一 第18章卷一 第60章卷一 第59章第八十五章 重理家事卷一 第21章第七十七章 環環相扣(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雪地車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上)卷一 第55章第七十三章 因何落水(下)第五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九十三章 投桃報李卷一 第62章卷一 第30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上)第九十二章 代祖行權卷一 第50章第五十七章 二房“喜”事卷一 第1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相浮出卷一 第45章第一百零八章 賀氏之死(下)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卷一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