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

三里屯步軍統領監房門口,看着監房裡兩具死屍,以及三四個傷號,那位和順和管獄的臉色,比死了親爹都難看。趙冠侯身上穿着黃馬褂,加上頂戴並沒有摘,只是臨時進監房,他無權搜身。再說這人是個刺頭,也不是他想搜,就能搜的了。按他想着,這是展英帶的人犯,應該是搜過的,誰能想到,他身上居然還帶着匕首?

那些打手,是康祖仁花了錢僱傭的,是京城裡打行的人。雖然身上有些功夫,但卻不是亡命徒。加上趙冠侯身爲朝廷命官,康祖仁也不敢真讓人殺了他,只是囑咐着將人打的動不了就好,但是絕對不能帶兵器。

趙冠侯一連用刀殺了兩個,又挑了幾個人的筋,其他人就不敢再動。到了後半夜,監房這邊,全都爲一件事奔波,就是如何處理死傷。

也就在這段時間裡,這名管獄纔剛剛認識到,這個趙冠侯的能量有多大。先是章合肥那邊的人,派來過問了此事,縱然他已經罷相,要想收拾自己一個小管獄,也不過是彈指一揮的事。隨後又是慶王府的關係,一名管事親自過來關照,不能讓趙大人受了委屈。而到了此時,這名小管獄也發現自己似乎是低估了十格格和這個姓趙的關係。

十格格交情很廣,在京城裡,稱的上她朋友的人極多,但大多數都是泛泛而已,不至於真的有什麼牽扯。是以展英提醒他時,他並沒有往心裡去。可是看她關照趙某人的意思,這分明是可以稱爲知己的真正好友,這下可就難辦了。

這位管獄此時並不清楚,更大的麻煩,發生在總辦各國事務衙門。普魯士駐金國公使海靖,正式向金國方面聲明,有關金國提出的外交流程,普魯士帝國無法接受。亨利親王,絕對不會以“立見”的禮儀,去見慈喜太后,必須給以座位,與太后平起平坐,否則就不去拜見。

本已經焦頭爛額的張陰恆與海靖交涉了一番,並沒什麼作用,而沒作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一向對他比較配合的慶王,冷眼旁觀,暗中拆臺。甚至連衙門裡幾個普魯士股的章京,也都不肯配合,等到上午九點鐘一過,楊崇尹參彈張陰恆的摺子,也送到了天佑皇帝面前。

張陰恆在皇帝身邊也有耳目,奏摺一至,警報即來。久在官場的他,此時本能的感到了情況不妙,原本趙冠侯以小犯上,咆哮衙署,自己佔盡了道理。加上有天子迴護,就算關上趙冠侯一晚,也沒什麼要緊。可是現在的局勢發展大出自己意料,竟是有不能掌握之態勢,這一遭恐怕要吃虧。

仁壽宮內,慈喜太后面沉似水的坐在御座上,兩眼微合,手中捻動着一掛嵌壽意伽南香十八子手串,自顧念着心經,絲毫不看一旁跪着的天佑帝。雖然目前太后撤簾,皇帝拿回了全部權力,但是見到慈喜太后,雙膝依舊忍不住發軟,自然而然的跪了下去。

兩人之間,既是姨甥,又有母子名義,且天佑帝是慈喜一手帶大,彼此感情按理說應該極爲親厚。但實際上,於天佑帝而言,自小到大,對於這位太后的感覺始終是畏對於敬,而敬又遠多於愛。

在家庭關係中,太后更多的時候,扮演的是嚴厲的父親,而非是慈祥的母親,乃至稱呼上,都要叫做親爸爸。天子的宮闈秘事,亦受制於太后。當初立後冊妃時,只因爲選後不合太后心意,皇帝看中的女子,就被撂了牌子,不得納入宮內,使得這位四海之主,只能看着自己相中的女人被指婚給他人。

後來他又與珍妃親近,可是這位寵妃與太后這個婆母的關係,同樣糟糕。乃至於如今堂堂天子面見太后,亦要先給太監送上五十兩銀子的禮。否則太監只消選個太后心情不好的時候,讓皇帝去見,就能讓堂堂天子數日不得歡顏,母子之間的隔閡不問可知。

不管是京官還是各地督撫疆臣中,天子也不佔優勢。雖然太后已經放權撤簾,但大臣中重母而輕子,乃至於只知有母不知有子者,大有人在。天佑帝本身,並不是膽大之人,這次又搞出了大簍子,在太后面前,就更有些手足無措。如同個犯錯的孩子,等着家長的責罰,絲毫見不到天家威嚴。

慈喜太后不肯看他,直到一段心經唸完,才自顧說道:“皇帝,你已經二十八歲了,成了婚又親了政,已經是個大人了,就得拿出個大人的樣子來。你是大金的皇帝,是萬民百官的天,是他們的主心骨,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得挺胸擡頭!現在這樣子,要是被外官看見了,他們誰還肯服你?有什麼話,坐下說。”

李連英手腳麻利的搬來了一張御座,天佑帝戰戰兢兢的坐下,臉色依舊很是蒼白,“親爸爸,普魯士的亨利親王那邊來了話……”

慈喜卻打斷了他“洋人說什麼,我不聽。這是這國家大事,跟我一個老太太說不着。你現在親政了,遇到事該自己做主。再不成,還有翁師傅,有張陰恆,這都是走一步三個主意的棟樑,我一個沒見識的老太太,你跟我這怕是也說不明白。還是趁早,去找你的翁師傅,找你的張大人,再不,我讓人去皇宮,把景仁宮那個給你找來?那是你的智囊,你有什麼疑難,該去多問問他們。”

“親爸爸,您這麼說,兒子就不配爲人子了。不管到什麼時候,這天下大事,也得是您做主。”

天佑帝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太好,此時既緊張又有點不知所措,頭上的汗出了一層又一層。慈喜心裡不忍,吩咐李連英道:“給皇帝倒一碗冰鎮酸梅湯解暑,再準備熱毛巾擦一擦,皇帝,你別急,這事急不得,有什麼話慢慢說。”

“親爸爸,兒子沒想到,普魯士人這麼野蠻,您答應接見,已經是天大的恩典。可是他們,卻不肯接受立見,要麼不見,要麼就要平坐……”

“洋人這要求,就沒道理了。你與他們平起平坐,便是平輩相交,他們也與我平起平坐,這輩分怎麼個算法?化外蠻夷,果然是不通人性,怎麼連點規矩都不講了?”慈喜冷哼一聲“不見?這主意誰出的?想的倒是很對我的心思,我年紀大了,正懶得見那幫洋鬼子,還不如干脆不見,彼此清淨。”

不見之議,乃是由翁放天提出,借洋人的話,順水推舟,不讓慈喜與親王見面。可是張陰恆久辦洋務,頭腦遠比翁放天清醒,知道這種場合,如果慈喜不露面,必然會讓洋人生出疑問。以爲大金國內政局有變,太后或以不在人世,或是國內發生宮變。

彼時,若是有洋人趁機發難,或過問金國內務,甚至以一旅之師問罪,局勢就無可挽回。是以無論如何,慈喜都必須要見一見亨利親王。

天佑帝連忙道:“親爸爸,您要是不肯見那洋人,兒子也就不敢見了。”

“那好啊,咱們娘兩都不見啊,讓這個亨利親王怎麼來的,怎麼回去。你現在是總攬朝局,遇事要有個定見,決定的事,不要隨便更改。若是自己有了決斷,就不必都問我。”

“……咱們前幾年剛吃了虧,現在國窮兵弱,餉械兩絀,與西人動刀兵,似乎不是時候。”

“不是時候?”慈喜的聲音一厲,終於將頭側了過來,盯着天佑帝。“我倒不明白了,咱大金什麼時候,和洋人動刀兵是個時候?好象說的,咱能從洋人手裡討到便宜似的。既然知道打不過,那就該好生着談,這邊擬好了章程,把該問什麼話都商量好了,那邊還沒跟洋人通氣,這差事是能這麼辦的?這回在東郊民巷那邊,咱大金國怕是已經成了個大笑話了吧?”

“親爸爸教訓的對,這是兒子的不是……”見慈喜發怒,天佑帝只覺得心頭狂跳,幾乎又跪了下去。慈喜卻已經哼了一聲“看看你這副樣子,可有一點人主的威風?這事是不是你的不是,我不知道,但是總歸是咱們自己的事沒做好。天子是永遠不能有錯的,有了錯,必然是下面的人,沒能盡心效力!你該想着,是用錯了誰,是誰辜負了聖恩,而不是在我這認錯!”

天佑帝心知,母后心裡是記恨張陰恆,現在他又是負責接待的大臣,出了這樣的事,怕是很容易就遷怒於他。連忙分說道:“親爸爸息怒,下面的人確實有錯,不過也在用心補救。兒子年輕識淺,不知該如何處理,還請賞個章程,兒子也好設法處理。”

“章程……我可不敢有什麼章程。你現在是皇帝,定章程的事得是你,我要是定章程,那還叫什麼歸政?大臣,會說閒哈的。”

天佑帝心知,慈喜心裡還存着彆扭,若是她不肯配合,接見的事,肯定做不下去。乃至於軍機裡的後黨,就足以把整個接見破壞掉。他擦擦頭上的汗“額娘,您就可憐可憐兒子,求您指點一下吧。現在的情形,兒子真的是沒辦法。”

李連英在旁道:“老佛爺,萬歲確實也很難,現在這個時候,您這當家人,是該給想想辦法。家裡的大爺遇到了難處,老太太也要點撥幾句,免得大爺真的吃了外人的虧不是?再說,現在這裡還牽扯着外人,若是真讓一些人把事情做砸了,最後還是咱大金國丟臉。”

慈喜這才把手串一放,“你們就是合起夥來,不讓老太婆清淨。不是我不肯開口,而是我說的話,皇帝不肯聽,那我說了,又有什麼用?差事辦成這樣,下面的人,不動幾個,怎麼服衆,又怎麼讓有本事的人出力?還有,我怎麼聽說,昨天晚上京城裡鬧的很不成話?御史指使步軍統領衙門亂抓人,還搞出了人命。我看崇受之這個官是不想當了!要是迎接那什麼親王時,地面上還是這麼亂,我看咱這臉,就要丟到海外了。”

天佑帝也知,慈喜雖然不出頤和園,但是有李連英替她打問消息,宮內耳目亦多,風吹草動皆逃不過這老婦人的耳目。

楊崇尹彈劾宋伯魯濫用官威,勾連九門提督,擅捕二品大員的摺子,太后肯定已然知曉,遮掩是沒用的。本來趙冠侯掀了張陰恆的公案,這是極大的罪過。可偏生,張陰恆簾眷盡衰,從昔日的寵臣,變成了太后的眼中釘,趙冠侯則是太后新近頗爲看重的紅人。

太后的紅人,掀了皇帝紅人的公案,隨後被逮到了步軍衙門監房,又鬧出了動刀的事。這件事背後傳遞的信息,顯然已經超出了這一案的本身。老太后今天的火,就是衝着這幹人來的。

“親爸爸教訓的極是,兒子命人去查個清楚,不管是誰怠惰公事或是以權舞弊,絕不會輕饒。”

“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我告訴你的話,就是這麼一句。事情要由人來做,用對了人,就什麼事都能做成。若是用錯了人,就什麼都做不成。至於什麼人是對的,什麼人是錯的,那就是皇帝的事,我已經歸政,就不多過問了。否則,又該有人說我歸政是假,戀權是真,我犯的上落這個名聲麼?”

等到天佑帝趕剛剛走出仁壽宮宮門,李連英就已經小跑着跟了上來,他與天子的關係極爲親密,天子見他向稱諳達,以師禮待之。李連英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力迴護着皇帝,維持着母子兩人的關係。他方纔見天子奏對時,並不十分合太后心思,這時就只好追上來,向天子說明。

“萬歲爺,您想要重用張大人,奴才是知道的,也不能說不對。只是您聽奴才一句勸,眼下這個當口,讓張大人退一步,對他對您,都是好事。章合肥辦洋務多年,這件事,自然有辦法解決。可是他和張陰恆不對,只要張陰恆在,他肯定不會出手。萬歲的想法,奴才知道,可是老佛爺心裡屬意誰,萬歲爺也該有個數。多餘的話,奴才不能說,只說一句,順者爲孝。”(。)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六百一十八章 海狼(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復青島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五十章 燒香引鬼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四百零三章 全靠演技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章 訪客(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入股四恆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章 紅粉佳人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九章 訪客(上)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六百一十八章 海狼(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木馬(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復青島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櫻之殤(上)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三百一十三章 鹹魚教習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三百八十九章 青黴素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四百零九章 子彈與陪審團第七百五十章 燒香引鬼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四百零三章 全靠演技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一百八十三章吉時已到(上)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章 訪客(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入股四恆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暴風將至(上)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闖禍(下)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章 紅粉佳人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九章 訪客(上)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