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

龍口的損失報告,已經送到了神尾光造的辦公桌前。由於管理混亂,物資的確切數據無從查證,加上扶桑陸軍一貫有戰報無敵的優良傳統。只從報告上看,物資的損失並不嚴重。

整場龍口夜襲作戰,只有少量彈藥及布匹受損,皇國陸軍以大無畏的精神,靠意志戰勝了火焰,成功從火海中搶救出海量物資,爲天皇陛下及帝國挽回了鉅額損失。由此可見,皇國陸軍在偉大的武士道精神加持下,可以不畏水火,不避刀槍,沒有任何敵人,可以阻止偉大皇國陸軍征服的腳步。

固然報告上文字慷慨激昂,催人淚下,統計的損失數字,也微不足道。可事實終歸不會被數據抹殺,軍需官絕望的宣佈,如果國內不能及時輸送物資,用不了多久,就連司令部的飲食,都無法保障。

另外,龍口守備隊的請功報告之外,附帶的一份物資申請報告,也很說明問題。爲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龍口守備隊提議,徵發民工,在龍口修建永固炮臺。同時,將簡易碼頭建設爲正規大型碼頭,增加貨物吞吐量。同時建議,爲了保證貨物運轉順暢,可以在龍口修建一條簡易鐵路,保證物資隨到隨走,不佔壓碼頭。爲了實現以上目的,需要經費…………

言下之意,自然是貨物運走了,路上的損失,就不是龍口守備隊的責任,這個鍋,自己可以不用背。

顯然,這次夜戰打掉的不止是物資,還有守備隊保住龍口的自信。如果再來一次夜襲,皇國陸軍能做的,多半還是與烈火英勇搏鬥,成功搶救出若干重要物資。至於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保證補給安全,這……應該是海軍的責任。

沒錯,這一切都是海軍的錯。敵人是從水上發動的襲擊,如果海軍表現的能夠出色一點,將魯軍艦隊封鎖在港口裡,龍口事件,根本就不會發生!

陸軍參謀第一時間,就爲龍口事件找到了責任人,並寫出了一份數十頁的報告。其中前二十頁爲總結教訓,細數了此次襲擊事件暴露出的多種問題。從海軍的管理到海軍的作戰意志乃至海軍的技戰術水平,都批評了一個體無完膚。後四十五頁,則是詳細敘述了陸軍的英勇無畏,與突出表現。並附帶了一個三百人的請功名單,龍口守備隊全部成員,都包括在內。

偉大的參謀們,也拿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方案。就是把海軍置於陸軍的指揮之下,只要海軍讓度出權力,由偉大的陸軍指揮全部軍艦,山東海軍必將在兩週之內覆滅,整個山東戰役也將在一個月內結束。

海軍交出指揮權這種事,神尾光造當然樂見其成,但是想想也知道,那羣江田島的豚肯定不會束手待斃,這個報告寫了等於沒寫。把龍口夜襲的鍋丟到海軍頭上,是一件令人愉悅的好事,現實的問題,總歸要得到解決才行。

即使鐵路修成,加上火車運輸,龍口現有的物資,也支撐不了多久。在夜色掩護中,一部分貨船帶着補給品僥倖逃脫攻擊,依靠那部分補給品,陸軍暫時不至於斷炊。但是長期作戰,只靠眼前的物資,顯然是不行的。在中國本土,物資籌措越來越緊張,如果不能抓緊時間取得軍事上的勝利,未來的戰爭將變的越來越艱難。

扶桑軍事體系裡,補給參謀向來最受輕視,這種座次的排位,當然與扶桑軍隊重進攻輕防守,同時更輕視補給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但這不意味着扶桑軍人真的愚蠢到,打仗不考慮補給的地步。相反,其軍事體系,理論教學都與此時的泰西強國相去無幾,對於補給的重要也很清楚。

主要是扶桑的國土有限,本國作戰,補給的難度並不大,依靠名爲“就地調達”或是“亂捕”的強制徵收策略,足以維持大軍的開支。乃至在扶鐵戰爭時期,由於得到大金朝廷的支持,扶桑在關外獲取補給遠比鐵勒容易,後勤的壓力並不大。

在山東戰場上,不管是亂捕,還是就地調達,都不大可能。堅壁清野策略,讓物資籌措困難到極處。於鄰省的採購工作,也受到了中國本土商人或多或少的抵制。

袁慰亭的目標顯然是更近一步,要想實現目的,首先就得有人望。一個失去民衆支持的總統,是沒可能成爲皇帝的。所以,他可以宣佈局外中立,但絕對不會支持扶桑對山東用武,想通過外交領域向正府施壓以利於採購,這條路是絕跡走不通的。

地方的軍閥裡,與趙冠侯不對眼的人也不少,如果能給他製造麻煩,甚至乾脆廢掉他的印把子,相信有的是人願意幹。但是趙冠侯在輿論戰裡搶得先機,加上陳冷荷、孟思遠等人的奔走,在商界已經掀起一股抗倭之風。督軍想要位子坐的穩,就得和士紳聯手,士紳與商人都出來鼓勵抗倭戰爭,他們也不敢拉下臉來幫扶桑人採購。

隨着輿論戰的展開,接受扶桑正府命令與軍部合作的商人發現,工作越來越難開展。

來自山東的戲班名角,電影明星,又或者是唱曲說書演文明戲的團體,開始在各省展開關於倭寇進犯,山東以省敵國,誓死捍衛共合的宣傳。鄰省富商、地主人家的子孫,也有不少在城市的新式學堂學習。這些正在少年的學生,正是報紙的主要消費羣體,接受了輿論的引導之後,不知不覺中,也成了山東的宣傳員。

加上扶桑甫一佔領龍口,就開始強行兌換貴金屬,試圖以軍票代替魯票使用。這也讓周邊各省商人心生警覺,對扶桑人採取了敵視與戒備的態度。

不管是採購軍食,還是籌措物資,都變的格外艱難,即使是買辦出面,成效也不明顯。一些聰明的扶桑商人,開始採取買辦再僱傭買辦的方法,不讓自己身份暴露,乃至冒充成魯軍特使購買物資。可這一來,成本越推越高,戰爭的支出,已經超出了事先的估計。

正面戰場上,雖然扶桑陸軍依舊保持勝勢,魯軍難以形成有效抵抗。可是在輿論戰上,卻是扶桑一方處於劣勢。向來對戰爭持袖手旁觀態度的中國商人、士紳,這次變的有所傾向,這就讓進攻者的日子變的難過起來。

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扶桑的國力,都不允許軍方發動一場目標爲整個中國的戰爭。這是一場扶桑一國對山東一省的戰爭,也只能是一場以國敵省的戰爭。

不可能對其他各省發動侵攻,就得想其他的方法,解決當下的補給問題。靠着當前勉強夠用的物資補給,必須找到一個解決山東問題的方案。

“堅壁清野,也有它的極限所在。山東只有這麼大,又有着龐大的人口基數。即使逃難加上轉移,大部分百姓,還是處在我們的控制區內。區別只在於,我們控制的是線,他們藏匿的是面。”

一向吊兒郎當的鈴木壽一,一旦正經起來,卻是讓神尾都要刮目相看的優秀指揮官。他不是參謀,卻比一堆作戰參謀加起來都有用。扶桑靠着之前和山東的貿易,繪製了極爲精確的軍事地圖,整個山東的山川地理,對扶桑人來說,皆無秘密可言。鈴木拿着短棍,在地圖上指點河山。

“山東的遷移,不是無限制的。即使以趙冠侯的控制力,把重要工業以及物資,轉移到濰坊一線,已經是他的極限所在。我軍只要突破濰坊繼續西進,那麼,魯軍的堅壁清野戰術,就正式宣告失敗。共合正府與山東省正府之間,同樣存在矛盾。袁正府下命令,要求山東兵工廠內遷河北,被山東斷然拒絕。如果我們的部隊,可以突破濰坊,那麼山東就很難保持超然地位,與正府抗爭。整場戰役,必然不敗而敗。”

短棍在濰坊、壽光一線重重的戳了幾下。“在我看來,這就是山東的死線。如果,他們放任我們通過這一線,那麼代價就是,打爛整個山東。事實上,山東不管從影響上還是從經濟上,都下不了這個決心。前次我騎兵聯隊在此,遭遇軍閥趙的嫡系騎兵旅併發生戰鬥,就足以證明這一點。濰坊屬於山東不可放棄的重鎮,那麼,我們就在這裡,殲滅山東的抵抗力量。趙冠侯認爲青島要塞永攻不落,我們就給他一點教訓,不需要正面進攻,一樣可以讓要塞無力化。”

對比青島的銅牆鐵壁,濰坊的防禦就顯得十分單薄。根據蒐集的情報,濰坊雖然也修有堡壘羣,但是遠較青島來的簡陋。對比攻略青島的難度,顯然濰坊是一個軟柿子。

濰坊地處山東半島咽喉,扼南北要津,自身又有豐富的礦藏,且是北中國重要的手工業基地。控制這一區域,符合本土財閥的利益,想必他們也願意爲了這次濰坊戰役提供更多的後勤協助。

神尾點頭道:“鈴木君的意見很好,比起攻打普魯士人投入重金修建的青島,拿下濰坊,進而席捲濟南,更符合我軍利益。只要濟南易手,青島也就失去防守價值,自然會不戰而降。”

“或許用不到那麼麻煩,只要我們攻克濰坊,近而控制壽光一線。中國商人的信心就會崩潰,認識到我皇國陸軍不可戰勝的事實之後,他們自然會調整自己的態度。從抵制,變爲合作。趙冠侯這個魯督,必然成爲合作的犧牲品,不需要我們出手,山東人自己就會驅逐他。中國人不見棺材不掉淚,只要給他們一個足夠大的教訓,他們自己就會投降。至於青島,就交給海軍和他們的陸戰隊負責進攻,牽制魯軍兵力。不管怎麼說,他們都在龍口犯了大錯,也該拿出一些誠意,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這個牽制任務,就讓海軍來完成吧。”

在場衆人自然明白,鈴木的戰術,是對魯軍進行雙殺。山東雖然有兩師兩旅的正規部隊以及一個師的省軍,但是最有戰鬥力的,還是北洋老底子第五師,以及張懷芝第二混成旅升格而成的共合陸軍三十七師。

即使以扶桑的自大,也承認以洋槍加上洋教官甚至由洋人直接擔任基層軍官組成的主力部隊,擁有和扶桑陸軍對等兵力野戰的實力。可是其他地方部隊,就不在扶桑陸軍計算範圍之內。這兩支主力部隊的大部應處於青島要塞之內。以海軍攻打青島,就是要牽制住這支王牌。陸軍則可以趁機拿下濰坊劍指濟南。

如果敵主力不在青島而在濰坊,青島只是虛有其表,那海軍的部隊則可以趁機佔領青島,實現最初的戰略目的。即使最終沒能拿下青島,那責任也在海軍身上,陸軍會因爲替海軍分擔了魯軍主力,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鈴木又道:“除此以外,我們可以派出一支奇襲部隊,間道進入濟南。我想,趙冠帥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出動部隊,去襲擊他的大本營。聽說他家裡嬌妻美妾無數,正好,可以讓我見識一下。”

幾名軍官發出陣陣笑聲,連神尾都忍不住微笑道:“這種話只能在這裡說,出去不要說,更不能讓士兵當真。對於指揮官的家屬,我們必須保持禮貌,皇國陸軍的體面還是要維持的。”

一旁的仲村師團長道:“鈴木君,濰坊戰役,事關重大,可以想象,魯軍必定全力以赴。我軍面臨的將是一場苦戰,補給線的維持至關重要。目前,我軍的後方缺乏民工,如何保證補給?”

“如果陸軍可以持之以恆的,對佔領區負責的山區進行地毯式搜索,我相信,不但可以找到大批百姓,還能找到他們所存的糧食。趙冠侯素有愛民之稱,至少在山東,他是要打造自己親民愛民的形象的。那就不可能看着自己治下的子民死於飢餓,肯定爲他們準備了一段時間足以果腹的糧食。”

“可是持續搜索,對於人力上的要求實在太龐大了。”一名參謀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何況,在山東實行大規模徵收,很可能激起山東居民的反抗情緒……”

“不要把我們說成是天使一樣。在我們的雙腳踏上這片土地那一刻,在山東人眼裡,皇軍的形象已經是惡棍、入侵者、強盜。所以,他們纔會對我們表現出如此強大的敵意。既然如此,那我們不如就讓這些人瞭解一下,什麼纔是惡棍。抽調出一部分兵力搜山抓人,對糧食實行配額制度,勒令他們返回自己的家園,無條件恢復生產。這樣,我們才能獲得一個後方。另外,我們需要一些中國人出面,幫助我們。”

“好了,鈴木君的建議,我表示支持。我們在補給用完以前,必須儘快發動一次會戰,把山東的主力部隊一舉全殲!”

神尾廣造做出了決斷,沙盤上代表魯軍的藍色小旗與代表扶桑軍的紅色小旗,開始了頻繁的移動。進入山東的扶桑三個師團部隊實施總動員,向濰坊席捲而去!(。)

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刀鋒凜冽(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六章求醫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九十章 主教敗陣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復青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自塞上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登門造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
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刀鋒凜冽(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六章求醫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九十章 主教敗陣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復青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自塞上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地浪漫曲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登門造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奪帥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