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

若是在外人面前,袁慰亭多少還會隱藏心跡,耍一些奸雄手段。可是趙冠侯方纔的表態,以及在沈金英面前的抱怨,讓他對趙冠侯充分放心,認定其格局只一省之才,也就敞開心胸,開門見山。

趙冠侯在山東恢復省議會之後,請了鄒敬澤回來做議長王鶴軒做副議長,且做了詳細規定,給山東省議會極大的權力。號稱沒有省議會的通過,任何政令都不能通行,乃至於不少省分以山東爲民住之榜樣。

但實際上,山東省議會變成了趙冠侯手裡的橡皮圖章,只要他願意通過的政令,就絕對不會被阻攔。反之,被議會否決的提案,無一例外,都是對趙冠侯的政令,或是他的個人統治不利的,借省議會的手,予以解決。

袁慰亭對他在議會裡的控制力很是佩服,但是具體怎麼操作,就無從得知。目前國會八百羅漢裡,有五十個羅漢來自山東,以趙冠侯對他們的控制力來看,這至少就是五十張鐵票。按照選舉過半數加上票高者得的原則,這五十張票,可以看做決定勝負的要緊法寶。

可是他奪了趙冠侯的財權,再要山東議員無條件支持自己,這話說着有些心虛。好在趙冠侯敏捷,早已經猜出其想法,主動道:“山東議員的工作,我會來想辦法。這幾天,我會去拜會他們,把大總統的難處,和國家的困境向他們闡述明白,相信,這些人知道該如何選擇。”

“若是如此,那可是國家的大福,冠侯,你這功可比的上開疆擴土的戰功。事成之後,我必有重謝!”

袁慰亭大喜,他知道,山東那五十個議員,都是山東的名流,齊魯名士。不但他們手裡有五十張票,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在國會裡很有號召力,外省議員裡,也不乏親朋故舊,一旦奔走號召,很能聚集一股力量。

而且趙冠侯在山東教育重文輕理,培養了一大批善於辯論的嘴炮戰士。這些人固然胸中並無一策,但腹內實有千言,國會這種空對空的討論場合裡,這些嘴炮黨戰力無窮,以一敵衆都不落下風。有他們在國會裡給自己幫場子,堪比沙場之上,憑空多了一支勁旅。

一喜之下,待遇格外優隆,不但接見時間長,中午還留了飯。吃飯之前,照例是軍樂隊演奏。金室已經退位,奉安大典期間,京城八音遏密的舊例,也就沒人遵守,紫禁城裡,也只能被迫聽着這邊的動靜。

等到吃飯之時,袁慰亭又說起*的趣聞,比如小皇帝學着大人的樣子打電話,不知道把電話掛到哪裡去,惹出許多風波,北府的七爺承濤,自己組班唱戲,成了京中一等的好角,讓趙冠侯不勝唏噓。等到問起山東的情形,趙冠侯道:

“振大爺在山東,除了打理旗人的賑濟以外,另有一個事由,是我給他找的。跟七爺差不多,在山東成立了一個劇社,由他帶着一干名伶編排劇目演出。振大爺是九門戲提調,他幹這個,正合適不過。”

“沒錯,他做這個,真是人盡其材,這個人用的好。大老怎麼樣?”

趙冠侯搖搖頭“大老的身體,確實不大好。年紀太大了,身體好一天壞一天,出發之前,又是一場重病。毓卿按說也該進京來參加奉安大典的,可是她一來與太后不對;二來,自己的身孕很重。生了孝慈之後,她這次想生個兒子,看的格外重視,不好再舟車勞頓;三來就是大老身體如此,她爲人女者,要伺候湯藥,也是走不開。”

袁慰亭點着頭“說起前金的宗室,這幫人幹過的混帳事,幾天也說不完。可是我有時卻在想,除去這條不提,有這些宗室,也未必一定是壞事。皇帝身邊無人可用,就成了真正的寡人。這些宗室,好比他的耳目和臂膀。就像是山村裡,宗族的力量一樣,有族人幫助,才能保證自己不受欺負。皇帝身邊,有這些宗族輔佐,才能保證自己的權柄不外落。所以,大金的滅亡,不在於君主體制,而在於人。他的宗室不得力,無法輔佐君王,若是宗室勳臣,皆如冠侯一般,大金也未必會亡。”

他在飯桌前,數着數字“阿爾比昂、普魯士、鐵勒、扶桑……列強裡,這麼多國家都是有皇帝的,他們依舊是強國。可見,有皇帝的國家未見得就會弱,沒皇帝的國家也未見得就會強。關鍵根本不在於有沒有皇帝,而在於有沒有能臣。當年行君主立憲制,如果不是康梁一干白面書生主持,而是交有有能大臣主辦,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姐夫高見,這話確實有道理。”

趙冠侯應了一句,回想着張員的話,卻最終沒有說出來。

袁慰亭似乎等他有什麼反應,見等不到,就頓了頓,問道:“你覺得,山東辦共合到現在,比起前金來,是好是壞?”

“這……也說不到好,也說不到壞,還是那副樣子。還是大總統信任,把權力給卑職,沒人掣肘。若是前金時代,卑職行事瞻前顧後,怕是很多政令實行不下去。”

“這不能怪前金,而要怪人。比如慈聖在日,你在山東雷厲風行,一樣沒人可以制你。若是賞你一口尚方寶劍,蘇北殺的那些土財主再多,也沒人敢多說一個字。若以不掣肘論,我看,還是前金時代更爲便當。辦了兩年共合,我倒是看出一點,這共合比起帝制,也未見得強到哪裡去。”

趙冠侯不接這個話,只把話題向旁的地方引,袁慰亭也就不再追。又談一陣,袁慰亭忽然想起什麼“前幾天,有一份報紙登了你們山東的事。說是你的太太,似乎不大檢點,在松江公開與男子同遊,可有這事?當時報上還配了四句打油詩,欲把華夏變泰西,民住自由處處提,一騎快馬會樂裡,正元老三數第一。這是怎麼回事?”

“哦,這沒什麼,冷荷做銀行生意,少不了與人打交道。自然是與男人交涉的時間多,與女人交涉的時間少。加上她是留學生,作風洋派,與男人喝酒跳舞,都是正常社交,不當一回事,也不會大驚小怪。倒是寫這報紙的記者,太少見識了。”

袁慰亭搖搖頭“這可不能怪記者。她雖然是留學生,可也是中國人,既然是中國人,就該守中國的禮法。一個女人家,怎麼能與男子拉拉扯扯,甚至一起跳舞,這成何體統?你要多管教一下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家不能齊,國又何能治?像是聖人之道,她也該去讀一讀,不要只讀洋書,不讀自己國家的書,這樣不好。”

他似是想起什麼,品評道:“我請了肅門六子之一的王湘翁到史館任職。他老人家頗有些狂士做派,行事荒唐。喪妻之後,不曾續絃,而由一個既老且醜的周嫗照顧飲食起居。這次進京,他也帶着這個周嫗同來。宴會酒席,皆帶她同往。那老婦人粗鄙不文,社交之道一竅不通,鬧了很多笑話。還公然索要賄賂,四處去打秋風,把王湘老的名聲,敗壞了不少。可饒是如此,王湘翁還是念着舊情,不加以苛責,這就是讀古書的好處了。留學生辦洋務,做事情,能力是有一些。可是要講做人,還是我們自己讀聖賢書的官員好一些。他們講忠義,比講葛明的留學生,更值得信任。”

趙冠侯見袁慰亭話語之中多思前朝規章人物,心裡不安的念頭大生,有心規勸一下,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可能再回去,但隨即又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袁慰亭如今正在疑心地方督軍挾兵自重,不把大總統放在眼裡,自己現在提這個建議,不等於是做實他的懷疑?只好等將來,再通過沈金英進言。

吃過飯,袁慰亭不再留他,催着他前往奉安大典的籌備處報道。這籌備處設在太后的孃家,承恩公桂祥曾經的府邸方家園。

這也是慈喜太后的孃家,一門兩太后,算的上出挑。可是承恩公桂祥揮霍無度,又沒有才具,不曾放過什麼肥缺,方家園的房子始終就是不好不壞,並不算太奢華。

籌備處的總辦,是內務府大臣世續,他跟隨金室留守京城,須臾未離。依舊像在前朝辦公一樣,每天按時進紫禁城磕頭見君,站班候旨,彷彿金國依舊存在,未曾滅亡。

像是太后奉安,這是內務府的要差,他自然要有。另一個會辦大臣,就是在青島一痰得禍,以至於不能久住的徐菊人。

他一個黑翰林,按說在籌備處裡,身份也要大受打壓。可他佔了先機,來的比許多前金遺老更早,算是佔個先手。再一來,就是背後有大總統的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一個幫辦職位,怎麼也是逃不掉。

趙冠侯到了籌備處時,一推門,陣陣煙氣撲鼻而來,房間裡煙霧籠罩,如同仙境。這房間裡外間,裡間炕上擺着煙具,供一干忠臣良將解自己的芙蓉之癖使用。外間屋裡,則是捧着水菸袋,不住的噴雲吐霧。

這房間裡的人,一律是頂戴袍褂,坐次排列,也按照官品大小,或是自身的身份資歷,排的一絲不苟,彷彿前朝復辟。推門進去,給人一種時空錯愕之感,裡外的時空差了好幾年。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按照前金規章,下官見上官只能抽旱菸,房間裡卻都是水煙,這多半就是共合之功。

他一身禮服軍裝,進門之後,如同猴羣裡出了駱駝,最是扎眼。一干老臣先是把眯縫的眼睛睜開瞪過去,可是隨即,就有人以川劇變臉的速度,改變了臉上表情,迎上去見禮

“侯爺,您幾時到的?在哪打的公館?有時間,我可要去看看您,您如今公務繁忙,還沒忘了參加大典,這可真是純臣!”

前朝遺臣,見到共合新貴,非但沒有怒目白刃,反倒是視如知己的態度,可見這些忠良的赤膽丹心,與寬懷大度一樣,非常人所能及。

趙冠侯與衆人寒暄幾句,又來到徐菊人面前見禮。徐菊人與趙冠侯曾在關外共過事,關係比別人近便,他方纔一直沒動,此時才一擺手“不必客氣了。你穿着這身,跟我見禮也不像話。我的聽差就在門房,讓他們給你找身衣服換吧。”

不等回答,裡屋裡,傳出個清亮的嗓音

“誰來了?可是紹軒?我不是說了麼,紹軒一來,立刻請到裡間,怎麼不進來啊!”

風風火火的,門簾掀動,一個三十上下的男子,從裡面衝出來。他大煙沒抽足,眼睛還沒有徹底睜開,拉着趙冠侯的手,就要往裡屋走,邊走邊道:“都什麼時候了,誰還管穿什麼啊。現在可着大金,就你的兵有辮子,有這個就成……”

趙冠侯已經認出,衝出來的,正是當初宗社黨的發起人之一,小恭王濮偉。當初反對共合,以他和善耆最爲賣力。但是良輔中炸蛋而死,小恭王聞風先走,等到後來在山東,指着京城方向破口大罵袁本初,已經無助於大局。

共合成立之後,小恭王頗不安分,往來青島、京城之間,據說在東交民巷裡也常來常往,算是個很活躍的分子。可是他既無六賢王的聲望,更無六王才具,對他的行動,趙冠侯既不約束,也不會特意去觀察。

今天聽他這話,似乎他與張員有約,忙道:“王爺,卑職趙冠侯,給王爺施禮了。紹軒他徐州那邊有事,這次的大典,怕是來不了。”

“啊?來不了?”濮偉的腳步一停,也發覺自己認錯了人。這時趙冠侯已經被他拉進了裡屋,見大煙榻上另一人正是肅王善耆。還有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身材矮小結實,卻是臉生的很,不知道是何許人。

彼此朝相,躲無可躲,加上這幹宗室,大多住在青島,大部分積蓄也在旗人基金裡。對於趙冠侯這個地頭蛇,也不敢不尊敬,善耆只好起身,與小恭王一起給趙冠侯行禮。

等到彼此見禮以畢,那名矮小的男子,也起身來見禮搭話,並遞上了自己的名片:扶桑八幡制鐵株式會社幫理,石井三郎。(。)

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老少爺們(上)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楔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
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六百九十二章 太平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六百三十九章 焦土(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老少爺們(上)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轉移物資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四十六章 資助曹三第六百七十章 踏破第二十六章 津門大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楔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二百二十三章 烏雲壓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