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交情乃見

京城。

軍機處的交易已經完成,上諭以明發的方式下達,太后與大臣達成了妥協,袁慰亭不殺,以足疾被開缺回籍。曾經一度風光無二,且有保駕大功的袁慰亭,竟是狼狽不堪的被趕出京城,與之前他鬥倒的翟鴻機並無二樣。

與翟鴻機相比,袁的處境更差一些。他沒有門生弟子爲援,送行的人寥寥無幾。等火車到達津門時,直隸總督楊士襄竟然閉門不納,不肯讓他在津門久留。要知,楊士襄曾拜在袁慰亭門下,以弟子自居,如今卻公開翻臉,這讓人難免齒冷心寒。

袁慰亭的表弟張鎮方授了鹽運使的差,此次押車回河南,等聽到這消息後,他第一個怒不可遏“趕明兒個,我把他送的那一堂壽序揀出來,送還給他,看他怎麼說?那上面,他可是自稱受業,這才幾個月的事,就翻臉了?做人做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人齒冷。”

沈金英搖搖頭“表老爺,這事使不得。若是這麼一搞,固然蓮府的面子削掉,兩下的冤家也就做實,將來沒的緩和了。依我看,還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的好。他這個直督未必做的久,但只要做的一日,大家總是要買他幾分面子,真搞到彼此水火不容,以後就難講話。”

袁慰亭明白,沈金英是考慮着自己將來起復原官,依舊執掌朝綱時,仕林的風評。眼下事有事在,大家都看的明白,己直彼曲。像張鎮方這麼搞,固然可以出一時之氣,自己一個心胸狹隘的名聲也要落下,反倒不美。

再者楊士襄胞弟楊士奇是自己門下智囊,對士襄太過,他的臉上也不好看。不如對楊士襄的行爲不聞不問,得個寬宏之名。只是他現在手頭緊張,兩手空空的回家,面上太也無光。原本指望從直隸藩庫裡提一筆款,現在計劃落空,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沈金英在他背上輕柔的按着“老爺,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楊士襄雖然是你的門生,但終歸不夠親,要論親,還是內弟更親近一些。”

“你是說,冠侯?”袁慰亭搖搖頭“我知道你們姐弟情分好,你說一句話,幾十吊銀子立等可取。但我不能怎麼做,我一倒,接下來五爺就要對付他。這個時候,他不能有一點錯處被人捉住,否則就是個把柄。若是他提官款給我的事,被新任的藩司抓住把柄,借題發揮,立刻就成大案。我這一倒,如同戰場上,主將遭擒,旗倒兵散,北洋衆將都難免吃虧。但是他身後有大佬撐腰,未必遭殃,這是咱的元氣也是後路,不能動。再說他上次得了內帑,已經提了十五萬給我。是我把銀子借給振貝勒了,若是他問起來,我又用什麼話來答覆他。”

“老爺,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妾身呢,也有妾身的道理。自古來人情冷暖,事態炎涼。仙在雲端,自有香火供應,總要等到雙足踏地,纔好看的清人的面目。我們不給他發電報,等到了濟南,再去找他,看他怎麼安頓咱們。至於銀子,我們也不開口,一切聽他安排就是。”

袁慰亭思考片刻,點頭道:“那就依你。交朋友,總要到了這個時候,才能看的清是否值得。他若是第二個楊士襄,就證明袁某有眼無珠,這個官不做也好。”

等到了濟南車站,袁慰亭不下車,由張鎮方下去聯絡。過了約莫一個鐘頭,就見大批的士兵忽然衝入車站裡,在火車兩側列。這些士兵都身着新式黑色軍服,戴寬檐軍帽,懷抱步槍,槍上刺刀寒光耀眼。緊接着,只見趙冠侯袍褂在身,隨着張鎮方來到車前,卻不上車,而是在車下候見,由張鎮方帶了手本上去。

張鎮方臉上帶着笑容,不住點頭“表嫂這一試,當真是試出個真心的朋友來。冠侯一聽說表兄來了,二話不說,帶了自己的警衛營,來此給表兄護蹕,充當儀仗。他自己也是在下面手本候見,當真是還拿表兄當成自己的老上司看待。”

袁慰亭連忙道:“越是如此,我們越要自己知道進退,趕緊請他上車說話。”

等趙冠侯上了車,依舊按着舊日規矩,行叩拜禮,卻被袁慰亭一把拉住“兄弟,你這是做什麼?如今姐夫我已經是開缺回籍,只差一句交地方官嚴加管束了。你則是朝廷的巡撫,給我見禮,那就壞了禮數了。”

“姐夫,在小弟心裡,你永遠是小弟的上官。在您面前,小弟永遠是下僚,這禮數,自然就不可廢。”

沈金英走上來打着圓場“你這麼見外,難道是不認我這個姐姐?既然是姐弟,咱們就是一家人。我們現在回鄉,到山東來看看親戚,哪還用的着手本覲見,這不是把關係拉遠了麼?該打。”

三人哈哈一笑,袁慰亭身在難中,得此禮遇,心中大爲快慰。與沈金英上了馬車,一路趕到巡撫衙門,進到內宅裡,蘇寒芝等女眷也迎出來相見。敬慈張着兩手跑向沈金英,邊跑邊喊道:“乾媽!抱抱!”

“我的寶貝乾兒子!讓乾媽看看,你又胖了多少?等回頭啊,有個年歲相當的丫頭,我給你定個小媳婦你願意麼?”金英一把抱起敬慈,端詳個沒完,孝慈、愛慈兩姐妹,也上來見禮。兩下這一來,如同一家,袁慰亭心知,這回來山東,自己算是來對了。

女眷們自在一起說話,兩人則到了前面書房裡坐下。袁慰亭苦笑着嘆了口氣“當日多虧你提醒我,我在京裡不敢多說一句話,沒多走一步路。這次太后要殺我,纔有諸公爲我求情,將我改爲開缺回籍,比起殺頭來,我可得說一句,謝主隆恩。”

趙冠侯聽的出他話裡的牢騷,附和道:“姐夫,朝廷待你實在太薄。別的不說,就說這六鎮北洋新軍,除了姐夫,誰又練的出來?當初會操,連洋人對咱們都挑大指,這是誰的功勞?一朝不用,就連舊日功勞都不提了,哪有這種道理。長此以往,又怎麼會有人爲他賣命。”

“我這次開缺,六鎮大兵,正是取禍之道。如果不是有六鎮,或許,朝廷對我下手,還不至於那麼急。”

袁慰亭又嘆了口氣“咱們想的,和朝廷想的,終歸是兩回事。咱們想的是練出一支強兵,讓列強不敢小看咱們,不要總想着我們軟弱可欺,動輒以武力相威脅。可是朝廷看來,洋人比我們好。洋人來了,無非割地賠款。我中國有那麼多的地,割是割不完的。有那麼多的百姓,款也總湊的出,再不行,還可以借債。相反,要是漢人督撫練出強兵,他們才真的要吃不好,睡不安,所以我們的功,就是罪,功越大,罪越大。我袁某人自小站練兵那天開始就在犯罪,等到六鎮兵成,自是罪孽深重,朝廷不殺我,怎不是皇恩浩蕩?若是當真如我所想,三十六鎮大兵練成,袁某怕是就要抄家滅門,株連九族了。”

趙冠侯冷哼一聲“朝廷若是這麼想,那再鬧葛明黨時,看他們怎麼辦。”

“鬧了反賊,就辦團練,用武人。等到反賊平息,就想辦法從地方手裡收權,這麼多年,就是這麼下來的。只是當年的老佛爺,起碼知道該用誰,該保誰。如今宮裡這位,慢說比老佛爺,就是比當年的慈安,也還差的遠。偏又總拿自己當老佛爺看,我輩自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袁慰亭所在的位置,遠比賽金花爲高,所知的消息,也比賽金花詳細。目前京城之內極不太平,不但是漢人與旗人爭權,即使是旗人內部,也同樣爭奪的厲害。親貴排斥宗室,宗室排斥旗人,剛剛經過戰爭洗禮的國家,並未想着發奮圖強,知恥後勇,反倒是開始了激烈的權力爭奪,爲了攀爬上金字塔的頂端,而拼命爭奪,搏殺。

宗室裡,有人提議由隆玉效法慈喜垂簾聽政,這顯然是違反了慈喜遺詔,也是爲了跟承灃爭權。這是一干疏宗想出來,掣承灃肘的辦法。這其中以天佑帝的連襟,隆玉皇后大姐夫度支部尚書承澤爲首,顯然是想借機奪權。

另一方面,則是小恭王濮偉,對監國之位虎視眈眈,認爲承灃無才,既不能攝政,更無能監國。其應該效法其父老醇王,避賢放權,由小恭王輔佐幼主,承灃只做個甩手掌櫃即好。

濮偉在宗室裡,本就是以勇於任事聞名,他一挑頭,立刻就有人跟上去,將整個京城搞的風雨大做。承灃無力追究袁慰亭,固然有羣臣保本之功,與他自己自顧不暇,亦不無相干。

袁慰亭道:“他們旗人之間,總以爲這天下是他們一家一姓的,誰拿的多,誰拿的少,就爭的天翻地覆,如同大戶人家裡,一羣敗家子在分家,就是這個德行。可是從沒有人想過,漢人大臣,又做何想。前些時,南皮相國的一篇舊作被拿出來,倒是很有些意思,你聽一聽。”

他略一回憶,就將張香濤的舊作背誦出來“南人不相宋家傳,自詡津橋驚杜鵑。辛苦李虞文陸輩,追隨寒日到虞淵。改革憲政,行新法之前,朝廷各部尚書,旗漢各一,還要講一個平衡。等到行新法之後,量纔是舉,不以族是舉,聽上去似乎是好事,實際上漢人官員大爲減少。各部之內,已經沒有幾個漢人尚書,回想一下,我們可不是上了老佛爺的當。自己興高采烈的挖坑,把自己埋在了裡頭,還拼命的填土。如果不是冠侯你當日提醒我,我現在也把自己埋了進去。”

趙冠侯笑了兩聲“姐夫,您就別誇我了。小弟沒念過書,所知的東西很少,不過是抖個機靈,恰好蒙對而已。朝廷這樣的搞法,總歸是自己吃虧,山東這裡,諮議局的人雄心勃勃,都等着朝廷行憲政,現在這麼搞,這憲政,也一準跟大家想的不一樣。”

袁慰亭搖搖頭“冠侯,我跟你交一個底,朝廷對於什麼是憲政,自己怕也說不好。扶桑的憲政,天皇是個牌位,太后呢?現在的問題是,太后要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攬權的辦法,卻又找不到,你想想,他怎麼肯行憲。一幫親貴大爺們,連漢人做官都排擠,還想讓諮議局真去開國會?我看啊,多半是有多大的火,到時候就要潑多少水下來。那幫諮議局的人等發現自己受了愚弄,還不知道要成什麼樣子,到時候,事情就難辦了。”

趙冠侯笑道:“那不管他,總是完顏氏的江山,怎麼折騰,也與我無關。您在濟南做了這麼久巡撫,什麼好地方都玩過了,我也不說什麼吃好玩好的話。只說一句,濟南就如同您的家鄉,小弟這裡,就是姐夫的家。”

沈金英在內宅裡,將一個翡翠鐲子褪下來,硬戴到了孝慈手上。“不是說這裡就是我家麼?孝慈是我幹閨女,我喜歡送她什麼就送什麼,寒芝,你若是攔駕,就是不拿我當一家人。”

蘇寒芝這幾年鍛鍊,早已經不是當日的小家碧玉,大方的一笑“姐姐,你這話說的,妹子就不好說話了。可惜幾位公子不曾來,否則我這也有些東西送他們。這樣,妹子備幾件土儀,給你們放到車上,保證放不壞。”

晚上吃過飯,照例又是打牌,趙冠侯絕口不問盤纏的事,袁慰亭自也不好開口。等到連住了幾天,袁慰亭夫妻告辭上車,趙冠侯送到車站,也只說過段時間要到河南去看望,也未提盤費。

兩人上了火車,見車箱裡放了幾十個大筐,一問之下,知道是這幾天第五鎮軍兵送來的土產。沈金英一笑“我這兄弟倒是實心眼,一送土產送這麼多。就是不知道送的是什麼。”她說着話,吩咐了一聲,有下人就掀開一個籮筐上的封條,又掀開筐蓋,見上頭全是些布匹。

袁慰亭笑道:“山東紡織廠幹出了名堂,這是拿這個辦法闖牌子。送人都送布,一下就都知道了這個廠。可是這麼多布,我可穿不過來,賞你們了。”下人這時已經把上面的布搬開,隨後就發出一聲驚叫。沈金英皺着眉頭走到前面去,隨即也大吃一驚“銀子?這裡面都是銀子?冠侯他爲什麼在家裡不說?”

袁慰亭快步走過去,見筐裡放的,滿滿的都是銀元寶。只粗略計算下,這些筐加到一起,怕是不下十萬兩白銀。他點點頭“冠侯這是怕我臉上不好看,所以不肯說明。這個時候,他的處境也很難,還肯挪出這麼大一筆款送我,又要保全我的臉面,也着實是用心良苦。”

他看了看車窗外,悠然長嘆“金英,袁某活了半輩子,今天,總算是交下了一個真朋友。你這個兄弟,認的不錯,你的眼睛比我的好用。這個親戚,咱們做定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一百四十八章關我容易放我難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十章訪客(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十七章巧設機關(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
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鮮血共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七百零一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一百四十八章關我容易放我難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二百零九章 不回頭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十章訪客(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十七章巧設機關(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刻萬金(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七百七十五章 湖南亂起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