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

養壽園,這座袁慰亭花費重金修建的私人莊園,在洪憲失敗之後,依舊作爲袁氏產業,而受到督軍團保護。在趙儻督豫期間,逢年過節,也要來此給大公子請安,另撥兩連護兵專司護衛之責。

可如今,物是人非,這處袁氏私宅,已經變成馮煥章的臨時指揮部。陝軍入河南,本意就是爲了擴大地盤,改善自軍不利處境。馮煥章出發前已下嚴令,全軍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擾民行爲,否則就地正法。

西北潰散的騎兵,爲龐大的陝軍所吸收、吞併,一部分人被拉出去砍頭,平息地方民憤,其隨身攜帶的劫掠所得,也成爲陝軍的戰利品。

從目前的局勢上看,陝軍的兵力雄厚,士兵中多有技擊健兒,是河南目前最強的軍事集團。但是河南本地的情形,遠比馮煥章預料的更爲糟糕,這支以開疆擴土爲目標的勁旅,首先要面對的敵人並非魯軍,而是貧窮。

趙儻的才幹只在於聚斂搜刮,不在於建設。加上乾旱,讓河南的財政情形並不比陝西好多少,部隊面臨的重大問題,就是缺糧。

四照堂點兵時約定,陝軍軍糧由山西調集。閻易山自葛明之後,督晉有年,在幾次大風波中,皆獨善其身,讓山西成爲一方自有天地。據傳說,山西這幾年建設的成效斐然,財政情況良好,足以支持陝軍開支。以山西之富,結合陝西之勇,晉陝聯軍足以成爲魯軍大敵。

但問題是,閻易山是貔貅性子,有進無出,從其手裡要糧,一如虎口奪食。自陝軍入豫,軍糧軍餉,給的一直都不痛快。

臨戰發餉,是自前金時代軍隊裡留下來的規矩,這次皖軍開戰前,各發四個月軍餉,而直魯聯軍也發三月恩餉,用以激勵士氣。馮煥章帶兵要決在一個窮字,自己打扮的像個老農,部下也一樣窮的要命,一直以來靠着官兵一視同仁,保證部隊的忠誠度。士兵沒有軍餉,主官也沒有,既然大家一起窮,也就沒人能有怨言。但是不管怎麼靠待遇平等來聚攏人心,部隊總歸還是要軍餉維持。

陝西財力枯竭,進河南的軍費,就指望山西,可是到現在爲止,陝軍所能領到的軍餉,就只有山西的省鈔,見不到一塊大洋。軍糧更是嚴重不敷使用,陝軍全軍上下,已經很久沒吃過飽飯了。

山西鐵路與外省鐵路軌道寬度不同,導致火車也不一樣。山西物資外運,必須在車站換車。可是河南鐵路工人響應山東、京城鐵路工人號召,進行大罷工聲援孟思遠之死。

河南鐵路系統基本癱瘓,所有物資運輸只能靠大車。即使靠着刺刀的勸導,陝軍可以搞到足夠數量的大車,但運輸效率也比不了火車。加上之前西北騎兵對於河南的破壞,導致大批牲畜損失,百姓逃離,大車和夫子的徵集都極爲困難,軍糧運輸就變成了一項異常艱難的任務。

陝軍要活下去,就只能靠自己。

自從當刀客開始,這些陝軍漢子,實際就習慣了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生活。沒有糧食,沒有軍餉,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奪回一片天地。何況,現在的陝軍,比起曾經的山堂刀客,無疑更像一隻軍隊,他們相信,靠着自己的力量,一定可以活的比過去更好一些。

忠於趙儻的地方武裝,在陝軍的進攻下不堪一擊,如同洪水面前的蟻穴,一衝即潰。靠着從地方上的繳獲,勉強可以維持部隊,但是想要實際控制河南,就必須得想辦法。

打垮魯軍。

在馮煥章看來,開封的魯軍,就是自己最大的補給點。魯軍素有重視物資,強調兵站建設的傳統,所到之處,必囤積大批糧餉。加之趙儻在河南聚斂的大量財富,目前很大一部分在魯軍手裡,只要打掉魯軍,錢糧就有着落。而魯軍的領兵官,又是兩個女人……女人。

楊彪的名聲,在陝軍裡頗爲響亮,是個知名的狠角色。但是他只是名義上的師長,真正的當家人,是趙冠侯私寵楊玉竹。這位三秦觀音,人緣是沒的說,但是領兵……

馮煥章從不掩飾自己對女軍人尤其是女軍官的牴觸,在他看來,女人帶兵,就是兒戲。不管孫美瑤還是楊玉竹,都沒資格將兵,由她們統率的部隊,一如由綿羊率領的獅子根本不能算做敵手。

部隊要想拼命,首先就得吃飽,要想吃飽,就得殺頭肥豬,養壽園袁家也就成了首選目標。遺憾的是,袁氏子弟精明的很,大兵未至,人已遠遁,家裡只留了幾個僕人,金銀細軟以及存摺都被帶走,剩下的,就是些粗笨物件,以及一些不便攜帶的古董。眼下戰事一起,古董沒辦法變現,陝軍雖然拿下養壽園,卻也得不到多少實惠。

一干陝軍軍官進入養壽園後,就被那雕樑畫棟的建築以及房間裡的陳設晃花了眼睛。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古玩、陳設,要麼是笨重,要麼就是不太值錢的物件。但是對於窮怕了的陝軍軍官來說,這已經是在夢中都夢不到的天堂。

即使河南乾旱,莊稼大片枯萎,養壽園內的花草,依舊生長旺盛。聞着陣陣花香,望着假山怪石,人造噴泉,不少軍官小聲道:“這纔是人過的日子……”

可是馮煥章的心情,就遠沒有部下那麼好。這些古董傢俱,奇花怪石,在他眼裡,都是一錢不值的廢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做軍餉。相反,倒會消磨自己手下的鬥志,一旦這些軍官開始喜歡享受,喜歡玩古董,脫離官兵,不能和下面一起吃苦,那還會有誰跟着自己一路打到京城,擦去五色旗上的污垢,建立真正的共合?

兩天時間裡,他已經接連處罰了手下數名重要將領,包括幾個師長,都因爲偷拿古董,或是飲食超出標準而當衆捱了他的鞭子。馮部用兵,重兵輕將,這些軍官捱打,都是當着自己部下的面前,絕沒有半點面子可講。

問題並未因爲主官的捱打就解決,軍隊的糧餉,依舊無法解決。即使攻破了河南第一號大寺廟,得到了一批救命糧。但是五萬陝軍就像是蝗蟲,一座寺廟的積蓄,遠不足以滿足開銷。晉軍的軍糧供應,一直被陝軍所詬病。其在開戰之後,先是送來一批鹹牛肉,對於陝軍來說,能吃到肉,自然認爲是恩賜。可是等拿到食物後,才知道爲什麼老西會這麼大方。

那種可怕的鹹牛肉據說是採購自阿爾比昂,馮煥章因爲學習神學,所以懂一些阿爾比昂文字。根據他對裝牛肉箱體的觀察,這些牛肉的生產日期,大概比自己的祖父還要大幾歲。

當他聞過着東西的味道後,饒是一向以吃苦耐勞爲標準的馮煥章,也忍不住嘔吐了好一陣。他在當天的陣中日記中記載到:“它一定是從天主創世之初就被放在木桶裡了,當它被燒煮的時候,你所能聞到的那種味道就像一具乾屍所散發的味道”。

很快,陝軍給它取了個別名叫做鹽骨頭,因爲它很鹹並且硬的像骨頭一樣,廚師們不得不用斧子和鋸子來對付它。陝軍發現,他們得到的鹹牛肉,有一塊雕刻成一艘泰西三桅戰艦的外形,用砂紙磨光,而這種戰艦退出服役都已經超過兩百年。

當這批牛肉被陝軍鐵胃陝軍消滅之後,他們發現,新的食物並沒有好到哪去。軍需官一大早就來訴苦,山西新近送來的軍糧,是整整兩萬箱軍用餅乾。這些餅乾還是在前金時代從洋人手裡採購來的,由於保存的不好,大部分餅乾已經變質發黴,一看到上面那些綠毛或是斑點乃至蛆蟲,就沒人敢把它放進嘴裡。可是不吃這個,又吃什麼?

馮煥章這次出征,並不算順利,在出發之前,一心爲兄長井俠魔報仇的麾下大將井秀嶽,準備與妻妾們打八圈餞行麻將。哪知牌打到一半,井秀嶽胡了把大牌,興奮之下將手槍碰到地上,手槍走火,井秀嶽先問幾聲“打到誰了?”無人迴應,隨即卻發現,中彈的竟然是自己。

戰場上中槍是常有的事,井秀嶽於此事,也是害臊遠多過擔心。但未想人送進醫院裡,很快就傳出病危的消息,在馮煥章大隊出發時,竟傳來噩耗。這位陝軍勐將,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出征之前。

有不少迷信的軍官認爲這是個不祥之兆,馮煥章卻覺得,這遠比不祥之兆可怕。在醫院裡,殺害一名陝軍大將,這恐怕是山東情報機構的又一戰績。自白朗之戰起,山東就在陝西布有大量棋子,雖然自己督陝以來,努力尋找這些棋子並清除。但總會有一些人,留在隊伍裡,製造破壞。

尤其是自己這次對糧食的分配方案,肯定會引來大批陝西地方士紳不滿,有他們的配合,那些山東特工會更爲活躍。這次的餅乾門,恐怕也和山東情治機構脫不了干係。

陝軍漢子,大多是窮苦子弟,沒幾個人吃過飽飯。在飢餓時,大家吃樹皮、草根、觀音土,也會吃人。相比這些,發黴的餅乾,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食物,現在爲了些發黴的餅乾大驚小怪,在馮煥章想來,理由只有一個:魯軍特工人員的煽動。

河南的百姓,已經出現大規模餓死的現象。有辦法的人去逃荒,沒辦法的只能等死,這個時候,有發黴的餅乾總比餓肚子好。再者,山西方面的軍糧,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運來,現在的出路,只有一條:迅速出擊,打殘魯軍!

應對士兵不滿情緒的方法很簡單,馮煥章集中了陝軍所有高層軍官,當着士兵的面,將一批發黴最嚴重的壓縮餅乾吃到了肚子裡。這種軍用餅乾烘焙時,只有麪粉和水,不添加任何調味料,發黴的食物,彷彿一把小刀,在食道和胃裡瘋狂的戳攪。但是比起戰場,比起老百姓正受的苦難,這種折磨又算的了什麼?

看到大帥帶頭吃下發黴的餅乾,再沒有人,能發出怨言。士兵含着眼淚,狼吞虎嚥的吃掉了自己手上發黴的食物,隨即在指揮官帶領下,殺向開封。馮煥章得意地對身邊副官道:“我們的軍官,可以和弟兄們一起吃發黴的餅乾,魯軍高層軍官,卻要吃小竈。以此爲證,此戰勝負不問可知。”

只是當天晚上,陝軍高級軍官無一例外都奔波於休息室與廁所之間,川流不息,所有廁所都人滿爲患,實在等不及的將領們,只好就地解決,爲那些花草樹木添加無數肥料。

關中男兒的鐵胃,也敵不住病毒的威力。因食物中毒,導致大批士兵脫水嚴重,加之河南乾旱,補充飲水困難,只能喝污水,病情進一步加重。不少心懷大志的豪傑,還沒來得及與魯軍作戰,就先被友軍的餅乾奪去生命。

吃的少,或是身體確實比較強韌的那一部分,熬過了發黴食物的折磨,硬拖着病體,向魯軍發起勐烈進攻。其悍不畏死的作風加上數年練兵的成果,在此時有了回報。

虎嘯林部首當其衝,遭遇陝軍一旅勐攻。望着魯軍手上嶄新的魯造米尼步槍,陝軍軍官朝着自己身後的徒手兵喊道:“看到對面那些好槍了麼?誰搶到就是誰的,想要好槍的,衝啊!”

虎嘯林曾經打過郭劍,自問還算是對陝作戰專家,但是陝軍這次的表現,依舊遠出他意料。激戰半日,就不得不放棄陣地撤退,事後向孫美瑤報告時,也表示,自己並非不能再多堅守一段時間,但如果是那樣,傷亡就很難控制了。

控制傷亡。這是孫美瑤來之前,趙冠侯給她的命令。河南戰場的目的,除了殲滅馮部以外,還要佔領河南、陝西兩省,如果部隊損失過大,未來控制省份就比較困難。再者,一旦魯軍露出頹勢,東洋人怕是又要不甘寂寞。是以,虎嘯林之退,也在情理之中。

印象中,有勇氣無紀律的陝軍,現在已經脫胎換骨,具備了做魯軍對手的資格。而且,得到宋邦翰、張鼎勳兩個混成旅支持的陝軍,在炮火上得到了極大加強,可以和魯軍展開正面炮戰。

雙方在重火力方面,差距並不太大,陝軍雖然缺乏重炮,卻大量製造了價格便宜,威力蹩腳的噼山炮。這種造價只需要八元一門的土炮,在魯軍眼裡只能算玩具。可是配合上邊防軍的炮兵,就讓魯軍大爲頭疼,至少要分出一批槍手專門負責壓制噼山炮。

魯軍這兩年時間,已經大量設置參謀,孫美瑤身邊,也跟了二十幾個山東講武堂高才生組成的參謀團,內中還有幾個是自己的堂姐妹。衆人分析了一番之後,得出結論,騎兵師如果與對方硬打,並非沒有勝算,但是要有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而這個數字,將會觸目驚心。

“必須得等楊玉竹了。”孫美瑤無奈的承認了這個事實,省軍第五師裡,陝西人數量也極多。兩下頗有些淵源,她原本對其並不信任,加上楊玉竹這寡婦手段太多,儼然內宅裡一個大敵,她也不希望其得功。可是現在,爲了自己手下的弟兄少流血,就只好放下身段求這個賤貨。

楊玉竹的援兵,來的速度極快。河南鐵路霸工是有選擇的,直魯聯軍火車不在抵制範圍內,因此極順利抵達前線。一下火車,楊玉竹就得意的拉着孫美瑤的手“孫師長,我這次,可是帶了當家的給的法寶來的。他答應了,等打完陝西,就讓我去當一回陝西督軍。這回我們第五師負責打馮煥章,你負責打皖軍兩旅。等打完他們,我就到陝西去做督軍去。等你來陝西,我招待你聽大戲,吃餃子宴!”

這是示威麼!

孫美瑤恨的牙根發癢,這樣的賤人,有什麼資格開府一方?家裡的女人要說開府,怎麼也要自己是第一個,別人誰都不行!她恨恨地想着,但是臉上強擠個笑臉,“這麼說,倒是要說聲恭喜了。法寶?不知道啥法寶,我咋不知道?”

“你看,後面火車上的,不都是法寶?”

“你說的法寶,就是這些?”

望着車站上堆積如山的“法寶”,孫美瑤頗有些目瞪口呆。大米、白麪、羊肉、鈔票、香菸,大土……數以百計的廚師,還有幾百個模樣可人的紀女。冠侯要靠這個,守住河南,打進陝西?

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一百三十五章鬧衙門(上)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老少爺們(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統衙門(一)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
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六十章 鐵勒低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創痍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七百七十六章 岳父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四百三十二章 江寧之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一百三十五章鬧衙門(上)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老少爺們(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橡皮股票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狼(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統衙門(一)第六百零六章 特洛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毒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十五章 各奔前程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