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洪憲朝坐江山太平春

共合改回立憲,算是近年裡,改朝換代中,動靜最小的一個。由於之前又是請願,又是遊街,大家已經有了些心裡準備,不至於措手不及。北方各省的態度,看上去也較爲平靜,似乎督軍們早已經做好擁立的準備,所欠缺的,就只是這個詔告。

在登基大典舉行之後,就有專使到山東,向趙冠侯贈送新朝禮服,外加全套儀仗。共合既改爲帝制,原有的官制,也自然有所變化。袁慰亭於各省督軍,皆加封以爵位,或爲公,或爲侯,比之前金時代吝惜名爵,乃至曾文正討伐太平之功,也只封侯爵相比,洪憲朝或可算的上皇恩浩蕩。

前來山東送朝服的,卻是趙冠侯結拜手足,前金時代隆玉太后身邊心腹小德張。袁慰亭稱帝之前,曾將其聘爲顧問,細問宮中禮儀以免招人恥笑。小德張原本以爲,等到立憲事成,自己少不了還能做總管。不想袁慰亭恢復帝制,卻不肯恢復太監,宮中只用女官,不用閹人。

小德張無法在宮裡任職,白出來當了回佞臣,非但未能立功受賞,連帶在遺老之中,也名望大失,至此才知自己終究不如李連英。這回送封賞的差事,實際可以看做是調劑,到趙冠侯這裡打完秋風,就該回津門租界的住宅閒住了。

趙冠侯已經備了一張十萬元的存摺,見面即遞過去。“租界開銷大,大哥現在不在宮裡掌事,沒有太多進項,這筆錢拿着,也可防身。”

小德張威風之時,對於這十萬塊未必會如何在意。可如今自己無權無勢,趙冠侯雄兵在握,儼然北方之雄,再加上是皇貴妃的異姓手足,根本不必賣自己面子,卻還肯拿出這麼大筆款來,這便是真交情。心內大爲感動,說話也就格外真誠

“兄弟,哥哥不如你啊。李總管前段時間沒了,人走的很安詳,他也算活夠了。死後落一個全臉,不少老臣,提起他來,還稱讚他有片忠心。我就不如他老了,不該出來趟這混水,現在,落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你說說,我這不是自討苦吃麼。”

“大哥還年輕,總想着有番作爲,這我可以理解。不過,這事辦的確實不夠好。袁慰亭稱帝,已經是冒險,怎麼還會用內官?好在租界裡,我有朋友,津門我朋友也很多。有他們關照,保大哥半生安詳,不成問題。”

小德張行了個禮“大恩不言謝,自己弟兄,就不多說什麼了。哥哥欠你的,也還不清。我名下的產業,肯定都存在你的正元,咱就算一條繩上兩螞蚱,跑不了你,也蹦不了我。也算是,咱們弟兄一份交情。皇帝對我不怎麼樣,對你可不錯,下了旨意,一切舊侶及耆碩故人,均勿稱臣。特別還囑咐我,向兄弟說明白,這份江山千斤重,你肩擔八百有餘零。此江山袁趙共有,依舊是兄弟,而非君臣。徐菊人也不過封爲嵩山四友,可給兄弟封了親王。洪憲朝,一共就兩王爺,一個是皇城司衚衕的黎黃坡,一個就是你。世襲罔替,****爺,這放到前金的時候,也是不敢想的。”

趙冠侯未置可否,只反問道:“我聽說,黎黃坡自己,沒接這個印?”

“他那是不識好歹!本來說是給他個面子,賞他個王爺噹噹,他還不樂意。皇帝有旨,也容不得他推三阻四,其實,現在沒了總統,他那副總統也就自動作廢。把他轟出京城也不爲過,還給他個王爵,又給俸祿,正是皇帝的恩典。要放前金那時候,敢抗旨?這就該賜他一個自盡!”

“畢竟是君主立憲,不是君主制,哪能說自盡就自盡,咱還得**律。這親王的名銜,算我接下,山東的謝恩電報……我想大爺已經替我擬好了,我樂得省幾個電報費。”

小德張一愣,似乎這個親王之位,並沒讓趙冠侯多高興。想到他和皇貴妃的關係,或許是對大太子不滿?“兄弟,我聽你話裡的意思,不怎麼高興?要依我看,陛下對兄弟還是不錯的,何況現在有君臣之分,尊卑不可亂,你對皇帝可不能像對待大總統那樣。”

趙冠侯微笑道:“大哥,你啊這腦子還在前金呢。現在世道變了,皇帝……親王,都沒什麼用。一會讓下面給你備席,我這還有客人,可就不陪大哥了。”

小德張如今,自然沒有和趙冠侯賭氣的資格,連忙道:“你忙,我這自便就好,待兩天我就回津門。不知道,來的是哪位貴客,方不方便介紹?”

“沒什麼不方便的,幾位唸書人而已。雖不算尊,卻足以稱貴,大家不是一路人,您和他們沒話說。否則大家一起吃飯,也沒關係。”

自洪憲帝制實行,大力倡導舊學,以孔教爲國教,又全面倡導復古法。建立數年的新學,成了共合第一批殉國者。雖然沒有被拆除或是關閉,但是正策上越來越嚴,所謂獨立辦學精神,學術自有等等,都談不到。一大批新學的倡導者,連帶一些國學大家,都選擇了離京。

他們中很有一部分人買舟南下,到江浙地區發展,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山東。與之前那些追求浪漫的讀書人不同,這些人更看重的是趙冠侯大破扶桑的威名,以及對待讀書人的態度。

山東厚養書生,像是研究文學這一類於生產建設沒有多少實際作用的,也可以享受高薪資高待遇。因此,不少號稱大師的人物,也願意到山東來生活。山東教育廳長玉美人,自身的學識並不高明。只是手段了得,善於敷衍各方,又是趙冠侯外室之一,才能坐住這個位子。現在一羣大師過來,她就有點壓不住場面,趙冠侯設飯局,也是爲她撐場子。

山東的公務招待飯局,一律設在得意樓。這座楊翠玉名下的產業,依舊是由過去鳳翔班一干姐妹操持。這些出身八大胡同的女人,招待客人的本事自是毋庸質疑。趙冠侯來到時,見每位大師身邊,都已經多了一位女掌櫃,彼此氣氛融洽,並沒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這些人聯起手來,給玉美人施壓。

“多虧幾位掌櫃的,一出來,就把場面給穩當住。要不然啊,還真是個麻煩。這些宗師也好,大家也罷,既打不得,也罵不得,只能養着他們。偏生,這些人都是有學問的,眼睛裡哪放的下我這個堂子出身的女人?要是聯手發難,我這個教育廳長可以鎮不住場面。”

找了個機會,玉美人與趙冠侯熘出來,在外頭低聲交談“他們想在山東教書,這當然是好事,不過這些人的脾氣不好,會不會變成燒香引鬼?”

“這你不用怕,有我給你撐腰,誰敢不聽你的命令,我管他是什麼身份,照收拾不誤。”趙冠侯微笑着,牽起玉美人的手“你雖然沒有他們的知識豐富,學問也不夠。可是你的腦子夠用,手上又掌握着財權,還對付不了這些大師麼?他們彼此之間,也不是一團和氣,拉一派打一派,用他們自己人對付自己人,不難控制住局面。雖然他們的知識,對於眼下的山東工業沒什麼幫助。但是從長遠角度看,每個人都是一座寶庫。只說眼下,他們發一通號召,就能給咱們吸引來更多的知識分子,山東認識字的人越多力量就越強。皇帝損失了他們,比損失一個師的官兵,更可怕。”

玉美人當了幾年教育廳長,於文教的重要性,已經有所感悟。點頭道:“可惜,像冠帥這種見識的人太少了。他們嘴上說的,是爲了追求學術自主,教育自有,選擇離開**的京城。實際上,都是錢鬧的。京城也好,各省也好,只要一鬧窮,就先朝教育經費下手。現在京裡又提倡舊學,教新學的,經費減六成,還以鈔票發放。這些大師要吃好喝好,還要寫局票,這點錢又怎麼夠?想來想去,能不砍教育經費的,怕也只有咱山東了。”

“怎麼,共交兩行的票子,已經開始不值錢了?”

“那倒也不是,可是這些大師在財政部有門路,已經聽到風聲。現在造幣廠那邊,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加印鈔票。這邊鈔票剛印出來,還不等乾透,就要拉出去給士兵發軍餉,給公務人員發薪水。像這麼個印法,早晚票子要成廢紙。這些大師剛纔一落座,就問我能不能把他們手裡的票子兌成大洋……”

與山東造幣廠的情形不同,樑士怡並沒有把票子封存起來,而是隨印隨運,時刻有幾輛大車準備運輸成品。即使造幣廠已經開足馬力,但是印出來的鈔票,與需求缺口相比,依舊是杯水車薪。讓他不止一次詛咒,這些機器實在太陳舊了,我們應該購買新式機器,讓印鈔的速度更快!

天氣越來越冷,臨近年關歲末,所有人都需要用錢。尤其京城開銷大,用錢的人多,錢的用項也大。偏生京城的經濟,還不如外埠。

物價越來越高,讓各位共合干城,頗有力不從心之感。陸軍部不久前上了個報告,希望加薪,大總統親自在上面批了八個字“稍有心肝,不至如此”。

連大總統的寵兒都受了冷落,其他衙門的處境,不問可知。各部門職員欠薪,已經成了常態,年關歲末,不發薪說不過去,再加上改變正體,還要發雙薪爲酬。袁克雲要練新軍,籌安會雖然撤消,大典籌備處卻又成立,大總統既然已經成爲皇帝,諸事都不可寒酸。宮殿要重新修繕,儀仗滷薄玉璽冠冕都要重新制作,哪一樣,又能少的了錢?

由於兵艦造反,軍火未能輸送到香島,阿爾比昂本已經答應的洋債借不到,就只能自己想辦法。饒是樑財神號稱羅掘有術,此時卻已經無法可想。公債、鴨片,甚至連封存於松江倉庫的查禁鴨片,都偷偷盜銷。可是所得款項,依舊不足以滿足開支。

樑士怡並非看不出,加印鈔票,等若飲鴆止渴,可是不這麼做,又哪還有辦法?新君登基,必須加恩四海,各省軍餉不能拖欠,職員要發恩餉,沒有鈔票,又該怎麼辦?

儲備金……通貨膨脹……這些曾經學過的財經知識,全都見鬼去吧!印錢,印錢,加速印錢!只有足夠的鈔票,才能解決眼下的問題,至於以後的事……只能以後再說。

印鈔機開足馬力,爲洪憲王朝提供忠誠的保障而努力。在樑士怡看來,共閤眼下的整體經濟形勢並不惡,只是因爲稱帝前後開支甚巨,短時間需要一大筆開支,所以才讓財政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只要把這一關闖過去,未來的日子就好過。有幾年太平日子,這次濫發鈔票帶來的缺口就能補平。

但是,他的想法,顯然過於樂觀,上天顯然無意眷顧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位於地圖西南的昆明,在稱帝並加封唐榮昌爲一等侯的電文抵達當日,五色旗已經落下,取而代之的,則是鐵血十八星旗。

本以湖南人身份而爲雲南督軍的蔡鋒,在雲南地方上,很有一些實力派反對其做雲南督軍。就在他返回雲南之後,亦是多方抵制。可隨着正式稱帝的電文,以及取消省議會的命令發佈,這些實力派立刻轉換陣營,改反對爲支持。唐榮昌主動提出,將雲南督軍之位交還蔡鋒。

但是這位共合公謹,並沒有接過大印,反倒是一力主張,組建共合軍,護國討袁。所有團以上軍官,在護國寺誓師爲盟,許下了以生命捍衛共合的誓言,蔡鋒更表示“失敗就戰死,絕不亡命;成功就下野,絕對不爭地盤”。隨即口擬電文,通電全國

“天禍中國,元首謀逆,蔑棄《約法》,背食誓言,拂逆輿情,自爲帝制,……。

總統者,民國之總統也,凡百官守,皆民國之官守也。既爲背逆民國之罪人,當然喪失元首之資格。……非自今永除帝制,確保共和,則內安外攘,兩窮於術。鋒等今與軍民守此信仰,捨命不渝,所望凡食民國之祿,事民國之事者,鹹激發天良,申茲大義。若猶觀望,或持異同,則事勢所趨,亦略可豫測……。造福作孽,在一念之危微;保國覆宗,待舉足之輕重。致布腹心,惟麾下實利圖之。”

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五百零八章 江山誰主(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十五章 猜疑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六百零四章 難民(下)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恩威並施(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
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五百零八章 江山誰主(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一十八章掃地出門(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十五章 猜疑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六百零四章 難民(下)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十六章 巧設機關(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七百三十四章 京城之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恩威並施(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