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

鐵勒部隊的重型火炮並沒有帶進津門,所攜帶的火力,都是輕炮,數量也不多。但是比起土城上那兩座笨重的炮臺來說,已經足夠。三門輕炮發射的實心彈砸在城頭上,並沒有引起反擊。金兵習慣的守城方法,就是把部隊佈置在城頭,利用城牆作爲掩體進行戰鬥。一旦城頭和城門被突破,往往就宣告着攻守戰的結束。

可是今天,城頭上並沒有出現預料中的反擊,謝爾蓋冷笑一聲“這幫膽小鬼,肯定是逃跑了。與我們在關外遇到的敵人一樣,他們沒有膽量,只會逃跑。步兵,進攻!”

由於擔心其他各國部隊前來分潤,鐵勒士兵也不敢拖延太長時間,炮火準備的時間並不長,就開始以步兵舉着雲梯前進,同時開始對城門的爆破。進攻進行的異常順利,城頭和城門,都沒有遭到有力的抵抗,一連步兵直接衝進了城裡。在其之後,是其餘兩連後備隊,也隨着前鋒衝了進去。

武備學堂佔地甚大,謝爾蓋在正門處並沒有發現人影,他幾乎可以肯定,這些金兵跑光了。鐵勒部隊的軍紀渙散,但是戰場上倒是能夠對主官命令執行到位,隨着他的約束,部隊並沒有脫節,而是保持着四列縱隊,向着更深入的區域前進,隨後,就看到了金兵的黃龍旗。

黃龍旗下,並不是以往所遇到的金兵那樣,列開隊伍亂糟糟的射擊,相反,迎接他們的是胸牆、柵欄,組成的一道簡易工事線。這些工事,原本有一部分是這段時間內修成的,另有一些,就是十幾分鍾內臨時趕工的產品,質量並不可靠,修築的也很簡陋,但是終歸有個掩體。

從一開始,趙冠侯就沒想過要在城頭作戰,那兩尊死炮並沒有多少作用,在城頭,缺乏重火力的金兵,只會被鐵勒兵用炮火反覆轟擊,空損有生力量。是以他選擇的戰場,就是在這一帶。

謝爾蓋的部隊急於前進,三門輕型火炮都丟在外面,進入土城的是單純的步兵隊,或者叫做步槍隊,並沒有火炮支持。武備學堂裡兩門兩磅炮一門三磅炮都已經推了出來,炮兵科的學員,在一聲命令之後,同時拉響了炮繩,三發實心彈在空中呼嘯着,向鐵勒軍中落下。與此同時,一聲槍響也混雜在炮火轟鳴之中,只是此時並沒有人在意。

第一輪火炮射擊效果並不好,只有一發炮彈打到了人羣裡,而且沒能形成跳彈,造成的傷亡不多。在這輪炮擊之後,鐵勒士兵發現,他們勇猛的謝爾蓋連長,不幸中彈,已經倒在了地上。至於這一槍是何時響起,什麼人射出,沒人知道。

這個時代的槍械質量限制,精度有限,即使瞄準,也不一定命中。所以士兵們並不認爲是有人刻意狙擊自己的長官,只認爲是他運氣不好,在第一輪攻擊裡就中彈犧牲。鐵勒士兵倒不至於主將一死立刻潰散,副連長主動承擔起指揮任務,高舉着指揮刀吩咐道:“鐵勒的小夥子們,前進!”

鐵勒士兵一邊快速的向前奔跑,同時朝着掩體後面的金兵扣動槍機,由於有掩體保護,射擊的效果不佳,只有零散的人中彈。

胸牆後,學堂的學員們緊張的舉起了手中的步槍,有些人的身體,忍不住顫抖起來。他們雖然經受過軍事訓練,但是第一次上戰場,不管嘴上說的多響,一看到近在咫尺的敵人,都有些慌張。鐵勒軍官的死,算是給他們一點鼓勵,可是接下來的戰鬥,還是讓他們異常緊張。

與這些學員在一起的,則是難民中藏的百十名散兵遊勇,他們的軍紀敗壞,膽子更小。但是在督戰隊大刀的恐嚇下,此時只能硬着頭皮,在這裡死扛。這些人多是舊軍,對於鼓點之類的聽不明白,如果不是旁邊有人看着,這時早就跳起來先開槍再說。

可是戰前趙冠侯嚴令已下,未得軍令之前,不得開槍還擊,否則一律軍法從事。此時,倒也沒有人敢於抗令,只把身子儘量的貓下去,等待命令。

轟!

一聲巨響響起,衝在最前面的鐵勒士兵在巨響及黑煙中倒下,半條腿被炸的飛上空中,翻着跟頭向遠方落下。在他身後的數名鐵勒兵,也被爆炸後,四散而出的鐵釘鐵片掃倒。

地雷。

這就是十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內,武備學堂最得力的準備,在陣地前佈設了一個小型地雷陣。隨着地雷的炸響,趙冠侯猛然從胸牆後跳起,舉起自己的米尼槍射擊,子彈準確無誤的命中鐵勒掌旗兵的胸膛。這條大漢的身體劇烈抖動了一下,手中的雙鷹旗搖搖欲墜,卻最終拼盡全力將旗向地上一戳,人則順着旗杆無力的下滑。

隨着趙冠侯這一槍,其他的士兵及學員也先後起身,向着鐵勒兵開始射擊。他們的排槍準備的不算好,彼此之間缺乏配合,槍打的有先有後,彈雨並不密集。但好在雙方的距離比較近,加上鐵勒兵踩響地雷後,陷入短暫的慌亂,這一次的槍擊,依舊造成了鐵勒包括副連長在內二十幾人的傷亡。

先後失去兩名指揮官,且陷入地雷陣的鐵勒兵,終於出現了一絲慌亂,此時,炮兵的裝填完畢,三門火炮再次轟響,這次射出的,則是霰彈。一輪霰彈攻擊中,鐵勒再次減員十餘人,一個連傷亡接近三分之一,終於還是向後退了下去。

學員們看到自己竟是成功打退了敵人,勝利的喜悅,沖淡了初次臨陣的膽怯,不少人興奮的大笑起來。趙冠侯呵斥道:“別高興的太早,全都準備好,鐵勒人還有的是。冷靜,平心靜氣裝彈藥,誰要是在自己槍裡裝兩發,我就把誰的腦袋擰下來!”

擔任預備隊的兩個連見到主攻連的退卻,立刻上前但是他們這時的進攻,就變得謹慎許多。開始以步槍彈雨對射,並不急於發動進攻。至少在炮火準備以及地雷陣排除前,他們也不想貿然進入衝鋒階段。

防守部隊由於方纔小勝,士氣大增,又有掩體護身,這種對射中,傷亡雖然不可避免的直線上升,但是戰線總能夠維持。

圖哈耶夫是個山裡的獵人,被徵召到部隊已經三個年頭,長年山中打獵,練就了他的好槍法,和優秀的攀爬負重能力,在整個連隊裡,他是最優秀的偵察兵。不過這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在高級軍官眼裡,他與自己的同袍一樣,都是灰色牲口的一員,沒人願意記他的名字,最多喊他的綽號,獵手。

他雖然偶爾能爲大人物抓一些小動物,或是幫某個貴族條教獵鷹,作爲報酬,可以換取幾塊乾硬的黑麪包或是硬的像石頭一樣的肉乾。平常時候,與普通的士兵沒有任何區別,同樣與飢餓,貧窮爲伍。

唯一的機會,就在於作戰,殺死敵人,搶奪他們身上的財物,打進城市,把看到的財寶放到自己懷裡,還可以把女人的衣服剝光。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能真正享受到作戰的樂趣。

這座城堡裡有大筆的銀子,和幾百個女人,他所要做的,就是像以往一樣,打進去,揣一把銀子放到口袋裡,再去找一個女人。裝填、上彈,瞄準、射擊。一套動作已經成了本能反應,身體的動作甚至比大腦思維更快。

子彈在他耳邊掠過,但是圖哈耶夫並沒有怕,他經歷過若干次戰鬥,已經不再是那個一聽到炮響,就嚇的不敢動彈的新兵。他要錢,要女人,爲了這些,他可以什麼都不在乎。

後方的鼓點敲響,他知道,這是自己一方的火炮,被推了進來,只要炮火準備之後,自己就可以進攻了。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只要自己舉着刺刀衝上去,敵人就會土崩瓦解。

這時,他看到了一名金**官自胸牆後舉起了槍,但他沒興趣去瞄準。自己手裡的線膛槍已經用了好幾年,早就沒了膛線,子彈打出去,沒了準頭,瞄準沒什麼意義。再說,打死他,也不會證明是自己的功勞,不用費那個力氣。

他只是例行公事的舉槍,但是手剛剛放到扳機上,他就覺得胸前一陣巨痛,隨後低下頭去,就看到了自胸口流出的鮮血,接下去,他高大魁梧的身軀就不受控制的向後仰倒,思維陷入永恆的混沌。

鐵勒的火炮推進來三門,但是不等開火,炮長、炮手,就先後遭到步槍點名。直到這時,鐵勒兵才意識到,金兵方面居然有神槍手,在壓制他們的炮火。兩個連長都沒法相信,金國方面居然有這種好槍法的人物存在。

戰場太過混亂,想要找到槍手並進行清楚實在是太過困難。只能命令步兵以火力掩護,壓制金兵火力,同時炮兵裝填彈藥,開始轟擊。彼此各以三門火炮交互射擊,雙方炮術伯仲之間,但是鐵勒兵的數量則比防守方爲多。靠着兵力的優勢,逐漸將幾堵胸牆轟倒,步兵開始舉起刺刀,以縱隊模式發動攻擊。

鐵勒兵素有重視白刃戰的光榮傳統,與之相比,金兵的白刃戰記錄,則只能說一塌糊塗。

自列裝火器以來,金兵的戰術思想已經超出時代幾百年,信奉只開槍射擊,絕不肉搏的原則,只要一進入白兵環節,立刻潰不成軍,四散奔逃。當年獨鰲山之戰,七名太平軍追殺威寧營上千官健,官兵狼狽而逃,不敢還擊。

及至關外交戰時,鐵勒人只要一舉起刺刀衝鋒,金兵必然狼狽而逃避。是以鐵勒官兵將弁,全都信奉白刃衝鋒爲不二法寶。

路上的地雷被接連踩響,但是鐵勒靠着兵多,在指揮官的威脅下,士兵不管不顧的衝過地雷帶,直衝入金兵陣中。金兵的前陣也發生了一些動搖,但是很快,鐵勒兵發現,這次的金兵並沒有逃跑,而是舉着刺刀殺了過來。

悶熱的天氣,即使待着不動,也是揮汗如雨,何況是彼此以性命搏殺。汗水混着血水,在交戰者的臉上、身上流淌着,每一次刺刀碰撞,都會消耗巨大的體力,意志與勇敢,往往比個人技巧更能決定死神的天平傾向哪一方。

學生兵在身體素質上略遜於鐵勒兵,可是勇氣和膽略上,毫不遜色,乃至有不少學生兵是與鐵勒兵一刀換一刀,同歸於盡的態勢倒下的。趙冠侯兩手左輪槍橫掃,如變戲法一般,從身上掏出一支又一支的左輪,將面前的鐵勒人射倒。

兩名鐵勒連長以及他們的副手先後斃命,但是戰場形成混戰,連長的陣亡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鐵勒兵的重視。現在雙方的交戰重點,在鐵勒第二連連隊旗的爭奪上。

這支部隊的旗手,想將旗子插在金兵的炮兵陣地上,可是負責開炮的官軍見其殺來,棄炮舉刀以抗,將其亂刀刺死,將連旗奪了過來。這一下卻捅了馬蜂窩,鐵勒兵重視隊旗超過生命。發現連隊旗幟被奪後,立刻組織部隊以決死衝鋒態勢進行復奪,而金兵方面,也自發的向這裡增援,雙方的交戰重點,竟都變成了炮兵陣地之前那一小塊地方。

一名金兵抓住了那面連旗,可是下一刻,他就被刺刀捅穿了小腹,他緊緊抓着旗杆,那名高大的鐵勒兵想從他手裡奪下旗幟,可是另一名金兵已經合身撲上。

“殺啊!”一聲怒喝中,竟然是身爲文官教習的王鬆,手中舉着刀加入了戰團,他的身體並不算好,被對方的鐵勒排長一連幾刀,斬的連連後退,腳下一滑,摔倒在地。那名高大的鐵勒士兵,高舉起指揮刀,就待一刀劈下,可是一聲尖利的破風聲傳來,隨後,這名排長只覺得左眼鑽心巨痛,丟了指揮刀,捂住眼睛慘叫,王鬆趁機舉刀刺入其小腹,隨後用力**。

姜鳳芝手裡舉着彈弓,劇烈的喘息着,在她兩旁,是幾名健壯的婦女攙扶着她,其他避難於此的男丁,不論老少,也都舉着各色兵器加入,向着鐵勒兵衝來。就在此時,空中一聲驚雷響起,暴雨兜頭澆下。(。)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統衙門(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時已到(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九十章 主教敗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抗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四百七十三章 名將風範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統衙門(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時已到(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五百六十八章 雷神之錘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四章 青梅竹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九十章 主教敗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將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抗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六百零二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四百二十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七十五章 升遷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四百七十三章 名將風範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槍聲(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五百零六章 蹣跚起步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