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

慶王點頭道:“你是說?盛杏蓀?那可不是個好對付的人。”

“不好對付纔要早除,這次行新政,改官制,若是讓盛杏蓀進入內閣,那纔是真正要命的事情,再想動他就難了。且等到壽誕之後,小婿自有辦法。”

慈喜壽誕將至,各方督撫疆臣,照例入京拜壽。岑春宣乘火車自松江趕來,等到了車站,直接奔了翟鴻機的府邸。他指着那份京報,頗有些焦急

“相國,這份文字實在是……太過於流俗,本來咱們是佔理的,可是這京報一出,松江的仕林才俊對咱們頗多微詞,認爲咱們這京報太也下作,格調有限,這不是弄巧成拙了。”

“這些內容,我也是發出之後纔看到,樑卿(汪康年字)也是所信非人。他的報館裡,有一個年輕人,名叫白斯文,說是在泰西進學,學的就是新聞專業,手中有泰西幾所大學的文憑。樑卿認定其爲大才,不但以重金禮聘,且放手使用,對他的稿子不加審覈,直接發出。誰知道,他炮製了這麼一篇文字出來,這一點,樑卿是不贊成的。他向來認爲,報紙就該秉持正義,不搞虛假新聞。這份報道與他的主張有嚴重偏差,根本不是他的手筆,也不是他的授意。”

岑春宣搖頭道:“是不是他的手筆或授意,如今已無意義,輿論已成,咱們反倒是成了小人。這個白斯文,若是見到他,我絕饒不了他。久翁,朝廷裡,動向如何?”

翟鴻機搖搖頭“大壽將至,慈駕不提新政之事,我也不敢動問。只好等壽誕之後,再向慈聖動本。只是不知道是誰走漏了消息,將慈聖不滿慶邸之事刊於洋人報紙,那份報紙,又不知道怎麼,落到了太后手裡。她老人家大爲惱火,本來去慶之事,十已有七,這下反倒是把他保住了。”

岑春宣一笑“相國不必擔憂,慶王顢頇無能,不過一祿蠹而已。其在樞位不能長久,也不會長久。懸秤賣官這些事在那裡,太后相護他,也護不住。其所倚仗的,無非是袁慰亭爲爪牙,新軍爲屏障。這次我們改革官制之時,不妨用一個拖刀計。先將兵權集中於練兵處,再將練兵處之權收回,袁慰亭之權,須臾可奪,到時候慶王沒了奧援,如同無爪螃蟹,也就隨咱們處置。”

翟鴻機不住點頭“雲階,你這法子不錯,新軍是一定要辦的,但是誰來辦,這卻可以想個辦法騰挪。本初既然想抓天下兵權,我們就先讓他過一過癮,等到將各地督撫兵權集中到一處之後,再由朝廷收回。不但本初無做手腳處,朝廷裡再有狼子野心之徒,也休想竊兵柄而覬覦神器。這一回保國之功,你當居首位。”

“只求報國,不求得功。我大金吏治敗壞,不能治吏,就談不到變法。惟有去了這些禍國殃民之徒,接下來,國家纔有富強之望。只要能報的了國家,岑某一人之榮辱,又算的了什麼。廣西的土匪,廣東的葛明黨。慶王、袁慰亭,他們所想的都是如何用兵去剿,卻不曾想過,這天下若是髒官盡去,吏治清明。朝內實行憲政,以立憲取代****,又哪有活不下去的饑民去當土匪,葛明黨又如何能夠獲得民衆支持?”

翟鴻機讚許的點點頭“雲階,你這份見識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朝廷裡雖然現在有奸臣當道。但我看他們氣數將盡。只要將之劾去,何愁國家不富強,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兩人相視一笑,心內皆有萬丈豪情,只待這次壽宴之後一展拳腳,盡施長材。翟鴻機門生子弟衆多,岑春宣勇於任事,這兩人堅信,只要兩人合作的好,大金的混亂很快就能過去,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

壽宴持續了九天,這些外地督撫疆臣,大多感覺的出來,老佛爺的身體,確實不如以前。一來是行動上,過去可以行走自如的老婦人,現在必須得宮女太監攙扶,才能走上御座。二來,就是中間總要離席,後來才知,是要去大解。即使臺上是譚貝勒的四郎探母帶回令,也留不住老太后。

太后身體漸衰,衆臣的視線,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皇上身上。但是天佑帝的情形,卻比太后更糟糕。不但身形越發消瘦,近臣發現,皇帝的臉色,也很難看。

這種日子裡,皇帝是要打扮一番出來的,可是不管如何打扮,那明顯精神不振的模樣,怎麼也瞞不了人,讓衆臣心裡,都惴惴不安。

去年剛打完敗仗,今年則有東三省收復的大喜事,壽宴的使費排場上,都比去歲爲大。但是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背後,卻是羣臣們,越來越沉重的心情。大家同時也注意到,醇王府的大福晉,一直陪在太后身邊,與十格格一左一右,比起榮壽公主陪太后的時間更長,這個信號,也讓嗅覺靈敏的百官,聞到了一些味道。

一連九天過去,壽宴結束,趁着慈喜高興,一些摺子這個時候就遞了上來,大多是請功,請賞,以及請求將舊有的懲罰抹消,重新起用。一如大赦天下,每年太后的壽宴之後,總是有些倒黴蛋可以得到太后的原諒。

今年第一份摺子,就是軍機大臣翟鴻機的,保舉岑春宣爲河南巡撫練兵大臣,在河南參與督練新軍。慈喜眉頭微皺“岑春宣?我不是讓他去做廣西巡撫麼,怎麼子久又保他做河南巡撫。他若是去了河南,廣西的差事誰來辦,莫非是廣西的土匪,已經剿平了?”

李連英此時就在身邊伺候,聽到發問,他咳嗽一聲“老佛爺,前幾天您做壽,奴才有話也不敢回。廣西的土匪並沒有平息,反倒是鬧騰的更兇,已經陷了好幾座縣城。下面的人,因爲巡撫未到,羣龍無首,不知該如何行事,仗打的很不順。”

“岑春宣說他有病,在松江養病不動,可是我看他來拜壽的時候,分明什麼病都沒有。他這是成心跟我蘑菇,就是不想到廣西去啊。這人的心,真是沒處看去,嘴裡說着盡忠,可是真要到苦地方,又開始想辦法混賴。算了,給子久一個面子,就當我忘了,把他安排到河南去。”

慈喜剛想在奏摺上做出掐痕標記,小德張卻從外面進來“老佛爺,醇王大福晉帶着仁哥進宮來拜見老佛爺。”

“仁哥兒來了?那還不趕緊讓他們進來,把這些奏摺先挪一邊去,回頭再說,連英,告訴後面預備一些上好的點心,給孩子吃。”

溥仁還包在襁褓裡,實際是吃不了東西的,但是慈喜看着這個孩子,就愛不釋手,抱在懷裡逗弄着,一如祖母看待新出生的孫子。又對福子道:“你這孩子不好,過去啊總來,自從成了親,生了孩子,來的少了。你又知道我稀罕濮仁,怎麼不把他多帶來,讓我看看?”

“老佛爺看您說的,您國事繁忙,奴才哪敢沒事就來擾老佛爺。就是今個進宮,也是有事。”

慈喜看看她,微笑道:“有事?那你就說,是爲誰說話,還是替誰討前程?看在小仁那麼愛人的份上,我都應了你。”

“老佛爺,奴才今個進宮,可不是爲這個。而是奴才在六國飯店那裡,拿到兩張照片,思來想去,還是得給您看一看。還請老佛爺您大發慈悲,先饒恕了福子多事的罪過。”

慈喜搖搖頭“你這孩子,心眼真多,我幾時怪過你似的。什麼照片拿來我看看,你啊,沒事少往六國飯店去,你婆婆知道,可是饒不了你。”

邊說慈喜邊接過了照片,片刻之後,她的臉色變的鐵青,額頭上的青筋跳起,懷裡的濮仁似乎是感覺到了這位老人的憤怒,手腳蹬踹着,哇哇大哭起來。

照片是兩張合影,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唯一的一點問題,就是上面的人。

第一張照片,是岑春宣與翟鴻機的合影,這倒沒什麼,但是兩人的情形,並非是正常的拍照留念,而是握手告別,似乎剛剛決定在某一事項上進行合作。

第二張照片,則是岑春宣與梁任公的合影,兩人頭湊在一起,不知在會商什麼事情。只是一看到梁任公那張臉,慈喜就已經出離了憤怒。

孩子被重新交回福子手上,慈喜的聲音也變得冰冷嚴厲起來。

“福子,你是從我從小看着長大的,你一家三代沒於王事,乃是我大金一等一的忠良。你阿瑪在日,對於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沒有二話,你若是對我有二心,說瞎話騙我,第一個就對不住你阿瑪!平時你怎麼胡鬧,我都寵着你,護着你,既是因爲你阿瑪,也是看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可今天這事,我要問你幾句話,你要是有一句謊言,我絕對不饒你!”

福子平日裡無法無天,太后對她則寵愛有加,從未見責,是以有她連太后都不怕的話。這還是她第一遭,見到太后動怒,心內着實驚慌。但是她的膽量終究比一般人爲大,又想着報恩,將心一橫,抱着兒子濮仁跪倒在地

“老佛爺,奴才從小到大,有什麼話,即使不跟家裡說,也會跟老佛爺說,在您面前,奴才不敢有一個字的假話。您只管問,奴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我問問你,這照片你是怎麼來的,是什麼人把照片放到了你手裡?”

“這是洋人的泰晤士報記者那拿到的照片,他們洋人的記者,專門喜歡偷偷拍大人物的事,然後刊登到報紙上,算做什麼獨家新聞。這個記者叫羅德禮,與趙冠侯和奴才都很熟,他是花了大價錢,從下面包打聽那裡,買到的兩張照片,準備刊登到報紙上。說是朝廷已經準備全面寬恕維新黨,梁任公不日將能返回朝廷任官,岑春宣就是代表朝廷去與他接觸的。他是將這當了件好事,還在恭喜奴才,說是大金國終於走上了憲政之路。奴才一見照片,心裡就覺得不對勁,這岑大人奴才是認識的,梁任公也認識,他是個朝廷的官員,怎麼會和亂黨走到一起了奴才尋思,老佛爺在宮裡,外面的事不知道,萬一有人糊弄佛爺,不就讓佛爺上了當?特爲着進宮,就是要佛爺您,看看這照片,心裡有個數。所以跟洋人要了兩張,特來給佛爺看。”

“那我問你,這岑樑合影照片拍攝於何處?”

“在松江。他們會面的地方,是松江的十里洋場,也就是租界裡面。”

“梁任公到了松江……你先回府裡,這幾天哪也別去,我隨時叫你。要是讓我知道你撒謊,看我怎麼收拾你!”

慈喜趕走了福子,拿着兩張照片在手裡擺弄,一時間卻也吃不準,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她對於翟鴻機雖有不滿,但是卻是相信翟鴻機的爲人,認定他不會背叛自己。對於岑春宣,雖然沒有這種信任,但也不覺得他會勾結梁任公。

就在她拿不定主意的當,忽然見到小德張走過去,心內一動,將其喊了進來。原本,慈喜的耳目是李連英,但是隨着李連英年紀日大,腰腿不如年輕時靈活,一些外出探風的事,也就交給了小德張做。

她吩咐道:“你這兩天去六國飯店那邊,給我找一份洋人的報紙,叫做泰晤士報,今天,明天,後天,這三天的全要,明白了麼?”

“老佛爺放心,奴才立刻去辦。”

打發走了小德張,慈喜猶不放心,又讓人請來榮壽公主,依舊是做如下的安排,要這三天的報紙。又看似無意的問道:“榮壽,這幾天聽戲的時候,你和一幫命婦在一起,可曾聽到什麼話麼?”(。)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十章訪客(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鱷魚的軟腹(上)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二百七十一章 較量(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五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五百九十九章 密約(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一章 不棄糟糠第四百七十九章 請財神(下)第五章 行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九章 訪客(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獻俘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十章訪客(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四百五十章 槍聲(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刀鋒凜冽(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情最是晚涼天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鱷魚的軟腹(上)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蕭條第二百七十一章 較量(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五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二百八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夢(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肥相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六百七十五章 地動山搖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桶江山(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事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五百九十九章 密約(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一章 不棄糟糠第四百七十九章 請財神(下)第五章 行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毛腳女婿與岳父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九章 訪客(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剪辮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八百零五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三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