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

一陣敲門聲響起,房間裡沉默了好一陣,纔有人趿拉着鞋下地的聲音,片刻之後,房門開了一道縫,髮髻蓬鬆的鳳芝,在門後露出頭來。見拍門的是鳳喜,忙做了一個噓的動作,沙啞着嗓子道

“冠侯剛睡下,別鬧醒了他。”

鳳喜當然知道,她聲音沙啞的原因是昨晚上叫的太大聲了,再看她衣服釦子胡亂繫着,露出半截肩膀以及脖子上幾處脣印,趙冠侯才睡的原因也不言自明。心內既有些鄙夷又爲蘇寒芝抱不平,沒好氣道:“外頭是濟南知府的長隨送了貼子過來,說是府臺老爺一會就來拜見。怎麼着,是要我回客了?”

“回什麼回啊,一會我去見他們就是了。這幫人真煩,連個覺都不讓人睡了。還有沒有被的事,要有事進來說,別在門口嚷嚷。”

趙冠侯的身影從鳳芝身後露出來,鳳喜在家裡,已經見慣他各種樣子,倒不至於嚇的尖叫起來,只是警覺的退後兩步“沒……沒了,還有大夫人讓我燉了蓮子粥,一會給送過來。”

回到屋裡,鳳芝滿面通紅的看着牀鋪,那一抹鮮紅就是證據,證明昨天晚上,終於把自己交給他了。她緊緊的攥着趙冠侯的胳膊,指着牀上道:“你看……這回信我沒和丁師兄有什麼,也沒有野漢子了吧?你得對我好,除了寒芝姐姐和十格格,我要當第三。”

“怎麼個好法?你說說,是不是像昨晚上那樣?”趙冠侯跟她一來算是共過患難,二來就是喜歡她腰腿有力,與孫美瑤不相上下,手忍不住又伸到她衣服裡。鳳芝連忙掙扎着

“不行……你得愛惜自己的身子骨,不能亂來……今晚上,我再伺候你。我……要和十格格一樣,給你生兒子。咱兩的第一個孩子,就給寒芝姐,認她做娘。可是後面的孩子,就只能跟我,不能再分給她了。想想咱在津門的時候,我總跟你擡槓,還打過你,你要是生我的氣啊,就像昨天晚上那樣罰我……”

兩人說起往事,趙冠侯又好言安撫她,不知不覺,竟是過了一個小時,直到房間裡的座鐘響起,鳳芝才用手擊額“壞了,府臺老爺等急了吧。”

“隨便,讓他慢慢候着,他來無非兩事,一送錢,二託人情。一省臬司,掌管一省的刑名案卷,那位府尊在案子上有什麼虧心,自己心裡清楚。我若是不肯買他的帳,只消在案子上用一用心,他就過不去,過幾天啊,山東各府、州的官都得來拜山門,有的忙呢。你坐着,我去給你拿點心吃。”

濟南知府的茶水已經換了三回,高升的臉都笑的有些發僵,他是在豐祿身邊做過材官的,官場上的應付也很熟,可是這種晾兩個多小時的,怎麼也是有些過分,生怕府尊一氣拂袖而去。好在那位知府看來涵養很好,依舊品着茶,似乎這裡的茶,比別處的都好。

“對不起,對不起,有點家務事耽擱了,府尊別見怪。”趙冠侯這當才後面轉出來,見他眼睛通紅的樣子,就知道多半是熬夜,再看他滿面春風的得意神態,府尊心裡就猜出個大概。多半是又新寵了一個內宅的丫鬟,是以顧不上自己。並不敢作色,反倒是用心恭維。

下官拜上官,是應有之意,只是這麼逢迎,就知道在公事上,一定是有很大的簍子。不過這事他也不說,只看府尊怎麼講,果然先扯了一通官府文章,知府才尷尬的笑笑

“我們做地方官的,也很艱難。完糧完稅,攤派輸捐,這些差事哪裡敷衍不到,哪裡就要出毛病。其他的地方,難免就照顧不周。大人管一省刑獄,日久天長就知道了,這種事,是沒辦法做到戲文裡那樣,不出任何紕漏的。哪一廟裡都有冤死鬼,咱們也只能救活不救死,大人想必也能明白。”

救活自然可以有大筆財源入帳,而爲死者伸冤,除了苦主的感謝外,再無他用。且成案推翻,必會牽連精力,得罪同僚,得不償失。趙冠侯點着頭表示理解,那位知府臨走時,又從袖子裡摸出個夾子放下,只說是去年的炭敬。等到人走了,趙冠侯打開摺子,卻見裡面是一張四恆兩千兩的銀票。

他叫過高升“你去給我查查,這個知府到底是包庇了什麼樣的案子,你這種事有辦法,隨便去問,問回來,有你的賞。”

高升磕了個頭“大人放心,小人保證辦妥,不過按小人想,未必是有什麼情弊,而是不得不如此。他這算是未雨綢繆,怕您到任之後放幾把火,將火燒到他頭上,所以提前伸好後腳。真說是有情弊,則未必有多大,再者,小人斗膽說一句,您就算要查,也不好查這兩年的情弊。”

話在一句,趙冠侯馬上明白過來,如果自己上任之後清查情弊,則等於是追究前任的過失,與官場之道不合。再者,山東巡撫是袁慰亭,他都批准複覈的成案,如果由自己手裡推翻,則袁慰亭又將如何自處?如果山東前任臬司有問題,袁慰亭並未發現,是不是說他識人不明?

對於高升,他不免又多了幾分欣賞,點頭道:“我知道了,那你就下去吧,知府那裡……先不理他。我們只抓好軍務,刑名上的事,慢慢說。”

知府剛走不久,又陸續有幾位客人上門,或是山東本地官員,或是隨慈喜逃難的官吏,內中還有幾位是親貴宗室。這些親貴前來,自然不是來求他刑名之事,而是詢問京裡各自府邸情況如何,留京家屬怎樣,乃至於紫禁城內,又是何等情景。

除此以外,一如袁慰亭所料,來者或多或少,都有幾個信的過部下,或是知己好友,實在親戚,皆是廉勝鮑叔、捷似慶忌、力蓋烏獲的猛士。希望能在趙大人手下鍛鍊鍛鍊,若是能管管糧臺,採買物資,又或者是管管伙食最是得當。

這幹人不好都得罪,只好按着官職大小,一一敷衍,等到好不容易謝客,就已經是下午四點鐘出頭。他剛剛伸個懶腰,想着回去到寒芝那裡看看,一陣響亮的馬靴踩地聲已經傳來。

卻見孫美瑤頭上戴了頂揚基寬沿牛仔帽,上身穿了件皮坎肩,下身緊身馬褲,腳上瞪着尺多長馬靴,手裡拎着根鞭子,嘴上還叼着根象牙菸嘴從外面走進來。進門之後,見趙冠侯的眼睛停在自己身上不動,不由得意的翹起嘴角“怎麼了?不認識了?”

趙冠侯半晌之後才道:“你……你怎麼想起穿這麼一身?這誰教你的?”

“還誰,大姐啊。她在家裡沒人陪她,就自己看書,你教她認識那麼多字,好多洋人的書她都能看,還有一些洋人衣服的書,她也看,看了之後就想着怎麼搭配,怎麼穿你纔會愛看。像這身衣服,她就是從幾本書裡找出來湊的,說你一定喜歡,但是隻有我穿才行,她穿就不合適。這麼個女人,變着花樣討你高興,知足吧。”

趙冠侯心內不由大爲感動,拉着孫美瑤坐下,眼睛還是在這身勁爆的衣服上轉來轉去,孫美瑤暗出一口氣,自己總算是保住了地位,但故意害羞道:“看啥,你都對我膩了,還看。”

“瞎說,怎麼會膩?這不是你在軍營麼,我一時還沒顧的上回去,等晚上,看我不讓你求饒。”

“喊上大姐,要不我纔不理你。”她笑着擡起腳,得意的看看馬靴“你現在總算自成一軍了,我們這些人,你怎麼安排。”

“宮保把炮標依舊歸我掌管,這就好辦。你們騎兵營,直接擴充成騎兵標,歸我直轄。桂良叔做標統,你的名字照例不在上頭,實際的標統是你。這個標,外人進不來。至於編制上,你們隨便,能掌握多少人都行,如果超過一個標,我再給你們多發餉。另外一些弟兄,我給他們找了出路,當警查。”

“警查?那是啥?”

孫美瑤一臉茫然,等到趙冠侯說完具體工作後,搖頭道:“那不就是馬快,我的人是強盜,哪能幹那個。”

“就因爲他們是強盜出身,抓起強盜纔對路。所有人都要培訓,培訓之後,他們就能成爲合格警查完,不會再當強盜,不合格的,一律遣散。咱們山東,既不能像之前一樣遍地盜賊,也不能像毓佐臣那時候一樣,一味的嚴刑竣法,這裡,該換換樣子,變一變風氣了。”

十日之後,趙冠侯的警查編練章程,草案書寫完畢,此時,簡森夫人已經將瑞恩斯坦的僱傭兵,以列車送至濟南。除了部隊外,還有大批的軍資軍火。聯軍在戰後,有大批的軍火用不上,由其低價購入。除此以外,瓦德西基於條約裡,金國購械必須購買普械的條款,將一大批普魯士的舊槍當作新槍,強行賣給金國。

眼下兩宮未曾迴鑾,這種要求誰敢拒絕,只能咬牙吃下。這些槍支按瑞恩斯坦的標準,都只能算是垃圾,或者叫做殘次品,根本沒資格列裝正規軍。但是,他又捨不得將這批武器處理給其他部隊,還是拉到了山東。

由於和議以成,除了扶桑、鐵勒兩國積極備戰外,其他各國大多已經沒有必要再維持大批僱傭兵,不少部隊就地裁撤,瑞恩斯坦就地招募,去蕪存菁,部隊已經達到一千兩百餘人,技戰素質超過普通正規軍,裝備也堪稱精良。

艾德、齊開芬等四人,也從津門來到濟南,趙冠侯將四人全部聘用,暫時進入武衛前軍教練營務處任職。

按他想法,未來將在山東成立武衛前軍隨營軍校,四教習正好可以在那裡,繼續擔任教官。至於瑞恩斯坦這支部隊,則是通過簡森運做,給所有人都買到了一份普魯士護照,成爲法理意義上的普魯士公民。聘用其擔任教官、軍官,與協議並無違反。瑞恩斯坦卻給自己補了箇中國國籍,正式擔任武衛前軍的參謀長,情形一如稅務司赫德。

這份警查編練教程,由瑞恩斯坦及四教習參與審覈後,均無疑議,先送至袁慰亭手。由巴森斯再行審查,亦是拍掌喝彩,奏摺隨即上報軍機處,直達兩宮面前。

未機,奏摺批覆,準其所奏,在山東先行編練兩千人的警查隊伍。若效果良好,再行擴充,趙冠侯擔任總辦,由肅王善耆擔任幫辦。

善耆本來就對警查制度頗有興趣,原本希望與川島浪速合作,在京城編練警查。結果青木公館襲擊事件中,川島浪速身死,此事不了了之。如今在山東練警查,他的興趣十分濃郁,絲毫沒有王爺的架子,反倒是早早的到衙門等候,趙冠侯所頒佈的條例,他也一律服從,不曾有半句多口。

此人另一樁好處,是不往警查裡塞人,旗人裡送來的八行,有很多趙冠侯不便拒絕的,善耆卻可以鐵面無私,一律回掉。按他的說法就是:這是爲老佛爺練兵,誰敢在這上徇私,就是欺君,要是想鬧事,那咱們就到兩宮那裡去評理,看看你狠,還是我狠。

他原本在旗人里人緣就不錯,又有個戲迷的毛病,一衆旗人被他回了面子,只當是善一又犯了戲迷魔怔,不去跟他計較,倒是比趙冠侯方便。

與此同時,趙冠侯自己的機構也開始了運作,德州的淮軍子弟,開始由火車運往濟南,準備接受訓練。同時趙冠侯拜訪李曼侯爵,與禮和洋行的大班,就武器採購,費用支付,價格明細等問題,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談判。

鄒秀榮舉薦了自己的一個本族叔父名叫鄒敬齋的,乃是個刑名老夫子,筆下十分來得。昔日曾在府裡任過師爺。因爲知府信拳,這位族叔卻是吃教飯的,兩下不能相容,因此只能在家中賦閒。對於趙冠侯,這位老夫子看法不錯,更重要的是,這回出山意義非凡。

趙冠侯的心思主要在軍務上,這位刑名朋友,差不多可以當半個按察的家,以其半生幕僚,晚年可以做個無品臬司,萬無不應之理。是以一請,立即出山。

這老人年過五十,但是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與趙冠侯相談之下,亦是十分投機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對於刑名司法爛熟於胸,是幕府之中,難得一見的乾材。

且他在官府上應酬多年,對於這些八行人情的處置,也自有辦法,既不至於傷了面子,也不至於真掣趙冠侯的肘。又一連舉薦了數人,都是他所知,極有才學,也有經驗的老夫子,可以給趙冠侯分憂解難。

除去這些老人以外,趙冠侯從津門接來的那些學新學的子弟,也有不少是讀過法律的。趙冠侯從中挑選乾材,作爲學習生,爲日後打下基礎。

而軍隊方面,則以僱傭兵爲主要訓練者,孫美瑤爲馬隊教習、王五爲體術教習,霍虯爲操典教習,商全、張懷之兩人爲炮術教習,同時準備在各處羅致人才,充實隊伍。整個武衛前軍的骨架已經成型。

以淮軍爲主力,以炮標爲骨幹的武衛前軍,已經迅速的發展成型,一支嶄新的隊伍橫空出世,整個濟南府內,各國秘密組織成員,也開始把目光集中到這支新誕生的隊伍身上。

一條條情報,經過電波傳向自己的上級,幾方勢力都對武衛前軍進行着分析、評估,預測着這支隊伍未來的發展及前途,又是否值得自己投入注意,或是予以扶持。

就在這種交織的目光,與緊張的訓練之中,這一年的夏季到來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九十六章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六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保舉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零四章 經濟壓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二百零一章 不棄糟糠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楔子
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零六章 衣錦還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六百九十六章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一百六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七百零六章 飢卒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一百二十三章 桃花債第七百六十二章 別調獨彈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四百一十八章 脫難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四百七十八章請財神(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保舉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失道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二百零三章 種瓜得瓜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遊魂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零四章 經濟壓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二百零一章 不棄糟糠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四十五章 選擇立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