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

以天子的意志爲動力,以強學、保國兩個已經被名令取締的組織核心成員爲御手,名爲新法的戰車,高速的運行起來,巨大的車輪呼嘯而過,擋在面前的,不管是雜草還是石頭,都以碾壓的態勢直接撞了過去。

通州,作爲京城與津門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常年之間迎接客商,也是個極爲熱鬧的要衝之地。劉長有祖傳三輩,在城裡經營着一家大車店。雖然店面始終做不大,但是總歸可以度日維生。

自從洋人出現之後,他的生計變的越來越艱難,想要活下去,付出的努力越來越多。他和他的老婆都不認識字,連記帳都靠着一些自己知道的符號,對於所謂新政,他是不大明白的。

但是他知道的一點就是,新政實行後,他的生活,確實變的比過去好了。一些往常不來住他這種大車店、睡通鋪的人,現在也肯屈尊,到這裡棲身,那能睡二十幾個人的大通鋪,再不用擔心租不出去。

店裡可以生火,客人可以自己帶了乾糧和蔬菜在這裡起火,也可以花上一些錢,吃店裡提供的伙食。幾名長年住在這裡,指望着賣藝雜耍爲生的江湖人,與劉長有有點情面,彼此見面,總要聊上幾句。

與劉長有正相反,自從新法實行後,他們的日子,變的比過去更艱難了,乃至一天一結的店錢,現在也要申請拖欠。

“沒辦法,沒有君子不養藝人,現在搞什麼新法,鬧的人口袋裡沒錢,連飯都吃不上,誰還看玩意兒啊。都不看玩意兒,又哪來的錢。”賣大力丸的郝大個是個八尺高的大漢,相貌威風的很,能耍一口大鐵刀。大家即使知道他的藥丸是假的,但是就爲了看他的鐵刀,也能聚不少人。往日裡,他的食量最大,偶爾還要吃些肉食,可是今天,他卻滿臉尷尬的數了十個大子過去

“劉掌櫃,對不起,今天買賣實在不好,這點錢剛夠店錢。這飯……我賒您一頓,明天有了再還上,肉就不用了,有素的就好。/”

劉長有接過錢,倒是很好說話“別客氣,我這小店房現在雖然好過一點,可過去,都是靠你們支撐着。你們有了難處,我不能不開情面,欠個三兩天,我還能頂的住。只是日子再多了,我就扛不起了。您就是想要肉啊,今天也沒有,您這今天來個鄰居,光濟寺的和尚,澄元師父,行李已經送到了,人一會就來。有和尚在,您吃肉不合適,吃點素的吧,素淨點也好。”

“澄元?和尚怎麼也住大車店了?”幾個賣藝的人都覺得稀罕“他不是有廟麼?怎麼,把廟賣了?”

“賣?賣誰啊!讓人給收了!他孃的,這什麼新法,簡直就是不讓人活的法!”說話的,卻正是澄元。不過這位和尚現在沒有半點平日裡高僧大德的氣派,敞胸露懷,肩上扛着根棍子,上面挑的是隨身的包裹,滿身的酒氣,隔着多遠都能聞的見。

“當家的,您怎麼還喝上了?您可是和尚,能喝酒?”

“什麼和尚,往日有廟時,我是和尚。現在沒廟了,我還算什麼和尚。”澄元邊說邊拿出錢袋,數了十天房錢過來。“這是十天房錢,另外您今天受累給我做份大肉面,多放肉絲。”

郝大個聽到大肉面,忍不住吞了口唾沫“當家的,您這是豁出去了啊,連肉也吃上了。不是,您這廟好好的,怎麼就沒了?”

“怎麼沒的?還不是讓朝廷給折騰沒的。都是這狗孃養的新法,說是要辦新學,搞洋學堂。你搞洋學堂我不管,可是憑什麼用廟產啊。天下的寺廟庵堂還有祠堂,都要改成洋學堂。咱這的衙門更缺德,硬是不讓我再在廟裡住,說是把住的地方留給夫子,把我趕出來了,這不是土匪?”

劉長有爲人謹慎,連忙勸着澄元消氣,打着圓場“或許這是衙門裡,一時沒明白上面的意思,把事情做差了。等到弄明白以後,就得把大師父接回去,總歸那是您的廟不是?您在我這,住不長。”

“什麼弄差了,就是成心的。上面沒這麼說,下面的人,可是會這麼領會。這些年大家還看不出來麼,上面咳嗽一聲,下面就全都得治肺癆。要說皇上,那自然是好的,可是架不住身邊有奸臣啊!你們不知道麼,朝廷要廢科舉了!”

“廢科舉?不能吧?那要是廢了科舉,這天下還不大亂了,又該讓誰,來管着咱們啊。”

這幫住大車店的,雖然沒一個人能有機會應舉,但是提起讀書人提起舉子,都有一種發自本心的尊敬,認定自己就該聽從那些人的指揮。一聽說朝廷居然要廢除科舉,所有人臉上都是一臉的驚訝與迷茫。沒了科舉,沒了牧民官,大家怎麼活?

這當,外面又來了兩個住店的,把僅存的兩個鋪位租下了,交過錢之後,一個人開口道:“不光是廢文科,武科也是廢了。原本考的東西,一概作廢,改考槍炮。這不是要人命麼,有哪個武舉會槍炮?京裡的衙門,也被裁了,光祿寺、通政司、詹事府,全都給解散了。一下子,上萬的人,都沒了飯碗啊。”

另一人道:“上萬人,這還是少說呢,他們把旗餉停了。可着天下的旗人,就都沒了進項,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餓死。比起這些旗人來,一萬多官,就不算事了。京城裡,一幫沒了飯的旗人,正拿着刀,要找康長素玩命呢!這要是碰見,準是個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康祖詒,這人就是個最大的奸臣!”澄元又一拍桌子“他把翁相爺都給害了,聽說翁老相爺罷官,就是他下的黑手。這放在評書裡,準是潘仁美,張士貴。虧得當初,大家還叫他聖人,他也配!”

那名新來的客人,是個行腳商人,倒是不大讚成澄元的看法。“也別這麼說啊,康聖人還是不錯的,你看,他推行新法,要廢各地厘金,這不就是好事麼。我們原來做點小買賣,光是厘金,就能讓你傷筋動骨。搞的咱們自己的貨比洋貨還貴,去了厘金,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話音剛落,店外走進來一箇中年衙役,這人是這片的管街,大家都認得,劉長有連忙上前施禮招呼。那衙役道:“縣太爺有令,打今個起,你們這店房,一律加人頭捐。天天晚上臨落幌子以前,我過來查人,一個住客上兩個大子的捐,不交錢的,一概轟街上去。”

“加捐?這什麼捐啊?最近不是沒打仗麼。”

“是啊,他是沒打仗,他不是把厘金去了麼。厘金是沒了,可是衙門口還得吃飯吧,兵營裡那幫子當兵的得開餉吧?這糧餉從哪來,只能從別處找。這兩個子的捐,就是厘金捐。對了,有做小買賣的聽着啊,所帶的貨物厘金不收,但是得收進城稅,按物做價,不交的,東西一概充公啊。”

他又看向劉長有“對了,縣裡現在要辦團練,裁勇營。原來的綠營,說話就要廢了。現在就得先把團練辦起來,辦團練不用你掏錢,但是你得管飯。你每天準備五十人的飯,早晚兩頓。糧食縣裡出,但是劈柴錢得你自己墊。”

劉長有的臉頓時苦了下來“我說頭兒,您看看,我這小店,歸了包堆才幾個人,要是做五十個人的飯,我就別幹別的了,住店的人,可就該捱餓了。再說五十人的劈柴錢,這得是多大挑費,天天讓我掏,我實在掏不起啊。”

衙役與他極熟,倒也不惱,拍了拍劉長有的肩膀“受着吧,這年頭,大家都不容易,誰又比誰好過多少了。你現在出點劈柴,就得燒高香,要是綠營裁不好,那是要出兵亂的,到那個時候,保住腦袋就不錯。這就是新法,一天一個主意,一天一個見識,咱當老百姓的,就只能聽着。我這還得要緊着回衙門,說不定啊,又有什麼新的上諭發下來,我又得去聽着了。”

等這名衙役出去,那兩個行腳商也沒精神,“這……這沒了厘金,改了捐稅,這不一樣麼?合着這新政喊了半天,一點有用的沒有啊。”

劉長有哭喪着臉道:“有用,把咱都擠兌死了,他就有用了。一天五十人的劈柴哦,我可怎麼活啊。”

一名對朝廷政令有些瞭解的客人道:“新法也有不錯的,你看,這鐵路商辦,老百姓也能修鐵路了,這不是好事?”

劉長有晃着頭道:“那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有買枕木的錢,還留着買劈柴,給五十個團練做飯吃呢。”

“也別那麼說,怎麼叫一點有用的沒有呢,朝這秀才舉人的,不就是圍着衙門要說法麼。”

幾個客人陸續回來,說着街上的熱鬧,今天通縣最大的熱鬧,就是一干讀書人,把縣衙門圍了。往常秀才們擺破靴陣的事,確實發生過,可是自從當年楊白案發生後,這種事就不大見。可是今天,圍困衙門的不光是秀才,還有本地幾個舉人。舉人乃是士紳,他們一鬧事,比起秀才來,其聲勢不知要大出多少,就連縣尊都得謹慎應對,不敢有絲毫大意。

“那些舉人老爺現在既不能上京應考,又不能選官,秀才們,唸了一輩子的五經四書,現在告訴他們,這些東西作廢了。考策論,考西學,這不是要他們命麼?這幫大才子,除了唸書應舉,一無所能,現在不讓他們科舉晉身,又讓他們以何維生?不鬧衙門,又去鬧誰。再說西式學堂那是什麼人辦的?洋教士!他們辦的學堂,教出來的人,能向着咱大金國?那幫人當了官,咱都沒活路,要我說就得鬧。”

“該鬧,確實是該鬧。”澄元點點頭“看來,我也得邀請一下縣城的同道,讓衙門給我們一個交代。別的不說,得給我們來點產業吧,要不然,我們吃什麼,喝什麼啊。對了劉掌櫃,那大肉面快點啊,我這有點餓。”

面端上來,澄元狼吞虎嚥的吃着,咀嚼聲如同鋼針,刺在那幫啃雜合面窩頭就涼水的苦老哥心裡。郝大個看看店裡戳的那鐵刀,尋思着,自己是不是也該去團練那看看,是不是能靠這身力氣,換口飯吃。但又想着團勇的名聲,自己總歸是個賣大力丸的,不能自甘墮落,混到丘八中去,又打消了念頭。

劉長有忽然一拍大腿“我想起來了,這幾天啊,咱通州來了不少廣東人,聽說都是投奔康祖詒的,想要他保舉,進京做官。還有一幫,是講新法,講變法維新的,羊毛得出在羊身上。我這就出去,託人給我寫個告白條,凡廣東人及維新者,食宿翻倍!”

一根根名爲百姓、書生、僧道、厘金的雜草,在車輪下被碾成粉末。但是,這些雜草的出現,卻還是讓車身發生了一絲顛簸,只是駕馭者此時,並沒有發覺。

京城,頤和園裡,慈喜飯後,照例由李連英扶着,在長長的廊道間不緊不慢的溜達着,既是消食,也是解悶。李連英也能趁這個機會,把從外面打聽到的消息,向她進行彙報。雖然她已經交出了權力,但是依舊有大臣通過各種關係,請求拜見老佛爺,訴說着自己的委屈與不甘,請其主持公道。

這位老婦人表面上似乎真的打算享清福,不問政事。對於這些拜見,雖然全都接見,但總是很不耐煩,邊走邊道:“這幫人,就是不肯讓我省心。現在我已經不訓政了,有什麼話,去跟皇帝說啊,有什麼委屈,去那訴苦。都跟我說,這算是怎麼回事,我一管,不是就被人說閒話了。”

李連英當然知道這話的言不由衷,他自有應付之道,在旁分說着“老佛爺,也不怪那些大臣到您這來哭訴,實在是變法之後,京裡的市面上,可是比過去亂多了。這旗人您是知道的,肩不能擔,手不能提,都指望旗餉活着。萬歲把旗餉說停就停了,這幫人怎麼活。還有那麼多衙門,說裁撤就裁撤,又停科舉……總歸,京城裡人心不定,大臣們,也是擔心出亂子。”

“哼,那幫子旗下大爺,自己沒能耐養活自己,也不能怪皇帝啊。都是慣出來的毛病,餓死幾個就好了!可是話說回來,這幫人裡,備不住就有誰的祖上,跟先皇爺老祖宗身邊做過事,立過功,把他們餓死,我這心裡,又怪不落忍的。這樣吧,連英,你從我的內帑裡提三十萬銀子,買成糧食,往下發一發,跟他們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好歹着,給他們對付口吃食。至於其他的,我這個老太太,可就管不了嘍。兒大不由爺,現在皇帝行的是新政,學的是洋人,我哪能干涉?”

她擡頭看看天空,幾隻鳥從空中飛過,她嘆了口氣“長大了,翅膀硬了,老鳥再想攔着不讓它飛,就不成了。大鵬展翅恨天低,讓它可着勁的飛,飛的高,飛的遠,飛的越好,我越高興,我等着看咱們大金國是怎麼中興,是怎麼變成強國的!”(。)

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碎的夢(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八十八章教案第九章 訪客(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
第二百二十一章出京第四百一十六章驚夢(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氣吞萬里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濰坊會戰(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六百九十一章 往事重現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碎的夢(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五十八章 海底撈金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零八章 股災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一百三十七章借題發揮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火種(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振奮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狼與羊(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八十八章教案第九章 訪客(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國殤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三百四十一章 張雨亭的崛起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公好義趙冠帥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三百一十九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