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

到了八月初一,袁慰亭天一亮便穿戴整齊,乘了馬車一路趕到頤和園遞牌子。來到園子外面,卻見巡邏的侍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人數比上一次趙冠侯晉見時,多了好幾倍。背後全揹着嶄新的步槍,腰裡挎有腰刀,神情極爲嚴肅。

在這一帶巡邏的首領,正是趙冠侯的熟人,當初帶人去捉他的那個翼尉展英。這個場合,不是聊天的地方,兩人見面也只略一點頭,彼此算打個招呼。兩名太監過來搜了身,隨後就有一名太監從園裡出來,叫了袁慰亭的起。

趙冠侯挎了刀,候在馬車旁邊,只是沒站多一回,就有上次領他進宮的那名蘇拉走出來,朝他點點手。趙冠侯將腰刀解了,又把手槍也摘了交給展英,隨着蘇拉進去,隨手之間,便將一張二十兩的銀票塞了過去。

“趙大人,奴才一個小蘇拉,可不敢當您這麼大的恩賞。”

“好兄弟,別客氣,我這人就是喜歡交朋友,只要是朋友,錢財不叫事。跟我說說,這次是誰找我?”

“是李總管,他老聽說趙大人到了,特意吩咐我來找您,說是有話說。”兩人邊說邊走,不多時,來到一處八角涼亭之內。這頤和園亭臺衆多,這處涼亭並不出奇,來往的人也很少,倒是個造膝密談的好場所。

李連英點點手,將趙冠侯叫過來,先是問了幾句閒話,隨後便切入了正題。“昨天在大酒缸,譚壯飛和王五,邀你喝酒來着?”

“回大總管的話,是有這麼回事。下官上次因爲儁貝勒的事,跟端王那裡有些個摩擦,請了王五來做保鏢,因此與俠林之中算是有些往來。而他和譚壯飛交情很好,也就這麼着,在一起喝頓酒。他又送了兩隻熊掌給我,說是等今年快入冬時,吃一頓熊掌席。昨個,只當是說這個事情,不想是說別的。”

“沒關係,一起吃頓飯喝頓酒,這算不了什麼差錯。譚大公子乃是新近很紅的一位京卿,他要是給我下貼子,我也不見得會駁他的面子。咱們兩下很投緣,你和十格格又有交情,衝着十格格的面子,有些話我也要說。在場面上混,交朋友是應該的,可是什麼朋友能交,什麼朋友不能交,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自己心裡,一定要有個數纔是。別的不說,做人總要知恩圖報吧。我跟你說,老佛爺上次啊,可着實給了端邸一個釘子,說他再要是肆意妄爲,帶着武勝新隊拿快槍亂跑亂動的,就收了他的兵權,把端邸嚇的魂不附體。其實,有沒有王五,他都不敢動你,有佛爺在,下面的人,誰敢放肆?”

這話裡的意思,趙冠侯自然明白,有太后在上面威壓,下面的人,就不敢行爲太過放肆。可是一旦太后有失,天子威權不重,則下面諸王的反應,乃至於地方督撫率臣的態度,就誰也說不好了。

韓榮調兵派將的動靜,京城裡不可能無所察覺,就目前而言,雖然太后的牌面很好。但是武衛右軍是太后觀過操的,對其兵威陣容,很是有印象。一旦這支部隊反水,老太后心裡,怕是也不會安穩。

如果直接收買袁慰亭,一來是有失太后威嚴,二來也容易讓人產生不必要的猜想,尋思着是否真要宮變。與自己這個大將交談,則是釜底抽薪的辦法。到時候只要自己的立場站在太后一邊,縱然袁慰亭反水,其部下也會失去戰力,難以爲害。

這個時候,便是需要表忠心,或者說是站隊的時候了。雖然帝后兩宮,未到圖窮匕見之時,但是宮外列甲環兵,乃至韓榮的調度,譚壯飛的邀請,都說明,這一步只是個時間問題。

趙冠侯離座跪倒“大總管放心,卑職雖然愚頓,但是好歹還是能分的清的。是誰給了卑職涅藍頂戴,又是誰一直迴護着卑職。我不懂那麼多道理,就知道有恩必報,有仇不饒。咱的炮營,是老佛爺的炮營,老佛爺怎麼吩咐,卑職就怎麼聽,絕對不敢有二心。如若違誓,天地不容!”

“言重了!”李連英慌忙的站起來,將趙冠侯拉起“你說說,這是唱的哪一齣啊,我不過是個奴才,您是個大將,哪有大將跪奴才的道理?這要是讓十格格知道,還不拆了我這把老骨頭。我上次就說過,我會相面,一看就知,冠侯你是個忠義之人,絕不會做出親痛仇快之事。”

兩人重新落座之後,李連英小聲道:“跟你交個底,這次讓你隨扈進京,表面上是韓榮的軍令,實際是慈駕的懿旨。當初讓你在袁慰亭身邊打探消息,便是慈聖老人家的意思。這回進京,你不用多說,只管聽,只管看。把袁慰亭說什麼做什麼都記下來,若是其果真有狼子野心,就和韓仲帥去說,與他商量着辦。”

“卑職明白。以往不知是慈聖懿旨,多有怠惰,還望大總管幫忙彌縫些,否則怕是不好過。”

“這話就說的遠了,咱們是有交情的,我能幫你的地方,一定幫忙,只要你對老佛爺忠心,其他的事,就沒關係。就像你這假辮子,你當老佛爺看不出來?但是佛爺有話,你既然辦洋務,有時就得按洋人的規矩走,只要心還是紅的,其他的,就隨他去。你看看,這是多大的恩典,換個別人,早就人頭落地了。”

趙冠侯連忙又叩謝了一番慈恩,隨後道:“卑職昨天在大酒缸,聽譚某說了這麼一番話,不敢隱瞞大總管,當面回稟。”

等到將賣五省籌款的事一說,李連英神色幾變,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好個譚壯飛,倒是個有膽略的,連這主意也想的出來。咱們大金國,最近真的是淨出一些妖魔鬼怪,先是有個癲康,現在我看這又該有個癲譚了。像這種痰迷,應該先找個地方看郎中去,怎麼也進了京卿?萬歲這回,真的是用錯了人,這個話,我記下了,回頭會說給老佛爺聽。以後再聽到這種話,一定記得回稟。”

兩人談了小半個時辰,直到那名蘇拉來通了消息,李連英才送客。“你們袁大人的起叫完了,你也該回去等。見我的事可以說,其他的話,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你自己心裡有數。以一個臬臺,第一次叫起就是獨對,一次面談一個鐘頭,袁慰亭當真是好大的面子。”

趙冠侯回到馬車旁邊,先領回了自己的武器,等了時間不長,就見袁慰亭大步流星的走出來,也不多說,只上了馬車,隨後就閉上眼睛一言不發。趙冠侯不敢多問,吩咐着馬車回法華寺,一邊偷眼觀察着。

袁慰亭頭上臉上,滿都是汗水,不知方纔獨對時,是否賞了消暑的酸梅湯或是金銀花水。雖然閉着眼睛,但是從面部表情以及手指不經意的動作間,還是能看出,袁慰亭現在的心情既激動且複雜。顯然有一樁很要緊的事,要他做出取捨,他正在自我權衡。

這種人在自己拿出定見之前,不大會與人商量,到了與人商議時,無非就是看下面人的想法與自己一樣不一樣。趙冠侯對這種人見的不少,也就不去打擾。閉目養神,直到回了法華寺,袁慰亭走回自己的臥室,拿着那本拿破崙傳看了半天,才猛的放下書本“冠侯,你進來,我有話對你說。”

等到趙冠侯走進來時,見袁慰亭的精神已經平復了許多,不像方纔那麼激動,但是整個人,還是略有些亢奮。不等趙冠侯發問,主動道:

“今兒個,萬歲跟我是獨對。聊了很多事情,看來對咱們新軍洋操,很有興趣。還說知道咱們艱難,要撥出內帑一百萬,給咱們購買洋械。又問我各國之中,以哪國的械最好,兵最強。哪一國的械好,就買哪一國,哪一國的兵強,就僱哪一國的教習。還說要辦軍屬兵工廠,自己製造槍炮,整個工廠也交給咱們自己負責。至於冗兵廢員,就要裁汰。比如董五星的甘軍,程功亭的毅軍,動不動就上萬人,按萬歲的意思,是要裁掉七成。節省下來的兵費,都給咱們。”

趙冠侯連忙做出一副笑臉“這要是成了,倒是一件很好的事。甘軍咱們不必說,毅軍裡倒是有不少好兵,把他們裁汰了,再招到我們軍營裡,略加訓練就可以用。只是不知道程功亭,肯還是不肯。”

“萬歲下了旨,也由不得他不肯。另外一件事,就是我的官職要動一動了。”

袁慰亭壓低了聲音“萬歲這回估計已經明發上諭,讓四京卿承旨,開去我的直隸按察使,改以侍郎候補,專管練兵事務。”

趙冠侯連忙爲袁慰亭道喜“如此,就要恭喜姐夫了。以臬司轉堂官,這便是一步登天的局面,他日外爲疆臣首領,內入軍機,正是個錦繡前程。到時候還望姐夫多多提攜,讓我也沾沾光。”

按品級,按察使爲正三品,侍郎爲正二品,按察使是實授,侍郎爲候補,似乎看上去,袁慰亭是吃了虧。但是實際操作中,是不能這麼算帳的。

以臬臺轉藩司,再以藩司署理督撫事,直到最後真除,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苦熬資歷,還要有恰當的時機才能做到。而侍郎候補,卻爲六部堂官,與尚書並駕齊驅,只接受軍機的領導,不接受尚書領導,與尚書不算上下級。

如果在朝內,提拔的話,直接可以由侍郎而入軍機,如果外放,就直接有了擔任督撫的資格。也就是說,天佑帝對於袁慰亭這次的提拔,實際上是讓他越過了藩司以及護印這兩個坎,直接就一步到位,隨時都有了擔任督撫的資格。

再加上,他仍然有專管練兵事宜的差遣,實際權力並不受影響,類似於金國此時的萬能候補道,不管做什麼差事都能有候補道充當。候補侍郎,一樣有這個資格,管理各項事務,名位既高,權柄不墮,於袁慰亭而言,實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的理想升遷。

他出身不過一未曾進學,連秀才都不是,現在卻有了進入軍機處的資格,爲人臣者一生的追求,也不過就是如此,難怪他心情會如此激動。不過趙冠侯恰到好處的一句恭喜討賞,倒讓他從熱情中,又找回了幾分理智。

“你我之間乃是一家,還用的着這些俗禮麼,你且坐下,幫我參詳參詳,萬歲這麼做,爲的是什麼。也不怕你笑話,我現在的方寸,已經有點亂了。我當年科場不利,靠章合肥擡舉,入高麗理事,又得跋扈之名。後與合肥交惡,又不見容於常熟,這些年宦海蹉跎,幾經沉浮。若不是有這練兵之事,我怕還是在虛渡光陰。現在忽然告訴我,可以做侍郎,爲督撫疆臣,我的心,卻是怎麼也靜不下來。”

趙冠侯坐在對面,爲袁慰亭倒了杯茶“姐夫,不怕您笑話,您心亂,我比您心還亂。正如您所說,您現在可是有資格當督撫了,要說高興,我比您還要高興幾分。若是您坐了仲帥的位置,我就算跪門,也要求您給我弄個分統噹噹,可不能只給我一個管帶。現在我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升官發財,要說主意,怕是一個都沒有了。”

“坐了仲帥的位置麼?”趙冠侯看似無心的一句,卻讓袁慰亭頓時一震。是了,天子如此的厚待自己,歸根到底,不還是讓自己去碰韓榮麼?

目前武衛四軍裡,不算唐慶的左軍,以右軍一萬人對敵前後軍各一萬餘,其中勝算幾何?更重要的是,名不正言不順,同室操戈,內部火併,一萬兵將又是否會聽自己調遣。

一想到這些,他的心略微冷靜了些,趙冠侯又道:“內帑一百萬這個,我覺得還是不如侍郎管用。那錢也就是口惠,實未必至,萬歲到時候賞下一百萬昭信股票來,咱們連十萬銀子都兌不出。我跟姐夫說,現在皇帝也缺錢的很,昨天譚大公子請我喝酒時,還跟我說了這麼個籌款的主意來着……”

聽到他說了賣土籌款之事,袁慰亭將茶杯重重一放“異想天開,白日做夢!四大公子,怎麼就想出了這麼個籌款的主意,比起股票,還要糟糕的多。至於懋勤殿,雖然說要開,卻也一直沒聽到消息。”

“這話難說的很,萬歲或許是一時心血**,就說要開懋勤殿,等到過段時間,一冷靜下來,就又改主意了,也說不一定。”

“心血**麼?”袁慰亭想了想,忽然又拿起了那本拿破崙傳,揮揮手,示意趙冠侯離開,自己則安心讀書,情緒則漸漸平復下來,不復方纔的亢奮與激動。(。)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毒士之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守分手 皆是天定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一百章 夜奔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三十三章 寶珠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八十八章教案第一百七十章 劫火車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四百四十七章 葛明與割命第六百四十一章 刀鋒凜冽(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託付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三十二章 秘密基地(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毒士之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五百七十七章 五色旗揚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三百零八章 三品臬司(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共合元帥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即王法(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二百六十章 顛沛流離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守分手 皆是天定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二百一十七章掃地出門(上)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六百零九章 趙氏救市計劃(上)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一百章 夜奔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三十三章 寶珠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衝第五百四十一章 佈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八十八章教案第一百七十章 劫火車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四百四十七章 葛明與割命第六百四十一章 刀鋒凜冽(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治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列車(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