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

“山東的魔術,變的很巧妙,不得不承認,趙冠侯是一位水準以上的指揮官,且擁有過人的膽量。如果不是站在敵對角度,真想和他成爲朋友。”東交民巷,扶桑公使館內。板西八郎放下手裡的茶杯,向對面的日置益一笑。

日置益搖頭道:“青島要塞奪取計劃,從單純的軍事角度看,確實算的上一次乾淨利落的勝仗。但是從外交層面看,則是不打折扣的敗筆。山東一直以來,嚴重傾向於普魯士,從軍官培訓到資金來源,都得益於普國。甚至爲了達成貸款,不惜與阿爾比昂人交惡。現在,山東雖然成功奪取了青島,卻也失去了最後一個朋友。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會站出來爲他說話。這次的青島奪回作戰,爲趙冠侯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卻也爲他爭取了絞索。當我們的部隊出現在山東時,沒有一個國家會爲山東出頭,我軍的行動將不受干涉,對於陸軍來說,這是最好的消息了。山東這次的行動,可以算做自掘墳墓。”

“但是海軍對進攻山東熱情不高,單純陸軍作戰,會面臨很多問題,軍部會這麼容易的通過計劃?”

日置益笑道:“板西君還是隻單純考慮了軍事層面,忽視了其他問題。戰爭確實需要軍人去完成,但是決定戰爭發動與否,以及最終走向的,從來不是軍人。海軍在東南亞的作爲,在我們看來是在找麻煩,可是軍部的看法,卻未必是如此。如果不是泰西戰場對普魯士有利,也許我們的海軍已經開始對揚基人開炮了。國內始終有人在呼籲,要洗刷黑船事件的恥辱,向揚基人討還舊債。陸軍又怎麼會看着海軍得利,自己無所作爲?既然現在是海軍吃了虧,那麼接下來,自然該輪到陸軍。”

他嘆了口氣“這次的山東作戰計劃,實際是國內的幾位大財閥在背後推動。你很清楚,他們的動機不是爲了帝國利益,只是爲了自己的生意。魯造商品,對我國商品有極爲惡劣的影響,山東豐富的礦藏,也是帝國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八幡制鐵的人,甚至想通過對華貸款,把山東鐵廠作爲放款條件之一,收歸我國所有。現在,他們可以用軍隊得到這些東西,怎麼可能放棄?。以他們的力量,完全可以讓反對的聲音消失,也可以讓反對者消失。”

板西笑道“帝國的勇士,抱着爲皇國騰飛,布武天下的目標慷慨赴死時,有多少人會認識到,自己無非是資本家謀取利益的工具。身爲軍人的一分子,一想到自己的命運,就有些不甘心啊。如果可以不流血就達到目的,就皆大歡喜……袁正府方面,真的不準備妥協?”

“袁慰亭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或許是想要拿回膠東,但絕沒想過,與普魯士人徹底翻臉。趙冠侯這一擊,對於共合的震動,實際並不比普魯士小。他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就離不開我們的貸款,可是同樣,他想要成爲帝王,就要爭取民心。所以帝國想要山東,他沒有資格不給,但老百姓的意願,他也必須考慮。他所能做的,只是堅持局外中立,不阻止帝國的行動,更大的讓步,他也不敢做,也不能做。”

所謂的局外中立,換言之,就是見死不救。與打白朗不同,這次山東與扶桑開戰,不會有各省協餉,也不會有各省增兵。共合各省陸軍都不會進兵山東,就連鞏縣兵工廠的軍火,也會終止運輸。至於戰後的地盤劃分,基本可以確定,扶桑能打多少,未來就能吞下多少。

日置益繼續說道:“朱爾典與我們的交涉,還在進行之中,阿爾比昂人還是希望我國派出援兵,支援泰西戰場。這羣瘋子!我們的部隊去泰西作戰能得到什麼好處?所有的利益最終都屬於阿爾比昂人,我們只能付出生命。這次泰西戰爭結束之後,阿爾比昂人的地位,也將被取代,帝國也不用仰其鼻息。不過,適當的使用外交手腕,也是戰略的一部分。爲了讓我們出兵,阿爾比昂人願意交出一些利益,比如山東。而我,會給他一些希望,讓他始終認爲,我們會出兵。直到帝國掌握山東之後,阿爾比昂人才會知道,自己被愚弄了。”

兩人相視一陣大笑,心中,已將山東,視爲扶桑囊中之物。

青島特攻作戰,讓整個共合高層都大跌眼鏡。普魯士公使向共合遞交了措辭嚴厲的外交照會,與宣戰,僅有一步之遙。原本許諾的貸款以及軍事援助,自此全部中斷。共合爲了維持正常運轉,外交上,再次選擇了扶桑爲盟友。

那位盛氣凌人的年輕外交官,在不久之前,已經被送進了監獄。其唯一的罪名,大概就是日置益在某次會談時,“無意中”對陸正祥提起了一句,這個年輕的外交人員,對中國扶桑邦交不利之類的言語。

雖然膠州灣的勝利易手,爲共合的普通人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可是共合上層而言,反倒因爲普魯士部隊繳械,態度上變的更爲柔軟。不管是扶桑財團的貸款,還是未來扶桑在正直軍事上的協助,都是袁慰亭所無法拒絕的條件,與之對比,一兩個小人物的犧牲,就變的無關緊要。

山東的問題涉及到主權,與小人物的生死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從民意上,趙冠侯成功驅逐普魯士人的軍事行動,讓袁正府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乃至一部分共合國民認爲,收復河山,驅逐洋夷的時間就在眼前。可是對袁慰亭來說,將來普魯士算帳,自己就無法推脫。若是趙冠侯此時在京城,怕是少不了要挨幾頓臭罵。

袁慰亭不可能主動把山東交出去,也不可能與扶桑刀兵相見。以一國敵一省,或許會付出很大代價,但是總歸,還是可以取得勝利。現在所要謀劃的,只是如何減少損失,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口肥肉吞下去,並且成功消化。

趙冠侯必須要死!在心裡,已經把趙冠侯列爲絕對危險人物的板西,暗自下了決心。不管軍方其他人怎麼想,至少他認定,這個人不可能安心做一個傀儡,任帝國控制。惟有他死,才能確保帝國在山東的佈局萬無一失。

扶桑廣島碼頭,再次堆積起了如山的物資。雖然上次被普魯士襲擊,物資損失嚴重。可是扶桑的國力,畢竟不是共合能比。自阿爾比昂成功貸款之後,扶桑以最快的速度籌措了大筆物資,將廣島變成支持前線作戰的重要兵站。

戰艦如牆,白帆成雲,巨大的艦體,首尾相接,彷彿築起了一座海上城池。扶桑海軍在對馬海戰中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依靠強大的工業能力,以及強大的軍官培訓體制,經過數年修養。眼下海軍的艦隊數量及戰力,已經恢復到扶桑鐵勒戰爭之前的七成水平。

隨着趙冠侯明確表態不可能把青島無條件交還扶桑,且普魯士在華所擁有的礦山、鐵路、土地,也不會由扶桑繼承。扶桑與山東之間,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固然名義上,扶桑打出的旗號是對普魯士採取必然行動,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興師動衆的出征,目標不會只侷限於一個青島。

以青島爲初步目標,以山東爲進一步目標的作戰,海陸兩軍聯合行動,動員的兵力接近八萬人。其中陸軍以神尾光造中將爲最高指揮,海軍則以第三艦隊配屬海軍陸戰隊行動,司令官則是扶桑海軍大臣,老將日高喜之丞門人,加藤正吉。

江田島海軍兵學院畢業的高才生,帝國海軍未來之星,加藤身上有着許多的光環,當然,現在最璀璨的,則是對馬大戰的英雄,海軍中足以抗衡乃木希典的日高將軍的門徒。未來的海軍,說不定,還要靠他撐起場面。

因爲西門子事件而灰頭土臉的海軍,最近在東南亞事件中,本來大出風頭。可是隨着內閣的一紙詔令,所做的準備全部落空,讓海軍將領背地裡指天罵地,不知罵了多少聲八嘎。

對於進攻青島,海軍動力平平,即使勝利,也是陸軍得功,對於海軍又有什麼好處?還是東南亞無數的島嶼,纔是真正值得期待的目標。在司令專用辦公室中,手指輕輕彈着桌子“整整三個師團馬鹿在我軍控制之中,如果在合適的地方,解決掉這些敗類,我會不會因此得到勳章?乾脆,選個合適的海域,把船弄翻,這樣就一了百了。”

“司令官閣下……請慎言……”一旁副官的表情抽搐,彷彿下面被人踢了一腳一般難過。

這位司令官的臉上,卻是一片雲淡風輕“我說的有錯麼?別忘了,我們的最大的敵人是陸軍。如果不是那些馬鹿,我們現在應該在菲律賓,吹着海風,享受着熱情的菲律賓女郎,而不是給陸軍打下手。就是因爲該死的陸軍破壞,才讓我們不得不把戰略目標放在山東,這羣誤國蠢材,遲早會爲他們的愚蠢付出代價!算了,寶貴的戰艦不能給馬鹿殉葬,勉爲其難,把他們送到山東,然後我們再去菲律賓建功立業好了。告訴小夥子們,拿出全部的力量,延續對馬精神,爲皇國興旺而奮戰到底!把馬鹿和共合軍人一起消滅!”

在運輸艦上,此次承擔進攻任務的陸軍中將神尾光造,面色嚴肅神情緊張,右手緊握佩刀的刀柄,向身邊人傳達着命令

“我們現在正處於最大敵人的掌握之中,乃是陸軍最爲危急的時刻,身前左右,盡是這羣來自江田島的豚……全軍將兵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絲毫鬆懈,否則必會遭到海軍毒手。要知道,我們最大的敵人既不是普魯士陸軍,更不是共合陸軍,而是這些海軍。只要我們上岸,就全都安全了……這羣豚,願天照大神保佑,他們全都死在山東人的炮口之下。”

“我們的部下,有很多經歷過旅順要塞攻略戰,爲皇國大業,付出過汗水與鮮血。這次,是給他們獎勵的時候。山東,有最好的女人,和地道的葡萄酒。只有我們陸軍勇士,纔有資格享受這些戰利品。爲了好好的享受那些女人和美酒,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另外記住,一定要控制傷亡,鐵勒戰爭裡,我們損失了太多人。現在這些好小夥子,都是帝國的種子,能多保留一些,就多保留一些。未來的世界,將由扶桑來控制,我希望更多的人,活着看到新秩序的來臨。爲了這個目標,努力吧!”

青島軍港內,原屬普魯士的艦船已經所剩無幾,接受山東僱傭,爲山東作戰的普魯士海軍並沒有多少。即使加上兩艘來自鐵勒的鐵肋木殼艦,其規模和火力,都不能與扶桑相比。騷擾或是破襲,恐怕遏制不了大軍的前進,一旦扶桑人抵達青島,局面將非常不利。

扶桑方面打出的口號雖然是消滅普魯士部隊,爲中國主持公道。但是青島上空,現在飄揚的是五色旗,這公道,又怎麼輪的到扶桑人主持?即使心向扶桑人的力量,此時,卻也沒有立場爲扶桑說話。

山東也在以自己的手段,開始應對。在山東實行的郵政制度,確保信件能投遞到村一級,郵遞員以及村公所的負責人,對鄉村的情況瞭如指掌。不至於像前金時代一樣,皇權不下縣,離開縣城,就是宗族的天下。

現在山東,已經沒有幾個像樣的宗族或是鄉老,由於大批難民進入,打亂了舊有村莊格局。原本的族長或是士紳,在村子裡連人都認不全,更別說號召力,村裡真正的土皇帝,已經變成了村長,或是村武裝部負責人。

這些人都來自魯軍,只認大帥不認鄉親。隨着上層一聲令下,立刻無條件執行命令,組織百姓移民。違抗者,牽豬拉牛,燒房子挖祖墳,無所不用其極。於是在刺刀與皮鞭的驅趕下,老百姓眼含熱淚,一步三回頭的向目的地走去。邊走,邊走邊看着自己家的田地,嘀咕道

“誤了春耕,到了秋天可該怎麼辦?就算留下,又能怎麼樣,洋人見的多了,扶桑人,難道還能吃人?”

騎着自行車,監督撤離的郵遞員催促着:“都別犯糊塗了,你們沒聽那戲班子都說了,扶桑人狠着呢,遇到他們多半沒命。咱可得快點,走晚了,就來不及了!”

“怕啥?你看,周圍哪能看的見扶桑人?我看,就算要打,也要打個一年半載,晚走幾個月,也沒啥?”

說話人所不知道的是,局面的發展,遠比他想象的爲快。海面上,懸掛異國旗幟的龐大艦隊,劃破海面,如同兩柄利刃,向山東猛劈而至。

執行巡邏任務的山東海軍“魯鎮號”風帆船,忽然搖響了警鈴。觀測員面無人色的指着遠方“船……一眼看不到頭的船……”

該船的船長乃是自楚揚號二副提拔而成,整條船實際也是楚揚號改裝,他沒好氣的吐了口唾沫“船個球!當了這麼多年水勇,你還沒看過船?按規矩,給陸地發信號。”

隨後,又看了一眼船員“大家心裡有數,錢拿了,文書籤了,該上路了。想當初在黃海的時候,我是丁軍門身邊的一個水夫,打完了仗,就記住一句話:做人不能太方伯謙。今天,這句話送給你們,都給我活出個人樣來,別學方伯謙!咱們這段日子躲扶桑人躲的夠多了,今天不躲了,給我迎上去。被打沉之前,把炮彈都打出去,就算咱成了!擂鼓,迎敵!”

山東海軍魯鎮號,成爲共合五年,山東會戰中,第一艘被擊沉的艦船,全艦官兵無一生還,扶桑海軍,無傷亡。(。)

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六百零八章 交易與合作(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繳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陰影中的較量(下)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兒當自強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七百九十七章 逃亡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九章 訪客(上)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
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六百零八章 交易與合作(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繳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七百九十章 劍拔弩張(上)第七十八章 巧設機關(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威風更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兵進京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接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撫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血沃高地第二百八十章 簾眷優隆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八百一十章 勝負已分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九十六章 解憂且莫用杜康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二十一章 總領事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六百九十章 大亂將生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陰影中的較量(下)第三十六章 當指(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殘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兒當自強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女子銀行(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八十六章 門徒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是誰的誰第七百九十七章 逃亡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萬人大會(上)第九章 訪客(上)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威並施(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七百五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巡幸山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