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

“關外是塊寶地,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大金數百年來,把這裡列爲禁地,長時間不放開移民,旗人自己又不事生產。積年累月,地廣人稀,導致野獸大量繁殖。按本地人說法,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內地裡人多地少,此地則是反過來。所以我有一個想法,讓他們彼此調劑一下,把內地的百姓往關東運。當然,這裡是苦寒之地,要是單純靠自己空手來闖,對於普通人而言,頗爲兇險。現在有總督徐菊人支持,官府安排調度,籌措物資,給移民分發農具種糧,這關東移民就有了條生路。”

趙冠侯介紹着自己這段時間,轉戰關外的見聞。鐵勒扶桑,都對關外虎視眈眈,覬覦這塊寶地,而大金國力貧弱,無力守土固然是一方面,地廣人稀,無力鎮守也是個重要原因。如果人口發達,土地自然而然可以得到開發建設。不管是興建農業,還是建立工廠,修鐵路都離不開人。未來如果開戰的話,募兵拉夫,自然也是人口越多,越容易辦妥。

鐵勒人的黃鐵勒計劃,就是把本國之民,向關外遷移,配合軍隊,武力墾殖,逐漸蠶食遼東領土。扶桑人的手段,與鐵勒人的相差也不多。只是這次兩國開戰,扶桑人雖勝,但傷亡巨大,元氣已傷,短時間內,不可能大搞武裝移民,靠暴力開墾佔領關外之地。

可他們既然得了遼東戰事的勝利,未來肯定要在關外修路挖礦,這也離不開人力,是以大金移民,扶桑人也無力反對。

山東的經濟搞的頗有聲色,吸引了大批的移民前來,趙冠侯就準備從這些百姓中,招募一部分,由官府組織,來開墾關東田地。這件事他已經與徐菊人商議過,後者對此並無異見,並願意盡力支持。趙冠侯尋找的另一個力量,則是董駿。

一如大盛魁在西北的經略一樣,四恆在關外,也已經鋪開了攤子。趙冠侯帶着部下在關外打游擊時,對於各地的道勝銀行大肆洗劫,令道勝損失慘重。四恆作爲純粹本土錢莊,對於基層百姓來說,比洋人的銀行更受歡迎。加上與正金銀行合作,業務開展的頗爲順利。

除去錢業,四恆在關外開設貨棧,商鋪。在關外收購皮貨,人蔘等特產,又把關內貨物運來關外銷售,由他們擔任這個移民的差使,頗爲適合。且因此能與衙門搭上關係,對四恆未來也大有好處。

當然,這裡也有個不可爲外人道的原因。在關外的業務頗爲重要,業務量也大,董駿作爲當家,就得長期坐鎮關外,等到穩定之後才能尋找替手。這一來,山東的四恆就又成了錦姨娘做主,身邊沒了看守,與趙冠侯就又能明鋪夜蓋,暗渡陳倉。

簡森的銀行如果在裡面插上一手,在關外可以佔領一份市場,等到將來,不難大舉進佔,搶奪自己的市場份額。她略一思忖“我會盡力幫助徐總督辦理移民的事,但是我只要電力這一部分,暫時不會進入其他市場。這是我和正金銀行之間達成的協議,你要知道,這一次爲了關外戰爭,扶桑的經濟已經到了極爲危險的地步。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扶桑的財政很可能破產。在戰爭結束之後,如果不能獲取好處,他們在國內沒辦法交代。所以,他們派出特使,跟我交涉過。作爲報酬,他們會提供給我一些優惠。”

“比如?”

“比如扶桑爲這次戰爭所囤積的軍火。你的部隊軍火現在可以自給,不過,我考慮到未來,軍火總是越多越好。扶桑願意低價處理給我一批武器彈藥,我和扶桑訂立了合同,把這部分軍械運到山東。你在這裡待的越久,恨你的人,也會越多。就算是你的姐夫,也不會希望你長期滯留在這。親愛的,你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現在該離場了。”

“我懂寶貝,我留在這,別人就不好過來。我萬一要是在這當了巡撫,不知道多少人會眼紅。可是他們真是想錯了,我的家人都在山東,我在這當什麼巡撫。我想搭你的船回去,至於部隊,慢慢再走。”

“放心吧親愛的,我已經給你留好了倉位,在回去之前,你還是先準備好禮物。你們太后的生日又快到了,你不能兩手空空的去給她拜壽。你們的國家,正在醞釀着新的改變,討好太后,你才能從中攫取利益。而我……也可以靠你,而走的更遠。我們兩個合作,將是最完美的拍檔,不管在任何方面。”

張雨亭與董駿,都趕來送行。有張雨亭這個地頭蛇照應,董駿以及未來的華比,在關外都能保證經營順利,不受什麼刁難。反過來,張雨亭也需要這兩路人馬的資金支持,簡森又幫其備辦了一批槍彈,另有十餘門大炮。趙冠侯則也向張雨亭提了個要求,關外林木茂密,等到戰時平息,請張雨亭組織人力伐大木運來山東,山東自有高價收購。

原本的關外木料商人,因爲戰爭都已經逃的差不多了,因此事情極爲好辦,張雨亭點頭應諾。不但是木料,包括馬匹,他也會盡量幫忙想辦法訂購,于山東而言,現在關外,已經成了山東一個物資供應基地,未來的良馬大料,算是有了來處。

趙冠侯的船到津門上岸時,已經是九月末,下船之後,先安排鳳喜住店,隨後直奔直隸總督衙門。他是袁慰亭一系,此時即使是祝壽,也得先拜恩主。禮物中,第一份就是送給袁慰亭的禮,另有一份則是送義姐沈金英。

津門與他離開時,又有變化,城裡鋪了電車軌道,有軌電車往來穿行。百姓們看這東西的眼神,已經很平和,絲毫沒有奇怪之色,看來已經接受了這個金屬怪物。道路兩側,線杆越來越多,身穿制式井服的巡警,往來巡邏,臉上都掛着僵硬的笑容。不管情願或是不情願,微笑執法已經成了新式警查的一條紀律,沒人敢違反。

袁慰亭年紀不小,又要應付沈金英這等尤物,每天離不開人蔘鹿茸滋補,趙冠侯自關外回來,這樣的東西自是不能缺少。一份哈士螞,十幾根野山人蔘外加幾對鹿茸,乃至鹿胎、熊掌等補物,皆是送給袁慰亭的禮。送與沈金英的,則是二十枚上好東珠。

在他轉戰關外時期,朝內已有變化,王文召年老力弱,不能勝任,告老還鄉。朝廷裡除慶王掌樞外,以旗人世續爲軍機,又補張香濤入閣,形成慶王、世續、張香濤、翟鴻機四軍機的局面。後由慶王保舉,袁慰亭以直隸總督的身份,也入朝爲軍機,仍舊兼任直隸總督之職。以直隸爲主,朝中爲輔,是以到總督衙門還是能見到他。

二人見面,先道恭喜。袁慰亭未曾青一衿的白身,居然得以入閣當值,亦可說到了人臣的頂端,再無他望。飲水思源,今日的成就算起來,都是當日趙冠侯劫駕山東的功勞,此番到關外,又爲朝廷掙足了面子。

明面裡,消滅了一直破壞柔然墾殖,騷擾關外的柔然叛匪,將一干匪首剪除。暗裡,則是在扶桑人那裡買了好,也讓扶桑人見識到大金不容輕侮,態度上,也緩和了許多。

此戰扶桑鐵勒,兩敗俱傷,未來的政策上,必然有所緩和,於朝廷在關外收權大有好處。袁慰亭力主聯扶桑抗鐵勒,此一番豪賭大獲成功,且有了軍隊的表現,與扶桑人談判時,也就多了籌碼,交涉好辦了許多。

這當然是前軍的功勞,可新軍所取得的成績,都無法抹殺袁慰亭練兵的功勞,趙冠侯又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人,這一功,他必然是可得的。單這一個功勞,就讓他在軍機處大有面子。因此兩下見面,他的臉上也堆滿了喜容

“大家自己人,不用那麼客氣,恭喜是應當的,但不光是你恭喜我,我也要恭喜你。程月爲你生了個女兒,母女平安,不像十格格那次那麼危險,你又添了個千金,可喜可賀。這次你在關外,做的很好,就是那幫扶桑人見了我,現在都要客氣三分。朝廷開報禁,南方的葛明黨就在報上寫文章,說什麼民族氣節,國家尊嚴。說咱們搞局外中立,是丟臉。可什麼是國家尊嚴?把實惠得着,讓洋人不敢小看咱們,這就是國家尊嚴,誰又敢說不是了。這次回來,我要好好保你個前程……話又說回來,有慶邸在朝裡,你的官職,他就能保了。”

“慶邸那裡,是他來保,姐夫的栽培,纔是主因。沒有姐夫,也就沒有我的今天。小弟歲數小,做事糊塗,在關外惹事生非,海翁那裡,還不知道怎麼生我的氣,回頭還得有勞姐夫,替我說點好話。”

“沒什麼妨礙,卜五兄是個書生性子,遇事愛走死腦筋,你不要與他較真。你們兩下有什麼衝突,也由我來調停,不會有事。你這回先別忙着回家,跟我進京給老佛爺拜壽,慈聖那裡,必有封賞下來。壽禮,你已經備好了吧,這應該不用我囑咐。我要跟你說的是,除了慶邸以外,北府那裡,記得單備一份,你與福姐有點舊交,這個關係一定要維持。”

其所說的北府,就是醇王府,醇王爲皇帝五弟,與天佑帝手足情重,連帶着對袁慰亭就無好感。兩人一個宗室,一個疆臣,素無往來,這次特意提到北府,想來必有緣故。

趙冠侯道:“姐夫放心,壽禮自然是被好的,都是關外土產。有貂皮、人蔘、鹿茸、東珠……這些東西自從鐵勒人佔了關外,宮裡也得不到補充。這回送上去,一來價值昂貴,二來,也表示關外重歸我大金懷抱,慈聖必然歡喜。您特意說到北府,那邊,莫非有什麼動靜?”

袁慰亭拈髯笑道:“福姐跟十格格一樣,肚子裡有動靜,剛剛給醇王添了個男丁。”

趙冠侯點點頭“這個男丁……莫非是老佛爺又要立大阿哥?”

“這個孩子太合適了,一是歲數合適,二是身份合適。五爺和皇帝是親兄弟,他的兒子兼祧兩房,比起當初大阿哥要合適的多。萬歲爺的龍體欠安,已經幾次向民間徵醫,要我看,不管萬歲這回身體如何,未來的江山,必是醇王府這位來坐。到那個時候,福姐就是本生母,這個關係現在不彌縫好,還等什麼時候?”

袁慰亭又笑道:“我跟你交個底,趁着這次太后過壽,我準備上一道摺子,在直隸,成立練兵處。咱們大金要想強大,必然得有強兵才行。這次扶桑鐵勒,兩個國家有仇,卻在咱們的國土上開戰,歸根到底,還是咱們的兵弱。若是我有強兵在手,誰又敢如此放肆?而現在全國養的兵很多,濟事的卻沒有多少。關外有警,你就要從山東趕到關外,因爲除了你,全國就拿不出幾支可靠的隊伍來。大佬那裡已經透過風,會支持咱們,這練兵處一立,整個大金的軍隊都要動。”

趙冠侯心知,這練兵處不是之前練新軍可比。練新軍不過是一城一省募勇招兵,而練兵處是全國性質的軍事最高機構,對全國武裝力量進行重新的選拔裁汰,然後再行改編,其地位尤在當日兩洋之上。

袁慰亭原本只是個按察使,如今官符如火,志向也大,竟是想要超過北洋前輩章桐,做一做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這其中,是否受了拿破崙傳的影響,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趙冠侯不能潑他的冷水,只留神靜聽,袁慰亭道:“新軍軍制,與舊軍不同,首要者,就是要同一。軍制同一,軍餉同一,器械同一,軍法同一。令行禁止,上行下效,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各自爲政,你唱我你的歌,我念我的經。一國之師,彼此互不相通,甚至京裡調動不了外省的兵,導致各地督撫各自爲政,挾兵自重,這萬萬不行。你且看看,這個條陳的條目。”(。)

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八章 治傷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八百章 初陣不利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五十三章 失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時已到(中)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
第四百三十五章賢者的禮物(下)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本初進京(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一百六十章 落子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八角臺(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兒撞進千層網(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三十章 奪印(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九章與衆不同的約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四百七十七章 弒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八百零二章 河南戰局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復失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姻交易第二百六十五章陰影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紅鸞喜(下)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八章 治傷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強弱不敵暫退讓第三百二十五章 多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八百章 初陣不利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五十三章 失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一百四十章 頤和園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時已到(中)第十三章 識字(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上)第二百零八章 津門拳亂(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馮煥章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