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

“混蛋!這什麼鬼東西,不借洋債,不攤派地方,難道要咱們拿自己的錢救松江?世上有這種規矩麼?松江人就算都餓死,跟我有什麼相干。這事我不幹,咱們這就回山東,不管了。松江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跟咱們沒有關係。”

看到電旨之後,第一個憤怒的並非趙冠侯,而是毓卿,她憤怒的將電旨揉成一團,隨手丟掉。即使是親貴,但是看出這電旨裡滿滿的惡意之後,她也對這個朝廷,表現出了徹底的絕望。

“完顏家的江山,就是被這麼一羣人毀了的。都到什麼地步了,還想着坑人害人,都這麼幹,這江山就永遠好不了!蔡煌,你自己想辦法吧。我們幫你籌了一百萬的洋債,也算對得起同門之誼,其他的事,不管了,我和額駙要回山東。”

趙冠侯做了個少安毋躁的手勢“別急,蔡道就是傳個電旨,你犯不上這樣。其實這電旨很好,首先,就是程全德不用來松江了,他和蔡道臺多有不和,來了以後,兩下里必有摩擦,事情就沒法做了。其次,讓我全權處置,至少放開了我的手腳,這差事總好辦一些。比起銀子來,我其實更擔心的是,朝廷派個大員下來指手畫腳,處處掣肘,那可就是真的有心無力了。”

蔡煌此時,最怕趙冠侯真的甩手一走,回山東之後,有數萬精兵在手,也未必會遭重責,自己卻是守土有責,片刻不離。他一走,這萬斤擔子落到自己頭上,程全德必要入松江,到那時,就是個危局。連忙應和道:

“師兄放心,這事萬不可能。我必然據理力爭,事權歸一,不讓任何人干涉您的決斷。只是現在市面已經大壞,下官自官庫裡籌備關餘銀三百萬,再借銀三百五十萬,共計六百五十萬兩,先穩定住市面。保證錢莊裡有款可以提。只要錢莊不倒,市面就能安定,局勢就不會太壞。”

“蔡道胸有成竹,這自然是好事。但是這旨意你看了沒有,對於你提出的由大金銀行代墊庚子賠款之事,之字未提。我看,這代墊之事,未必准奏。你要想好,如果到時候朝廷要求賠款如數調撥,蔡道臺可不要手忙腳亂。”

蔡煌搖頭道:“朝廷不至於如此吧?這……這可是要人命的事。如果這兩百萬一提,咱們的松江市面,就真的無可挽回了。”

二百萬庚子賠款,是由各省分攤徵收,上解到松江,等待調撥。但是由於中間週期較長,商部提出,可以在支付給洋人之前,將銀子存放在殷實錢莊裡生息。這兩百萬官款,現在都存在南方錢莊的龍頭,源豐潤嚴氏的錢莊裡。

在這次股票風波里,嚴氏損失慘重,德源錢莊難以爲濟,全靠源豐潤輸血,勉強維持。現在錢莊最需要的就是頭寸,一旦緊急調撥兩百萬兩,則源豐潤資金枯竭,頃刻間就要倒閉。

其是松江乃至南中國錢莊業的龍頭,它一倒,並不是一家錢莊的問題。而是不知道有多少商號、工廠、百姓存在裡面的銀子血本無歸。不但市面不穩,怕是連人心都要思變。

而且松江錢莊這次是鐵索連舟,一旦最大的船被打翻,小船就不要想着能倖免,到時候整個松江錢莊業,都難免受到牽連,即使不是一網打盡,也所剩無多。

蔡煌想來,這事關係非細,松江金融業崩盤,整個大金的財政體系,也就四分五裂。任是朝中諸公自如何顢頇,也不至於幹出這等愚行。可是趙冠侯卻搖頭道:“怕的就是朝廷諸公遠在九重之上,不曉得下面的實務,還不知道我們的局勢壞到何等程度。蔡兄上一道本章,就該把情況說的惡劣一點,現在麼,就不好辦了。”

當然,這個鍋不能讓蔡煌來背,他把環境寫的太惡劣,身爲牧民官,就又要承擔失查的責任。既要在危機面前保證市場,又要在朝廷裡保全自身,兩全之法,本就爲難,蔡煌只能舍松江而保自己,這也是情理之中。

他越聽越覺得情況危機,原來的六百五十萬裡,是把這兩百萬算進去的。所謂關庫三百萬,實際只有一百萬銀子,另外兩百萬就是這筆幽靈款。現在這兩百萬不發,朝廷再提走兩百萬,一進一出,四百萬兩銀子被划走,只剩兩百五十萬,根本就不夠應付市面流水。

只好問道:“趙大人,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我還能如何?當然是從山東先幫你運一筆銀子來,你寫個欠條給我,等將來松江的款子,來還我的欠債。誰讓我倒運,被朝廷點了將,不如此,又怎麼能叫全權大臣?”

蔡煌大喜,二次要下跪,卻被趙冠侯拉住“下跪沒有什麼用,現在我們想的是解決問題。我山東的銀子要運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目前先是要和華比銀行商量好,走一下手續,讓他們先墊付,銀子運來,再行歸還。但是沿途如果出現什麼意外,就又很難說,你總得保證一下我銀路的暢通。歸還上,也得出一道手續,免得將來我收不到錢,在公事上交代不下去。”

“這好辦,我這就坐火車到南京,請兩江總督發一道公事下來,銀子一出山東,沿途保證有官軍派水軍保護,不讓銀兩出毛病。手續上,還是以官府名義拆借,即使下官被革職,新任官員,也得認這個帳,從松江的海關關稅裡,籌款歸還,絕對不會吃倒帳。”

“有此兩項,事先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我們救誰的問題。松江這麼多錢莊,我們都救,肯定是救不過來的。說的難聽一點,怎麼也要有一批人死掉,現在就是一碗米救十個人,都想救就都要餓死。存着先餓死幾個的心,最後還能剩幾個活人。至於救誰不救誰,我對於本地的情形不太熟,不好拿主意。蔡道你來定個名單給我,咱們共同會商,看看這款該不該放給他。咱們的原則,就是一個,能還款的,才能借款。若是註定要吃倒帳的,就只好由他去死,畢竟動用的是我山東百姓的民脂民膏,不能隨便亂放,拿着百姓的錢禍害。”

蔡煌此時,哪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只好一一點頭,然後告辭而出,準備到南京去討公事。救市之事,趙冠侯是正辦,商會會長周寶儒,蔡煌,乃至義善源、源豐潤兩家錢業的龍頭,都不能免,必要有一番磋商,拿出可靠的方略之後,纔好作爲。

毓卿道:“這朝廷如此糊塗,我看你就不該幫他們這個忙,就讓松江的市面亂下去,到時候看看誰着急。度支部的公款,據說就在股市裡賺錢,這回被套了個結實,我看他們拿什麼再跟山東叫板。”

“不獨度支部的公款,如果我們帳目清理沒錯的話,陸軍部的兵費,乃至於內廷的內帑,都有在松江生利的影子。他們不一定直接參與炒股,但是也都存在錢莊裡生利息,這下就都要遭殃。短時間內,朝廷已經失去調兵遣將的能力,對於葛明黨來說,倒是個空前的好消息了。”

“也未見得,葛明黨的錢,說不定也在這裡,大家搞不好,是一樣吃虧的。”翠玉在旁說了一句,將趙冠侯逗的大笑。姜鳳芝對於這等事天賦全無,自覺有力使不上,空自着急。鄒秀榮卻一拉她“妹子,倒是有件事,你能幫上忙。你能張羅事,又有善心,幫我辦粥場吧。”

“粥場?”

“是啊,買賣人家吃了倒帳,賠了股票,破產的很多。給他們當夥計、做工人的,不是更慘?工資剋扣,沒處去討要,又失去了工作的機會,連吃飯的門路都沒了。我想,在松江辦一個粥場,給這些吃不上飯的人舍飯,至少讓餓死的人,可以少一些。”

趙冠侯點頭道:“二嫂這個主意好,鳳芝,你喜歡張羅事,這事正好你來幫着辦。銀子方面我來想辦法,米糧方面,我去找洋人談。”

他手上控制着大筆資金,但是麥邊都存在洋人銀行裡,怎麼提出來,還得洗成來路清楚明白的,這裡面頗要費一番手腳。這次當總辦大臣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立一個錢莊,把這些錢經過錢莊全部洗白,就能當成山東的資金使用。

像開粥場這種事,既能在松江華界博個好名聲,更能幫自己把錢漂白,何樂不爲。善款一項,最難追蹤,到時候使一報十,就有大筆的銀子可以落帳。

租界的工部局裡,對於麥邊的失蹤,現在還沒引起足夠的重視。阿爾比昂和普魯士的領事,是想過要找人的,但是本傑明的態度並不積極,他們也就不再追。反正麥邊當初展示的是華爾街提供的無限擔保證書,有什麼問題,也找不到他們兩國頭上。

現在他們所擔心的,其實也是難民問題。這次經濟風暴,不知道要製造多少破產者,這些人走投無路之下,往往會選擇用暴力手段獲取收入。其在華界怎麼做,跟他們無關,可一旦衝到租界來,那就是大問題。

因爲股票的事,租界警探士氣低落,對於維持地面治安是虛應故事,一旦難民大規模涌進來,必然要出大亂子。雖然租界有兵,可是數量終究不足,很難保證安全。是以一方面給長江上的阿爾比昂艦隊發報,希望派兵保護,另一方面,趙冠侯這個開設粥場,給老百姓飯吃的主張,很對他們胃口。

糧食的事,洋商倒是可以代辦,只要有錢,就有米糧。價格上,由於有洋人領事的照會,倒也沒高到離譜,只比平時的米價貴了一倍有餘。

趙冠侯自匯豐銀行提了三萬銀子,說是準備買米,又派了手下,將麥邊兩個假戶口裡的銀子劃到了華比銀行的帳上,這兩個戶口裡的銀子不多,加一起只有兩萬,不會引起注意。前後五萬兩,辦粥場的先期投入就已經足夠。

等離了銀行,下一個去拜訪的,則是沈保升。松江漕幫雖然現在不大吃漕運飯,南漕也改爲海運,但是和水上的人家,以及糧商還是有往來託他們買米很便當。沈保升的境遇,遠不如初見之時,臉色灰暗,精神萎靡,全沒了前幾天那副得意的派頭。

他在找麥邊的時候,和一波外來人發生了衝突,那些人的報復心很重,當時吃了虧,轉頭就組織了一次暗殺。兩枚炸蛋差點要了沈保升的命,他傷的不輕,就躺在家裡養傷。

其妻綽號雌大蟲,是個腰粗如水桶的女漢子,算是頗有名氣的白相人嫂嫂。當年闖江湖奪碼頭,提刀斬人,不輸鬚眉。現在依舊威風不減,只一到院門口,就能聽到院裡指天怨地的罵聲。

趙冠侯進屋之後,那婦人收斂了一些,但還是罵個不停,沈保升無奈的搖着頭“人窮志短,豪傑落魄。我把家裡的銀子,都買成了股票。誰曉得,那個麥邊,居然跑掉了。這個洋鬼子,若是落到我手裡,看我不把他大卸八塊!”

“老師兄,也不要動氣,錢財身外物,用光了再賺回來就是了。我今天來,就是跟您談生意的。兄弟我現在得了朝廷任命,做總辦大臣,專爲負責恢復松江市面,雖然沒有欽命,但是兩江總督也未必管的到我。要權柄有權柄,要銀子也有銀子。我想現在,先把粥場開起來,給整個松江的鄉親們,找一口飽飯吃。但是開粥場就得有米,老師兄跟賣米的客商熟不熟?”

沈保升眼睛一亮“熟!當然熟了。那些米老闆都在我的肚子裡,我吃定他們的。你放心,你把銀子給我,要買多少包米,說一個數字,我去幫你辦,保證又快又好,不出紕漏。老師弟,你講真的,你現在是全權大臣,恢復市面?那不是說錢莊,也歸你救?”

“那是自然,錢莊肯定要救,那些莊票不能都兌,也不能都不兌。總是要救一部分人,纔是道理。”

“曉得,曉得。老太婆,你不要罵了,趕快去給老師弟切一條火腿,打些老酒來,我們兩兄弟要好好談一談,有大生意上門,我們馬上就又要發財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迴鑾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加藤的決斷(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興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
第三百六十七章 謀害忠良(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泰西戰場 小事一樁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一百三十一章 談判(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親(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迴鑾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斷刀(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兜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五百八十五章 慷慨的鐵勒朋友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二十八章 攤牌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六百三十章 斬首(下)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改道(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蛇出洞第五百五十九章 焚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取捨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博徒第七百一十五章 徐州會議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碎的夢(下)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一章 站籠內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三十一章 十萬金洋(上)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擋殺神(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加藤的決斷(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言難勸(下)第一百三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興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三百六十八章 謀害忠良(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一百六十二章磨刀霍霍(下)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八十七章一曲鍾情(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明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六百零三章 難民(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二百一十四章求生之路(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洋野花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心(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