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

唐慶的本部,是在津門淪陷數日之前,抵達津門的。彼時津門謠言四起,紛紛傳說章桐與洋人和議將成,先停戰二十天。隨後又傳,因爲總督衙門毀於炮火之中,洋人於紫竹林內,爲章中堂修建了極爲豪華的公館,且八**樂隊於崇文門列隊迎接,說的活靈活現,足以亂真。

加之練軍入城,傳說這是在關外足以震懾鐵勒人的勁旅,戰鬥力不遜洋兵,是以不但在城裡的百姓放了心,一些本已經逃脫的百姓,復又跑了回來。

可事實上,之前金國主導的由飛虎團、武衛前軍、左軍三支人馬對紫竹林聯合攻擊,以失敗告終,大軍潰敗,老龍頭火車站復失,總督衙門又爲飛虎團所洗劫,所積蓄的糧臺給養爲張德成部劫掠一空。等到唐慶入城時,面臨的情形是既無餉銀****,也無糧草支應,武庫之內,只有破舊兵器,新槍彈藥一概皆無。部隊的槍彈補給一應無着,士氣低落,兵無戰心。至於張德成等人,卻已經找不到蹤跡。

唐慶軍資無着,疲兵飢卒,既要訪查津門地面的盜匪,又要防守城池,疲於奔命,束手無策。更爲重要的是,即使是程功亭這等宿將,竟也拿不出一張津門軍事地圖,外軍未曾到過津門,駐紮在哪裡都無頭緒,只好城外列陣。

當打先鋒的扶桑軍殺入城內,槍炮齊鳴時,津門百姓才知,洋人既沒有停戰,也不怕練軍。慌忙的人們,像羊羣一樣漫無目的的亂跑,聯軍故意留出北門不攻,等到百姓向北門蜂擁而去時,又於城樓上朝北門鳴放槍炮,蓄意製造着死亡。

當成片的百姓被子彈掃倒、炮彈轟殺時,仍然在發出疑問“練軍在哪?唐慶將軍在哪?”他們並不知道,練軍確實來過,但是現在,已經退走了。

城外,只有遍地的旗幟、槍支以及屍體和傷員,能夠證明這支武裝力量的存在。他們確實曾經很努力的想要穩定局勢,完成自己的使命。憑心而論,唐慶也算是一員驍將,且對於自己的任務能夠用心去完成,但是大勢如此,一二人的努力並不能改變什麼。

百姓們在吹捧練軍時,都忽略了一點,在高麗大戰中,一路從高麗轉進過鴨綠江直退入關外的,正是唐慶及他的練軍。而當時他面對的,只是扶桑一國,今天對抗的卻是世界列強/這種迷一樣的自信,就連唐慶自己,都說不清來源於何處。他只是一個被強行賦予了名將頭銜的倒黴蛋,帶着一支敗軍完成挑戰全世界的任務,然後就理所當然的失敗了。

整個練軍已經崩潰,馬玉侖收容了一部分人馬,向京城方向前進,現在唯一能守的,就是京城。只要京城能夠保全,他們的罪過,就能減輕幾分。而唐慶身邊,所能掌握住的,就只有一個哨的部隊。

自關外帶入津門的糧草、軍械,都已經不知何處去,就連好不容易籌措起來的一筆軍餉,也沒了着落。望着津門方向冒起的黑煙,唐慶搖搖頭“功亭,我對不起你,愚兄先行進京護駕,津門就交給你了。”

城門城牆淪陷之後,城內的戰鬥並沒有結束,飛虎團殘部以街巷爲單位,與八國聯軍依舊在交戰。失去了張德成、曹福田的指揮後,這些人的行動變的更爲單純,只是爲了殺洋人,或者是爲了不讓自己的故鄉爲洋人軍靴踐踏,總之,這些抵抗註定是零碎不成體系,且難以對洋人構成威脅的。

但是洋兵自己,亦不如進攻時那般隊列整齊,指揮得當。本身聯軍就是倉促成軍,隊伍裡既有僱傭兵,也有殖民地兵,軍紀既差,軍餉亦缺,是以進城之後,這些軍裝惡棍就開始肆意行動。

烈火燃燒,哭聲混在火光與槍聲中,傳出很遠。房門被破壞,男主人被刺刀刺死,女主人一絲不掛的死在房間裡,而幼童則被挑死在院中。箱籠掀開,破舊的衣服丟的到處都是,搜刮一番之後,盤點着收穫的洋兵,嬉笑着走出這個院子,又向下一處走去。類似的情景,在整個津門,隨處可見。

只是之前,由於大多數大宅門都轉移到了德州地面,洋兵洗劫的所得,並不算多,而這種勞而無功的怒氣,讓他們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更爲兇殘,也更爲暴虐。粗重骯髒的軍靴,踢開了一家又一家緊閉的大門,女子的尖叫,與男子的怒吼聲,如同城市在哭號。名城通衢,最終難免化爲瓦礫的命運。

一支高挑着太陽旗的扶桑軍,算是隊伍嚴整的一支隊伍,表現與其他各軍不同,大抵原因,也是因爲這支隊伍裡佩帶指揮刀,胸前掛勳表的軍官佔了一半有餘。有他們在,其他軍隊都要離他們遠一些,這是此時士兵對軍官的天然畏懼。

正中的一名老將,舉着望遠鏡四下看着,搖頭道:“一座美麗的城市,最終並沒有逃脫厄運,我們兩個國家同文同種,之前還有人建議過兩國合邦。如果他們可以答應這個條件,或許就不用承受這種命運了。”

他身旁的年輕人微笑道:“司令官閣下,您是中國通,對於他們的心理應該很瞭解。不讓他們吃個大虧,他們怎麼會知道什麼纔是正確之路,又怎麼會參與我們的王道樂土計劃?這座城市蘊藏着極大的財富,我想,我們的士兵也應該去獲得自己的利益。他們接下來,要攻打這個帝國的都城,在那之前,他們需要放鬆。”

“板西,你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名爲福島安正的司令官出身情報系統,乃是扶桑情報體系內傳說級別的人物,對於後生晚輩的板西,自是有絕對的權威

“我出發前,桂太郎閣下曾經對我說過。我軍此行,乃是向列強交納保險費,我廣島師團的目的,就是全數玉碎,戰死沙場,以此向列強輸誠,使他們不干涉我國其他行動。對比那些,眼前的利益微不足道,我們必須勒令我們的士兵,不得參與任何形式的洗劫,否則立刻予以制裁。”

板西八郎也知,扶桑帝國的着眼點,一在高麗,次在關外,與鐵勒利害相關,矛盾極深。如果不是飛虎團事件爆發,說不定兩國已經準備開兵。現在需要向列強輸誠,使其不在扶桑鐵勒戰爭中偏袒鐵勒人,同時儘量向金國示好,以便在將來關外交鋒時,爭取金人支持。

與廣袤的關外土地,高麗利益相比,區區津門一地,乃至於紫禁城內的庫藏,都不那麼重要。他迴應道:“司令官閣下放心,我們的憲兵部隊,已經去維持紀律,儘量在金國士紳面前,保持我們的良好形象。”

“很對,至於普通人家,你們可以字油行動,因爲金國的輿論,只掌握在士紳和文人手裡。所以對他們必須恭敬,其他人,我不會過問。”

一名士兵飛馬奔來,通報了新的消息,八里臺一帶,金兵有組織的抵抗還在進行,武衛前軍統制程功亭,正在組織部隊,試圖收容殘兵,穩固防線。福島安正冷笑一聲

“程功亭,他是一個優秀的舊軍人,但也只是一個優秀的舊軍人,現在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命令部隊,解決他。還有,他和飛虎團有宿怨,飛虎團對他的憎恨,超過對我們的憎恨。板西君,你和飛虎團的幾個師兄不是有交情麼?那好,現在是你向他們示好的時間了,給他們一些步槍,並把程家的位置指示出來,讓他們去報自己的仇吧。”

八里臺,程字大旗雖然被炮火打的千創百孔殘破不堪,但依舊迎風招展。看到己方旗幟的金兵戰鬥單位,也就向這裡聚攏過來。原先的建制,大半已經作廢,身邊的戰士,可能完全來自陌生的部隊,從來沒有一起操練,唯一能讓他們感到一絲安心的,就是同樣被硝煙燻黑的臉,和那一身號褂子。

程功亭勒馬橫刀,立於自己的認旗之下,任由日軍的炮彈從身邊掠過,寸步不退。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戰爭方式,只要主官不退,士兵就能保持起碼的戰鬥力。扶桑軍正面投入的兵力不超過一千人,程功亭現在收容的兵力差不多有四千。但是彼此互不統屬,配合很差,與敵人只能用洋槍對射,組織不起進攻。

扶桑軍的火炮既多,射程也遠。十二磅榴彈與榴霰彈,在金兵隊伍裡肆意收割生命。程功亭麾下兩員愛將任升與楊福田拉着程功亭的馬想要退回去。“軍門,這裡太危險,扶桑人炮兵上來了,這裡不能待!”

程功亭卻猛的揮舞着馬鞭,將兩人抽開“都給我滾!程某身受皇恩,守土有責,不能保衛疆土,只能一死以報聖恩!今日的津門,有戰死之提督,無退後之將弁。敵人的炮兵算什麼?衝上去,奪下他們的炮來!”

任升見主官拼命,自己也發了狠,將上衣脫去,親手執旗,向前疾奔。幾百名金兵稀疏的跟在他後頭,隊伍走的散亂不成陣勢,但是依舊向着扶桑軍炮兵猛衝。

扶桑軍把炮兵擺在了前面,缺乏步兵支持,見此情形,匆忙的裝填着霰彈,同時向步兵求援。

炮聲響了。

一排葡萄鐵彈呼嘯而出,貼着任升的耳朵飛過去。他將身體伏的很低,弓着腰疾奔,他年紀雖然不大,卻是從小混跡在軍裡,久歷戎馬的老軍伍,這點炮火嚇不住他。今日老軍門既然存了殉國之心,自己作爲部將,也應隨他而去。只要能把將旗插到扶桑軍陣地上,縱死也值了。

彈丸從他身邊掠過,他可以感受到,灼熱的空氣燎過他面頰的感覺,但是身體奇蹟般的沒有中彈。而炮兵發射完這一輪霰彈之後,基本也失去了再次裝填的機會。他高舉着將旗,一步衝到炮兵陣地之內,抽出腰刀,連砍翻兩名扶桑軍。可是回頭看時,卻見跟他出來的金兵,竟是狼狽的逃了回去,跟上者不過二十餘人。

終究不是自己帶出來的兵啊,只一陣排炮就嚇走的孬種,怎麼能打的贏仗?任升一聲怒吼“洋鬼子,爺爺和你們拼了!”劈手奪了一杆帶刺刀的洋槍,以二十餘人與扶桑炮兵陣地的士兵形成白刃戰。

扶桑軍向來有重視白兵的傳統,對於刺刀戰並不忌憚,立刻有兩倍以上的炮兵舉起刺刀加入戰場,將任升所部包圍起來。程功亭急調動兩營人馬救援,可是扶桑的步槍打的又快又準,兩營人竟是衝不過去。

眼看任升所部越戰越少,任升自己也受了三處傷,堪堪不敵之時,自扶桑軍側翼,一支服色雜亂的部隊忽然殺出。這支人馬不到百人,手中大多是火繩槍,乒乓一輪亂射,隨後就舉起長矛衝鋒。

他們來的很突兀,扶桑軍事先全無察覺,被打擊的部位恰好是自己一方的軟肋。步兵陣腳大亂之下,竟被這支隊伍成功突入炮兵陣地,將任升部救回。除此以外,這支部隊竟然奪了一門小炮回來。

雖然奪回的小炮只是兩磅炮,不能改變戰場局勢,但是這一次成功的襲擊,使程功亭部士氣大振。

這支援軍在突襲中死傷也很大,百十來人,迴歸到程功亭身邊者不足五十。爲首者衣服破爛,臉上滿是血污,手中一口鬼頭大刀已經砍的捲了刃。程功亭費了半天力氣才辨認出來“龐……龐管帶?”

“老軍門,標下龐金標,率犬子玉堂及家中僕役前來參戰!”龐家經過津門大亂之後,已經瀕臨破產。宮變之後,天子被囚,龐得祿亦死,龐家聲勢更弱,幾無人提及。其在防營的官職被革,權充個小將弁,整個津門攻防期間,也沒人想起過他,不想今天,竟然是他帶着家丁殺出來。

程功亭與他有些交情,又收容了龐玉樓,兩下算是熟人。急道:“龐管帶,洋兵勢大,你這點人馬,還是先到後面去……”

龐金標咧開嘴,露出一口白牙“老軍門說的哪裡話來,龐某雖然不敢比老軍門,但也是頂天立地的大金男兒,從小喝的是海河水,吃的是津門飯。能看着洋鬼子禍害我的老家?咱平時不敢說是好人,可是也不會讓洋人騎到我脖子上。這片地方是咱的地盤,輪不到洋人炸刺!今日龐某上報天子,下報桑梓,滿門上下,不存生念。小的們,把腰桿給我挺直了,到了和洋人玩命的時候了!”

其長子龐玉堂緊隨在後,將辮子在脖子上一繞,辮捎咬在口內,手裡提了口單刀“爹,咱今天跟他們練……”

話音未落,一陣猛烈的排槍響起,龐玉堂身子幾振,胸前多了十幾個血洞,身體努力的想要保持站立的姿勢,卻最終失敗,直挺挺的向後摔去。龐金標不哭反笑“好!是我龐某的兒子!別害怕,爹給你報仇!九河下梢的娃娃,咱上路了!”

空氣中,迴響着“兩狼山殺胡兒天驚地動,好男兒爲國家何懼死生”的唱腔,這支人馬以毅然決然的態度,不顧炮火槍彈,猛的衝向扶桑的軍陣之內。槍炮轟鳴,彈雨紛飛,一支小小的衝鋒,被火藥與金屬的海洋,無情吞沒。

程功亭目中含淚,揮舞軍刀,催動人馬進攻,可是部下卻大多有懼意,不敢跟進。就在這當口,一騎快馬飛奔而至馬上之人身上臉上全都是血,大叫道:“軍門,大事不好,飛虎團的拳匪,把老太太和小姐都劫去了!”(。)

第五十四章 竹內有豬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五章 行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論功行賞(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又錚妙計安天下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七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
第五十四章 竹內有豬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五章 行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論功行賞(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線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模範監獄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七百五十二章 哭秦庭借魯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犧牲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暗戰第九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得道失道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保存實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逐北第九十三章 初入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啊,朋友再見第二百二十二章 千金購首第六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零一章 再結金蘭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七百四十七章 桑蠶女校事件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燦爛煙花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鐵肩擔道義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蹤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密約(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七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五百九十一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風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又錚妙計安天下第五百八十章 移民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軍新政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七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玉竹低頭(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