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

揚州有惡兵夜殺人,而北京城仍舊陽光明媚。

承禧宮沐浴在上午燦爛的陽光中,這座金殿輝煌的宮殿閃着金燦燦的光芒,彰顯着六宮的超凡脫俗。

只是侍候在院中的宮女和太監已經嚇得瑟瑟發抖,更是突然一陣頭皮發麻。

哐!

又一聲清脆的瓷器碎地的聲音傳來,更是伴隨着凳子被踢翻的聲響,這座宮殿的女主人又是發狂了。

“女兒,你先冷靜一下,咱們好好說行不行?”裡面傳來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顯得苦口婆心地勸道。

任誰都沒有想到,因爲朱祐樘沒有冊封她爲皇后的事情,她竟然會跑到元旦賜宴上將朱祐樘的酒杯砸了,當場擺臉色給朱祐樘看。

這種事情在現代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但這終究是男權時代。

別說是帝王之家,哪怕是普通的官宦人家。若是妻子敢做出這種舉動,家主都是進行打罵,甚至直接休掉的。

當時,別說張巒的心直接提到嗓子門,哪怕徐溥都暗自慶幸剛剛沒有站出來替這位太子妃鳴不平。

在遇上這麼大的變故後,張巒夫婦亦是紛紛苦口婆心地勸着這個認死理的刁蠻女兒,希望她能夠認清現在的形勢。

郭鏞發現自己都要被趕,但懶得計較這些,倒是跟着張巒禮讓了一番。

“你就是個酸儒,老孃當年瞎了眼才瞧上你!當年都說你是狀元之才,結果考個大半輩子都沒能高中,到頭來還是靠女兒才撈得個閒職!”金氏亦是忍了二十年,便是憤憤地挖苦道。

在自己女兒被選爲太子妃這件事情上,雖然說是周太皇太后親自挑選,但真正能進入的候選人員就那麼三個,其實都是可以在背地裡干擾的。

雖然將擁有文官背景的女子推到宮裡做皇后,這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終究是一種犯忌諱的事情,卻是隻能悄悄謀劃而不能說出來。

張玉嬌出生在繁華的京城,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人家,雖然自己父親只是國子監監生,但伯父卻是山東巡撫,故從小長得漂亮更是得到萬千寵愛。

其實他覺得陛下還是心軟,單是昨天太子妃在正旦宴上的那個舉動,直接將她打進冷宮並不爲過。

原本她最大的依持是朱祐樘的性子老實好掌握,但自從朱祐樘登上太子之位後,彷彿像是變了一個人般。

張巒並不認爲是自己的過錯,卻是繼續責備道:“我寵我第一個孩子是天經地義,你作爲孃親應該多多教導她!”

張巒的手亦是微微顫抖,但知道爲了整個張氏一族,這一個耳光不得不打。

“女兒三歲你就找算命先生說她是金鳳,連碰她一根手指頭都訓老孃半天,你還讓老孃怎麼教?”金氏是一個潑辣的性子,當即叉着腰據理爭辯道。

她隱隱覺得問題就是太子落水的那晚,太子姐夫如此寵愛姐姐,結果太子姐夫落水竟然都沒有得到姐姐的關心。

再說了,現在有着貴妃的位置,將來的事情其實不好說。

若是張玉嬌還不懂得珍惜的話,真要繼續鬧下來,那麼肯定連貴妃都沒有了。

“臣等叩謝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巒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亦是規規矩矩地進行叩謝道。

郭鏞在接受跪禮後,便展開手中明黃的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妃張氏端賴柔嘉,敬慎持躬,今冊封爲淑貴妃,欽此!”

啊?

張鶴齡和張延鶴聽到自己姐姐如此表態,當即有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那不是要進冷宮嗎?”金氏一聽,頓時震驚地道。

“快,快接旨!”張巒意識到這將是最後的一次機會,便對自己的女兒催促道。

雖然科舉屢試不中,但去年父憑女貴,已經正式進入了官場。

終究還是沒有被寵成前世那種乖張跋扈的性子,現在還知道事情的重輕,當即哀求自己姐姐可別再說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了。

張巒知道這些都是犯忌諱的話,便直接哀求道:“我的小祖宗,你小點聲,伱說這話是要掉腦袋的!”

張玉嬌拿過聖旨,但臉上的怒容不改,卻是朝着自己的房間走去道:“來人,將都給本宮趕出去!”

郭鏞並沒有接話,只是他知道這確實是陛下給張玉嬌的最後機會。

其實她亦是清楚,姐姐是一個心高氣傲的性子,一心是想要嫁給文武雙全的人,所以不見得多喜歡太子姐夫。

張巒知道自己是太過溺愛自己的大女兒,亦是迎着這道憎恨的目光道:“你是真想害死我們一家才甘心嗎?兩個重臣之家說抄就抄,慶雲侯說斬就斬,四季酒樓的事到現在還沒有個說法呢!”

在發生這場變故後,張家人今天幾乎全家都來了。

大概是在那個時候,太子姐夫就已經感到心寒了。

張鶴齡扭頭看到郭鏞,雖然並不認識郭鏞,但從衣着看便知道是一位傳旨的大太監,當即一溜煙報進裡面彙報。

……

金氏的眼珠子似乎都要瞪出來,她可是知道大女兒從出生到現在,自家相公別說打罵,哪位大聲話都沒有說過一句。

張玉嬌看到父母的爭吵和打鬧,亦是慢慢地冷靜下來。

縱觀大明最近的幾位皇帝,成化帝和景泰帝都不是皇后所出,甚至正統皇帝據說是孫皇后抱養的。

“憑什麼他能不冊封本宮爲皇后?”

張玉嬌的俏臉微寒,但還是跟着母親來到了院中。

張巒聽到這麼多年來的悉心養育,兩行眼淚不經覺間落了下來。只是爲了整個張家,爲了自己的全家人的性命,他並沒有感到後悔。

這……

咳!

正是這時,郭鏞來到了院門前,同時輕輕地咳嗽一聲。

原以爲他們的姐姐早已經將那個蠢蠢的太子吃得死死的了,結果誰知道竟然玩了這一出,竟然出了本朝第一樁太子妃不被冊封爲皇后的怪事。

張玉嬌現在除了痛恨朱祐樘是負心漢後,似乎根本無法報復朱祐樘,甚至都不能像母親這般抓朱祐樘的臉。

現在自己女兒真要將事情往外捅的話,一旦被陛下追究起來,那麼他們張家必定會被追責,甚至落得跟慶雲侯一個下場。

只是有些人生來便以自我爲中心,總是喜歡將錯誤推到其他人身上。

不說周太皇太后同樣會受周家人的影響,若是給張玉嬌找兩個鳳姐陪選的話,太皇太后不至於那般坑自己的孫子。

“你敢打本宮?”張玉嬌摸着自己生疼的臉,顯得不可思議地瞪着自己的父親道。

現在陛下給太子妃一個貴妃的名分,無疑是彰顯着陛下的一種大度,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張巒並不是一個口齒伶俐之人,卻是憋出一個詞道:“潑婦!”

現在受到影響何止只有自己姐姐的皇后之位,他們的父親若不是國丈的話,那麼他們自然不可能成爲國舅,到最後竟然連王家都不如。

且不說自己女兒本就做錯了,他可是一直目睹着朱祐樘的鐵血手腕,當日慶雲侯行刑更是前往觀看。

金氏原本還想維護自己的女兒,但亦是感到事情的嚴重,便是開始哄着自己這個刁蠻任性的大女兒。

張鶴齡、張延鶴和張玉靈今天都來到這裡,對於自己父母的爭吵已經習以爲常,但沒有想到事情最終變成這個樣子。

朱祐樘得知張玉嬌沒有再生幺蛾子,亦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歷史終究還是出現了偏差,太子妃張玉嬌沒能如願做上皇后的位置,而京城便少了爲非作歹的張家,皇家大宗一脈似乎亦不會絕嗣了。

張玉嬌是一個性子執拗的女人,卻是直接賭氣地表態道:“若是不是冊封皇后,本宮一概不接旨!”

只是事情到這一步,單是昨日在正旦宴上的摔杯子舉動,現在還能得到貴妃的冊封,便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張巒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成年人,當即往郭鏞衣袖塞銀子打聽道:“公公,陛下怎麼說?可是要處置太子妃?”

啪!

正在這時,突然一個響亮的耳光傳來,當即便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而後大家紛紛不可思議地望向了張巒。

“陛下念舊情,決定冊封貴妃,但若是不肯接旨的話,恐怕只能搬離這六宮了!”郭鏞擡頭望了一眼張玉嬌,便是透露口風道。

“好,爲了你們張家,本宮接旨,但本宮以後沒有你這個父親!”張玉嬌的眼淚落了下來,亦是透着幾分冷意地表態道。

張鶴齡和張延鶴近段時間一直是靠着自己姐姐的名號橫行帝都,若自己姐姐被打入冷宮,說不準馬上就要被人報復,當即害怕得面面相覷。

張巒看到壓根無法勸住自己女兒,便是對自己的妻子忍不住責備道:“女人都是你給寵壞的,真想休了你!”

張巒雖然心疼丟掉的國丈之位,但更是在意自己全家的性命,急忙對張玉嬌進行催促道:“快!快!快接旨!”

張巒是地地道道的國子監監生出身,當年跟張岐還一同拜在時任交城教諭件張張縉門下,後以鄉晉的名義跟張岐一起進國子監讀書。

正如朱祐樘所說的那般:這條宮道走得太順,反而已經不懂得跪人了。

“本宮怎麼能不氣,是你們說能捧我做皇后,本宮才嫁進朱家的!”

張玉嬌似乎還是處於氣頭上,張巒夫婦的話全都聽不進去,更是直接抖出了一件不爲人知的秘密,正在房間裡面大吼道。

“太子妃,請出來接旨!”郭鏞雖然不喜歡這個性情潑辣的太子妃,但亦是站在門口公事公辦地朗聲道。

“出去!你們都出去!你們根本不是本宮的家人!”張玉嬌看到父母並不站在自己這邊,又是大聲地吼叫道。

“你怪老孃?是誰她剛生下來就當成寶的?”金氏的眼睛頓時一瞪,當即便針鋒相對地反問道。

“從古至今,太子妃被冊封爲皇后纔是禮法!” WWW▲Tтká n▲co

國朝的正旦節放假五日,元宵節十日。

若說張玉嬌在早前還有機會再爭一爭那個皇后的寶座,那麼她在衆目睽睽之下做出摔杯子擺臉色的行爲,卻是已經自斷皇后之路。

當然,陛下若是直接將太子妃打入冷宮,如此行事確實是太過無情,亦會給個人聲譽帶來不利的影響。

“女兒,咱們出去,算娘求你了!”金氏亦是出現於官宦之家,卻是知道事情不能耽擱,便是哀求着道。

張玉靈現在只有十五歲,正是怯怯地望着已經打起來的父母。

他知道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張玉嬌雖然導致朱祐樘絕嗣,但終究是世人所向往帝皇一夫一妻的締造者,所以並不想將事情做得太絕。

至於一直引以爲傲的外援,面對弘治帝不依禮冊封自己爲皇后的做法,竟然選擇一聲不吭,讓她意識到這些外援或許只能同富貴而不能共患難。

只是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似乎不能怨太子姐夫。就像自己生母對父親明明很好,但父親對她一直是愛答不理,所以她亦希望生母能對父親愛答不理。

從太子妃到淑貴妃,雖然都是妃級,但前者是一國儲君的正妻,而後者只能歸爲皇帝的側室,故而算是降級了。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這都將是皇帝和百官的假期。

雖然處在放假期間,但朱祐樘並沒有歇着,而是已經開始謀劃如何改變這個王朝,打算借改元這個契機開始在一些事情做文章。

即位之初,他不得不畏首畏尾地做事,提防其他勢力的過激反彈。只是現在有了軍營在手,他又將文官集團虛僞的面具撕下來,卻是已經到了推動強國富民的時候了。

朱祐樘的着力點是在軍事上,故而第一項舉措是:“今爲朕改元之年,爲江山穩固,廟堂延續,特增設武恩科,二月科鄉,七月會考。另特許各知縣舉薦能運八十斤大刀者,各地撫按覈查無誤送京師,會試一經通過,知縣加評一等!”

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93章 妥協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74章 餘波6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60章 血災降臨第69章 餘波1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章 何以治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72章 餘波4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62章 朕的首輔呢?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
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93章 妥協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74章 餘波6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60章 血災降臨第69章 餘波1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章 何以治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72章 餘波4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62章 朕的首輔呢?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